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融入史詩的藏族英雄形象
- 英雄贊歌
- 秦貝臻編著
- 4787字
- 2021-05-28 09:34:11
在7世紀至9世紀,不僅佛教和苯教進行了融合,這同時也是吐蕃王朝的鼎盛時期。
在這一時期,吐蕃王松贊干布施展宏圖大略,終于通過發展生產,創立文字,制定法律,確立官制和軍制,建立起了以贊普為中心的集權奴隸主貴族統治,使吐蕃社會和藏族人民進入了一個全新的時代。
人們為了紀念松贊干布,就將他一生中很多大的事跡都融合在了《格薩爾王傳》中。所以,吐蕃歷史上的很多事件都與《格薩爾王傳》中的許多重要情節吻合。
不管是統一青藏高原的戰爭,還是與生活在這塊土地上的其他民族的大融合,或者是與周圍鄰國之間的戰爭,都在《格薩爾王傳》中得到一定的反映。
在史詩《格薩爾王傳》的壯闊畫卷中,描述了格薩爾出生后被陷害的場面,這表現的就是吐蕃王朝早期內部爭奪王位的殘酷場面。
在史詩中,神子頓珠尕爾保投胎到了嶺部落。在人間的南瞻部洲有一個號稱穆布冬的游牧部落叫“嶺尕爾”。“嶺”在古代藏族歷史上是一個由小變大、由弱變強的部落名稱。
嶺尕爾又分上嶺、中嶺和下嶺3個部落。在上嶺住著色巴8部落,中嶺有文布6部落,下嶺則是穆姜4部落。
此外,還有噶沃部落、丹瑪12萬戶、達絨18部落等。這些部落生活的地方坦蕩寬闊,風景優美,綠油油的草原,像寬闊無垠的大海,萬花如秀,五彩斑斕,是一個遼闊廣大、景色如畫的好地方。
嶺尕爾的東北面是漢人居住的地區,南面是姜人居住的地區,西北面是魔鬼居住的地方,東面是霍爾人居住的地方。
這個部族的首領是藏族四大種姓穆布冬族人曲拉潘,他有3個兒子,長子叫戎查叉根,次子叫晁同,幼子叫僧隆。從這兄弟三人的時代里,嶺人駐牧在黃河上游。
幼子僧隆娶3個妻子,首先娶嘉薩拉嘎為妻,生子賈察霞尕兒。后來,在嶺部落的不遠處,有一個噶部落,這個部落的頭人有一個貌似天仙的女兒,名叫噶薩拉姆,傳說是龍王鄒那仁慶愛女的化身。
噶薩拉姆生性賢惠,溫柔善良。于是嶺國派人去求婚,噶部落頭人沒答應,嶺國便率兵向噶部落進攻,包圍了噶部落國王的宮殿,國王這才答應把噶薩拉姆嫁給嶺國。與僧隆結婚的噶薩拉姆,婚后一直沒有懷孕。于是,僧隆又娶了第三個妻子那提悶,生子戎察瑪爾勒。
在一天夜里,噶薩拉姆做了一個夢。她夢見一位身穿黃盔甲,容貌十分英俊的人。到黎明時,她感到從未有過的愉快和溫暖,頓珠尕爾保便投胎于噶薩拉姆腹中。
臘月 農歷十二月為“臘月”。“臘”是我國古代祭祀祖先和百神的“祭”名,南北朝時期固定在十二月初八,先民都要獵殺禽獸舉行大祭活動,拜神敬祖,以祈福求壽,避災迎祥。這種祭奠儀式稱為“臘祭”,因而年終的十二月被叫做“臘月”。
噶薩拉姆懷孕的消息像一陣風一樣,一下子傳遍了整個嶺國。僧隆的三妃那提悶,聽到這個消息,妒意橫生,她極力向國王進讒言,要害死噶薩拉姆腹中的嬰兒。
