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章 兵圣孫武著《孫子兵法》

在西周周惠王統治時期,諸侯小國陳國發生了內亂,一時間兵戎相見,人人自危,人們紛紛逃離陳國。陳厲公的長公子陳完預感到大禍即將殃及自己,為了活命,他也匆忙逃離了陳國。

忙于逃命的陳完一時間不知道逃往哪里。他忽然想到了齊國。齊國瀕臨大海,物產豐富,更為重要的是實力強大。當政的齊國國君齊桓公在大臣管仲的輔佐下,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取得了顯著的成果,齊國一躍成為一個稱雄于諸侯的大國。陳完決定逃往齊國避難。

陳完逃到齊國后,改姓田氏,成為管理手工業生產的“工正”之職。經過幾代之后,田完的五世孫田書已經成為齊景公王朝的大夫。

田書在一次戰爭中立了大功,齊景公十分高興,就把樂安這塊地方封給了他,作為他的采邑,并賜姓孫氏,田書也就成了孫書。

孫書有一個兒子叫孫憑,字起宗,在齊景公朝中為卿。大約公元前535年前后,孫憑的一個兒子出生了,新生命的降世對于這個正處于鼎盛時期的家族來說,無異于錦上添花。

這個新生命出生的當天晚上,同在朝中為官的孫書和孫憑父子倆都趕回家中。全家上下自主人到仆人都沉浸在無比喜悅的氛圍之中。

黃帝 古華夏部落聯盟首領,我國遠古時代華夏民族的共主,傳說中的五帝之首,被尊為中華“人文初祖”。據說本姓公孫,后改姬姓。居軒轅之丘,號軒轅氏,建都于有熊,即河南新鄭,亦稱有熊氏。黃帝以統一華夏部落的偉績載入史冊,在位期間,播百谷草木,大力發展生產,始制衣冠,制音律,創醫學等。

孫書決定給孫兒取名為“武”。武的字形由“止”、“戈”2字組成,能止戈才是武。這是孫書對孫兒的極大祝愿。

孫書還給孫兒取了個字,叫“長卿”。“卿”為朝中的大官,與大夫同列。孫書為齊大夫,孫憑為齊卿。他們希望孫武將來也能像他們一樣,在朝中為官,成為國家棟梁。

如他們所愿,孫武自幼聰慧睿智,機敏過人,且勤奮好學,善于思考,富有創見。更令他們欣喜的是,小孫武特別喜歡軍事。每當孫書、孫憑自朝中回到家里,小孫武總纏著他們,讓他們給他講故事。他特別喜歡聽打仗的故事,而且百聽不厭。

漸漸地,在一旁侍候孫武的奴仆、家丁也都學會了講故事。于是,當祖父和父親不在家時,小孫武就纏著他們給他講故事。

卿 古代官名,如三公九卿。漢以前有六卿,漢設九卿。北魏在正卿以下還有少卿。以后歷代相沿,清末才廢棄。其次為古代對人敬稱,如稱儒學大師荀子為“荀卿”。還有就是自唐代開始,君主稱臣民的稱號。

除了聽故事,小孫武還有一個最大的愛好就是看書,尤其是喜歡看兵書。孫家收藏的兵書非常多,《黃帝兵書》、《軍志》、《軍政》、《軍禮》、《管子兵法》及上自黃帝、夏、商、周,下到春秋早、中期有關戰爭的許多竹簡,塞滿了閣樓。

小孫武喜歡爬上閣樓,把寫滿字的竹簡拿下來翻看。有不明白的問題就請教家聘的老師,甚至直接找祖父、父親問個明白。

有一次,孫武讀到“國之大事,在祀與戎”,他不明白,就跑去問老師:“先生,祀是什么?戎是什么?”

老師想今天孫武問的問題倒是簡單,于是隨口說:“祀是祭祀,戎是兵戎。”

孫武接著問:“祭祀是種精神的寄托,怎么能和兵戎相提并論為國家的大事呢?”

老師感覺有些奇異,一時答不出來。

孫武振振有詞說道:“只有兵才是國家的大事,而且是君臣不可不察的大事。”

孫武8歲時,被送進“庠序”接受系統的基礎知識教育。在所有的課程中,孫武最感興趣的是“六學”中的“射”和“御”。

受尚武精神的影響,齊國從國君到士兵,都以勇武為榮。“射”和“御”是齊人首練的武技,主要用于長距離的攻擊,是軍事活動的重要手段。

齊人向來以“射”術和“御”術的高低為榮辱,這已成為一種社會風尚。要想出將入相,為國家重用,首先必須練好這兩門科目。

孫武對“射”和“御”作出了比其他學生多數倍的努力。他刻苦練習,甚至到了廢寢忘食的地步。很快,孫武就成了掌握這兩項技能的同輩中的佼佼者。

孫武沒有滿足,更沒有就此止步,依舊是冬練三九,夏練三伏。此時,孫武心中朦朦朧朧有一個理想,那就是長大后要像他的祖父孫書、叔父田穰苴一樣,成為一名馳騁疆場的大將軍。

