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6章 波斯戰爭和雅典勝利

一、波斯帝國

更多的對比 我們對比了斯巴達和雅典,這對我們了解希臘的城邦政治和波斯的帝國制度有一定的幫助,這二者之間同樣也存在著差異。當時的波斯是西亞的一個前所未有的龐大軍事帝國,雅典必須和其他的那些希臘城邦聯合在一起同波斯進行殊死戰斗,否則就沒有生存之地。如果我們想要深入了解這些戰爭究竟有什么意義,首先就必須弄清楚希臘城邦和波斯帝國之間有什么區別,了解它們在制度上、地理環境上有什么不同。

希臘是一個善于吸收其他地區文明的國家,它的文明不僅借鑒了比較古老的克里特文明,還吸收了西亞文明和埃及文明中比較先進的因素。這種融合了諸民族優點的文明有著充足的活力,顯得那樣生機勃勃。希臘文明一直在完善文學和藝術,將它們的表現形式改進得更加完美;它還開始研究新的哲學命題,開創了新的科學領域。此外,雅典還組建了一個新型政府,走向了民主政治的坦途。最重要的是,希臘人心目中的完美城邦和波斯人的目標大相徑庭;波斯人迷信武力的作用,而希臘人則更崇尚自由的民主政治。

和希臘人一樣,波斯人也繼承了許多遠古的文明。他們在建筑和藝術上取得了極大的成就,很多作品在后世都成為精美的藝術品。波斯人在政治和軍事的管理上有獨到的地方,并且給后世留下了成功的管理經驗。盡管波斯人也取得了不俗的成就,但是如果按照現在的標準來衡量的話,我們必須承認希臘人要比波斯人強、比波斯人聰明。就像二者都喜歡融合其他文明,但是波斯文明的融合好像分不清孰優孰劣,這就比不上希臘文明“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做法了。我們可以試著舉兩個例子:在藝術方面,他們寧愿吸收亞述藝術,也不愿意吸收更加先進的埃及藝術;在文字方面,他們寧愿使用煩瑣的楔形文字,也不愿意使用西方通行的、更簡單的字母文字。波斯文明在文學創作方面好像更沒有什么才能,表達技巧也很粗劣;在國體制度上,波斯人最大的目標是建立一個軍事獨裁的帝國,好像這種制度能夠讓他們生活得更幸福,而并不追隨強調自由的民主政治。

波斯的軍事帝國主義 和歷史上諸多的軍事國家一樣,波斯帝國也施行貴族政治,既蔑視工商業的發展又侵略成性,他們不愿意用貿易的方式去獲得財富和奢侈品,更喜歡出動軍隊去鄰國掠奪。或許在他們的意識中,戰爭是一種更有效、更迅速的貿易方式,通過對他國進行侵略,既可以得到大量的戰利品和貢品,還能讓他們獲得崇高的榮譽,以及一大批馴服的臣民。

居魯士大帝 想要知道波斯人和希臘人為什么會發生戰爭沖突,只要了解一下波斯人的野心和擴張的步伐就一目了然了。居魯士大帝在公元前550年建立波斯帝國之后,就希望把呂底亞納入帝國的版圖,而他下一個目標就是占領亞美尼亞和安納托利亞的東半部,因為這些地區都曾經歸附過呂底亞帝國。為了實現這個雄心勃勃的目標,居魯士大帝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并且精心制訂了一個長期的戰略計劃。在公元前546—前540年這段時間里,波斯先后征服了呂底亞和愛奧尼亞。呂底亞是小亞細亞西部的一個富裕國家,不過國王克羅伊斯是一個驕狂無知的人,試圖挑戰居魯士的權威,然而隨后他就遭到了居魯士的羞辱,他的首都成為波斯小亞細亞總督的駐地,他的子民也成為居魯士的子民。接著居魯士就揮軍進入愛奧尼亞,許多城市又被他征服。這些城市也曾經進行過頑強抵抗,但是最終都淪陷在波斯人的鐵蹄之下。也有些城市后悔不已,如果他們當初能夠按照泰勒斯的建議聯合起來,或許能夠阻擋居魯士的兵鋒,然而事到如今也只能逆來順受了。這些城市必須向居魯士繳納貢品,還要按照波斯人的規定提供足額的壯丁,同時還要忍受波斯人的殘酷統治。不過居魯士也沒有趕盡殺絕,允許他們保持一定程度上的自治。

如果說波斯帝國對外擴張的第一步是征服呂底亞,第二步是吞并愛奧尼亞各城市,那么第三步的目標就是巴比倫了。就在公元前538年,居魯士宏偉計劃的第三步也成功了,而且還俘虜了巴比倫的國王!接著他又兵臨敘利亞和巴勒斯坦,把這些都收入囊中,緊接著又征服了腓尼基,獲得了一支海軍。