他的伯父晁同更是懷恨在心,生怕這個孩子出生后對他的前途不利,在噶薩拉姆懷孕期間,百般刁難,造謠中傷,說噶薩拉姆腹中懷的是一個妖精。于是,他放咒、念咒、驅鬼,將噶薩拉姆從嶺地驅逐出去,放逐到荒灘野嶺的黃河邊。
虎年 虎,古代十二生肖中的一個,每個生肖對應一年,然后依次循環。十二生肖是我國民間計算年齡的方法,也是一種古老的紀年法,虎年在十二生肖中位列第三,在十二地支配屬“寅”。
被放逐的噶薩拉姆,分到的財產只是一頂遮不住風雨的破帳篷、一匹老母騾、一頭瞎眼的母犏牛、一只老山羊和一條瘸腿的母狗。從此,噶薩拉姆一個人在這個荒蕪偏僻的地方,過著艱難的日子。
在過了無數個日日夜夜后,到了虎年的臘月十五,噶薩拉姆正在草場上擠奶,忽然天空大放光明,無數天神唱著悅耳動聽的歌曲。她抬頭望去,只見一位天神被仙女簇擁著款款而降。
噶薩拉姆出現了一種異乎尋常的感受,自覺身子輕若棉花,體內外一片光明。隨著早晨太陽的升起,她的頭頂涌現出月亮一般的白光。
此時天空中雷鳴閃電,眾神們奏起了仙樂,撒下了繽紛花雨,搭起了彩虹帳幕,整個草原出現一派祥瑞的景象。
在噶薩拉姆的帳篷頂部,還接連著彩虹云頭,更是奇特無比。在這些種種吉兆的伴隨下,神子頓珠尕爾保便來到了人間。
與此同時,噶薩拉姆的4頭牲畜,母牦牛、母綿羊、母犏牛和騾馬,也都生犢產羔下了仔。
噶薩拉姆將頓珠尕爾保生下時,這個嬰兒的食指向天上指著,站起身來,做出拉弓箭的樣子,并且說道:“我一定要做黑頭人的君長,我要制服兇暴強梁的人們。”
因為他是天神之子,生來即具有非凡的本領和能力,他生下后便像個3歲的孩子,被取名覺如。
小覺如一出生,他的同父異母的哥哥賈察無比高興,把種種祥瑞花雨繽紛、彩虹搭帳連接云頭等自然現象,都視為吉祥的預兆。
他一見到襁褓中的小覺如,就親昵地說:“太好啦,我的心愿實現了。俗話說:‘兄弟兩人和睦相處,是打擊敵人的錘子,騾馬倆匹配是發家的種子。’今后我們兄弟倆無論做什么事,都沒有任何顧慮了。”
可是,伯父晁同認為覺如是“半人半神的怪物”,他的降生對嶺國極為不利,對自己日后篡奪王位將會造成嚴重的威脅,因此,他想“乘火苗弱小時撲滅”,妄圖將覺如殺于襁褓之中。
為達到目的,晁同費盡心機,屢屢設計。可是,結果事與愿違,不但沒將覺如置于死地,反倒使他的陰謀一一敗露,使他丑態百出。
覺如在5歲那年,晁同雖知自己無能,但滅絕覺如的想法一直存在,他表面上裝作沒事,但心里窺測著時機。最后,以覺如獵取野生動物的“罪惡”為名,向總管王進讒言。
總管王認為,覺如的行為擾亂了嶺國的內部事務,便將覺如母子再次驅逐出嶺地,去往那妖魔逞兇、煞神橫行的瑪麥玉隆松多地方。
這個小小的覺如,便是后來的格薩爾。后文還描述了格薩爾13歲賽馬稱王,這即是松贊干布13歲登基的映照。
覺如母子被驅逐到了荒無人煙的地方后,只好靠挖蕨麻、捕地鼠、拾獵物來充饑維生,日子過得非常艱難。
覺如母子來到瑪麥地方,這個地方出現了前所未有的鼠害現象,無尾地鼠占領著整個草場,山頭的黑土被翻遍,山腰的茅草被咬斷,大灘的草根被吃掉,草原荒蕪,牧草枯萎,草場植被退化,牲畜大量死亡,渺無人煙,大片草場遭到了破壞。
