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聞香識好茶(套裝共4冊)(“聞香識好茶”系列)
- 慢生活工坊
- 8276字
- 2021-01-29 18:03:39
茶之賞
青茶品質(zhì)特征的形成與它選擇的茶樹品種、特殊的采摘標(biāo)準(zhǔn)、初制工藝分不開。
青茶以其外形粗壯緊實,色澤青褐油潤,天然花果香濃郁,滋味醇厚耐泡和葉底呈青色紅邊,而有別于其他茶類。此外,各個花色品種又有其特殊的品質(zhì)風(fēng)格。由于不同品種的葉片形狀不同,所以成品茶的形狀各異且具有自己獨特的風(fēng)味。如安溪鐵觀音有音韻味,武夷肉桂有類似高級桂皮的香味,黃金桂有蘭花的香味,武夷雪梨有類似雪梨的清甜香味等等。這些特殊風(fēng)味是由于各個品種的鮮葉內(nèi)含物含量以及比例不同而導(dǎo)致的,同時也和制造技術(shù)有密切的關(guān)系。
巖韻
巖韻指的是武夷巖茶具巖骨花香韻味特征,在沖泡七八次之后依然有濃重的茶香。巖韻可以歸納總結(jié)為“香、清、甘、活”四個字。
香:武夷茶的香包括真香、蘭香、清香、純香、表里如一,曰純香;不生不熟,曰清香;火候停均,曰蘭香;雨前神具,曰真香,這四種香絕妙地融合在一起,使得茶香清純辛銳,幽雅文氣香高持久。
清:指的是湯色清澈艷亮,茶味清純順口,回甘清甜持久,茶香清純無雜,沒有任何異味。香而不清是武夷巖茶種的凡品。
甘:指茶湯鮮醇可口、滋味醇厚,回味甘夷。香而不甘的茶為“苦茗”。
活:指的是品飲武夷巖茶時特有的心靈感受,這種感受在“啜英咀華”時須從“舌本辯之”,并注意“厚韻”、“嘴底”、“杯底留香”等。
音韻
音韻一般指品茶的過程中對茶葉品質(zhì)的評價,主要指鐵觀音特有的好的氣味,包括:杯蓋的氣味、茶水的氣味、茶渣和杯底的氣味。另外也包括品完茶后齒頰留香,喉舌回甘的感覺。
安溪鐵觀音
知名程度 ★★★★★
沖泡難度 ★★★☆☆
簡介
安溪產(chǎn)茶始于唐末,興于明清,盛于當(dāng)代,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鐵觀音主要產(chǎn)于福建省安溪縣,因為其獨特的“觀音韻”,而有著“七泡余香溪月露 滿心喜樂嶺云濤 ”的美譽。1986年10月,安溪鐵觀音在法國巴黎獲“國際美食旅游協(xié)會金桂獎”,被評為世界十大名茶之一。
優(yōu)劣對比
優(yōu)質(zhì):條索緊結(jié),勻整潔凈,色澤烏褐潤
劣等:條索較松散,尚勻凈,色澤尚潤
優(yōu)質(zhì):湯色濃艷清澈,香氣清純濃郁,滋味濃醇甘爽
劣等:湯色欠明亮,香氣帶陳香
沖泡品飲
備具
蓋碗一個,鐵觀音3~5g,茶盅,聞香杯,品茗杯,茶荷,水盂,茶藝用品組。
賞茶
欣賞鐵觀音干茶條索肥壯重實,圓整似蜻蜓頭。
溫具
向蓋碗中倒入少量熱水進行溫碗,溫碗用水再依次用來溫盅、溫聞香杯、溫品茗杯,最后將水棄入水盂。
投茶、潤茶
將茶荷中茶葉緩緩撥入蓋碗,倒入少量熱水潤茶數(shù)秒。
沖泡
倒入95℃熱水沖泡1~2分鐘。
品飲
先品鐵觀音茶香,再品茶湯滋味。
Tips 品飲注意
優(yōu)質(zhì)的安溪鐵觀音茶香高而持久,可沖泡多次,“七泡有余香”。
安溪鐵觀音如何聞香品飲?
