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道家散文及其他諸子散文
書名: 燦爛散文作者名: 羅潔編著本章字數: 2796字更新時間: 2021-05-28 10:19:15
諸子散文中除了儒家散文,還有道家散文、墨家散文、法家散文、兵家散文以及其他學派眾多散文等。它們分別代表了先秦散文的不同風格特色。
《老子》又稱《道德經》、《五千言》、《老子五千文》等,是道家最重要的著作,相傳是春秋時期,楚國思想家老子所撰寫。《老子》流傳下來的共81章,5000余言。沒有標題,章與章之間也沒有有機的聯系。
道家 是我國古代主要宗教思想流派之一,是后世道教理論的重要基礎之一。代表人物有老子、莊子、慎到、楊朱等。道家以道、無、自然、天性為核心理念,據此提出無為而治、以柔克剛等政治、軍事策略,對我國乃至世界的文化都產生了較大的影響
《老子》是記錄老子哲學思想的著作,是一部具有完整理論體系的哲學著作,它所闡述的“道”、“德”、“有”、“無”、“太極”、“無極”、“自然”、“無為”等概念,十分有影響,表現出古代哲學博大精深的一面,對后世的哲學發展起到了引導和推進作用。
《老子》是采用語錄體韻文的形式,析理精微,文辭簡練,語言富有理趣,既有哲理的特征,也有詩歌的色彩。它開創了一種與《論語》不同的思維表達方式。
《論語》是用概括性的語言對經驗性的結論作陳述,而《老子》則是用思辨性的語言對抽象性的哲理體驗作表述。
《老子》具有很強的邏輯性,每章都圍繞著一個中心加以簡要論述。書中的很多命題,有的已經進行了初步的分析推理和論證,有的是從個別到一般的的歸納論證,還有的是從一般到個別的演繹論證,文字言簡意賅,處處閃爍著智慧之光。
韻文 古時詩文的一種表現形式,指作詩時先規定若干字為韻,各人分拈韻字,依韻作詩。韻文是講究格律的,通常大多數韻文要使用同韻母的字作句子結尾,要求押韻的文體或文章有賦、詩歌、詞曲等。
老子善用具體的形象描述出抽象而深奧的哲理。他善于觀察自然和社會現象,從具體事物中概括出抽象的哲理,賦予理論以形象色彩,使人感到鮮明生動而又雄辯有力。
韻腳 詩、詞、歌、賦等韻文句末押韻的字。因為押韻的字一般都放在一句的最后,故而稱為“韻腳”。而且這些字的韻母要相似或相同。
《老子》一書中句子大體整齊而富于變化,自然成韻,不拘一格,創造了一種散、韻結合的語言形式,有的整章用韻,韻腳隨句意和節奏靈動自然地變換,讀起來有一種適意和諧、朗朗上口的音樂美。《老子》全書深蘊著一種朦朧的詩意,具有散文詩的特征。
《莊子》又稱《南華經》,是另一部道家的重要著作,為戰國時期宋國思想家莊周和他的門人以及后學所著,主要記錄了莊周學派的哲學思想,其中主要是莊子的思想。
荊楚文化 周代至春秋時期在江漢流域興起的一種地域文化,主要是指以當今湖北地區為主體的古代荊楚歷史文化。荊楚文化是中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具有鮮明的地域特色和巨大的經濟文化開發價值。
《莊子》具有獨特的風格,主要表現為汪洋恣肆,儀態萬方,他開創了荊楚文化浪漫主義風格,其散文藝術成就是多方面的,開辟了散文藝術新境界。
莊子的散文刻畫現實,反映現實,它不是描寫眼睛所看到的現實情景,而是從對現實的否定立場出發,描繪著自己的追求,編織著自己的幻想,想象大膽奇特、豐富多彩,筆觸揮灑自如,意境恢弘壯闊,富有浪漫主義色彩。
莊子的這些奇特豐富的想象是用虛構的手段、夸張的手法,通過各種比喻、寓言體表現出來的。除了豐富奇特的想象,《莊子》還創造了千奇百怪的奇特浪漫的藝術形象,而且對世態人情的各個層面進行了逼真的描摹和精妙的刻畫。