這時,覺如以頑強的毅力,消滅了危害百姓、破壞草場的鼠王,艱苦奮斗去戰勝各種困難,開拓了這塊處女地,使荒蕪的瑪麥草原變成了水草肥美、牛羊肥壯的草原。
除此之外,他變化為許多化身,以神力降伏了大大小小的妖魔、煞神和所有的無形魔怪,使瑪麥地方慢慢安靜下來。在困境中長大的覺如,練就了一身與眾不同的本領。
不知不覺,覺如長到了12歲,正值藏歷鐵豬年,嶺國舉行賽馬盛會。在這次賽馬中,得勝者將得到嶺國的王位,以及巨富嘉洛的家產和他貌似天仙的女兒珠牡。
圍繞賽馬,嶺國內部展開了一場爭權奪利的斗爭。而此時的覺如,在遙遠的瑪麥地方,被逼得背井離鄉,現在一無所有,棲身洞穴,無法糊口,整天與狗爭骨頭、與鳥搶食,根本不知道嶺國將要發生的一切。
一天黎明時分,覺如還在熟睡,天姑貢曼杰姆在眾空行女的簇擁下,騎著白獅子降到覺如身邊說道:“天王的兒子,別貪睡,快起來,嶺國即將舉行賽馬大會,晁同是你最大的敵手,快去捉漫游在北方荒野中的千里馬,你大顯神威的時候到了。”
說完天姑貢曼杰姆便消失得無影無蹤了。覺如醒來,知道自己的使命后,便起身準備回故鄉參加賽馬大會。
總管王為了阻止晁同奪王位,為使嶺國的百姓過上安樂的日子,深知這次賽馬必須把覺如請來,而迎接覺如的使命只有珠牡才能完成。
于是,總管王對賈察和大臣丹瑪說道:“這次到瑪麥迎接覺如回來的關鍵是珠牡,所以非她去不可,你們倆親自到嘉洛家的牧場,告訴珠牡,讓她一定把覺如迎回來!”
白度母 藏音譯卓瑪嘎爾姆,又稱為增壽救度佛母,是觀世音菩薩的化身。觀世音有32種應化身,僅其中的度母化身就可以變化為21位救度母,白度母即為圣救度佛母的二十一尊化身之一。在藏傳密教中,綠度母與白度母是二十一尊度母之中流傳最廣的。而藏密又常以長壽佛、白度母及尊勝佛母等三尊合稱為:“長壽三尊”。
按照總管王的吩咐,賈察、丹瑪兩人來到了嘉洛家中,說明了他們的來意。珠牡聽后二話沒說,滿口答應愿意去迎接覺如。
珠牡本是白度母仙女的化身,當時天災人禍遍及藏區,天神將她派遣到人間,與覺如結為伉儷,輔佐覺如,共同為統一藏區做貢獻。
現在她已投胎到人間,是嶺國三大家族之一嘉洛倉的女兒,以才貌出眾而聞名嶺國乃至整個藏區,覺如稱贊她“真是藏地少有世界無雙”。
煨桑 我國藏民族最普遍的一種宗教祈愿禮俗,是宗教場所不可或缺的形式之一。據說在煨桑的過程中產生的煙霧,不僅使凡人有舒適感,山神也會十分高興。因而信徒們以此作為祈福的一種形式,希望神會降福于敬奉它的人們。
在廣大藏族人民心目中,珠牡就是“絕代佳人”的代表。史詩中對她是這樣描述的:
在那黃金松石的寶殿里,
有一位艷麗的女子,
用盡人間所有的贊辭,
對她都顯得蒼白無力。
眼睛靈活如蝶飛,
雙眸黑亮像泉水。
眉兒彎彎似遠山,
牙齒晶瑩如白玉。
雙唇好比瑪瑙紅,
身似修竹面如月。
頭上青絲垂松石,
漫步猶如仙女舞。
深沉的西海是她的內涵,
飄裊的云霧是她的風姿。
冬天她比太陽暖,
夏天她比柳蔭涼。