岡比西 如果讓波斯這樣一步步地走下去的話,它的下一個目標肯定就是埃及。從公元前651年埃及人趕走亞述人取得獨立,到這時候已經有100多年了。此時的尼羅河流域再現了古埃及時代的繁榮,埃及又成了一個強大的國家。在埃及的復興中,希臘人也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他們和埃及的谷物、油料、酒類的交易,使埃及獲得了復興的經濟基礎;希臘軍隊雇用了大批埃及人,相當于無償為法老提供了一支訓練有素的軍隊,并且帶去了先進的軍事思想和技術。之前埃及和呂底亞曾經有過軍事同盟條約,雖然居魯士入侵呂底亞的時候埃及并沒有出兵幫助呂底亞,但是僅僅這個條約本身就足夠讓居魯士找到侵略埃及的借口了。可是居魯士還沒有來得及懲罰埃及,就在征討馬薩格泰人的戰爭中陣亡了,隨后他的兒子岡比西繼承了王位,也繼承了他的遺志。公元前526年,岡比西率領龐大的軍隊,用駱駝馱著水和食物穿過沙漠,進入埃及境內。第二年,他在貝魯西亞戰役中擊敗了埃及軍隊的主力,不久就占領了著名的底比斯。在征服埃及后,岡比西自封為法老,并在尼羅河畔停留了3年。他把埃及劃分成了許多行省,并且一直向南進攻,最終又吞并了利比亞和埃塞俄比亞的北部。

大流士 公元前522年,波斯境內發生了叛亂,岡比西立刻率軍回國平叛,然而就在回去的路上,岡比西神秘地去世了,有人說是自殺。岡比西去世后,他的禁衛軍統領、王室旁支大流士聯合一些貴族奪取了皇帝的寶座。大流士是一個雄心勃勃又英明神武的君王,繼位后不久先后打了18次大戰役,鏟除了八大割據勢力的首領。公元前513年,大流士率軍橫跨博斯普魯斯海峽征服色雷斯和馬薩格泰人,隨后渡過多瑙河遠征斯基泰人。雖然斯基泰人不敢迎擊而轉移到了其他地區,大流士也因為后勤不濟被迫退軍,但是這個事件仍然是波斯帝國開始進軍歐洲的標志。這時候小亞細亞已經被大流士征服,成為波斯疆域的一部分,希臘本土也感受到了大流士的威脅,看清楚了他的野心。

大流士統治下的帝國 波斯帝國在占領了希臘的各個城邦之后,以武力將這些松散的城邦擰成了一個整體,并牢牢地控制著它們。波斯帝國也是世界上第一個超級大國,橫跨亞、非、歐三大洲:在亞洲,它的疆域東到印度河,西到地中海和愛琴海,北邊到了死海、里海和黑海一帶;在非洲,埃及全境都是波斯的殖民地,利比亞和埃塞俄比亞的部分國土也在它的控制之中;在歐洲,色雷斯也在它的鐵蹄之下。

為了方便管理,大流士將他龐大的帝國劃分成了若干個行省,每個行省任命一個總督負責當地的事務,這些總督都是大流士的直屬部下。大流士還建立了驛道制度,以首都蘇薩為起點,然后在寬闊平坦的官道上每隔一段距離就設置一座驛站,里面喂養著備用的快馬。無論白天還是黑夜,那些傳遞信息的使者都可以在驛站中獲得吃飽喝足的馬匹,用來替換身下筋疲力盡的馬。這種制度和美洲某些地區的小馬快郵差不多,讓波斯帝國的信息傳遞有了極高的速度,中央政府能迅速知道千里之外發生的事件并及時做出回應。就像從蘇薩到薩迪斯大概有2400公里,如果按照正常的速度,走完這段路程需要3個月的時間,但是有了大流士的驛站之后,使者只需要花費半個月的時間就能走完,如果是緊急消息的話,這個時間還可以更短一些。驛站的作用并不只有這一項,其他如去往各地進行監察、遞送公文、戰爭時期的兵力調遣等,總而言之,所有通過官道進行的公務都離不開驛站的支持。

雖然波斯帝國要求被征服地的民眾服兵役,而且還要繳納貢品(包括金錢、谷物和其他物品),但是從其他方面來看,波斯的歷代帝王還是寬大仁慈的。波斯帝國從不要求所有的臣民都說波斯語,也不強迫他們改變原來的信仰,居魯士甚至還允許被俘的猶太人返回他們的家鄉,并且賜予大量的錢財幫助他們重建神殿。

二、希臘反抗波斯

從大流士時期開始,希臘和波斯帝國之間就一直存在著各種矛盾,到了公元前500年,雙方的矛盾已經無法調和,沖突不可避免地發生并且升級了。在希臘,斯巴達領頭組建了伯羅奔尼撒同盟,克里斯提尼在雅典正在進行民主改革;而波斯統治下的愛奧尼亞人在小亞細亞蠢蠢欲動,所有的城邦都不希望繼續接受波斯的統治。戰爭在波斯和希臘之間爆發。

愛奧尼亞的反抗斗爭 希臘諸城邦在被居魯士征服之后,雖然需要交納沉重的賦稅,并且還要為波斯提供兵員作戰,但在以后的40多年里一直表現得十分順從。然而到了公元前500年,愛奧尼亞人突然聯合起來發動了起義,反抗波斯人的統治,攻陷薩迪斯城并且焚毀了這座城市。波斯人當然不愿意讓愛奧尼亞人脫離,馬上就派出了大軍前來平叛。愛奧尼亞人也不甘示弱,組織起軍隊奮起抵抗,戰火同時在陸地和海洋上點燃。到了公元前494年,這場殘酷的戰爭達到了高潮,希臘人在波斯人的猛烈攻勢下節節敗退,米利都被波斯人長期圍困后陷落,城中的居民大部分被屠殺。

