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二、互聯網企業發展的趨勢

在2016年11月召開的第三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上,美團CEO王興曾表示,中國互聯網已經進入下半場,在上半場,中國互聯網競爭很激烈,很多行業第一和第二合并。那么在下半場的互聯網角逐中,互聯網企業又將在哪些領域進行布局,占領行業制高點呢?

(一)技術創新將成為互聯網企業新的風口

人工智能、云計算、物聯網、5G等將為互聯網帶來新一輪創新,也讓互聯網企業尋找到新的經濟增長點。在2016年世界互聯網大會上,被提及最多的就是“人工智能”。百度CEO李彥宏在大會論壇上發表演講稱,未來的機會就在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會給每一個人、每一個行業、每一個國家帶來很多變化。他強調,在ToC端的無人車、智能翻譯、物聯網,ToB端的醫療、物流系統、客服行業等領域,人工智能將大大提高工作效率。目前百度在語音識別、圖像識別、自然語言處理、無人駕駛、機器學習、深度學習等人工智能相關領域共公開了1500余件發明專利,在無人車、語音搜索甚至O2O領域開啟了普遍應用。搜狗公司CEO王小川也屢次強調了人工智能,并透露了搜狗的一款新產品——實時中英轉錄。360董事長周鴻祎則表示,普及人工智能產品只是時間問題。可見互聯網企業家們紛紛聚焦人工智能領域,人工智能將開啟一個新的互聯網時代。

云計算與大數據這兩個分不開的應用方向近兩年被全行業所熟識。浪潮集團董事長孫丕恕表示,人工智能的大趨勢已經非常清晰了,但是需要基于計算和數據。阿里巴巴集團CEO張勇指出,2016年是阿里云整個大數據在個性化上面的全面應用,整個電子商務交易系統在“雙11”實現了充分彈性計算,使得阿里為此準備的基礎能力可以和阿里公共云計算的能力進行實時調度。張勇指出,在這個過程當中,“雙11”關鍵技術使用,其實包括了首先采用異地雙活技術和首創模擬“雙11”當天的各種變化,特別是數億人訪問的全鏈路壓力測試的體系,這個壓力測試體系是由阿里云的大數據來支撐的。阿里云在阿里2015—2016年多個季度的財報中都以高于100%的速度增長,逐漸成為阿里集團強有力的收入來源。在2016年“雙11”期間,天貓創造的1207億元能在24小時內發生,其背后是以阿里云飛天技術平臺為基礎的整個技術架構在發揮作用。可見,云計算與大數據這兩樣互聯網技術已經為互聯網企業帶來了經濟利潤,未來,兩項技術還將為互聯網企業帶來更大的經濟效益。

物聯網作為人工智能快速實現應用的重點方向也廣受推崇。奇虎360董事長周鴻祎認為,智能設備將會呈現多樣化,智能手機并不是它的終極表現形式。未來五年,手機一定會有另一個重大的變化,可能會被其他智能硬件產品解構掉,這也正是“萬物互聯”。

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表示,互聯網技術發展到5G,將出現新一批“獨角獸”企業。隨著云計算、物聯網大數據、移動互聯網的出現,互聯網開始面向生產服務,進入“互聯網+”,所以5G是進入產業互聯網的時代,進入“互聯網+”的時代,這也為新的企業崛起提供了巨大的機遇。這些年來,互聯網的發展成長起了美國的微軟、谷歌、亞馬遜、臉書等企業及中國的百度、網易、騰訊、京東等一批企業。現在,互聯網會和5G孕育出大批的“獨角獸”,會有新一批互聯網企業迅速崛起。

