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六章 同盟與協商之實力

第一節 同盟與協商之陸軍

大戰開始矣,當未記戰事之前,請先述“同盟”與“協商”之實力。實力維何?曰陸軍,曰海軍,曰經濟。

德意志以陸軍冠天下者也,凡身體健全之男子,自十七歲至四十五歲,均為當兵年限;其實在服役,則自二十歲至三十九歲。初入伍時,為現役兵:步兵之現役期限為兩年;騎兵與馬炮兵則三年。現役期滿,退為預備兵:步兵五年;騎兵與馬炮兵四年。預備期滿,退為后備;后備分兩期:第一期五年,期滿入第二期,至滿三十九歲止。此外則為國民兵,其中又分二類:第一類為十七歲以上,三十九歲以下,未經訓練之人;第二類為三十九歲以上,四十五歲以下,已訓練或未訓練之人。如每年營中額數已滿,則另為補兵,依次補入國民兵。至德意志軍隊之組織法:其步兵每千人為一營,三營為一團,二團為一旅,二旅為一師,二師為一軍;另有十師,則每師有三旅,此例外也。每步兵一師,附以炮兵一旅(旅分十二隊,計司炮七十二尊),騎兵一團(團分四方隊),每軍附重炮隊四隊,工兵一營,沖鋒兵一營。全國共分有二十五軍;每軍有司令部一,參謀部一。一九一二年之律,規定平時兵額七十萬人(其實不止此數),戰時可召集曾訓練者四百萬人。然在生死與共之大戰中,男子之服役者,乃擴而為十五歲以上,六十歲以下矣。故一年之中,可得服役之人,約一千五百萬,其中加以精選,至少可得六百萬人,如是則赴前線者,已不下五百萬人,且每年又可得新軍五十萬人,故德意志之人力,除俄羅斯以外,可謂無匹;而其訓練之精,尤有非他國所能及者。

奧匈聯邦之陸軍,大概仿德意志制。后備兵有二:一為奧大利之后備兵;一為匈牙利之后備兵。國民兵則奧匈一律。全國共有十六軍。每軍分步兵二師(每師又分二旅),騎兵一旅,炮兵一旅,及別種軍隊;戰時每軍各加后備兵一師。全國之軍隊,平時凡四十萬人,戰時可得二百萬人(國民兵不在此例)。大戰中奧匈聯邦可得已訓練未訓練之兵約六百萬人于戰場。唯種族復雜,頗難駕馭;聯邦政府知其然也,故以波族當意軍,意族當俄軍,征發調遣,煞費苦心,然終非盡善之道也。

意大利陸軍:分現役兵,預備兵,地方后備兵三種。在戰時即分為三線:現役兵列于第一線;預備兵列于第二線;地方后備兵列于第三線。凡男子自二十歲始服兵役,役期共十九年:即現役二年,預備十年,地方后備七年是也。軍隊之編制:每軍分二師,每師分步兵二旅及炮兵一團(共五隊),每旅又分二團,每團又分三營。平時意大利共有十二軍,及騎兵二十九團;每軍尚附有沖鋒兵四營(內步兵三營,腳踏車兵一營)。此外尚有陸軍警察兵六營,守山炮兵八團,蓋皆獨立者也。意軍平時兵數約三十萬人,戰時能置于前線者,約百二十萬人。