危難中的雅典 為了對抗波斯人,雅典和厄立特里亞在戰爭剛爆發的時候就派出了船隊,直接出兵幫助愛奧尼亞人起義。然而雅典這時候卻出了內奸,這個內奸名叫希庇亞斯,以前是雅典的一個領主,后來被政敵趕下了臺。希庇亞斯認為這是一個復辟的良機,就偷偷地聯系波斯人,告訴他們自己愿意幫助波斯占領雅典,條件是讓他重新掌握雅典的政權。大流士同意了他的條件,讓船隊載著軍隊前往希臘,希庇亞斯也隨軍前行。

波斯軍隊派出了一支偏師登陸優卑亞島,隨后閃擊厄立特里亞。雅典人聞訊后,立刻召集軍隊準備支援厄立特里亞,同時還派菲迪皮茨——這個人是雅典有名的“飛毛腿”——前往斯巴達,試圖取得斯巴達人的幫助。從雅典到斯巴達有240公里,全部都是崎嶇不平的道路,然而菲迪皮茨仍然只用不到48小時就來到了斯巴達。令人想不到的是,斯巴達人拒絕了雅典人出兵的請求,他們宣稱在月圓之前無法完成軍隊的集結。

雅典人無奈之下只有獨自出兵,準備派出1萬重步兵去增援厄立特里亞。就在他們打算長驅直入的時候,一個噩耗傳來了:波斯軍隊的主力即將在馬拉松登陸,而這里距離雅典只有32公里!

米太亞得與馬拉松戰役 雅典人只好改變他們的戰略計劃,讓這支僅有1萬人的小部隊轉向前往馬拉松。這支部隊剛剛翻過馬拉松旁邊的山頭,就看見波斯軍隊正在登陸的場景。當時波斯人大約有10萬人,是雅典軍隊的10倍。波斯人一直宣稱自己是最勇敢的戰士,周邊的國家也都認為波斯軍隊戰力無雙,此時的雅典人在人數上處于絕對的下風,和波斯相比他們就像站在巨人面前的孩子,因此他們怯戰了,一直不敢迎戰。

又有一個壞消息接踵而來:波斯人已經攻陷了厄立特里亞,城市被焚毀、人民被屠殺,這也就意味著波斯人的偏師已經完成了任務,隨時都可以來攻打雅典。對于雅典人來說,多過一分鐘就多一分鐘的危險。有鑒于此,雅典將領米太亞得建議立刻出擊。在他的鼓舞下,雅典人擺好密集的重步兵方陣,在盾牌的掩護下向波斯人進攻。波斯人的利箭如同瓢潑大雨般射向雅典人的方陣,但是在盾牌的阻攔下并沒有取得多大的成績。當雅典人推進到波斯人面前的時候,短兵相接的戰斗開始了。波斯人因為剛剛下船,還沒有穿上盔甲,所以被雅典人攻擊得潰不成軍,只好狼狽逃回停留在海邊的船只上。雅典人取得了馬拉松戰役的勝利。

這場戰役發生在公元前490年,對希波戰爭有著決定性的意義。戰斗結束后,希臘軍隊不顧疲勞,又迅速回師雅典。這些士兵都是身經百戰的精銳力量,終于在波斯大軍登陸之前趕到了雅典旁邊的海岸。當波斯人看到希臘軍隊嚴陣以待的時候,他們膽寒了,趕緊調轉方向駛回他們在亞洲的大本營。

雅典得救了,但是戰爭還沒有結束,希臘人還沒有取得最后的勝利。馬拉松戰役之后不久,大流士就離開了人間,入侵希臘的計劃也就暫時擱置了。不過在大流士的兒子薛西斯繼位后,他又重啟了這個計劃。

地米斯托克利 薛西斯掌管下的波斯帝國幅員遼闊、物資充足,他厲兵秣馬,準備再一次征討希臘,為此打造了數以百計的船只,訓練了成千上萬的士兵。

希臘也沒有坐以待斃,各個城邦都積極采取了相應的措施,準備在波斯人入侵的時候給予當頭一擊。然而希臘內部有著不同的聲音,有些政治家建議投降,認為這樣可以讓希臘的城市免遭戰火蹂躪,人民也少受一些苦難;還有一些人想要借波斯人的手打垮政敵,攫取更多、更高的權力。

在雅典城內就有這樣的陰謀家,他們希望波斯人能夠打進來,讓希庇亞斯重新管理雅典。幸運的是,智慧的愛國主義領袖地米斯托克利這時候已經掌握了雅典的部分權力,他把這種可怕的言論壓制了下去。在很早之前,地米斯托克利就提出了一個動議,希望雅典能夠建立一支海軍來保護商業的發展。在這個危急存亡的時刻,他認為海軍是雅典最好的,也是最有效的防御力量。他使出了渾身解數,終于使雅典公民大會通過了他的提案,撥款100塔倫特白銀,用來建造200艘擁有三層甲板的槳戰船。