珠牡的確很美,所以她贏得了所有嶺國英雄的愛慕,比起財寶和王位來,人們更想得到的是美麗的珠牡。
為了得到王位和珠牡,晁同絞盡腦汁,百般費心,決心在這次賽馬中一定要獲勝。于是,他祈求神靈給予保佑,同時給土地神煨桑,向神壇上插旗幡,等待著賽馬日期的到來。
再說珠牡接到賈察和丹瑪的命令,騎著她的青灰馬,不辭辛勞,跋山涉水,遭受種種磨難,來到了曠無人煙的瑪麥地方,苦口婆心地奉勸覺如返回嶺國。
覺如答應返回嶺地,可是他一生事業的戰馬,如今還混雜在一百匹野馬群中,它既不是家馬,也不是野驢,而是一匹千里馬,懂人的語言,神通廣大,變化無窮。若捉不到它,覺如賽馬難以成功。這個任務還只有珠牡能完成。
珠牡知道自己身負重任,要想覺如賽馬奪魁,讓她干什么都毫無怨言。于是,她向覺如問清了這匹馬的特征以后,去天界找千里馬。
珠牡不負眾望,將覺如從瑪麥地方接回來,還將神通廣大、變化無窮的千里馬從天界擒來。
加持 是指佛菩薩以不可思議之力,保護眾生,稱為神變加持。密教認為大日如來以大悲大智隨順眾生、佑助眾生,稱為加。而眾生受持其大慈悲,則稱持。即大日如來與眾生相應合一,如來三密與眾生三業相互相應,攝己入他,令其感知如來之慈悲,則可成就種種妙果以期成佛,此稱三密加持。
一切準備就緒,舉世矚目的嶺國賽馬大會,在一個吉日良辰拉開了帷幕。此日,天空湛藍,陽光明媚,嶺國各部落都出動了人馬,大家身著盛裝,滿懷豪氣,各個瀟灑英姿,喜氣洋洋,雄赳赳氣昂昂地走進了賽場。
這里,最引人注目的是覺如,自從他從天界降生的那天起,猶如太陽躲藏在云層里,蓮花塌陷在污泥里一樣,自性經常隱蔽,從未顯露過他的真實面貌。
今天,在這樣一個特殊的日子里,他拋棄了丑陋的形象,顯現出了奇異俊美的相貌,成為世間眾生眼中美男子的典范。
就連大地也因他的神威而搖撼震動。在天空的彩虹中間,眾多的天神與保護神也為他唱起了吉祥的歌,天花繽紛,瑞雪靄靄。
在神龍念的加持和護佑下,覺如在賽馬中沖破重重阻力,一舉奪魁,登上了嶺國王位的寶座,和如花似玉的珠牡結為夫妻,從此覺如統領嶺國,稱為“格薩爾”,并正式取名為“世界雄獅大王諾布占堆”。
覺如賽馬奪魁的消息,如同夏季暴風雨中的雷聲響徹云霄,一下子傳遍了整個天際。文中所說格薩爾賽馬前得到諸多人的幫助,也是象征著松贊干布在登基前得到的多方幫助。
閱讀鏈接
《格薩爾王傳》中幫助格薩爾取得寶馬的珠牡,也是史詩中塑造的一個非常重要的人物。
她美麗、堅貞、能干、智慧,雖然生在富有之家,但富有正義感,不肯嫁給大食財國的王子,寧肯愛戀備受迫害、窮苦潦倒的格薩爾,即使受到父母的斥罵,也毫不動搖,集中顯示了藏族女性的美好心靈。
當格薩爾前往魔國征戰、霍爾尋隙進犯的緊急時刻,珠牡能團結嶺國英雄和人民奮起抵抗,在被圍困的3年中,她巧施妙計,穩住敵人,等待格薩爾回師,在被俘之后、她忍辱負重,毫不喪失信心。
這一切,都較深刻地表現了藏族婦女的聰明勇敢和頑強堅貞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