法蘭西之陸軍,自經一八七〇年挫折以來,臥薪嘗膽,數經改革,至一九一三年而頒行新律;然此與一九〇五年之律無稍異,不過變本加厲,改現役兵兩年制為三年制耳。故法國男子,除身體不合格外,無一人不入伍者。職是之故,法國征兵制,在世界各國中,可謂最嚴厲者。至從役年齡之支配,則自二十歲起,入現役軍,凡三年,期滿依次入預備軍十一年,地方軍七年,地方預備軍七年,至四十八歲止,共二十八年。法蘭西全國,共有二十一軍;以二十軍分駐于母國,其余一軍,則駐阿爾支利。每軍分為二師,師分二旅,旅分二團,團分三營,每營共一千人,皆步兵也。每軍之中,步兵而外,尚有騎兵一團,及炮兵十二隊(每隊有炮四尊至六尊)。凡每八軍,又有沖鋒兵一隊。又騎兵十師;每師又分六團。更有以特別區域之兵,湊合成師者。此外又有“坐阿芙”兵四團(此等軍隊,照例駐阿爾支利,然屯母國),非洲沖鋒軍六團;至在非洲所招者,則有“土哥”兵二十營,“司伯衣”騎兵四團,“散南格來”游擊步兵一師。全國預備軍共分十一班,以此推算,每營可得二千人。地方軍在動員令既下之后,可得三十六師,以充交通操作守衛等役。然與地方軍司同樣之役者,尚有憲兵,共和護衛軍,稅關役員及森林防御兵。其在阿爾支利之一軍,則法人與土人參半;在一九一四年,此軍有八萬七千人。國內外平時兵額為七十萬人,戰時可立置一百四十萬人于前線;一月之后,可得已經訓練之兵四百萬人。其訓練之精,稱世界第二。每年可得新軍二十萬人,較之德之每年五十萬人者,有遜色矣。

俄羅斯亦行通國皆兵制;國內居民,有百七十兆,故其兵數之多,列世界第一。男子當兵期限,自二十歲以迄四十三歲。其現役期,則步軍三年,余皆四年。全國共分三大軍區:一為歐俄,共有二十七軍及騎兵二十師;一為高加索,共有三軍及騎兵四師;一為西伯利亞,共有五軍:總計俄羅斯平時有兵約一百七十萬人,較德意志平時兵數倍之矣。戰端一啟,可得五百五十萬人于前線,而后方之調遣而來者,尚績無紀極。俄戈閣將軍謂自大戰開始以迄一九一六年終,俄軍之召集者,達一千四百萬人之多。以人數論,俄軍之多,實足驚人。然其兵士之程度,軍官之統率,與夫國內之交通,遠不如中歐與西歐各國,故人數雖多,未足以影響戰爭也。

英吉利陸軍為招募制,與歐洲各國不同。英本島國,無預于歐陸之爭,而其海軍強盛,足以自守,故陸軍非其所重也。其陸軍之用途有二:一以衛戍母國;一以防御屬地。一言以蔽之,用于守,非用以攻也。故其全國(母國及屬地)兵員,平時二十五萬人,戰時亦只八十萬人。然使戰事不遽完了,而延至三年之久者,則英全國所召集之大軍,可增至五百萬人也。

三同盟國之陸軍統計

三協商國之陸軍統計

以上兩表,第就戰前形勢而言。大戰啟后,意大利脫離“同盟”而加入“協商”,“同盟”方面,復又得土耳其之助,于是兩方形勢,為之一變。土耳其有現役兵四十二萬,預備兵七十八萬,故戰時兵數亦有百二十萬之多,且轉戰經年,又得德人為之教練,故足以補意大利之缺也。

至巴爾干諸小國:羅馬尼亞平時有兵九萬五千人,戰時可得五十萬人;保加利亞平時有兵六萬人,戰時可得三十八萬人;希臘平時有兵二萬八千人,戰時可得三十五萬人;塞爾皮亞平時有兵二萬五千人,戰時可得三十二萬人;蒙丹尼格羅平時有兵一萬人,戰時可得四萬人。

巴爾干而外,比利時平時有兵四萬二千人,戰時可得二十二萬二千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涟源市| 大新县| 东乡县| 凤台县| 贺兰县| 郓城县| 瓮安县| 三原县| 洛川县| 曲水县| 柳江县| 宜都市| 酉阳| 皋兰县| 宾川县| 丽江市| 怀化市| 万载县| 原平市| 台南县| 荃湾区| 万州区| 社旗县| 左云县| 盐源县| 抚松县| 甘德县| 丰台区| 邵东县| 柏乡县| 祁连县| 南宁市| 文安县| 井冈山市| 奉新县| 康定县| 贵阳市| 方山县| 乐业县| 隆德县| 三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