這種戰船的主體都是用堅硬的木頭制成的,大約有40米長,總共需要170名水手來劃槳。戰船的前端有用鐵包裹的撞角,就像鳥的喙一樣,戰斗的時候可以用來撞擊敵船,如果撞擊戰術沒有奏效,搭載的士兵就會用長矛和長劍刺殺對方的有生力量。

為了團結更多的力量對抗波斯,雅典和斯巴達還一起組織了反波斯的“希臘同盟”,并且在科林斯召開了希臘各城邦代表參加的會議,商討迎戰波斯人的具體事宜。在這次會議上,大多數城邦都表示愿意參加這個同盟,斯巴達被推舉為盟主。然而也有一些城邦不愿意參加,他們試圖置身事外。這就讓希臘的各個城邦產生了事實上的分裂,對于希臘來說,這是最嚴重的甚至可以說是致命的危險。

溫泉關死亡戰役 希臘城邦的分裂是一個危險的信號,預示著即將到來的第二次希波戰爭必將經歷一個艱苦的過程。公元前480年,薛西斯兵分兩路,從東面和北面呼嘯而來,斯巴達的國王列奧尼達親自上陣,率領1萬勇士扼守溫泉關天險。溫泉關地勢險要,如果波斯軍隊正面強攻的話,是絕對不可能打下這個地方的。但是意外發生了,一個希臘叛徒帶著波斯軍隊通過一條小路繞過了溫泉關,從背后偷襲列奧尼達,斯巴達軍隊陷入腹背受敵的局面。為了保住退路,列奧尼達不得不讓軍隊掉頭迎戰背后的敵人,自己只帶著300親衛和1100名希臘雇傭兵留在溫泉關的正面,誓死抵御波斯人的猛烈進攻。列奧尼達和他的親衛堅守了三天三夜,殺死殺傷2萬(一說7000)波斯人,薛西斯的兩個弟弟也命喪于此,列奧尼達及守軍最后全部壯烈殉國。“命運沒有帶給他們勝利,但卻賜予他們永垂不朽的英名。”

雅典的災難 溫泉關戰役結束后,薛西斯的軍隊所向披靡,底比斯、波奧提亞地區的一些希臘城邦懾于其兵威,全部投降并成為波斯的附庸。此時的雅典一片恐慌,有人去神廟請求神靈給予指點,德爾斐阿波羅神諭說“木墻將成為你們的依靠”。地米斯托克利解釋說,“木墻”指的是戰船上木制的女墻,民眾應該上船去其他地方躲避。于是希臘人放棄了雅典和阿提卡,老弱婦孺都乘船轉移到了附近的島嶼躲了起來,所有的戰士都上船準備戰斗。波斯人很快就進入了無人防守的阿提卡和雅典,只在雅典的神廟里面發現了少數試圖保衛神廟的人,波斯人殺光了這些人,并且把所有的神廟付諸一炬。

薩拉米大捷 波斯在這次戰爭中也擁有一支強大的海軍,他們把希臘艦隊堵在了薩拉米島和大陸之間的一個狹窄海峽里,所有的波斯將領都認為,如果這次希臘艦隊不從海峽的另一端逃走,那就在劫難逃了。然而事實卻不是他們想的這樣簡單,希臘艦隊根本就不是被他們困在了這里,而是為了充分利用這里有利的地形,獲得一次讓希臘人揚眉吐氣的勝利。公元前480年9月23日,在地米斯托克利的精心調配下,希臘艦隊出其不意地發起了進攻,由于波斯艦隊的船都比較大,轉向困難,紛紛被對手船上的撞角撞中。當時薛西斯正在不遠處的山頭上觀戰,眼睜睜地看著自己花費重金打造的艦隊一艘艘地沉入了海中。這場海戰不僅證明了地米斯托克利決策的英明,還是第二次希波戰爭的轉折點。

普拉提亞戰役的勝利 薩拉米海戰后,薛西斯帶著他的陸軍主力黯然回國,只在希臘留下了三分之一的軍隊,讓他手下的大將馬多尼烏斯負責希臘方面的戰斗。馬多尼烏斯試圖用懷柔的手段誘降雅典,他提議說,只要雅典愿意成為波斯的一個自由盟邦,就歸還雅典的所有土地,幫他們重修神廟,還不追究雅典人的反抗之罪。有一個政客認為這個條件不錯,就建議雅典人接受。然而不肯屈膝投降的雅典人用私刑處死了這個政客,婦女們還用石頭砸死了他的全家。聽到這個消息后,惱羞成怒的馬多尼烏斯下令燒掉雅典城。然而這個做法并沒有嚇倒雅典人,就在第二年,也就是公元前479年,希臘人和波斯人在普拉提亞展開了決戰。在這場關系到希臘生死存亡的戰役中,以斯巴達為首的希臘軍隊再次擊敗了馬多尼烏斯率領的波斯軍隊。

