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素茶書(“大家茶坊”系列)
- 蘇眉
- 877字
- 2021-01-29 19:04:23
山間吃茶
山間吃茶,在一個荒蕪的亭間,微雨,有太湖的涼風(fēng),多日來的疲倦一掃而空,只覺得圓滿而清凈,自然可以這樣輕易地打動一個人,勝過任何宗教。
山是西山包山寺,位于太湖邊,背靠青山,面朝太湖,是為左青龍右白虎,絕好的風(fēng)水。一行人為佛學(xué)院的國學(xué)講座而去,內(nèi)容是佛教詩詞。主講人年紀不大,但是一肚子好學(xué)問,人又謙和,朋友在背后都贊他好。
去得早,上課完畢正值天色圓滿時。見這絕好山水,若回去便是負了這好辰好光,于是索性說,吃茶去吧。
也是機緣巧合,在山間轉(zhuǎn)了幾圈,還真尋到一個古老的涼亭,倚山而立,旁邊栽了薔薇。薔薇是野薔薇,正值花期,淡淡的香氣沁人心脾。茶未喝得,這香氣先將人醉倒了。
茶具一直隨車帶著,走幾步去拿便可,只是苦于沒有桌椅。一個朋友說,我車上有瑜伽墊,我去拿了吧。另一個說,我車上有侍茶的爐子與水壺,也去尋了來。又合力端來木頭條凳和茶案,這樣,一席茶,便很有樣子了。幾個小沙彌也熱心,送了一瓶水過來。山間的水,自然是好的。
茶,帶了洞庭紫云、金駿眉與大紅袍三款,還有糯米做的茶果子,抹茶味,配那紅茶正正好。
茶具是一套白色骨瓷蓋碗與七枚斗笠小茶盅,皆描了兩尾細瘦的青魚,我喜它的清淡,就一直攜在一個青藍花布做的茶包中。本也有配套的骨瓷青魚公道杯,只是渾圓飽滿,不便攜帶。有一日我打碎了一個帶嘴的藍蝴蝶蓋碗的蓋子,索性將它做了公道杯,與青魚蓋碗倒也般配。
于是布席。用條一指寬的小竹席鋪于桌面,放上蓋碗與公道杯,有朋友自帶了茶盅,天青色龍泉品杯,摘了一朵帶葉子的野薔薇放邊上,內(nèi)斂的天青配自然的翠綠、新鮮的潔白,真是驚艷。又摘了幾片樹葉子做茶托,七片綠葉托著七盞斗笠小茶盅,一字排開,倒也婉約。
于是煮水。此時亭外飄著細雨,有些吹灑進來,微涼,太湖的風(fēng)也清新,滿眼的綠與點點花朵皆在雨聲中隨風(fēng)輕輕搖曳,難得一見的空靈與靜謐。《經(jīng)鋤堂雜志》有言:松聲、澗聲、山禽聲、夜蟲聲、鶴聲、琴聲、棋子落聲、雨滴階聲、雪灑窗聲、煎茶聲,皆聲之至清者。
我們在這樣清凈的景致里,吃那三道茶。同去的有一靈秀女童,唱了一段昆曲,那清幽的童聲,融在這靜謐的雨色中,默默間,我竟被感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