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道德經說什么3
- 羅大倫
- 1629字
- 2021-01-07 15:50:44
第四十二章:人生最重要的是學會守“一”
01懂得涵養本源,才能益壽延年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您要是想年輕、想長壽,就要盡量減少腎精的損耗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這句話是什么意思呢?為什么“一”變成“二”,“二”變成“三”,“三”就能生出萬物呢?
老子在這兒講的是世界生成的原理,告訴我們這個世界是怎么生成的。
道是虛空中無名無形的一種力量,它制定了世界的運行規則,但是它到底是什么樣的,沒有人知道。現代科學家也只能測到137億年前的宇宙大爆炸,在此之前的物質是完全無法被測量的。
“一”是一種混沌之氣,是混沌的狀態,“一生二”指在混沌之氣里分出了陰陽,有陰陽才能生出萬物。那什么是“二生三”呢?當陰陽之氣開始交匯,陰陽就動起來了,陰陽和合,從而形成萬物。這就是老子說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其實,很多中醫理論體系借鑒了中國古典哲學思想。比如人體的精,是一種最初的物質本源,最早的時候,精和氣表示的是同一個含義。精是一種介于陰陽之間的物質,我們身體里的精,都是從父母那兒遺傳而來,里面包含了很多遺傳信息(和現在的DNA比較接近),被稱為“先天之精”。而后天的食物滋養,以及呼吸的清氣補充,被稱為“后天之精”。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都封藏在腎里,統稱為“腎精”。
通常,腎精會隨著人體的生長而逐漸損耗,一旦腎精損耗過多,靠人為補充,是不大可能的。您要是想年輕、想長壽,就要盡量減少腎精的損耗。
腎精在腎里分為腎陰和腎陽,合起來形成我們的腎臟。
最初的精是一,生出陰陽——腎陰、腎陽,這是二;腎陰、腎陽合在一起形成腎,然后形成第三物質——腎的功能。
在生活中損耗腎精的情況有很多,比如過度勞累、經常熬夜、縱欲過度等。腎精一旦被損耗,腎陰、腎陽都會出現問題,有的人會發展成腎陰不足,有的人會發展成腎陽不足。
精在人體內主生發、生長,腎精一旦損耗就會提前衰老,表現為牙齒松動、牙齒損壞、頭發變白、精力衰退,尤其是性功能、性欲減退等癥狀。
腎精不足的人,可以在生活中食用一些熟地黃、枸杞子、山萸肉等。這幾味藥材最大的特點就是滋補腎陰。比如腎陰不足,會造成人體虛熱。
需要注意的是,此時的熱是虛熱,并不是真的熱,是因為體內的陰少了。就好比潤滑油少了,機器空轉時摩擦生的熱。此時,需要補陰來平衡體內的虛火。
嚴格來說,補陰的藥性通常偏涼,因為它要把陰補足,讓陰陽不要出現偏頗。當陰陽平衡時,被稱為“水火既濟”——指水和火抱在一起,不寒不熱,此時人的腎才是正常的。
在這個過程中,就體現了老子講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的道理。中國文化是一脈相承的,《道德經》和很多中醫道理都是相通的。
身體的“一”破壞了,您的身體就垮了
我們的身體相當于“道”,腎精相當于“一”,如果把身體的“一”破壞了,您的身體也就垮了。
可是很多現代人不懂這個道理,每天都在大量消耗自己的腎精,其實這都是在跟自己過不去。
過去道家特別講究涵養腎精,他們經常會用熟地黃來做藥膳給自己吃。我建議您可以去一些老字號藥店買一些比較好的熟地黃,買回來以后,您可以在平時做菜、做湯的時候,拿一兩塊放到里邊一起燉著吃。
熟地黃的味道是甜的,幾乎沒有藥味,也沒有很難喝的感覺,只不過顏色有點兒黑,就跟您做菜多加了醬油的顏色一樣,可以放心食用。經常補一補腎精,對身體很好(全家都可以吃,但兒童慎用)。
現在腎精不足的人真的越來越多,比如很多患慢性咽炎的人,都以為自己是上火了,吃幾天牛黃解毒丸,只能見效兩天,之后還犯。包括口腔潰瘍、三叉神經痛、莫名其妙的咽喉腫痛等,問題的癥結都和腎精虧損、虛火上揚息息相關。
還有很多人身體功能衰退、衰老得特別早,這都跟腎精不足有關系。
成年人可以隔三岔五煲個熟地黃湯喝,一定有好處。補和不補是不一樣的,一周喝三次或一個月喝一次都可以。但最重要的是要節制,不要無度消耗,不要熬夜,不要放縱,不要過度思慮。
用中醫的理念來解釋《道德經》的這句經文,恰恰能特別好地體現出老子的本意。我們懂得了這個道理后,也能對自己的身體有更好的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