三、敘拉古和迦太基

就在希臘半島反抗波斯的入侵并取得勝利的同時,西希臘的敘拉古和阿克拉加斯也取得了反抗迦太基的勝利。

敘拉古和利基翁 西西里島上有一個叫敘拉古城的城邦,以前是科林斯最大的殖民地。這個城邦面積不小,還十分富裕,但是這個城邦的人民無法享受到平靜幸福的生活,曾經有一段時間,敘拉古發生了平民和富人的內戰。敘拉古附近有一個叫蓋拉的城邦,城主叫作格隆,他一直都在想方設法吞并敘拉古,這個好機會他當然不會錯過,于是趁機介入了這場內戰,隨后又自封為敘拉古的城主。格隆并沒有把敘拉古當成殖民地,一心想要把這里建成希臘最大的城邦,為此他在敘拉古建造了自己的宮殿,并且把蓋拉和其他一些希臘城邦的貴族遷到了這兒。為了建設敘拉古,格隆大興土木、鞏固國防、獎勵商業、擴充海軍,還和西西里島南岸的阿克拉加斯以聯姻的方式結成了盟友。

利基翁位于亞平寧半島南端,也是一個屬于希臘的城邦,和敘拉古隔海相望。利基翁的領導者對格隆既忌妒又感到不安,于是打算建立一個更強大的同盟來對抗敘拉古和阿克拉加斯。然而利基翁人卻無法在希臘找到足夠多支持他們的城邦,于是他們不計后果地采取了一個極端的手段,就是尋找一個外部力量來對抗自己的同胞。

危險的迦太基 這個外部力量就是迦太基,也就是非洲海岸邊的腓尼基大城(在現代的突尼斯境內),一個地中海南岸的商業中心。迦太基不僅有一個征服他國的野心,也有著和它的野心匹配的軍事力量:一支由蠻族組成的兇猛軍隊、一支在地中海上最強大的艦隊。這樣的一個國家無疑是非常危險的。

希臘的勝利 公元前480年,迦太基的軍隊在西西里的北岸希墨拉登陸,考驗敘拉古和阿克拉加斯聯盟的時候到了。聯盟的軍隊不負眾望,在希墨拉幾乎全殲了迦太基人,只有一艘戰船得以逃生,將失敗的消息送回了迦太基本土。

希墨拉戰役和薩拉米戰役發生在同一天,這場戰役的意義不亞于薩拉米戰役,從此,迦太基人整整70年不敢踏入西西里島一步。

四、雅典帝國

勝利的結果 第二次希波戰爭結束了,但是它的影響還遠遠沒有結束,我們必須注意這場戰爭的三個結果:

第一,希臘人將勝利的原因歸結于神靈的保佑,特別是宙斯和雅典娜,希臘人對神靈們懷著深切的感激之情。這種感激在文學和藝術方面表現得特別突出。我們可以舉出在藝術方面的例子,雅典人用勝利后繳獲的物資重建衛城時,還熔化了繳獲的武器,用來鑄造一尊巨大的雅典娜神像,此外還創作了一幅描繪馬拉松戰役的圖畫。

第二,戰爭的勝利不僅讓希臘人民獲得了自由,也意味著希臘商業范圍獲得了擴展,希臘也因此再次繁榮起來。

第三,雅典的聲望和影響力進一步提高。

我們將繼續分析,這三個結果在之后的歷史發展中會起到什么樣的作用。

斯巴達的短視 在馬拉松和薩拉米這兩次戰役中,雅典人有著突出的表現,并且在希臘人中間獲得了極大的贊譽;在普拉提亞決戰中,作為主力的斯巴達人也發揮了中流砥柱的作用,被譽為“希臘的寶劍”。這三場戰役雖然拯救了希臘半島的城邦,但是對于那些位于小亞細亞地區的城邦來說,它們的危機并沒有緩解,它們依然被波斯威脅著。所以這些城邦迫切希望能夠得到來自希臘半島的支援,特別是斯巴達的支援。

但是斯巴達并沒有擁有遠見卓識的政治家,也沒有出色的海軍將領,沒有人提出建議去支援并保護這些城邦。小亞細亞各城邦的人民對斯巴達的冷淡態度非常失望,甚至可以說感到惱怒,這就給了雅典一個很好的機會。于是雅典決定以保護者的身份出兵支援希臘的亞洲部分,以獲得愛琴海一帶的領導權。

提洛同盟 公元前478年,為了籌措出兵的軍費,雅典和愛奧尼亞、一些坐落在島嶼上的城邦結成了同盟。因為集會的地點和倉庫都在提洛島上,這個同盟被稱為提洛同盟。同盟規定:同盟內的每一個城邦都是獨立的,大家都不能干涉其他城邦的內政;參加同盟的城邦共同出資建設一個擁有200艘三層槳戰船的艦隊;戰艦和船員由雅典和幾個較大的城邦提供,比較小的、沒有造船能力的城邦提供一定的軍費。