沖泡完成后將蓋碗中茶湯倒入茶盅,茶盅內(nèi)茶湯再分斟至聞香杯中,接下來,將聞香杯對應(yīng)的品茗杯依次倒扣到聞香杯上,用雙手食指和中指夾住聞香杯,大拇指按在品茗杯底,將聞香杯和品茗杯翻轉(zhuǎn)180°,然后將聞香杯慢慢旋轉(zhuǎn)出湯至品茗杯。
聞香:用雙手掌心慢慢搓動聞香杯,鼻子靠近杯口,輕嗅進行聞香。
品飲:聞香后品茗杯中茶湯即可品飲,品飲時讓茶湯與口腔舌頭充分接觸,品味其滋味。
本山茶
知名程度 ★★★★☆
沖泡難度 ★★★☆☆
簡介
本山茶原產(chǎn)于福建安溪西堯陽,是安溪四大名茶之一。本山茶種發(fā)現(xiàn)于1870年前后,樹姿開張,枝條斜生,分枝細密,長勢和適應(yīng)性均比鐵觀音強,因而價格比鐵觀音稍低,有觀音弟弟之稱,質(zhì)量好的與鐵觀音相近似。常飲本山茶能起到強心解攣,抑制動脈硬化等功效。
優(yōu)劣對比
優(yōu)質(zhì):顆粒緊結(jié),長短相近、粗細勻稱
劣等:較松散,勻凈度稍差
優(yōu)質(zhì):湯色明亮,香氣持久,滋味回甜
劣等:湯色稍暗,香氣短,無明顯回甜
沖泡品飲
備具
蓋碗一個,本山茶3~5g,茶盅,品茗杯,茶荷,水盂,茶藝用品組。
賞茶
欣賞本山茶外形顆粒緊結(jié),色澤綠潤
溫具
向蓋碗中倒入少量熱水進行溫碗,然后將溫碗用水依次用來溫盅、溫品茗杯,最后將水棄入水盂。
投茶、潤茶
將茶荷中茶葉緩緩撥入蓋碗,倒入少量熱水潤茶數(shù)秒。
沖泡
倒入95℃~100℃熱水沖泡1~3分鐘。
品飲
沖泡結(jié)束后將茶湯分斟至品茗杯中品飲。
Tips 品飲注意
茶香如熟板栗那種香味或幽香的為上乘;有青草味的說明炒制功夫欠缺。
如何區(qū)別鐵觀音和本山茶?
1、外形:鐵觀音外形條索卷曲、壯實、沉重,色澤鮮潤。
本山茶外形條索尚肥壯、緊結(jié),較沉重,葉梗紅亮,細瘦整齊,尾部稍大。
2、內(nèi)質(zhì):鐵觀音湯色淡綠,清亮,香氣高爽持久,清香型香氣細長幽雅,葉底較嫩,呈綢緞面無紅邊。
本山茶湯色橙黃或清黃色,香氣類似鐵觀音但較清淡,葉底黃綠,長圓形,葉面有隆起。
黃金桂
知名程度 ★★★★★
沖泡難度 ★★★☆☆
簡介
黃金桂的產(chǎn)制歷史可以追溯到清朝咸豐年間,距今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黃金桂原產(chǎn)于安溪虎邱美莊村,以黃旦品種茶樹嫩梢而制成,其黃金桂因其湯色金黃色有奇香似桂花,故名黃金桂,是烏龍茶中風(fēng)格有別于鐵觀音的又一極品。
優(yōu)劣對比
優(yōu)質(zhì):條索細長尖梭且較松,不沉重
劣等:碎葉、茶梗多,色澤暗淡無光澤
優(yōu)質(zhì):湯色淺黃明亮,香氣芬芳持久,滋味清醇甘鮮
劣等:湯色混濁,
沖泡品飲
備具
蓋碗一個,黃金桂3~5g,茶盅,品茗杯,茶荷,水盂,茶藝用品組。
賞茶
欣賞黃金桂干茶長尖梭或細結(jié),色澤黃綠
溫具
向蓋碗中倒入少量熱水進行溫碗,然后將溫碗用水依次用來溫盅、溫品茗杯,最后將水棄入水盂。
投茶、潤茶
將茶荷中茶葉緩緩撥入蓋碗,倒入少量熱水潤茶數(shù)秒。
沖泡
倒入100℃熱水沖泡1~3分鐘。
品飲
品嘗黃金桂茶湯滋味清醇甘鮮
Tips 品飲注意
沖泡黃金桂最好選用純凈水或礦泉水,優(yōu)質(zhì)的黃金桂一般可沖泡7次以上。
黃金桂如何選購?
