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讀書與書籍
- (德)叔本華
- 678字
- 2020-12-04 17:28:52
三 叔本華倫理學與其他倫理學的關系
如果以教會的觀點來解釋的話,我的倫理學和歐洲其他所有哲學家的倫理學之間的關系,就像《圣經》的《新約》和《舊約》之間的關系。《舊約》把人置于律法支配之下,但律法并不引導人走入救贖之境。《新約》則不同,《新約》告訴我們律法是不夠的,它不要求人服從律法,而是宣揚天堂以代替律法,認為我們可以通過信仰、愛和徹底的自我否定進入天堂。《新約》告訴我們,這是從邪惡和現象世界中獲得救贖的唯一道路。
不過,所有新教徒和理性主義者都錯了,《新約》的真正精神無疑是禁欲主義精神,而這種禁欲主義精神正是生命意志的否定。無論是從律法范圍轉變到信仰范圍,還是從罪惡和死亡世界轉變到基督教中的永恒生命世界,從實質意義上看,這些都是從單純的德行轉變到生命意志的否定。在我之前的整個哲學倫理學都固守《舊約》的精神。它提出一種絕對道德律,即沒有基礎也沒有目的的道德律,并包含道德上的命令和禁律,而在這些命令和禁律背后,隱藏著一位不容置疑的上帝。不管這種倫理學表現的方式如何,都逃不脫這樣的規律。
相反,我的倫理學卻有基礎、目的和目標:首先在理論上證明正義和良善的形而上的基礎,然后指出正義和良善完全實現時會達到的目標,同時也明確承認生活在這世界上的人應當受到責難,并指出只有意志的否定才是救贖之道。因此我的倫理學實際上和《新約》的精神是一樣的,而所有其他倫理學和《舊約》精神一致,它們在理論上甚至與猶太教沒什么兩樣,也就是說,它們只是一種一神教而已。從這個意義上看,我的學說可以說是真正的基督教哲學,盡管那些不愿深入研究只想了解皮毛的人覺得這種說法似乎并不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