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盤縣貧困戶借“光”拔“窮根”

作者_王琿 謝勇勇 袁海燕 編輯_毛可 孔盤龍

本報訊 “沒想到在屋頂上安裝幾塊太陽能光伏發電板,就能把家里變成一個小型發電站,只要有太陽,電就能源源不斷地輸出,不僅用電免費,還能享受國家補貼,多余的電還可以賣給國家。”4月22日,盤縣羊場鄉納木村貧困戶岑元飛提到這個賺錢的好項目,樂得合不攏嘴。

岑元飛告訴記者,在天氣晴好的情況下,這個“迷你電站”一個月的發電量是360度左右,除去家里一個月的用電需求,每個月還有250元上下的收入,一年算下來有3000多元的收入,解決了基本生活問題。

作為全省首個實現并安裝光伏發電系統的地區,盤縣黨委政府在落實精準脫貧工作中,借助獨特的區位優勢和自然資源條件,精準發力,創新扶貧開發機制,利用光伏扶貧持續穩定的收益特點,把著力點瞄準在光伏發電這一扶貧產業上,助推貧困戶借“光”脫貧。

在岑元飛家20多平方米的屋頂上,整齊排列的光伏發電板在陽光下閃著微微藍光,這個“迷你電站”已通過并網逆變器接入220V單相交流電網,發電不足時將自動切換到電網取電,實現無間歇變電供電。

記者了解到,目前,電網收購每度電價為0.38元,一個家庭一年發的電量除了自用外,剩余的電量全部“賣”給電力部門。岑元飛告訴記者,納木村像他這樣安裝了光伏發電板的有100多戶貧困戶,這種“零”投入穩回報,讓他們脫貧致富又多了一條新路。

盤縣扶貧局副局長李春志介紹,光伏發電系統設計壽命約25年,貧困戶不僅能用上免費電,在一定時間內還能幫助他們脫貧。此外,光伏發電作為可再生清潔能源,具有一次投資長期受益的特點,并且不愁原料、不愁銷路,生產過程無風險、運行維護成本低,在扶貧攻堅中大有作為。光伏發電已成為盤縣的富民產業、生態產業、朝陽產業,“光伏+”加出了新業態,也加出了盤縣困難群眾的新希望。

據了解,按照光伏產業發展“易地扶貧搬遷、所有貧困戶、主要交通干線、旅游景區”等適宜地區光伏產業全覆蓋的要求,盤縣采取“PPP”模式投資12億元,計劃在未來5年實施光伏發電項目5.5萬套,帶動貧困戶實現穩定脫貧。截至目前,全縣已安裝光伏發電設備2776套并實現并網發電。

六盤水日報(2016.4.27)

第32屆貴州新聞獎消息類二等獎

作品賞析

楊雅蕓

貴州民族大學傳媒學院教師,貴州省委宣傳部新聞閱評員,新聞傳播學博士。

堅持從事物的發展變化來選取新聞報道的角度

新聞無時無刻不在發生。同樣的新聞事件,記者報道的立場、角度和選擇新聞報道的側重點不同,都會影響整個新聞的新聞價值。著名記者艾豐把選擇新聞角度喻為“挖礦”,他說:“新聞價值在事實內蘊藏是不均勻的,有各種不同的礦床,選擇好的角度,就是為了便于記者更迅速、更順利地開采這些價值,更準確、更鮮明地表現這些價值?!币黄玫男侣剤蟮莱晒εc否,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對新聞角度的選取。角度選擇對了,就能更好地體現新聞的價值。

2013年11月3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十八洞村考察扶貧開發,首次提出“精準扶貧”理念,為脫貧攻堅提供了一把“金鑰匙”。貴州作為全國貧困人口最多、貧困面積最大、脫貧攻堅任務最重的省份,是中國脫貧攻堅的主戰場,貴州省委省政府把脫貧攻堅作為重中之重,精準扶貧取得了重大成效,這些成效也成為了記者報道的最佳角度。

如何選擇新聞報道的角度?筆者認為要遵循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善于從事物的發展變化中選取新聞角度,依據客觀事物的發展變化來判斷新聞角度的選擇,不能靠記者的主觀臆斷和筆下生花。當前關于精準扶貧的報道層出不窮,有生態脫貧、金融扶貧、社會扶貧、黨建扶貧、產業扶貧、異地移民搬遷扶貧等等?!侗P縣貧困戶借“光”拔“窮根”》這篇新聞中寫道:“作為全省首個實現并安裝光伏發電系統的地區,盤縣黨委政府在落實精準扶貧工作中,借助獨特的區位優勢和自然資源條件,精準發力,創新扶貧開發機制,利用光伏扶貧持續穩定的收益特點,把著力點瞄準在光伏發電這一扶貧產業上,助推貧困戶借‘光’脫貧?!边@篇新聞也是圍繞“精準扶貧”這一主題,但是記者發現了“光伏扶貧”這一新的扶貧模式,這對于今后的“精準扶貧”工作是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的。它的獲獎,是因為記者堅持深入實踐、堅持從事物的發展變化來選取新聞報道的角度。

主站蜘蛛池模板: 稷山县| 辽阳县| 万载县| 大荔县| 鄂伦春自治旗| 朝阳县| 芦溪县| 寿宁县| 胶州市| 大英县| 凤冈县| 新邵县| 巴马| 岳阳市| 黑河市| 栾城县| 罗江县| 秭归县| 朝阳市| 霍山县| 平安县| 驻马店市| 佳木斯市| 武冈市| 宣武区| 衡南县| 兴文县| 青海省| 微山县| 乐业县| 玛曲县| 上林县| 斗六市| 江阴市| 昌黎县| 太谷县| 桐城市| 定陶县| 无为县| 靖安县| 陆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