在孫武勤練“射”和“御”期間,齊國內部矛盾突發,且愈演愈烈,四大家族相互之間爭權奪利的斗爭已經白熱化了。孫武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為了不糾纏其中,他萌發了遠奔他鄉,另謀出路施展自己才華的想法。

他把目的地定在了地處南方的新興國家吳國。他認為新興的吳國是他才能施展和實現抱負的理想地方。大約在公元前517年,18歲的孫武攜帶妻子鮑氏、小兒子孫明和仆人們,從山東逃奔到了吳國。

進入吳國境內后,孫武在吳都姑蘇郊外結識了從楚國潛逃來的楚國名士伍子胥。二人一見如故,結為密友。孫武在姑蘇西南的穹窿山隱居下來。

孫武和家人住在穹窿山,過著自耕自作的隱居生活。山塢中平疇田陌可供耕作,宜于農桑,適于飼養禽畜,種植菜蔬。

雖說這里濃蔭蔽日,溪泉潺潺,卻并不顯得潮濕,高地茅舍,僻靜幽深,交通都非常便利。孫武除了幫助家人從事耕作,干點農活,幾乎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兵法研究上。

孫武離開齊國時,把自己喜愛的古兵書和自己撰寫的兵法十三篇,全部帶到了吳國。輾轉了好幾個月,現在終于可以靜下心來,認真閱讀和研究了。他不停翻閱著這些古兵書,對自己撰寫的兵法十三篇一遍又一遍地進行修改。

孫武還花費大量時間,對穹窿山及其周圍的太湖、其他山脈等環境進行了實地勘查,掌握了翔實的地理資料。

伍子胥(前559~前484年),春秋末期吳國大夫、軍事家,名員,字子胥,原是楚國椒邑人。伍子胥的父親伍奢為楚平王子建的太傅,因受奸臣費無忌讒害,和其長子伍尚一同被楚平王殺害。伍子胥從楚國逃到吳國,成為吳王闔閭重臣。

孫武將掌握、了解來的吳國的一些具體情況,比如吳國和楚國的關系等,充實進兵法十三篇中去,使兵法十三篇更符合吳國國情,更適合吳王及其大臣的取向。孫武堅信,吳國就是他建功立業的地方,就是他實現全部理想的地方。

孫武新結識的密友伍子胥和吳國公子光是好朋友。在光成為吳王闔閭后,伍子胥向他推薦了正在隱居的孫武。伍子胥稱贊孫武是個文能安邦,武能定國的曠世奇才。闔閭開始不信,伍子胥不厭其煩,反復推薦孫武,一個早上就推薦了7次,闔閭終于答應接見孫武。孫武見實現自己遠大抱負的機會來了,就帶著修改完成的《孫子兵法》十三篇去見吳王闔閭。見面后,闔閭說:“今日請先生進宮,是想借此機會探討一下兵法,先生身邊的幾位將軍,是我朝的幾員老將,他們都身經百戰,有著豐富的作戰經驗。先生來自齊國,我們想聽聽吳國外的用兵之法。”

楚國 春秋戰國時期南方的一個諸侯國。楚人是華夏族南遷的一支,其國君為熊氏,其全盛時的最大轄地大致為現在的湖北、湖南全部,重慶、河南、安徽、江蘇、江西、浙江的部分地方。公元前223年被秦國所滅。

孫武環顧四周,看眼前陣勢,知道吳王要來考驗自己。吳王對一位老者說:“你作戰經驗豐富,你講講如果深入敵國作戰,要遵循什么原則呢?”

老者慢條斯理地說道:“在我看來,率軍深入敵國,振奮士氣、統一軍心是極為重要的,要注意修養士兵,安撫好他們的家屬,使他們沒有后顧之憂,安心訓練。千萬不可率疲憊之師與敵軍戰斗,士兵只有積蓄起足夠的力量才能斗志昂揚。”

然后,吳王又問孫武:“先生又有什么高見呢?”

孫武說:“我想,士兵遭遇無路可走的境地也可以激起他們作戰的勇氣,當士兵走投無路,陷入絕境的時候,就什么都不怕了。如果只有死路一條,拼出生命作戰或許還有一線生還的希望,這樣的軍隊往往能展示出意想不到的戰斗力。

“還有平日里整頓軍隊是十分必要的,軍隊里要嚴格禁止謠言、迷信的傳播,以穩定軍心。”孫武滔滔不絕,析理透徹,說得眾人不住點頭。大談一番后,孫武獻上了寫著《孫子兵法》的竹簡。