可見,技術創新為互聯網企業帶來了新一輪的創新與商機,創新驅動發展,未來互聯網企業將在新技術的驅動下,出現新的產業業態,獲得新的成長機遇和發展空間。

(二)互聯網企業將進行垂直行業的深度整合,推進線上線下融合發展,實現產業跨界發展

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發展司司長聞庫表示,要加快各領域跨界融合發展,一方面推進線上線下融合發展,推動互聯網與商貿、金融、教育、醫療等服務領域進一步融合滲透;另一方面,加快互聯網由消費領域向生產領域延伸,推動云計算、大數據等技術與制造、能源、農業等領域的融合創新。《中國互聯網百強榜單發布電商企業占34家》,中國新聞網,2016年7月12日,http://www.chinanews.com/it/2016/07-12/7936737.shtml。在移動互聯時代,真正的商業贏家都是瞄準一個細分垂直領域,在線下構筑深度運營體系,在線上運用IT系統形成O2O閉環,從而形成深度垂直。“深度垂直”的企業,既可以依靠線下的運營壁壘與對手展開競爭,又可以通過強大的IT線上系統支持企業大規模擴張。百度、騰訊微信、京東商城等都是這方面的佼佼者。例如,百度在移動互聯網時代開始在垂直細分領域投資,比如教育、醫療、汽車、旅游、餐飲等許多重要的行業,因此,用戶想從百度那里得到什么,百度就能滿足用戶的需求。不僅如此,百度還與眾多垂直領域的巨頭建立了合作關系,從而為使用百度搜索的用戶提供最佳、最流暢的搜索體驗。用戶可以通過百度地圖輕松預訂酒店,通過百度糯米,用折扣價格團購餐飲。移動互聯網時代為百度這樣的互聯網公司帶來更多的可能。所以,在過去的幾年中,百度不僅推出了許多更適應移動互聯網時代的搜索APP,還與許多垂直行業的領軍企業合作,力求為用戶帶來最好的O2O體驗。消費者尋求的是服務,有些服務在線上就可以滿足,而有些則需要在線下進行。因此,百度提供了許多重要行業的線下服務。可以看出,百度已經不再依賴于標準的網絡生態環境,而是根據自身的需求建立新的生態環境。為此,百度需要和垂直供應商保持良好的合作關系,確保用戶可以通過百度推出的APP順暢交易。這種成功的商業模式在未來還將繼續得到很好的推廣,為互聯網企業帶來新的發展契機。

在雙創、中國制造2025、“互聯網+”等時代變革的大背景下,互聯網企業除了推進線上線下的融合發展,也開始與傳統產業進行融合創新。在2016年第三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上,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云發表演講時表示,未來的30年,新技術將融合傳統行業的方方面面,我們必須把互聯網的技術、互聯網的資源普惠化,只有真正讓技術與互聯網的資源匯合,才能把這場技術革命真正地變成造福人類的巨大成果。馬云指出,沖擊傳統商業的不是電子商務,電子商務只是把握了互聯網的技術、互聯網的思想,知道未來的經濟將完全基于互聯網,創造出一套適應未來商業的商業模式而已。在中國的“互聯網+”國家戰略影響下,互聯網企業和傳統企業紛紛攜手同行,形成新的業態融合。例如阿里牽手蘇寧,兩家公司可以憑借各自資源優勢進行有效整合,蘇寧有海量的線下門店網絡、物流倉儲、售后服務網點及5000個加盟商,阿里則有線上的流量、大數據、支付寶與網商銀行代表的互聯網金融,如果對接成功,將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中國互聯網格局。在所有零售企業中,蘇寧的互聯網轉型最堅決,不但把名字改為“蘇寧云商”,而且一直保持著線上業務的巨額投入。蘇寧的選擇或將對目前正對互聯網處于躊躇中的傳統企業家群體造成巨大沖擊。互聯網的業態早就不復當年的“小國寡民”各自為政,而進入一個群雄爭霸的新紀元。對于徘徊在互聯網時代之外的傳統企業來說,危機與轉機并存。在阿里與蘇寧之后,將掀起互聯網企業與傳統企業的合作并購潮,這是互聯網經濟的發展趨勢,也是互聯網企業未來發展的重要領域。

(三)并購依然是互聯網企業迅速成長的重要手段

互聯網領域并購熱潮依然火熱,據清科集團數據顯示,2016年上半年中國互聯網行業并購案例為260起,同比增長126.1%;披露并購金額的案例數123起,規模達1108億元,同比增長400%。《中國互聯網行業上半年完成260起并購交易》,硅谷動力網,2016年7月25日,http://www.enet.com.cn/article/2016/0725/A20160725016515.html。不管是從并購數量還是并購規模來看,互聯網行業的并購活躍度都遠大于中國整體并購市場,這說明互聯網行業的整合繼續加速。這將是未來幾年互聯網行業的整體趨勢。

