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5章 招財納福的瑞獸貔貅

貔貅又名天祿、辟邪、百解,是傳說中一種兇猛的瑞獸,也是我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一種神獸。貔貅長著龍頭、馬身、麟腳,形似獅子,毛色灰白,會飛,是龍的第九個兒子。相傳貔貅兇猛威武,負責在天庭巡視,阻止妖魔鬼怪、瘟疫疾病擾亂天庭。

貔貅只有嘴而無肛門,能吞萬物而從不排泄,因此招財聚寶,神通特異,只進不出,深得玉皇大帝與龍王的寵愛。這個典故傳開來之后,貔貅就被視為招財進寶的祥獸了。我國很多人佩戴貔貅的玉制品正因此典故。

姜子牙(前1128年~前1016年),名尚,別號飛熊,是我國歷史上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和謀略家。姜子牙先后輔佐了6位周王,因是齊國始祖而稱“太公望”,俗稱為姜太公。西周初年,姜子牙被周文王封為“太師”,被尊為“師尚父”。

貔貅也有公母之分,左前腿往前伸出的為雄,右腿往前伸出的為雌,雄左雌右。除此外,也有些是以獨角或者雙角來區(qū)分公母。

有的風水師認為,收藏貔貅大多都要一次收藏一對,才能夠真正的招財進寶。但也有說法認為,如果要將貔貅戴在身上,只戴一只就好,以免打架。

貔貅的來歷有多種說法,其中有一說是在遠古時候,黃帝大戰(zhàn)蚩尤,即將不戰(zhàn)之時,幸得一員猛將一躍而起,將蚩尤頭部一口咬下,蚩尤大敗,只得將兩胸化為眼,肚臍化為嘴,倉皇逃走。而這員猛將就是貔貅,黃帝大喜,便將貔貅封為“云”。

玉皇大帝 我國古代傳說中最大的神,也是眾神之皇。除統(tǒng)領天、地、人三界神靈之外,還管理宇宙萬物的興隆衰敗、吉兇禍福。因為有制命九天階級、征召四海五岳的神權,所以眾神佛都列班隨侍左右。

也有人說,貔貅是300多萬年以前生活在西藏、四川康定一帶的猛獸,具有極強的搏擊能力。當年姜子牙助武王伐紂時,在行軍途中曾偶遇一只貔貅,但當時卻無人認識。

姜子牙發(fā)現(xiàn)貔貅食量驚人,但從不排泄,只會從全身的毛皮里分泌出一點點奇香無比的汗液,四面八方的動物聞到這種奇香后無不爭先恐后地跑來爭食,結果反被貔貅吃掉。

蚩尤 上古時代九黎族部落的酋長,也是苗族相傳的遠祖之一,我國神話中的古代戰(zhàn)神。傳說蚩尤的身體異于常人,銅頭鐵額,刀槍不入,作戰(zhàn)時善于使用刀、斧、戈作戰(zhàn),不死不休,勇猛無比。約在4600多年以前,黃帝與蚩尤大戰(zhàn)于涿鹿,蚩尤戰(zhàn)死,其部族融入了炎黃部族,形成了今天中華民族的最早主體。

姜子牙覺得貔貅長相威猛非凡,就想方設法將這只收服并當作是自己的坐騎。后來,姜子牙發(fā)現(xiàn),只要帶著貔貅打仗,就能屢戰(zhàn)屢勝,就將貔貅封為“天賜福祿”。

由于這個貔貅兇猛善戰(zhàn)的典故,古人常把貔貅的樣子畫在軍旗上,希望軍隊在打仗的時候,將士們能像貔貅一樣勇猛無比,也希望貔貅能夠幫助自己聚來更多的金銀財寶。古人們常用貔貅作為軍隊的代稱,稱軍隊為“貔貅之師”。

貔貅專食猛獸邪靈,所以也叫“辟邪”。我國古代風水學者都認為,貔貅是轉禍為祥的吉瑞之獸。將已開光的貔貅安放在家中,可令家運轉好,好運加強,趕走邪氣,有鎮(zhèn)宅之功效,因此它成為百姓家中的守護神,保合家平安。

除助偏財之外,貔貅對正財也有幫助。所以做生意的商人也喜歡安放貔貅在公司、家中或隨身攜帶,認為這樣有趨財旺財?shù)南檎住?

兵符 古代傳達命令或調兵遣將所用的憑證,因為是用銅,玉或木石制成,像個虎,所以又稱虎符。兵符被制成兩半,右半留存在國君,左半交給統(tǒng)帥。調發(fā)軍隊時,必須在兩個各半的符驗合后,方能生效。

古賢認為,命是注定的。但運程可以改變,因此民間有“一摸貔貅運程旺盛,再摸貔貅財運滾滾,三摸貔貅平步青云”的美好祝愿。

最早的貔貅實物出土是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當時貔貅被作為將軍行兵打仗時的兵符,兩軍交戰(zhàn)沖鋒陷陣時,第一名士兵所持的開路先鋒令就是“云師令”。

