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靈護航: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 高樂 劉玉龍 郭秀琴
- 1021字
- 2021-10-29 10:20:36
四、大學生心理咨詢現狀
究竟高校心理咨詢中心是怎樣的機構呢?其實心理咨詢室大多是一間不大的屋子,掛著藍色的窗簾、鋪著藍色的地毯,一張淡黃色圓桌和一對藍色的沙發擺在墻角。我國有明文規定,各高校都要開設心理咨詢室,每所高校心理咨詢人員與學生比例應為1∶3000。
現在大學生存在的主要心理問題表現在:大一新生尋求咨詢的人最多。但大學四年,各階段的主要心理問題不同。大一新生普遍為適應性不良,需要面對的轉變包括人際關系從簡單到復雜、學習從嚴格到自由、個人生活從依賴到獨立。新生感到以前一直被父母抱著走,現在突然被扔到地上,于是出現了難以與室友融洽相處、難以自主學習的現象。
而到了大二、大三年級,問題集中于人際關系。同學關系、戀愛和性、親子關系構成了他們人際網絡的主體。首先,與同學逐漸熟悉,看到對方的缺點更多,容易出現不滿情緒。此外,學習及其他競爭加劇,自然會將同學當作對手,嫉妒、挑剔等心態開始萌芽。其次,戀愛和性的問題開始困擾學生,分手帶來的情緒不穩、未婚懷孕給身體和心理造成雙重打擊日漸增多。最后,由于思想的獨立性進一步發展,他們更厭倦父母管教,親子間更易發生沖突。

到了大四、大五年級,一方面面臨人生道路的選擇,不知是考研還是就業;另一方面是考研和就業也帶來了很大壓力。因而有的學生出現失眠、暴躁、焦慮等現象,個別學生甚至出現輕生行為。
大學生的問題很多,但很多人不愿主動尋求咨詢。而今大學生因心理問題需要幫助的人數大概占16%~30%,但愿意尋求咨詢的學生卻不多。
· 心靈充電站 ·
《成長的路》(節選)
每個人都在努力成為自己。心理癥狀實質上反映的是人受到的傷害和阻礙,以至于不能成為自己,于是在成長的路上停了下來,在那里掙扎著。而心理咨詢便是咨詢師愿意投身于來訪者的生命,跟他們一起戰斗,幫助他們重新踏上成為自己的路——雖然受傷,依然前行。
成長是一場謹慎的冒險,每朝前邁出一步,都想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進行。

成長是一種嘗試,因為受到保護和支持,才得以有效進行。
成長不容易,成為自己更難。如果以成長的眼光看癥狀,我們可以看到這樣的情形:一個人在成長過程中受到嚴重的損害,以至于他后來一直待在傷害里,不能在生活中成為自己;因為不能成為自己,他在痛苦與惶惑中胡亂折騰著,終于成了“病人”。
幸福的條件很多,幸福卻很少;痛苦的理由很少,痛苦卻很多。
痛苦不是因為“得不到”,而是因為“放不下”。
“生活三受”——處于順境,你享受;處于逆境,你承受;處于無法改變之境,你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