看外形:干茶條索緊細,整齊勻凈,色澤金黃潤亮的為上品,有梗、碎葉,色澤灰暗的為次品。
看湯色:淺金黃清澈明亮為上品,灰暗渾濁為次品。
聞香氣:優(yōu)質(zhì)的黃金桂茶香芬芳優(yōu)雅,類似梔子花香和桂花香。
嘗滋味:優(yōu)質(zhì)鳳凰單樅滋味濃爽,有回甘。
看葉底:葉緣紅色,葉腹黃綠,稱作“綠葉紅鑲邊”。
永春佛手
知名程度 ★★★★★
沖泡難度 ★★★☆☆
簡介
永春佛手主產(chǎn)于素有“萬紫千紅花不謝,冬暖夏涼四序春”的閩南著名僑鄉(xiāng)永春縣,又名香櫞種、雪梨,因其形似佛手、名貴勝金,所以又稱“金佛手”。永春佛手在閩、粵、港、澳、臺等地及東南亞僑胞中久負(fù)盛名。
優(yōu)劣對比
優(yōu)質(zhì):壯結(jié)重實,勻凈整齊,色澤油潤
劣等:稍粗松,色澤褐色,欠勻整
優(yōu)質(zhì):湯色清澈明亮,香氣濃郁幽長,滋味醇厚甘爽
劣等:湯色橙黃,香氣純正,滋味純和
沖泡品飲
備具
蓋碗一個,永春佛手3~5g,茶盅,聞香杯,品茗杯,茶荷,水盂,茶藝用品組。
賞茶
欣賞永春佛手干茶顆粒緊結(jié),砂綠烏潤。
溫具
向蓋碗中倒入少量熱水進行溫碗,然后將溫碗用水依次用來溫盅、溫聞香杯、溫品茗杯,最后將水棄入水盂。
投茶、潤茶
將茶荷中茶葉緩緩撥入蓋碗,倒入少量熱水潤茶數(shù)秒。
沖泡
倒入95℃~100℃熱水沖泡1~2分鐘。
品飲
沖泡結(jié)束后,先聞香,再品飲。
Tips 品飲注意
永春佛手沖泡茶水比為1:20,即一克茶葉用20毫升水沖泡。
永春佛手的制作工藝?
永春佛手的采摘要求采頂葉小開面至中開面,駐芽2至4葉嫩梢及對夾葉。
采摘的鮮葉經(jīng)初制工藝和精致工藝制成成品茶。
初制工藝包括曬青、搖青、攤涼、殺青、包揉、初烘、復(fù)包揉、定型和足火。
精制工藝包括投料、篩分、風(fēng)選、揀剔、烘焙、勻堆、攤涼、拼配包裝等工序。
大紅袍
知名程度 ★★★★★
沖泡難度 ★★★☆☆
簡介
大紅袍產(chǎn)于福建武夷山,大紅袍的母樹只有六株,生長在懸崖峭壁上,都是千年古樹。如今我們喝到的都是無性繁殖的大紅袍。1959年,大紅袍被全國“十大名茶”評比會所評選為“中國十大名茶之一”。
優(yōu)劣對比
優(yōu)質(zhì):條索緊結(jié)、壯實、勻整,色澤帶寶色或油潤
劣等:條索稍粗松,欠勻整,色澤稍油潤
優(yōu)質(zhì):湯色艷麗清澈,香氣濃銳,滋味醇厚甘爽,巖韻明顯
劣等:湯色較明亮,滋味略帶巖韻
沖泡品飲
備具
紫砂壺一個,大紅袍3~5g,茶盅,品茗杯,茶荷,水盂,茶藝用品組。
賞茶
欣賞大紅袍干茶緊結(jié)壯實,色澤油潤。
溫具
向紫砂壺中倒入少量熱水進行溫壺,然后將溫壺用水依次用來溫盅、溫品茗杯,最后將水棄入水盂。
投茶、潤茶
將茶荷中茶葉緩緩撥入紫砂壺,倒入少量熱水潤茶數(shù)秒。
沖泡
倒入100℃熱水沖泡2~3分鐘。
品飲
品賞大紅袍茶湯醇厚甘爽,巖韻持久。
Tips 品飲注意
大紅袍是青茶中的極品,品茶時,使茶湯在口腔中來回打轉(zhuǎn),感受巖韻。