中國互聯網行業經歷過2015年的滴滴打車、快的打車,58同城、趕集網,美團、大眾點評,攜程網、去哪兒網,世紀佳緣、百合網的并購潮。進入2016年,盡管頭上被資本寒冬、經濟增長放緩等陰云籠罩,但并購的腳步并沒有放緩,甚至有所提速,大額交易也頻頻出現。2016年1月,蘑菇街“牽手”美麗說成就2016合并第一案,雙方正式宣布達成戰略合并協議,新公司的整體業務估值近30億美元。以BAT為代表的中國互聯網企業更是憑借自身的資源優勢通過投資、并購等手段不斷完善自己的產業布局,鞏固其商業帝國,成為并購潮中的主力軍。阿里巴巴及旗下企業于2016年上半年先后完成對優酷土豆、神州專車等大額收購;騰訊收購芬蘭游戲開發公司Supercell的交易金額達到86億美元,創造了全球游戲史上最大規模收購紀錄;京東與沃爾瑪達成一系列深度戰略合作,原沃爾瑪旗下的1號店并入京東。

近幾年,互聯網行業并購現象尤為突出,活躍度空前。國內互聯網行業的發展主要還是靠商業模式驅動,而非技術創新驅動,這意味著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相對匱乏,非常容易導致同行間激烈的同質化競爭,表現便是動不動就大打價格戰、燒錢。長久以來,在盈利模式還不是清晰穩定的情況下,越來越多的企業面臨生存困境,難以堅持,許多投資方因此積極推進企業參與并購重組,從而實現資本退出或減少“燒錢”。如2016年上半年蘑菇街和美麗說的合并,在兩家公司背后以騰訊和高瓴資本為代表的投資方驅動是促成交易的重要原因。

除了背后投資方的推動,一些現金流充足的互聯網大企業基于自身當前的優劣勢,通過收購手段來彌補自身的短板,進入新領域,圍城圈地,完善自己的生態布局,也促成了行業并購潮的興起。而面對來自大企業無處不在的威脅,一些體量相當的互聯網小公司也通常會選擇合并的方式抱團取暖以增強和大企業競爭的能力。總體而言,互聯網行業瞬息萬變,并購事件風起云涌,但這也是這一行業走向成熟的必然過程,在未來幾年,互聯網行業的并購潮將依然如火如荼,持續燃燒。

(四)互聯網企業將走國際化路線,積極開拓海外市場

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云曾經說過,生意越來越難做,關鍵是你的眼光不行。你的眼光看的是全中國,就是做全中國的生意;你的眼光看到的是全世界,就是做全世界的生意。近年來,互聯網企業紛紛將目光聚焦海外市場,加快了“出海”的步伐。像阿里巴巴、騰訊、百度、奇虎360等這些中國互聯網企業巨頭,是在獲得中國市場領先優勢后,轉向海外尋找新的業務增長點。雖然發力點和布局各有不同,但終極目標一致,就是拓展海外市場空間,尋找一片“藍海”。

目前,許多互聯網公司在完成原有海外布局的基礎上,頻出新招,加快了拓展海外市場的步伐。例如,阿里通過一系列投資并購加速布局海外市場,除了涵蓋老本行電商,還包括特定的熱門和新興領域,社交軟件Snapchat、視頻通話應用TangoMe、移動搜索工具Quixey、招車應用Lyft、AR平臺Magic Leap等。2015年12月,阿里巴巴集團旗下跨境出口電商平臺速賣通(AliExpress)對外發布了2016年一系列全新的調整舉措。其中包括:提高商家入駐門檻,全面從C2C轉型跨境B2C,首推年費制度和年費返還措施。2016年,“企業+品牌”成為速賣通入駐新門檻,“好貨通,天下樂”的目標也一直在靠近。這一系列舉措根本目的在于將速賣通打造成為高品質渠道品牌,助力中國中小企業開拓全球市場。2016年4月,阿里以10億美元收購新加坡電商企業Lazada,進軍6億人口的東南亞電商市場,成為其深化國際化戰略的重要一環。2017年阿里游戲宣布聯手Mail.Ru、龍騰中東、TFJoy、Efun,分別在俄語區、中東、歐美、日韓等海外區域市場,一起組成“全球發行戰略聯盟”,幫助國內游戲走出國門和引進海外優秀游戲。眾多“出海”案例中,騰訊云“出海”的手段其實比較值得借鑒,即通過強勢領域和生態服務出海市場。從收入排名上來看,騰訊的游戲業務已經是全球第一,而騰訊云立足騰訊游戲,為大批行業內的游戲企業提供服務,“出海”之后獲益良多。據悉,截至2016年12月,騰訊云在全球范圍內開設了14個海外服務節點,其中包括亞太地區的首爾、悉尼、東京、金奈,歐洲地區的法蘭克福、倫敦和阿姆斯特丹,北美地區的華盛頓、達拉斯和硅谷,以及南美地區的巴西圣保羅,等等。另一方面,騰訊目前應該是國內在視頻直播領域布局最多的公司。騰訊云將在國內視頻直播領域的優勢延續到了海外市場。在海外,東南亞最大互聯網公司Gerana通過騰訊云直播服務在全球開展社交直播業務,東南亞最大的音樂播放平臺JOOX也入駐騰訊云。加上國內5個數據中心,騰訊云一共擁有19個全球服務節點,騰訊云也因此成為全球云計算基礎設施最完善的中國互聯網云服務商。