雅典帝國 為了減少麻煩,那些一開始提供船只和船員的城邦也漸漸變成了只提供軍費,把艱苦而又危險的海上防務都甩給了雅典人。雖然看似這些城邦占了便宜,不再參加海上的戰斗,也減少了傷亡,但是這樣做的后果就是雅典人獲得了艦隊的絕對指揮權,這讓雅典獲得了一支強大的海軍。雖然在某些特殊時期、特殊情況下也出現過某些提洛同盟成員不聽從雅典指揮的現象,但是這些城邦最終還是屈服了,并且從原來平等的地位下降到了從屬的地位。后來同盟的倉庫從提洛島搬到了雅典,提洛同盟的其他成員慢慢演變成了雅典的附庸,波濤浩渺的愛琴海也成了雅典的內湖。自此,雅典的制海權得到了極大的擴張,它的商業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

雅典的設防和美化 雅典人為了更好地保衛雅典城,不但在它的四周筑起了堅固的城墻,就連它附屬的港口比雷埃夫斯也同樣修建了城墻;最后他們又在雅典和比雷埃夫斯之間修建了帶有圍墻的通港,而這兩地之間足有8公里的海域!有了這條通港,只要雅典的海軍還擁有制海權,那么源源不斷的食物就可以從海上運到比雷埃夫斯,然后再從那里運到雅典。為了讓雅典城更加美麗壯觀,雅典人還花費了大量的銀幣來建造各種輝煌的建筑、制作精美的繪畫、雕刻宏偉的雕像。我們可以肯定,雅典人在美化他們城市的時候,必定挪用了許多提洛同盟倉庫中的資產。

四個人物 第一個是地米斯托克利,他原本只是一個海軍的將領,在指揮薩拉米海戰取得勝利后,又為雅典取得制海權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后來還成為雅典城修建防御工事的主要領導者。

第二個是阿里斯提德,這是一個正直的人,最初是地米斯托克利的反對者,不過在后來的合作中逐漸改變了自己的看法,尤其是地米斯托克利對提洛同盟的一些巧妙的操作,更是讓他對地米斯托克利刮目相看。

第三個是西門,馬拉松英雄米太亞得的兒子。他不僅是雅典最優秀的海軍將領之一,也是一個深孚眾望的政治家。他在擔任政府要員的時候,推出了美化雅典的計劃。例如他力主擴大衛城的面積,城內那個著名的雅典娜銅像也是在他的主持下建成的。

最后一個是伯里克利,克里斯提尼的孫子。伯里克利比以上三個人的年齡小得多。大約在公元前465年,伯里克利在政壇開始嶄露頭角,正好使這三個前輩的政治主張得到了延續。從他在政壇的杰出表現來看,他不僅繼承了前面三個人的衣缽,還將其進一步發揚光大了。伯里克利僅僅領導了雅典30多年的時間,但是他對歷史的影響是極其深遠的,以至于后世的歷史學家將這一段時間命名為“伯里克利時代”。

五、伯里克利時代

伯里克利 伯里克利可謂是少年得志,他在公元前461年成為雅典的領袖,那年他剛過30歲。和其他雅典的領袖一樣,伯里克利這個民主領袖也是出身名門,而且繼承了一筆豐厚的遺產。伯里克利在還是一個少年的時候就受過體育、音樂方面的訓練,長大后又接受了文學、哲學、演說等高等教育,這使他有了杰出的個人才能。伯里克利的施政理念來源于西門,他繼續雅典的海軍建設,制定促進商業發展的具體政策,部分完成了克里斯提尼倡導的民主計劃。伯里克利在演說上很有天賦,遠遠超過了其他的政治家,幾乎沒有一個政治家擁有像他那樣強大的影響力。

伯里克利在一定程度上已經算是雅典的“政治首腦”了,但是他在雅典的地位并不僅限于此。雖然伯里克利是雅典統治階層中的一員,但是他的力量并不是依靠這個政治地位獲得的,而是來自他在公民大會的影響力,這種影響力又是依靠他的聲望和口才獲得的。伯里克利是一個敢作敢為的政治家,他不愿意做一個軟弱的、只能按照貴族意愿行事的統治者,如果有必要,他也敢于反對貴族的提議,即使激怒他們也在所不惜。

雅典的民主政治 在現代,所謂的民主其實是代表制的民主政治,因為現代的國家一般都地域較大、人口較多,讓所有的選民集中到某個地方直接選舉是無法辦到的,所以就先選出選民的代表,然后把這些代表集中起來,以議會的方式來處理大部分的公共事務。雅典的民主就不是這樣的,它實行的是直接的民主政治,因為當時的雅典國土狹小、選民稀少,有實行這種直接民主的條件。當然這只是理論上的,當時雅典的公民有5萬多人,不可能會發生全部公民參加某一個公共會議的事情,事實上幾乎每一個會議都只有少數人到場。但是即便如此,這些公民在法律上是有參加這些會議的權利的,這也是雅典民眾政治的一個進步、一個特色。

公民大會 “公民大會”應該說是雅典的最高權力機構,理論上是由全體公民組成的。公民大會可以決定是否和其他的城邦締結條約,是否對某個敵對勢力宣戰,此外這個機構還可以罷免官員,甚至可以對官員判處死刑。公民大會負責的都是宏觀方面的事務,那些具體的、細節性的事物都會交給一個小型的會議解決,例如500人議事會,這個議事會的成員通過抽簽的方式來決定,成員每年都會有變化。不過500人議事會也不會做完所有的工作,它和公民大會一起把許多重要的工作交給某些委員會、陪審團處理。

