第二節 同盟與協商之海軍
海軍之重要,不下于陸軍,蓋有強大之海軍,然后可以執國際間之牛耳,可斷敵人之商務,可奪敵人之殖民地,其甚者,更能封鎖敵人之口岸,使之困斃,其重要有如此也。海軍中堅之力為無畏艦,即新式之戰斗艦,最大者至三萬噸,或更過之,其速度為每小時行二十二海里,或二十三海里。其次則為戰斗巡洋艦,船身較小,其武裝自小炮外,裝重炮自八尊至十四尊;所謂重炮者,其口徑均在十二英寸以上,至英德新造之炮,則均以十五英寸為標準矣;此種軍艦,大概與無畏艦仿佛,惟船身以小而輕,故其速度為每小時行二十六海里至二十八海里,以是戰爭時,戰斗巡洋艦較之無畏艦,更為敏捷。其次則為巡洋艦,凡三種:曰裝甲巡洋艦,船身四周裝甲;曰保護巡洋艦,其船面裝以鋼板,要害處均予保護,故名;曰無保護巡洋艦,即船面無鋼板之巡洋艦也。此三種巡洋艦,又各視其堅銳之程度,分為一等二等三等,實則各國有各國之標準,無一定之界說也。炮艇實即一小巡洋艦。驅逐艦魚雷艇潛艇皆用以放逐魚雷:在水面者,謂之驅逐艦,謂之魚雷艇;在水中者,謂之潛艇。大概此等水面船只,自三百至二千一百七十噸者,謂之驅逐艦,四百噸以下者謂之魚雷艇,此又驅逐艦與魚雷艇之別也。驅逐艦與魚雷艇,至今日已失其重要。潛艇為最新發明之利器,能出沒海中:各國竭力制造,故其勢力,未可輕視。尚有所謂輔佐巡洋艦者,實即武裝之商船,英有二,一為“路昔推尼亞”,即被德潛艇擊沉而啟德美之爭端者也(見第九章第五節);英之外,德有四艘、俄有七艘,法意日本等國亦皆有之。此外又有運煤船、運油船、布水雷船、掃水雷船、修理船等,其數極多,不能盡述。要之列強海軍,年年增加。且戰時所造之飛機,其數多,其術精,與時俱進也。茲舉一九一四年“同盟”“協商”之海軍列表如下:
三同盟國之海軍

三協商國之海軍

就以上兩表觀之,德海軍不如英,“同盟”海軍尤遠不及“協商”,益以意大利之去“盟”就“協”,雙方更無比較之可言;不過此次大戰,乃英德之爭霸權于海上,爭點只在北海,他國特其陪襯而已。以形勢論,英海軍在可戰可守之地位,而莫利于守。德海軍而欲爭霸權于海上,勢必出于一戰,以解北海之圍,否則終受困于敵方封鎖之策也。
此外土耳其加入“同盟”,亦有戰斗艦三艘,及巡洋艦等,噸數達四萬五千噸;迨德之“戈朋”與“勃來斯老”兩艦加入后,聲勢為之一振(見第九章第二節)。巴爾干諸小國中,希臘以泛海國稱,故亦有一小規模之海軍,至羅馬尼亞則唯有裝甲巡洋艦一艘而已。他若美日兩國,亦為世界海軍國:美國海軍之噸數為八十六萬七千五百一十一;日本為五十九萬兩千六百六十五。設以數量之多寡等差之,則一九一四年世界之海軍,當為英德美法日俄意奧之順序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