《莊子》的語言高度形象化,運用了多種修辭手法。其語言詞匯極為豐富,莊子將其運用得得心應手,他善于用不同的詞匯對事物進行細致的描繪。一些直接闡發議論的篇章,往往能融敘事、說理、抒情于一體,文句整飭,氣勢通暢,具有很強的煽動性。
《墨子》一書是戰國初期思想家墨翟及墨家學派的言論匯集,相傳為墨子的弟子所記。《墨子》多數文章還保留了語錄體對話形式,但有些篇章已基本上初具論說文的規模。
《墨子》思想自成體系,其文章也頗富邏輯性,它講究論證方法,善用具體事例說理,并善于從具體問題的論爭中明辨是非,表現了論說文的發展?!赌印纷⒅卣撧q,而不大講究文采,故其文風質樸。
法家 前秦時期諸子學派中的一派。他們以在法律界及法理學方面做出了卓越貢獻而聞名,并提出了一整套的理論和方法。法家在法理學方面做出了很大貢獻,對于法律的起源、本質、作用以及法律同社會經濟、國家政權、倫理道德以及人口、人性的關系等基本的問題都做了富有成效的探討。
《韓非子》是法家的代表作,是戰國末期哲學家、法家思想集大成者、散文家韓非所著。
《韓非子》中的文章大部分是政論文,內容豐富,體裁多樣,立意高遠,分析周密精辟,表現出一種嚴峻犀利、鋒芒畢露的風格。
《韓非子》重于辯駁,在具體論證上,韓非善于從具體事實出發,揭示出事物和現象的內在矛盾,最后步步為營推演出原則性結論。
《韓非子》中有很多各種形式一的寓言故事,這些寓言故事形式簡短,結構緊湊,情節生動,蘊含的道理發人深省。
這些寓言故事主要取材于歷史事跡和現實,很少有擬人化的動物故事和神話幻想故事,沒有超越現實的虛幻境界和人物。韓非的寓言形象化地體現了他的法家思想和他對社會人生的深刻認識。
《韓非子》的語言比較樸實,不太講究文辭和文采,有時通篇使用流暢的韻語,也很有詩意。
《孫子》又名《孫子兵法》,是春秋時期軍事家孫武所著的兵書。其成書年代約與《論語》相近,而在戰國時期可能曾得到過加工潤飾?!秾O子》一書雖是紙上談兵,卻不是夸夸其談之作,而是內容充實的好文章。
全書結構嚴謹,每篇中心突出,層次分明,語言簡練,文風質樸,大量運用排比和比喻,形象生動充分體現了論兵而能文的特點。
除了這些學派散文,諸子散文還有法家的《商君書》,兵家的《孫臏兵法》,雜家的《呂氏春秋》,傳奇志異文《山海經》,名家的《公孫龍子》等,也都各有文采可觀,并從不同的角度影響了后世散文的發展。
諸子散文是以議論說理為主的,其在結構形式上有著明顯的進步,對說理散文形式的發展起了很大的推動作用。
諸子散文由于思想理論體系不同,觀察和反映世界的角度不同,因而造成了思維方式的不同和基本表達方式的差別。其風格的多樣化對后世散文的發展的影響是巨大而顯而易見的。
閱讀鏈接
《莊子》一書中充滿了浪漫主義色彩,莊子的浪漫主義的想法與莊子的為人是分不開的,莊子一生鄙視富貴利祿,甘愿過著清貧的生活,他強調順乎自然,合乎天道,提倡無為而有為。
這種相對論式的思想中,莊子為我們創造了巨大的想象力,同時也留下了許多令人微笑會意的言行故事:
有這樣一個小故事:莊子的老婆不幸死了,莊子不但不悲痛,反而鼓盆而歌之。
還有一次,莊子說他曾在夢中變為蝴蝶,仿佛真的是蝴蝶了,不知道自己本來是莊周。到醒來以后,意識到自己還是莊周,因此他說:不知是莊周在夢中變為蝴蝶呢?還是蝴蝶在夢中變為莊周?
在莊子看來,如果達到了這種忘景、忘形、忘物、忘我,與物俱化、物我不分的情境,就是修養達到了最高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