從今天的互聯網發展趨勢來看,國內云“出海”戰略頗有先見之明。近來互聯網新名詞——“下半場”被炒得很火熱,國內互聯網人口紅利已經結束,加上10余年的發展,國內互聯網競爭相當激烈,可以說是一片“紅海”。這樣一來,更加彰顯了國際市場的“藍海”特征。

(五)分享經濟領域未來發展空間持續擴大,競爭日益激烈

在我國,“發展分享經濟”在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中首次作為國家戰略被提出,《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提出拓展網絡經濟空間,實施“互聯網+”行動計劃,發展物聯網技術與應用,發展分享經濟,促進互聯網和經濟社會融合發展。2016年,中國互聯網協會分享經濟工作委員會正式發布《中國分享經濟發展報告2016》,這是我國首個分享經濟發展報告。可見,分享經濟是作為國家一項長期戰略加以規劃發展的,具有良好的發展空間。

在現實的經濟生活中,中國人在分享經濟的實踐方面走在世界的前頭。國家信息中心分享經濟研究中心、中國互聯網協會分享經濟工作委員會在2017年年初聯合發布的《中國分享經濟發展報告2017》指出,分享經濟正成為中國經濟最活躍的創新領域,2016年我國6億人參與分享經濟,市場交易額約為34520億元。在互聯網投資趨冷的大環境下,2016年分享經濟企業的融資規模約為1710億元,比上年增長130%。《發改委:去年中國互聯網分享經濟規模破2萬億元,5000萬人參與提供服務》,華爾街見聞網,2017年9月18日,https://wallstreetcn.com/articles/3031413。我國分享經濟主要集中在金融、生活服務、交通出行、生產能力、知識技能、房屋短租等六大領域。分享經濟很好地適應了我們國家提出的“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的新要求,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分享經濟所擁有的特征,比如技術特征是基于互聯網平臺,主體特征是大眾參與,客體特征是資源要素的快速流動與高效配置,效果特征是用戶體驗最佳,文化特征是“不求擁有,但求所用”等,都很好地契合了當下人們追求簡單、方便、快捷的生活需求。因此,分享經濟很受市場和大眾的歡迎,像共享單車一經推出,立刻就風靡全國,更成為現在的一種生活時尚。在街上放眼望去,都是共享單車的身影,摩拜單車、ofo小黃車等,一時間遍布各大中城市的每個角落。2016年最后4個月,前兩大共享單車應用的月活躍用戶增加了約900萬人。這股共享單車熱潮得到了國內外投資者的支持。例如,2017年3月,ofo完成D輪4.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1億元)融資。此次融資由DST領投,滴滴、中信產業基金、經緯中國、Coatue、Atomico、新華聯集團等機構跟投。此輪融資,ofo創造了共享單車行業單筆最高融資紀錄,成為全球自行車租賃行業中的首家“獨角獸”企業。

未來分享經濟發展將呈現五大趨勢:內涵持續深化,外延不斷擴大;競爭日趨激烈,少數企業勝出;傳統企業轉型,積極擁抱分享;監管體系重構,社會協同治理;倡導開放包容,走向信息社會。預計未來10年,中國有望誕生5—10家分享經濟大體量平臺型企業。