巖韻是武夷巖茶獨有的特征,指的是烏龍茶優(yōu)良品種、生長在武夷山丹霞地貌內(nèi)、經(jīng)武夷巖茶傳統(tǒng)栽培制作工藝加工而形成的茶葉香氣和滋味。巖韻可總結(jié)為“香、清、甘、活”四個字:
“香”指茶香清純辛銳,幽雅持久;
“清”指湯色清澈艷亮;
“甘”指茶湯鮮醇回甘;
“活”指品飲武夷巖茶時特有的心靈感受。
武夷肉桂
知名程度 ★★★★☆
沖泡難度 ★★★☆☆
簡介
肉桂茶被發(fā)現(xiàn)至今已有一百多年歷史,因香氣滋味有似桂皮香,所以得名“肉桂”。武夷肉桂是武夷巖茶的代表品種,品質(zhì)優(yōu)異,形狀穩(wěn)定,廣為引種。武夷肉桂,1982年以來連續(xù)五次獲得國家級名茶光榮稱號。
優(yōu)劣對比
優(yōu)質(zhì):條索勻整卷曲;色澤褐祿,油潤有光
劣等:條索欠勻整,尚油潤
優(yōu)質(zhì):湯色橙黃清澈,香高持久,滋味醇厚回甘
劣等:湯色較清澈,滋味較醇厚
沖泡品飲
備具
紫砂壺一個,武夷肉桂3~5g,茶盅,品茗杯,茶荷,水盂,茶藝用品組。
賞茶
欣賞武夷肉桂干茶肥壯緊結(jié),褐綠有光澤。
溫具
向紫砂壺中倒入少量熱水進行溫壺,然后將溫壺用水依次用來溫盅、溫品茗杯,最后將水棄入水盂。
投茶、潤茶
將茶荷中茶葉緩緩撥入紫砂壺,倒入少量熱水潤茶數(shù)秒。
沖泡
倒入100℃熱水沖泡1~3分鐘。
品飲
沖泡結(jié)束后可分斟至品茗杯中品飲。
Tips 品飲注意
武夷肉桂的香味辛銳持久,有明顯的桂皮香,也有奶油、花果般的香味。
武夷肉桂如何保存?
貯存武夷肉桂時可先將經(jīng)過干燥的茶葉裝入帶有卷邊蓋的茶罐或鋁箔袋內(nèi),然后抽去空氣,充入純氮氣,最后密封。
茶葉貯存在充氮的盛器中,能夠防止茶葉內(nèi)含物變質(zhì)。常溫情況下,一般在一年內(nèi)可保持品質(zhì)不變。如能置于低溫狀態(tài)下貯藏效果更佳。
閩北水仙
知名程度 ★★★★☆
沖泡難度 ★★★☆☆
簡介
閩北水仙是閩北烏龍茶兩個花色品種之一,是青茶中的上乘佳品。閩北水仙最早產(chǎn)于百余年前閩北建陽縣水吉鄉(xiāng)大湖村帶,現(xiàn)主產(chǎn)區(qū)為建甌、建陽兩縣。1982年,在長沙舉行的全國名茶評比會上,閩北水仙獲中央商業(yè)部銀質(zhì)獎?wù)隆?/p>
優(yōu)劣對比
優(yōu)質(zhì):條索緊結(jié)沉重,色澤油潤暗沙綠
劣等:松散輕浮,色澤黯淡無光
優(yōu)質(zhì):湯色清澈,香氣濃郁,有蘭花清香 ,滋味醇厚回甘
劣等:湯色暗渾,香氣低悶,滋味粗淡
沖泡品飲
備具
蓋碗一個,閩北水仙3~5g,茶盅,聞香杯,品茗杯,茶荷,水盂,茶藝用品組。
賞茶
欣賞閩北水仙干茶緊結(jié)沉重,色澤油潤。
溫具
向蓋碗中倒入少量熱水進行溫碗,然后將溫碗用水依次用來溫盅、溫聞香杯、溫品茗杯,最后將水棄入水盂。
投茶、潤茶
將茶荷中茶葉緩緩撥入蓋碗,倒入少量熱水潤茶數(shù)秒。
沖泡
倒入100℃熱水沖泡1~2分鐘。
品飲
品賞時先聞香,再品嘗滋味。
Tips 品飲注意
閩北水仙葉底邊緣有“三紅七綠”,即葉緣有朱砂紅邊或紅點。
閩北水仙的功效?
