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運動減脂講義
- 減肥大叔Sam編著
- 2021字
- 2021-01-15 16:46:48
第一節 評估你的基礎數據
一 BMI
對于經常訓練的人來說,BMI(身體質量指數)并不陌生,它是英文Body Mass Index的縮寫,是一個可以簡單、快速衡量人體肥胖程度的標準。分析你的體重是否達標,看BMI就能大概了解,但是要真正評判是否肥胖,還需要進一步考量體脂率、腰臀比、基礎代謝率等。
BMI計算公式:BMI=體重(千克) /身高(米)的平方
舉一個例子,如果一個人的身高為1.75米,重為68千克,他的BMI=68 (/ 1.752),約等于22.2,屬正常。
表1.1是成人的BMI標準,可以自己來計算看看你的身材是屬于正常還是超重。建議將BMI控制在22左右,這是比較理想的。
表1.1 成人的BMI標準(亞洲標準)

分析比較過自己的BMI后,是否開始了解了一點點自己的身體情況?其實BMI是比較通用的,對于長期做力量訓練的人、懷孕或哺乳中的女性、身體虛弱的老人就不是那么適用。建議每天記錄一下自己的體重和BMI,觀察一下在訓練過程中的變化。
二 體脂率
體脂率這個詞對大部分人來說并不陌生,但是清楚如何測量體脂率的人就很有限了。顧名思義,體脂率指的是人體脂肪與體重的比例。體脂率過高容易患各種疾病,例如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等,而打算懷孕的女性如果不在孕前調整好體重,容易在孕期患有孕期糖尿病或高血壓等一系列問題,所以不容小覷。
測量體脂率有多種方法,最準確的應該是使用專業皮脂夾來根據不同部位的數據綜合評估,其次是使用一般的體脂儀來測量。那么如果沒有這些工具該如何檢測體脂率呢?可以用大拇指和食指在你的肚臍周圍捏一塊肉,向外拉起,兩指之間的部分就是你的脂肪了。此外,還有其他方法。請看下面的計算公式。
成年女性的體脂率計算公式:
參數a=腰圍(厘米) ×0.74
參數b=體重(千克) ×0.082+34.89
體脂肪重量(千克) =a-b
體脂率= (體脂肪重量÷體重) ×100%
成年男性的體脂率計算公式:
參數a=腰圍(厘米) ×0.74
參數b=體重(千克) ×0.082+44.74
體脂肪重量(千克) =a-b
體脂率= (體脂肪重量÷體重) ×100%。
計算出體脂率后,再來對照表1.2。
對比之后即可知道自己的身體情況,再結合之前的BMI,就能更進一步了解自己。要想獲得最佳的減脂效果,還是要以有氧運動(例如慢跑、快走、爬樓梯、游泳)為主,以無氧運動(肌肉訓練)為輔進行安排。本書會詳細講解。
表1.2 體脂率對照表

三 腰臀比
腰臀比是預測肥胖的指標。通常來說,腰臀比值越小越好,如果腰臀比值較小,說明你的身體健康。而且,腰臀比還可以預測人類患心臟病的風險。如果你的腰圍相比于臀圍過大,說明脂肪大量存儲在腹部,這是一個危險的信號,說明你的身體偏胖,且患心臟病的風險較大;反之,則說明你的下肢肌肉強壯,身體相對來說比較健康。
自己在家測量腰圍、臀圍的方法
腰圍:用軟尺測量肋骨以下、髖關節以上最細的地方(見圖1.1)。

圖1.1
臀圍:用軟尺測量臀部最突出部位一周的長度(見圖1.2)。

圖1.2
下面是腰圍和臀圍的國際統計平均數值,大家也可以來比較看看。
腰圍:
亞洲男性平均為73.35厘米
亞洲女性平均為65.79厘米
歐美男性平均為83.99厘米
歐美女性平均為72.55厘米
身高腰圍指數[(腰圍/身高) ×100%]:
亞洲男性平均為42.79%
亞洲女性平均為41.34%
歐美男性平均為47.84%
歐美女性平均為44.53%
以上數據表明,男性的平均腰圍明顯大于女性,男性的身高腰圍指數平均值也大于女性,即女性的腰更細。
臀圍:
亞洲男性平均為88.82厘米
亞洲女性平均為91.66厘米
歐美男性平均為98.37厘米
歐美女性平均為96.69厘米
身高臀圍指數[(臀圍 /身高) ×100%]:
亞洲男性平均為52.07%
亞洲女性平均為57.78%
歐美男性平均為56.03%
歐美女性平均為59.34%
以上數據表明,男性與女性的平均臀圍接近,而女性的身高臀圍指數平均值明顯大于男性,即女性的臀部相對更大。
腰臀比(腰圍/臀圍):
亞洲男性平均為0.81
亞洲女性平均為0.73
歐美男性平均為0.85
歐美女性平均為0.75
綜上我們可以看出,男性腰臀比平均值明顯大于女性,兩性腰臀比存在差異明顯。再結合BMI和體脂率,這就有了對于男性、女性身材是否標準的評估考量。3個數值越接近標準值的人,不管從健康角度還是身材的勻稱性角度來說肯定會更好。
四 基礎代謝率
基礎代謝是指我們在不運動的情況下,一天當中人體為了維持生命所需要消耗的能量。減脂的最基本原理,是制造能量缺口,即我們每日消耗的能量與攝入的能量的差值。在一定程度下,這個差值越大越有利于減脂。在現今的社會環境下,很多人由于缺乏訓練,導致身體肌肉力量較弱,這直接影響新陳代謝的快慢。要想加快新陳代謝,除了平時多喝水之外,建議增加一些力量訓練來提高肌肉質量,飲食可以少量多餐。在訓練肌肉之前,首先要加強脊柱的靈活度,這需要通過加強深層肌肉力量和放松僵硬肌肉群來完成,在本書后面的內容中,有針對性的解析。
基礎代謝的計算公式(單位:千卡。也稱大卡,1千卡約為4185焦耳,此后不再標注):
BMR(男) = [ 13.7×體重(千克) ]+[ 5.0×身高(厘米) ]- (6.8×年齡) + 66
BMR(女) = [ 9.6×體重(千克) ]+[ 1.8×身高(厘米) ]- (4.7×年齡) + 655
此外,一般連鎖的專業健身中心都設有體測設備,只需要根據教練的提示進行操作,很快就能得知自己的基礎代謝率、體脂率、肌肉含量、身體成分等具體的身體情況。
趕快來計算一下,看看自己的基礎代謝數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