(六)互聯網金融將持續蓬勃發展

互聯網金融是傳統金融機構與互聯網企業利用信息通信技術和互聯網技術實現資金融通、支付、投資、信息中介服務的金融業務模式,其中包括基于網絡平臺的金融市場、服務、產品、監管等體系。近年來隨著互聯網普及率的快速提升,互聯網與金融的融合步伐加快,互聯網金融憑借成本低、效率高、覆蓋廣、發展快等優勢,提供多樣化的產品與服務,滿足各個金融服務領域的需求。2017年2月北京天使實戰學院、上海交通大學互聯網金融研究所、京北投資聯合發布的《2016年度中國互聯網金融投融資分析研究報告》指出,2016年度中國互聯網金融投融資市場發生的投融資案例共計459起,完成融資的企業數為427家,融資金額約901億元人民幣,其中28家企業完成兩輪融資,2家企業甚至在一年之內完成三輪融資。2016年度的互聯網金融市場投融資規模增長達182%以上。隨著我國移動互聯網用戶基礎日趨龐大,預計到2018年,我國互聯網金融用戶數量有望突破7億人。中國對互聯網金融的監管政策日趨嚴格,行業的集中度也不斷提升,因此中國第三方互聯網支付市場競爭格局將趨于穩定,預計到2018年我國第三方互聯網支付交易規模將達到23萬億元。2016年8月央行在批復續展首批次27家支付牌照的同時,對支付業務范圍也有所調整,強調支付公司的合規性和業務開展的有效性。同年10月國務院辦公廳公布了《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實施方案》,內容涉及第三方支付、互聯網保險、P2P網絡借貸、股權眾籌等各個領域。在這個大背景下,互聯網金融領域支付牌照并購事件頻發,第三方支付行業的并購不斷加劇,行業集中度將得到快速提升。我國整個第三方支付市場幾乎被支付寶、財付通(包含微信支付)等兩大巨頭瓜分,寡頭壟斷的競爭格局較為明顯。2017年10月艾瑞咨詢發布的“2017年第二季度第三方移動支付市場規模報告”顯示,2017年第二季度第三方支付移動支付市場總規模達到27.1萬億元。隨著支付寶和財付通不斷拓展支付場景,第三方支付的市場份額變化越來越小,雙寡頭局面穩固。2017年第一季度,支付寶和財付通合計占據市場94%的份額,第二季度這一數據升至94.3%。隨著第三方支付機構不斷提升支付安全性,支付方式也呈現多樣化發展。其中,生物識別技術與第三方支付的結合將成為行業競爭熱點,也是支付行業未來發展的重要方向。2016年支付寶推出了全新的刷臉支付技術“Smile to Pay”,識別準確率高于人眼。創新支付方式的出現將打開第三方支付的發展空間,進一步提升支付機構的市場份額。

近幾年,我國互聯網金融行業呈現爆發式增長,作為金融領域的一種新業態,其監管不完善等問題日益突出。但無論業態如何花樣翻新,互聯網金融都沒有改變金融行業經營風險和管理信用的本質,要和其他金融業態一樣,接受相關部門的嚴格監管。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從2014年兩會首提“促進互聯網金融發展”,到2016年“規范發展”,再到2017年強調對互聯網金融要“高度警惕累積風險”,可以看出中央政府對互聯網金融的風險防范越來越重視,在監管態度上逐漸趨于嚴格,這也是在互聯網金融爆發式增長過程中不可忽視的問題。