抗衰老:閩北水仙中的茶多酚能有效的抗衰老,經(jīng)常飲用能夠起到提亮膚色,抗衰老的功效。
降低膽固醇:閩北水仙中的維生素C有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增強血管韌性和彈性的功效。
減肥:經(jīng)常飲用閩北水仙能促使脂肪充分燃燒,起到減肥去脂的功效。
白雞冠
知名程度 ★★★★☆
沖泡難度 ★★★☆☆
簡介
白雞冠是武夷山四大名樅之一,因形態(tài)就像白錦雞頭上的雞冠,故名白雞冠。白雞冠原產(chǎn)于慧苑巖火焰峰下外鬼洞和武夷山公祠后山,明朝時期,曾有一則“雞冠”治惡疾的故事,使得白雞冠茶聲名大震。
優(yōu)劣對比
優(yōu)質(zhì):芽葉柔軟,勻整潔凈
劣等:勻凈度較差
優(yōu)質(zhì):湯色清澈明亮,香氣細銳悠長,滋味巖韻持久
劣等:湯色混濁,滋味巖韻不明顯
沖泡品飲
備具
紫砂壺一個,白雞冠3~5g,茶盅,品茗杯,茶荷,水盂,茶藝用品組。
賞茶
欣賞白雞冠干茶形如雞冠,色澤黃褐。
溫具
向紫砂壺中倒入少量熱水進行溫壺,然后將溫壺用水依次用來溫盅、溫品茗杯,最后將水棄入水盂。
投茶、潤茶
將茶荷中茶葉緩緩撥入紫砂壺,倒入少量熱水潤茶數(shù)秒。
沖泡
倒入100℃熱水沖泡2~3分鐘。
品飲
品飲白雞冠茶湯唇齒留香,回味雋永。
Tips 品飲注意
時常飲用白雞冠能起到提神醒腦、抑菌殺菌、抗癌等功效。
白雞冠的制作工藝?
白雞冠鮮葉的采摘時間一般在每年的五月中旬,采摘標(biāo)準(zhǔn)為以駐芽二、三葉和駐芽三、四葉為主。
白雞冠的制作工藝包括曬青、晾青、做青、殺青、揉捻、初烘、初包揉、復(fù)烘、復(fù)包揉、烘干等功效。
制作過程中要注意的是,做青時,搖青的次數(shù)不宜太少,搖青的時間不要太長,要求鮮葉達到“二紅八綠”即可。
鐵羅漢
知名程度 ★★★★☆
沖泡難度 ★★★☆☆
簡介
鐵羅漢是武夷傳統(tǒng)四大珍貴名樅之一,原產(chǎn)福建省武夷山市慧苑巖之內(nèi)鬼洞。鐵羅漢的歷史最早可追溯到宋代,20世紀(jì)90年代以來,鐵羅漢在武夷山市已擴大栽培,并被國內(nèi)一些科研、教學(xué)單位引種。
優(yōu)劣對比
優(yōu)質(zhì):條索緊結(jié),勻凈,色澤綠褐鮮潤
劣等:條索粗松,勻凈度較差
優(yōu)質(zhì):湯色橙黃明亮,香氣馥郁有蘭花香,滋味巖韻明顯
劣等:湯色較清澈,香氣帶有青草氣
沖泡品飲
備具
紫砂壺一個,鐵羅漢3~5g,茶盅,品茗杯,茶荷,水盂,茶藝用品組。
賞茶
欣賞鐵羅漢干茶條索緊結(jié),色澤綠褐鮮潤。
溫具
向紫砂壺中倒入少量熱水進行溫壺,然后將溫壺用水依次用來溫盅、溫品茗杯,最后將水棄入水盂。
投茶、潤茶
將茶荷中茶葉緩緩撥入紫砂壺,倒入少量熱水潤茶數(shù)秒。
沖泡
倒入100℃熱水沖泡2~3分鐘。
品飲
品飲鐵羅漢茶湯有濃郁的鮮花香,甘馨可口。
Tips 品飲注意
鐵羅漢十分耐沖泡,沖泡5~7次后,茶湯香氣、滋味猶存。
鐵羅漢名稱的由來?