竹簡 戰國至魏晉時代的書寫材料。是削制成的狹長竹片、木片,竹片稱“簡”,木片稱“札”或“牘”,統稱為“簡”,現在一般說竹簡。均用毛筆墨書。由于其材料的局限,難以廣泛的傳播,這極大地限制了文化和思想的傳播,這一切直至紙張出現后才得以改變。

闔閭粗略一看,便頻頻點頭稱贊。由于時間已經太晚了,闔閭只得帶回宮去仔細觀看。闔閭仔細讀過后,十分驚喜,感覺孫武將兵戰論述得真是太透徹了。可以說字字珠璣,篇篇華章,真言警句,比比皆是。僅僅五千余言的一部兵書,深刻闡明了兵戰的利害關系、戰爭規律、將帥素質和勝戰要求。

孫武在兵法十三篇中自比商朝開國大臣伊尹和周朝開國大臣姜太公,體現了他的遠大理想、宏偉抱負和輔佐吳王創建千秋偉業的愿望。

闔閭對孫武的軍事之才大為嘆服。他任命孫武為吳國將軍,統領吳國軍隊。從此,孫武的軍事生涯開始了。

姜太公(前1156年~前1017年),名尚,一名望,字子牙,或稱呂尚。商末周初著名政治家、軍事家和謀略家。姜子牙曾幫助周武王討伐商朝末代君主紂王,成為周朝建立的大功臣。姜子牙被認為是齊國的締造者,齊文化的創始人,歷代典籍都公認他的歷史地位,儒、道、法、兵家皆追他為本家人物,被尊為“百家宗師”。

《孫子兵法》是一部內容完備、結構嚴謹的兵法謀略專著。在書中,孫武把與戰爭有關的軍事問題,分為十三篇加以論述。各篇既能獨立成章,相互之間又有密切的聯系,上下承啟,前后銜接,渾然一體。

《孫子兵法》十三篇,分別為:計篇、作戰篇、謀攻篇、形篇、勢篇、虛實篇、軍爭篇、九變篇、行軍篇、地形篇、九地篇、火攻篇、用間篇。

計篇講的是廟算,即出兵前在廟堂上比較敵我的各種條件,估算戰事勝負的可能性,并制訂作戰計劃。這是全書的綱領。

作戰篇主要是講廟算后的戰爭動員。謀攻篇是講以智謀攻城,即不專用武力,而是采用各種手段使守敵投降。軍形篇和兵勢篇是講決定戰爭勝負的兩種基本因素:“形”和“勢”。

虛實篇講的是如何通過分散集結、包圍迂回,造成預定會戰地點上的我強敵劣,最后以多勝少。軍爭篇講的是如何“以迂為直”、“以患為利”,奪取會戰的先機。

《孫子兵法》是孫武在總結商、周、春秋時代戰爭經驗的基礎上,融入個人對戰爭的精心研究所獲得的成果。其實用性和指導性非常強,其中針對各種各樣的情況,都有專門論述,其準備、應對之法簡潔有效,具有針對性,被廣為援用。

《孫子兵法》軍事思想科學、豐富,戰略戰術變化無窮,集“韜略”、“詭道”之大成,是兵家的謀略寶庫,被尊為“談兵之祖”、“兵經”和“兵學圣典”。其博大精深的軍事內涵和邏輯縝密嚴謹的論證對后世軍事理論的創作起到了啟蒙和借鑒的作用。

閱讀鏈接

相傳孫武去見吳王闔閭,吳王問他能不能訓練女兵,孫武說:“可以。”于是吳王撥了一百多位宮女給他。孫武把宮女編成兩隊,用吳王最寵愛的兩個妃子為隊長,然后把一些軍事的基本動作教給她們,并告誡她們還要遵守軍令,不可違背。不料孫武開始發令時,宮女們覺得好玩,都一個個笑了起來。

孫武以為自己話沒說清楚,便重復一遍,等第二次再發令,宮女們還是只顧嘻笑。這次孫武生氣了,便下令把隊長拖去懲罰,理由是隊長領導無方。吳王聽說要懲罰他的愛妃,急忙向他求情,但是孫武說:“君王既然已經把她們交給我來訓練,我就必須依照軍隊的規定來管理她們,任何人違犯了軍令都該接受處分,這是沒有例外的。”結果還是懲罰了她們。宮女們見他說到做到,都嚇得臉色發白。第三次發令,沒有一個人敢再開玩笑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宝兴县| 刚察县| 利津县| 闸北区| 嘉峪关市| 明光市| 岚皋县| 南京市| 乐东| 台前县| 广灵县| 灯塔市| 固始县| 马山县| 新津县| 大石桥市| 茂名市| 珠海市| 雅江县| 石城县| 祁阳县| 纳雍县| 弋阳县| 西丰县| 滦南县| 河津市| 静海县| 长海县| 调兵山市| 巴彦县| 丰城市| 邮箱| 灵寿县| 郁南县| 万载县| 普兰店市| 都兰县| 江永县| 平罗县| 孝昌县| 苗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