到了漢代,漢高祖劉邦打下天下之后,國庫空虛。劉邦的妻子呂后娘娘命人請來兩只貔貅,一只在尚書房為劉邦鎮(zhèn)守江山,一只在國庫為漢室穩(wěn)固基業(yè),令漢王朝興旺,補劉邦的命理不足。自那時起,貔貅便被封為“帝保”,意在保護皇帝。

風水師 是具備風水知識,受人委托斷定風水好壞,必要時并予以修改的一種職業(yè)。通常風水師也兼具卜卦、看相、擇日等技藝,由于風水先生要利用陰陽學說來解釋,并且人們認為他們是與陰陽界打交道的人,所以又稱這種人為陰陽先生。

關于貔貅的另一個詳細的記載,是廣東南雄延祥寺內的三影塔。三影塔建于1009年,是廣東僅有的有準確年份可考的北宋早期磚塔。塔檐的每個檐角的梁頭下都懸掛著一只銅鐘,全塔共掛有48個銅鐘。除此之外,塔檐上每條檐脊的端部各蹲著一只醬紅色的貔貅。此塔上貔貅的來歷,要追溯到南朝時期。

丞相 也叫“宰相”,是我國古代皇帝之下的最高行政長官,負責典領百官,輔佐皇帝治理國政。丞相有權任用官吏,或是向皇帝薦舉人才。除此之外,丞相主管律、令及有關刑獄事務,還要負責國家軍事或邊防方面。全國的計籍和各種圖籍等檔案也都歸丞相府保存。

梁武帝蕭衍的長子蕭統(tǒng),隱居在紹興讀書。那一年,始興、南雄一帶瘟疫橫行,很多人失去生命,傳聞說只有用貔貅角磨水喝,病人才會痊愈。

蕭統(tǒng)為了給百姓治病,從始興到南雄一路都在追捕一只貔貅,直到三影塔下才將貔貅抓住。蕭統(tǒng)用這只貔貅的角磨水后,百姓們得到了救治,而蕭統(tǒng)卻因勞累過度而去世了。后人為了紀念蕭統(tǒng),同時也為了寄托祛災托福的心愿,建塔時就將貔貅放在塔的檐脊。

到了明代,明太祖朱元璋定都南京,民工在挖城墻時挖到一對青銅質地的貔貅,不識何物,呈上御覽。朱元璋也不認識貔貅,就找來了劉伯溫。

劉伯溫是名風水師,他告訴朱元璋說:“這貔貅是傳說中的‘天賜福祿’,可保江山永定啊!”于是,朱元璋就命人在靈谷寺的旁邊建立了一座貔貅殿,來供奉這一對貔貅。

后來,等到朱元璋修中山門時,國庫空虛,正在著急的時候,丞相劉伯溫建議朱元璋用貔貅來納財。朱元璋聽從了他的意見,在國門前放了一對世間最大的貔貅。結果,兩江士紳紛紛為國庫捐款,朱元璋感慨萬分,稱贊道:“大明臣民如此忠心,江山必然萬載。”

最早的貔貅形象的藝術作品上可追溯到漢代,多為帶翼的四足獸。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貔貅的形象變得更加概括抽象,裝飾意趣更濃。從后來的石刻及玉雕貔貅可以看出其外形極富曲線美,氣韻連貫,昂首挺胸,張嘴吐舌,氣宇軒昂。

貔貅的形象自唐代以后較少出現(xiàn),及至清代乾隆年間,由于乾隆皇帝好古,對古玉更是有著非同一般的癡迷與喜愛,因此可以在當時宮廷所藏的數(shù)件古玉貔貅身上,看到乾隆皇帝親自授意刻于其上的御制年款及御制詩詞,足可見對其的重視和喜愛。

北京故宮有一件漢代玉貔貅,其上陰刻“乙巳年乾隆御題”詩。可見在欣賞與贊美古物的同時,乾隆皇帝也命工匠參照漢魏及南北朝時貔貅神獸的形象制作新的仿古器物。

閱讀鏈接

曾經有一個人買了只銅貔貅求其保佑他能財源廣進。由于他態(tài)度虔誠,心態(tài)平和,貔貅對他鼎力相助,為他積攢了不少財富。但這個人很貪心,漸漸覺得貔貅的庇佑已經不能滿足他的心愿了,就動了歪心思,將貔貅的肚子部分私自掏空了,以求貔貅能為它積攢更多錢財。

天上的貔貅發(fā)現(xiàn)了這件事后很生氣,惱怒于凡人的無窮欲望和野心,就將那個人的財富從自己的肚中全部倒空了,并且決定不再世間留存。由于使命所在,貔貅還要為凡人提供庇護,但是它從此對貪財重欲的人心生厭煩,因此總是怒目而視。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泸州市| 武定县| 体育| 竹北市| 保山市| 台安县| 利津县| 白银市| 祁阳县| 昭平县| 沙田区| 盐边县| 固阳县| 台南市| 镇平县| 翁牛特旗| 南京市| 烟台市| 上饶县| 临潭县| 泾川县| 通辽市| 宣城市| 伊川县| 龙江县| 巨野县| 博乐市| 长治县| 区。| 卢龙县| 垣曲县| 犍为县| 丹巴县| 杂多县| 剑河县| 山阴县| 黄陵县| 宁河县| 荔浦县| 海安县| 辉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