相傳西王母宴請眾仙,宴會上五百羅漢開懷暢飲,而其中掌管茶樹的羅漢更是大醉。宴會結(jié)束后,他在途經(jīng)慧苑坑上空時,不慎將手中的茶樹折斷,落在慧苑坑里。
一天,一老農(nóng)發(fā)現(xiàn)了慧苑坑里折斷的樹枝,便將其撿回家中。晚上,羅漢托夢給老農(nóng),告訴他如果將茶樹枝栽在坑中,制成鐵羅漢茶,能治百病。第二天醒來,老農(nóng)按照羅漢的說法做了。后來制成的茶葉真的能治百病。因此這茶便被命名為鐵羅漢。
毛蟹茶
知名程度 ★★★★☆
沖泡難度 ★★★☆☆
簡介
毛蟹茶原產(chǎn)于安溪縣福美大丘侖。據(jù)《茶樹品種志》 載:“據(jù)萍州村張加協(xié)云:‘清光緒三十三年,我外出買布,路過福美村大丘侖高響家,他說有一種茶,生長極為迅速,栽后二年即可采摘我遂順便帶回100多株,栽于自己茶園’。”這便是毛蟹茶的由來。
優(yōu)劣對比
優(yōu)質(zhì):顆粒緊密,重實,色澤砂綠油潤
劣等:顆粒松,身骨輕,無光澤
優(yōu)質(zhì):湯色通透明亮,香氣清高,滋味醇厚
劣等:湯色渾濁不清,有懸浮物,香低味苦
沖泡品飲
備具
蓋碗一個,毛蟹茶3~5g,茶盅,品茗杯,茶荷,水盂,茶藝用品組。
賞茶
欣賞毛蟹茶干茶顆粒緊結(jié),色澤砂綠。
溫具
向蓋碗中倒入少量熱水進行溫碗,然后將溫碗用水依次用來溫盅、溫品茗杯,最后將水棄入水盂。
投茶、潤茶
將茶荷中茶葉緩緩撥入蓋碗,倒入少量熱水潤茶數(shù)秒。
沖泡
倒入95℃~100℃熱水沖泡1~2分鐘。
品飲
將茶湯分斟至品茗杯中即可飲用。
Tips 品飲注意
毛蟹茶一般能沖泡7、8次以上,其中以2、3、4泡香氣最佳。
毛蟹的茶樹品種?
毛蟹植株灌木型,樹姿半開展,葉形橢圓,葉色深綠,芽梢肥壯,莖粗節(jié)短,基本不結(jié)實。
一年生長期8個月,育芽能力強,發(fā)芽密而齊,采摘批次較多,樹冠形成迅速,成園較快,適應(yīng)性廣,抗逆性強,易于栽培,產(chǎn)量較高。適制烏龍茶,為高級“色種”的原料,制紅、綠茶,毫色顯露,外形美觀,品質(zhì)尚佳。
鳳凰單樅
知名程度 ★★★★★
沖泡難度 ★★★☆☆
簡介
潮州鳳凰山的產(chǎn)茶歷史十分悠久,最早可追溯至唐代,鳳凰單樅的產(chǎn)銷歷史已有900余年。鳳凰單叢正宗產(chǎn)地以有“潮汕屋脊”之稱的鳳凰山東南坡為主。在國內(nèi)主銷閩、粵、港、澳,出口日本、新加坡、泰國等國家和地區(qū)。
優(yōu)劣對比
優(yōu)質(zhì):條索緊直,挺直勻整,色澤油潤有光
劣等:稍彎曲,欠勻整,無光澤
優(yōu)質(zhì):湯色清澈明亮,香氣清香持久,滋味濃醇鮮爽
劣等:湯色矯清澈,欠明亮,滋味較醇
沖泡品飲
備具
蓋碗一個,鳳凰單樅3~5g,茶盅,品茗杯,茶荷,水盂,茶藝用品組。
賞茶
欣賞鳳凰單樅干茶緊結(jié)勻直,油潤光澤。
溫具
向蓋碗中倒入少量熱水進行溫碗,然后將溫碗用水依次用來溫盅、溫品茗杯,最后將水棄入水盂。
投茶、潤茶
將茶荷中茶葉緩緩撥入蓋碗,倒入少量熱水潤茶數(shù)秒。
沖泡
倒入100℃熱水沖泡2分鐘左右。
品飲
將茶湯分斟至品茗杯中即可飲用。
Tips 品飲注意
經(jīng)常飲用鳳凰單樅能起到防止牙齦出血,清新口氣的功效。
鳳凰單樅的獨特茶藝?