陪審團 陪審團和委員會的成員也是通過抽簽決定的。陪審團的規模通常都比較龐大,成員會有四五百人或者更多。任何一個雅典公民都有權利在公民大會上提交訴狀,公民大會經過討論后交給陪審團做最后的判決。被告的辯詞可以自己寫,也可以讓律師寫,而且有自我辯護的權利。

將軍 雅典的最高軍事機構是“十將軍”,顧名思義,這個機構是由10個軍事將領組成的,不過這些成員不再是抽簽決定,而是通過選舉產生的,還可以連任,首席將軍就是事實上的雅典統帥,伯里克利就曾經擔任過15年的首席將軍。這些將軍不但負責雅典海軍和陸軍的事務,同時還要負責外交方面的工作。

大約在公元前430年的時候,在一次紀念陣亡將士的追悼會上,伯里克利進行了一次演講,他的這篇名為《在葬禮上的演講》的演講詞,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建立了雅典在民主和思想上的一些準則。例如,法律雖然在私人爭論中保證對每一個人都是公平的,但是也要考慮到道德標準;如果某個人在某些方面有著突出的貢獻,那么優先給予他公職并不是濫用職權,而是對他所做貢獻的肯定和回報;承認貧困、直面貧困沒有什么恥辱的,真正的恥辱是不想辦法改變貧困;如果一個人不愿意參加公共事務,那么這就是一個無用的人。

“希臘的學校” 伯里克利曾經說過,“雅典是希臘的學校”。在民主政治方面,雅典采取的運作方式在當時來說是比較認真有效的;在社會發展上,雅典采取了不同的方式,多管齊下、不遺余力地推動著社會的發展。事實上,希臘其他城邦的公民有很多都曾經到雅典參觀、考察,從這里學習到了許多先進的經驗,從這個角度來說,雅典的確無愧于“希臘的學校”這個稱號。為了提高公民的個人素質和道德修養,每個雅典人在很小的時候就要接受成為良好公民的教育。即使到了今天,當我們研究希臘歷史的時候,雅典也都是首選的研究對象,我們可以從它那里學到許多知識,也能夠了解到更多的學習方式。

戲劇和音樂 傳統的宗教節日是雅典的文學藝術能夠輝煌的原因。在雅典,每年有60多個傳統的節日,如果是一個重要的節日,慶祝的時候不但要有游行、體育比賽等方式,還要有戲劇表演、公眾合唱等高雅的藝術節目。雅典的作家們有著高漲的創作激情,新的作品層出不窮,每個節日都會上演一個新的劇目。雅典的民眾好像對戲劇情有獨鐘,雅典也涌現出了很多偉大的劇作家,例如埃斯庫羅斯、索福克勒斯和歐里庇得斯在悲劇方面有著極高的建樹,而阿里斯托芬則開創了喜劇的先河。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劇作大師都產生在伯里克利時代、伯里克利時代之前或者之后的一段時間。

藝術和藝術家 在雅典所有的建筑中,最好的建筑就是神廟;在所有的神廟里,最雍容典雅的就是帕提儂神廟。帕提儂神廟位于雅典的衛城,也叫雅典娜神廟,同樣也是修建于伯里克利時代。我們現在看到的帕提儂神廟已經破敗不堪了,但是從殘留的墻壁上依然能夠想象當初它是多么宏偉壯觀!雅典不僅在建筑方面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在繪畫和雕刻方面也有著不俗的成就。曾經有人說過,“古代的雅典其實就是一個圍繞著衛城建造的藝術博物館”,這句話一語道破了雅典在藝術上面的貢獻。當時很多藝術家都來到了雅典,把這里當成工作和生活的地方,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伯里克利的摯友和藝術顧問、宙斯巨像和雅典娜銅像的創作者菲狄亞斯。

歷史和歷史學家 在同一時期,聚集在雅典的不僅有希臘當地的藝術家,還有100多位外國學者,其中就有被稱為“歷史之父”的希羅多德。希羅多德有兩部最出名的作品,一部是描寫希波戰爭的,一部是描寫希臘周圍“蠻族”(在希臘人看來,除了希臘,剩下的都是“蠻族”)國家風俗習慣的。另外還有一個名叫修昔底德的歷史學家,這個年輕人的聲望幾乎和希羅多德不相上下,和希羅多德外國人的身份不同,修昔底德就是雅典本地人。修昔底德最有名的作品描寫的是雅典和斯巴達的戰爭歷史,在這部作品里,他引用了伯里克利的《在葬禮上的演講》。

品達的詩歌 著名的抒情詩人品達也是這個時期的人物。品達也是一個旅居雅典的外國人,來自底比斯。請注意,這個“底比斯”不是埃及的底比斯,而是希臘波奧提亞的一個城邦。底比斯是雅典的一個競爭者,兩個城邦之間的關系很不融洽,甚至一度激化到了反目成仇的程度。品達來到雅典后,曾經拜在一個著名的老師門下學習音樂,不久就聲名鵲起。他的詩歌用詞優美,他可以嫻熟地運用各種連雅典人都無法熟練駕馭的修辭手法。品達的作品有很多是贊美雅典的,這就使得雅典人對他的印象一直很好,于是選舉他為雅典在底比斯的代表,還給了他很多經濟上的幫助,甚至還為他在雅典修建了一座雕像。