作為金融行業中的一支重要生力軍,互聯網銀行也隨著國家對民營銀行的全面放開而蓬勃發展,熱潮涌起。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17年,17家獲準籌建或已開業的民營銀行中,有8家銀行都直接定位為互聯網銀行,包括第一批成立的深圳前海微眾銀行、浙江網商銀行等。互聯網銀行相比傳統銀行而言,規模小、底子薄,其抗風險能力也相對較弱,對于風控的要求也更高。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互聯網銀行普遍擁有互聯網背景,在海量數據、金融云、用戶畫像、信用體系等方面有著先天的優勢。大數據的應用具有風險控制能力,可以幫助銀行篩選客戶、計算群體違約率、違約損失率,并通過修正大數據提高風控能力,搭建有效的風控體系。以微眾銀行為例,其擁有強大的互聯網基因,依靠大股東騰訊積累的大數據體系,利用自身的金融科技,在征信、風控等方面進行了有效的布局,率先形成其創新風控策略,簡述為“精于數據,專于模型,敏于系統”。基于兩大社交軟件微信和手機QQ,微眾銀行擁有最全面的社交數據,并基于大數據分析技術,深入挖掘各類風險數據,建立風險識別、實時偵測、計量和報告的能力,以滿足風險監測報告、風險計量模型、貸后預警、反欺詐與黑名單識別等風險管理工作的需要。不同于眾多的風控模型,微眾銀行通過引入國外新型風險識別和算法技術,陸續建立了客戶分群授信、社交評分、信用評分、商戶授信管理、欺詐偵測等系列模型,主動預警捕捉高危行為,率先將線上風控用于實戰。其推出的“白名單”邀請制扭轉了被動風控的局面,在貸前就開始排查風險,進行反欺詐識別,做到了即時預測風險、實時調整風控模型,有效降低了小額貸款服務中的信用風險和欺詐風險。互聯網銀行的另一大特點是所有業務在線上完成。線上金融業務要求在有效控制風險的前提下,同時實現流暢便捷的客戶體驗。微眾銀行搭建了全線上風險信息系統,可承載互聯網環境下的瞬時高并發業務量,并加載各類數據源和模型引擎,在客戶手指滑動間完成風險識別與計量的判斷與決策。憑借強大的數據處理能力、先進的風控理念和敏捷的風控系統,微眾銀行成立兩年多以來,其線上信貸業務“微粒貸”快速發展,同時貸款不良率遠低于行業平均水準。

互聯網金融便捷、高效的特征,吸引著不同空間的人群,具有強大的市場需求。當前,互聯網與金融融合創新的市場環境、政策環境均已具備,互聯網與金融融合的各類自主、自發的創新產品、服務也在不斷涌現。未來,互聯網金融的行業形態和市場格局將遵循互聯網和金融的內生規律向前演進,并將持續蓬勃發展,演繹出更多新的特征和趨勢。

(七)內容產業將成為互聯網企業在經濟新常態中的亮點

伴隨“互聯網+”戰略的持續推行,互聯網已成為激活文化消費和信息消費的新引擎。以互聯網文學、影視、動漫、游戲、音樂、新聞等細分領域為代表的互聯網內容產業的增長勢頭更為突出。產業規模快速增長的同時,圍繞優質內容的市場競爭更為激烈。隨著人口紅利消失,增量市場受影響,優質內容正成為各大型平臺爭奪的重點。當前是一個內容為王的時代,一切皆IP化的時代,優質內容到商業變現的距離越來越短,也存在著遠比過去更多元的商業化玩法,影視劇所在的泛娛樂產業更是如此,從IP儲備到基于內容IP的全產業鏈開發,互聯網產業正上演一場史上最大規模的變革運動。

方興未艾的互聯網內容產業,在未來的發展中將呈現五大趨勢:一是互聯網內容的馬太效應。隨著互聯網內容產業的持續發展,熱門IP內容質優價高,其運作有賴于內容平臺的資本實力,因此重頭優質IP的授權往往集中在各大網絡平臺企業。二是內容的顛覆新生。互聯網長尾內容回歸普通用戶和新興平臺,與重頭內容呈現迥然不同的分散化態勢。三是渠道的重新構建。VR的普及將徹底改變當前互聯網內容的傳播渠道,提供嶄新的用戶觸達機會。四是遵循歷史發展規律。縱觀互聯網內容產業過去十年的發展,在內容集中度上呈現出波浪式上升的特點。五是未來注重優質IP的產業化布局。對于優質的IP來說,大規模“跨界跨次元”發展是必然趨勢。應該說,誰掌握了互聯網內容產業未來的發展趨勢,誰就擁有了成為時代贏家的競爭優勢。

主站蜘蛛池模板: 辽源市| 康乐县| 嘉禾县| 镇远县| 米脂县| 吉木萨尔县| 喀喇沁旗| 正镶白旗| 治多县| 海丰县| 永川市| 博白县| 隆回县| 乌兰察布市| 天祝| 呈贡县| 灵宝市| 原平市| 长丰县| 普安县| 长春市| 麻阳| 融水| 永春县| 西畴县| 即墨市| 乐都县| 扬州市| 凤庆县| 东乡族自治县| 宁都县| 泾阳县| 如东县| 凤庆县| 襄垣县| 阿拉善盟| 五原县| 丘北县| 大渡口区| 长兴县| 武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