鳳凰單樅茶產(chǎn)自南粵潮州,擁有獨特的潮州“工夫茶”茶藝,也是中國茶藝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種。其沖泡過程中的各個程序都十分講究,如刮沫、淋壺、溫杯、“關(guān)公巡城”、“韓信點兵”等。
在分茶中循環(huán)斟茶,如關(guān)羽巡城;茶湯斟到很少時,一滴一滴均勻滴到個品茗杯中,如韓信點兵。其目的在于使茶湯濃淡一致、色澤、香氣、滋味接近,做到平等待客、一視同仁,以免厚此薄彼。
凍頂烏龍
知名程度 ★★★★★
沖泡難度 ★★★☆☆
簡介
凍頂烏龍相傳起源于清朝咸豐五年,距今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凍頂烏龍產(chǎn)自臺灣灣鹿谷附近凍頂山,茶湯清爽怡人,湯色蜜綠帶金黃,茶香清新典雅,因為其香氣獨特,據(jù)說是帝王級泡澡茶浴的佳品。
優(yōu)劣對比
優(yōu)質(zhì):條索緊結(jié)彎曲,色澤墨綠鮮艷
劣等:條索粗松,色澤綠暗
優(yōu)質(zhì):湯色金黃明亮,香氣帶有桂花香,滋味醇厚回甘
劣等:湯色欠明亮,滋味較醇
沖泡品飲
備具
瓷壺一個,凍頂烏龍3~5g,茶盅,品茗杯,茶荷,水盂,茶藝用品組。
賞茶
欣賞凍頂烏龍干茶顆粒緊結(jié),色澤翠綠。
溫具
向瓷壺中倒入少量熱水進行溫壺,然后將溫壺用水依次用來溫盅、溫品茗杯,最后將水棄入水盂。
投茶、潤茶
將茶荷中茶葉緩緩撥入瓷壺,倒入少量熱水潤茶數(shù)秒。
沖泡
倒入95℃~100℃熱水沖泡1~2分鐘。
品飲
品飲凍頂烏龍茶湯甘醇爽滑,唇齒留香。
Tips 品飲注意
茶具宜小,不宜大。如果沖泡開水多,載熱量大,容易燙熟茶葉,影響茶湯的氣味。
沖泡凍頂烏龍的用水?
