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當愛已成往事,我只能忘記你
- 莫失初心:追憶唐詩中的盛世傳奇
- 云葭
- 2182字
- 2021-01-05 11:02:29
李益是才子,滿腹經綸,儀表堂堂。
霍小玉是佳人,溫柔解語,美艷非常。
才子多情,佳人癡心。他和她一旦相見,彼此的愛慕之情便如燎原之火,一發而不可收拾。那樣的愛如飲鴆止渴,明知艱難卻依舊不顧一切。
李益的出現,徹底破了鄭凈持為霍小玉立下的“賣藝不賣身”的規矩。霍小玉愛他,她恨不能將自己最美好的一切都給他。何況,在她心里,她早就將李益當成了這輩子的依靠。李益不僅有才有貌,更是狀元及第,前途不可限量。就連一直對霍小玉要求嚴苛的鄭凈持都沒有反對女兒和李益來往,她之所以將霍小玉看得那么緊,不正是想讓她保住清白之身,嫁一個值得托付終身的人么?論家世論人品,李益正是最好的人選。
李益在京城逗留期間,一直住在霍小玉家。他們二人白天談論詩文,調笑打趣,晚上同床共枕,琴瑟和鳴。街坊鄰居無人不知霍小玉覓得了如意郎君,對方正是當今狀元郎。
快樂的日子如過境之風,不知不覺悄然流逝。當朝廷公文下來的時候,霍小玉知道,他們分別的時刻到了。
李益被任命為鄭縣主簿,按照風俗,他得先回老家隴西祭拜祖先,然后前往鄭縣任職。臨行前李益向霍小玉保證,此生絕不負她,等他到鄭縣把一切安排妥當,必定前來接他完婚。為了讓霍小玉放心,他立誓曰:明春三月,迎娶佳人,鄭縣團聚,永不分離。
倘若故事就這樣安靜地發展下去,也就沒有流傳至今的傳奇了。
李益一走,霍小玉的心就再也沒有平靜過。她深知自己只是卑賤的歌妓,李益呢,不僅是名滿天下的才子,更是當朝狀元,未來還可能會封王拜相,她拿什么來與他匹配?他愛她的心,她從不懷疑,但是他的家人會坦然接受她嗎?他能夠擺脫世俗的眼光,迎娶一個歌妓進門嗎?
不知,那時候霍小玉有沒有怨恨過自己的遭遇,假如沒有戰亂,假如她沒有流落教坊,假如她還是霍王府高貴的郡主……那么她就可以堂堂正正的,和他比肩站在一起了吧?
最欣慰的愛情,不是你仰望著他,不是他蔭蔽著你,而是你們可以站在同一個高度,比肩而行。
可假如終究是假如,霍小玉擔心的事情終于發生了。
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李益已經做到后者,所以他一回到隴西,父母操心的必然是他的婚姻大事。他們滿心歡喜地為李益訂下了一門親事,新娘出身官宦人家,和李益門當戶對,十分般配。
李益起先是不同意的,他的心依舊在霍小玉那兒,他并沒有忘記當初的誓言。他掙扎了一番,期期艾艾向父母道出了實情。熟料聽完之后,父親大發雷霆,指責他不孝。他是當朝狀元,何等風光,普通人家的女子尚且配不上他,更何況是區區一個歌妓?父親堅決不允許他娶霍小玉,沒有任何商量余地。
想必,李益心里也是痛苦的吧。但婚姻大事一向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他無法反抗。更甚者,新娘的家人在朝中為官,對自己將來的仕途大有幫助,這也是父母一早為他考慮好的。
在艱難的思想斗爭之下,李益最終妥協,迎娶了這位與他訂親的女子。他不知道的是,遠在千里之外的霍小玉正苦苦等著他去接她。
霍小玉等了李益足足一年,她日日為相思所折磨,憔悴得不成人形。縱使再癡傻,她還是隱約猜到,曾經信誓旦旦說著非卿不娶的那個李郎,怕是早已變心。
然,她的一腔癡情錯付于人,又能怨誰呢?
她從此一病不起,再也不是那個言笑晏晏歌舞動人的教坊花魁。
遙想當初,霍小玉和李益,一個是當紅歌妓,一個是新科狀元,他們私定終身,京城幾乎無人不知。所以,霍小玉被李益辜負而一病不起的消息也很快在長安城傳開了,很多人都替霍小玉鳴不平,指責李益薄情寡義。
有一位俠義之士聽說了霍小玉的故事,頓時燃起滿腔怒火,當下就把李益綁架到了霍小玉家門口,讓他給霍小玉賠罪。
這對昔日的戀人無論如何都不會想到,他們會以這種方式重逢。
見到霍小玉,李益驚詫不已。這哪里還是當初明眸皓齒,美艷動人的霍小玉?病榻上的她面黃肌瘦,形容憔悴,眼神恍惚,早已失去昔日神采。
對霍小玉來說,失去戀人這短暫的一年比滄海桑田還要漫長。
沒有你的日子里,光陰也仿佛停滯……
李益心里很清楚,正是他的負心才將霍小玉害到如斯境地,他羞愧得無地自容,根本不敢用正眼看霍小玉。
霍小玉不愧是個有骨氣的女子,她并沒有痛哭流涕,也沒有歇斯底里地指責李益薄情,而是慢慢從床上掙扎起來,一言不發地走到桌案前,拿起一杯酒摔在地上。
她的意思再明顯不過:覆水難收,恩斷義絕。
無論曾經多么相愛,愛過了,也就是過了吧。從今往后,她與他再無瓜葛。當愛已成往事,剩下的就只有各自安好,互不打擾。
做完這一切,霍小玉如被風吹落的枯葉,倒在地上再也沒有起來。
在一段感情中,誰愛得多,誰就輸了。所以從他們相見的第一眼起,霍小玉注定會輸,輸得一敗涂地。
李益無法抑制心中的悔恨與悲痛,他跪在霍小玉的尸體前失聲痛哭,仿佛天地崩塌。
不像霍小玉紅顏命薄,李益一直活到八十多歲,仕途也頗為順利。然而,壽命越長,對他來說越是一種折磨,霍小玉的死,他怕是一輩子都難以釋懷。
作為文人,李益的作品留下的作品不少,其中不乏名篇。可是在他的文字中幾乎找不到霍小玉的影子,唯一一首關于失戀的《寫情》,偶爾會被揣測,是否寫的就是他跟霍小玉的故事呢?
水紋珍簟思悠悠,千里佳期一夕休。
從此無心愛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樓。
清風明月的夜晚,我錯過了與你的佳期。即便是塘渣精致的竹席上,我心憂憂,悲戚不止。縱使月光再美,我已無心欣賞,又豈會關心明月是不是從西樓而下。
那個讓他“從此無心愛良夜”的姑娘,會是霍小玉嗎?
已經結束了的,已經結束了。《寫情》究竟是不是寫給霍小玉的,恐怕也只有李益自己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