雅典民主政治的缺陷 如果一個雅典人的父親是公民,那么即使他窮困潦倒,也仍然可以享受公民的權利,可以作為公民代表參加公民大會,只不過不能擔任比較高的職務罷了。但是雅典的民主政治是具有限度的,只有20歲以上的男性才有成為公民的資格,女性是沒有資格的。雅典的奴隸雖然占據了總人口一半以上的數量,但是和雅典的婦女一樣沒有任何政治權利。其他城邦的人在雅典也無法獲得政治權利,因為雅典的公民權是世襲的,這就使得外邦人不管在雅典生活多久,也不管他們如何富有、有著如何高超的技術、有著何等高深的學術造詣,都無法在雅典政府中擔任任何職務、從事任何工作。

與其說雅典的民主政治是由一部分優秀的公民管理政府、統治城邦,不如說是由一部分優秀的貴族來管理、統治城邦。準確地說,雅典的民主政治是為貴族服務的,因為政府的首腦都是提倡民主政治的貴族。

雅典的擴張 在伯里克利時代,雅典將提洛同盟納入帝國的統治,并且不停地向外擴張,它的統治范圍已經到達了色雷斯、赫勒斯滂和黑海等區域。但是雅典帝國擴張的步伐仍然沒有停下,希臘半島也是它的目標,彼奧提亞、福西斯、洛克里、亞該亞以及其他一些城邦也都相繼成為雅典的附庸。

伯羅奔尼撒戰爭 雅典擴張的目的就是對付斯巴達。一直以來,希臘各城邦中地位最高的就是斯巴達,這個城邦幾乎就是希臘的領導者。可是雅典卻對這個局面不甘心,總想找機會打壓斯巴達,自己取而代之,如此一來,戰爭就是必然的結果了。戰爭的導火索是克基拉島,一個屬于科林斯的殖民地,當克基拉島試圖脫離科林斯的時候,雅典給予了幫助,當然,雅典的目的是吞下這座小島。科林斯原本就是伯羅奔尼撒同盟的一員,于是就向盟主斯巴達控訴雅典的惡行,試圖取得斯巴達的幫助。為了阻止雅典擴張的野心,斯巴達一口答應了科林斯的要求,并和科林斯還有其他的盟邦一起組成聯軍對抗雅典。雖然雅典的海軍牢牢地控制著制海權,但是斯巴達有一支訓練有素的陸軍,死死地壓制著雅典的陸軍。

雅典的戰敗 伯羅奔尼撒戰爭爆發于公元前431年,結束于公元前404年,總共持續了27年的時間,最后以雅典戰敗而告終。雅典的戰敗其實在公元前429年就已經初露端倪了,在伯里克利去世后,雅典的很多殖民地開始掀起獨立戰爭,而且斯巴達取得了波斯的支持。公元前415年,雅典又發動了西西里戰爭,派出了一支龐大的艦隊遠征科林斯最大的殖民地——敘拉古,結果鎩羽而歸。這是關系到雅典在伯羅奔尼撒戰爭勝敗的一役,失利的雅典從此失去了制海權,也失去了和斯巴達爭霸的資格。最后,雅典只有低下它高傲的頭顱承認戰敗,無奈地接受斯巴達的苛刻條件:拆除雅典的城墻;縮小海軍的規模,只能保留12艘戰艦;承認斯巴達在希臘半島的霸主地位,以后無論是和平年代還是戰爭時期,都必須永遠承認斯巴達才是希臘的領袖。

帝國的延續 以戰船和利劍稱雄希臘的雅典帝國最終成為明日黃花。但是和失去的艦隊、海上霸權還有城墻相比,雅典在其他方面的成就顯得更重要、更出色。在公元前5世紀,雅典杰出的政治家將這個城邦建設成了一個思想上、精神上的強大帝國,雖然雅典最終因為戰敗成為斯巴達的附庸,但是在藝術、文學、哲學、科學等方面,雅典帝國仍然還在延續著它的輝煌,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雅典帝國仍然沒有滅亡,仍然處于希臘的領頭位置。這個帝國在藝術和哲學方面的成就,在古代世界的影響力遠遠超過以地米斯托克利、伯里克利兩人為首的政治家們在政治、軍事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也比他們的影響要持久得多。即使到了今天,雅典的藝術和哲學仍然是人類的無價之寶,并且還將繼續流傳下去。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兰县| 咸丰县| 南平市| 东兰县| 平邑县| 垦利县| 堆龙德庆县| 盐池县| 行唐县| 伊春市| 卢氏县| 夹江县| 寻乌县| 平和县| 吴忠市| 芜湖县| 吴堡县| 西盟| 喀什市| 开鲁县| 贞丰县| 会同县| 神农架林区| 东城区| 离岛区| 灵山县| 吉木乃县| 称多县| 常熟市| 青川县| 苏州市| 错那县| 油尖旺区| 长乐市| 婺源县| 高淳县| 邹平县| 乐安县| 株洲市| 北票市| 宣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