沖泡青茶的水要求接近100℃,但不能太“老”。
《茶經(jīng)》把開水分為三沸:“其沸如魚目,微有聲,為一沸;緣邊如涌泉連珠,為二沸;騰波鼓浪,為三沸。”
一沸之水還太嫩,用于沖泡烏龍茶勁力不足,泡出的茶香味不全。三沸的水已太老,水中溶解的氧氣、二氧化碳氣體已揮發(fā)殆盡,泡出的茶湯不夠鮮爽。二沸的水才能使茶的內(nèi)質(zhì)之美發(fā)揮到極致。
金萱烏龍
知名程度 ★★★★★
沖泡難度 ★★★☆☆
簡介
金萱茶茶樹品種源自1950年,以“臺農(nóng)8號”為母本,“硬枝紅心”為父本,1981年審查合格并正式推廣。金萱烏龍產(chǎn)自臺灣南部,嘉義縣,南投縣境內(nèi),其茶湯清澈蜜綠光亮,有獨特的牛奶香或桂圓香,品質(zhì)優(yōu)異。
優(yōu)劣對比
優(yōu)質(zhì):緊結(jié)重實,整齊勻凈,色澤綠潤
劣等:松散輕浮,欠勻整,無光澤
優(yōu)質(zhì):湯色清澈明亮,香氣持久,滋味鮮醇
劣等:湯色混濁,滋味苦澀
沖泡品飲
備具
蓋碗一個,金萱烏龍3~5g,茶盅,聞香杯,品茗杯,茶荷,水盂,茶藝用品組。
賞茶
欣賞金萱烏龍干茶圓結(jié)整齊,色澤綠潤。
溫具
向蓋碗中倒入少量熱水進行溫碗,然后將溫碗用水依次用來溫盅、溫聞香杯、溫品茗杯,最后將水棄入水盂。
投茶、潤茶
將茶荷中茶葉緩緩撥入蓋碗,倒入少量熱水潤茶數(shù)秒。
沖泡
倒入100℃熱水沖泡1~3分鐘。
品飲
先聞賞金萱烏龍茶香,再品飲茶湯滋味。
Tips 品飲注意
沖泡金萱烏龍時茶水比為1:20,優(yōu)質(zhì)的茶可沖泡7次以上。
金萱烏龍如何選購?
看外形:干茶緊結(jié)重實,整齊勻凈的為上品,用姆指與食指輕捏會碎的,表示干燥程度良好。
看湯色:湯色清澈,根據(jù)發(fā)酵程度不同,呈現(xiàn)蜜黃至蜜綠。
聞香氣:優(yōu)質(zhì)的茶有牛奶香或桂圓香。
嘗滋味:優(yōu)質(zhì)金萱茶清香純和潤滑,滋味苦澀刺激的為次品。
看葉底:優(yōu)質(zhì)金萱茶葉底勻齊。
東方美人
知名程度 ★★★★★
沖泡難度 ★★★☆☆
簡介
東方美人茶原稱膨風(fēng)(臺灣俚語吹牛之意)茶,相傳早期有一茶農(nóng)因茶園受蟲害侵食,不甘損失,便挑到城中販?zhǔn)郏瑳]想到竟因風(fēng)味特殊而大受歡迎,回鄉(xiāng)后向鄉(xiāng)人提及此事,竟被指為吹牛,這就是膨風(fēng)茶的來源。
優(yōu)劣對比
優(yōu)質(zhì):茶心肥厚,整齊勻整,白毫顯著
劣等:勻整度較差,白毫少
優(yōu)質(zhì):湯色艷麗,香氣持久,滋味濃厚甘醇
劣等:湯色暗,香氣低,滋味澀
沖泡品飲
備具
蓋碗一個,東方美人3~5g,茶盅,品茗杯,茶荷,水盂,茶藝用品組。
賞茶
欣賞東方美人干茶白毫顯著。
溫具
向蓋碗中倒入少量熱水進行溫碗,然后將溫碗用水依次用來溫盅、溫品茗杯,最后將水棄入水盂。
投茶、潤茶
將茶荷中茶葉緩緩撥入蓋碗,倒入少量熱水潤茶數(shù)秒。
沖泡
倒入100℃熱水沖泡1~2分鐘。
品飲
沖泡結(jié)束后將茶湯分斟至品茗杯中品飲。
Tips 品飲注意
經(jīng)常飲用東方美人茶能起到去脂減肥、美白肌膚、抗衰老等功效。
東方美人如何儲存?
熱水瓶的儲藏法:選用保暖性良好的熱水瓶,將干燥的茶葉裝入瓶內(nèi),裝實裝足,用軟木塞蓋緊瓶口,再裹以膠布。這種方法保持效果較好,且簡便易行。
食品袋儲藏法:用白紙包好茶葉,再包上一張牛皮紙,裝入無孔隙的塑料食品袋內(nèi),將袋內(nèi)空氣擠出,扎緊袋口,用另一只塑料食品袋反套在第一只袋外面,排去空氣,扎緊口袋,放進干燥無味的密閉的容器中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