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曹妃甸野生植物大觀
- 唐山市曹妃甸區政協文史委編
- 2061字
- 2021-10-29 10:05:23
濕地中的蘆葦
2500年前,秦地的一首民歌《詩經·國風·秦風》中寫道: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蘆葦仿佛天生就具有詩的意境,那在水一方的倩影,披霜戴露,朦朧羞澀,如衣香鬢濕的女子涉水而來;蘆絮紛紛,輕柔縹緲,霧茫茫一片縞素,又如伊人眸光,泛起秋水漣漣。這首輕靈的小詩,寫盡了愛情的甜蜜、相思的惆悵和輾轉反側,王國維先生甚至贊其“古之寫相思,未有過之《蒹葭》者”。
蘆葦,別名葦、蘆、蘆筍、蒹葭等,是多年水生或濕生的高大禾草,也是在濕地環境中生長的主要植物之一。蘆葦,得名其實與其特征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侗静菥V目》記載“按毛萇《詩疏》云:葦之初生曰葭,未秀曰蘆,長成曰葦。葦者,偉大也。蘆者,色盧黑也。葭者,嘉美也?!惫拭?。今植物學家亦以蘆葦為一物,通稱之為葦。
蘆葦能在各種有水源的空曠地帶迅速繁殖形成成片的蘆葦群落,得益于它頑強的生命力,在除南極洲之外的其他各大洲均有分布,是當之無愧的“世界植物”。在歐洲國家的公園湖邊,隨處可見蘆葦優雅的身影,開花季節尤其美觀。蘆葦節還是南非斯威士蘭王國的獨特節日,在每年8月底或9月的第一周舉行,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外國游客去參觀游覽。蘆葦在中國則更為廣布,從東北平原,到內蒙古大草原,再到新疆的河谷,更有華北平原的白洋淀,都是蘆葦集中分布的地區。著名的荷花淀派作家孫犁的小說《蘆花蕩》,就以白洋淀明媚如畫的風光作背景,用飄飛的蘆花,潔白如云如雪的葦,襯托出女主人公對新生活的歡樂和昂揚樂觀的戰斗精神。
曹妃甸因近海低洼鹽堿,歷史上境內河口、咸淡水交匯的低洼地、河渠兩岸、坑塘及坨溝中均有蘆葦自然生長,成片的蘆葦蕩在當地稱之為葦泊,過去本地熬鹽,其灶下柴草也多為蘆葦。蘆葦廣泛應用于生產和生活中,適用于編織、建筑、農業、鹽業、交通、水利、裝飾、造紙等行業。在曹妃甸及周邊區域,自從古代有人類活動生產以來,就利用蘆葦進行生產加工,并作為謀生的物質來源。用蘆葦編制炕席、糧囤席,蓋房或搭建臨時建筑時用以制作房笆和葦簾,甚至把它砌在墻體內,可起到連接墻體“鋼筋”的作用,打成葦箔放在房頂上,然后掛上瓦,結實耐用,冬暖夏涼,成為當地農民建房不可缺少的材料。在生產活動中,主要用于固堤、防汛,農田夾風障等,漁業生產中的魚箔、魚簍,鹽業生產中的鹽苫,制磚業中的磚苫等。據《唐??h志》記載,20世紀的七八十年代,原唐??h供銷社曾組織加工精葦簾出口,深受日韓等國家消費者的青睞。
在古代還有用蘆葦的空莖制造的樂器——蘆笛,蘆葦莖內的薄膜可做笛子的笛膜使用。古時蘆花亦用于衣被的襯,孔子弟子閔子騫曾穿過蘆花衣,舊戲《蘆花記》即演此故事。蘆葦的根是一種中藥——蘆根,性寒,味甘,功能是清胃火、除肺熱,主治熱病煩渴、胃熱嘔吐、肺癰等癥。時下的人們則開發了蘆葦的藝術價值,蘆葦畫就是曹妃甸民間藝術的一朵奇葩,堪稱“綠色藝術畫”,撲面而來的鄉土氣息令前來旅游的人們耳目一新。
余亞飛曾有詩云:淺水之中潮濕地,婀娜蘆葦一叢叢;迎風搖曳多姿態,質樸無華野趣濃。在曹妃甸的鹽堿灘涂或溝渠池塘河邊,每年的春天,一根根初生的蘆葦嫩芽,不甘寂寞地刺破了水面指向了天空,滿塘的蘆葦如春筍般一節一節向上拔。蘆葦在春雨中亭亭玉立,在春風中倩影婆娑,在春陽下青翠似竹,綠得原始,綠得自在,盡情地搖曳著凝重的墨色,蕩漾著它的蓬蓬勃勃……下過雨后的蘆葦蕩顯得格外熱鬧,東方大葦鶯、震旦鴉雀及各種野鴨多了起來,給寂靜的蘆葦蕩增添了歡樂的氣氛。水鳥們樂此不疲地把家安在這里,像高超的建筑師一樣,以三五根蘆葦做骨架,把銜來的雜草絲麻有序地纏繞在蘆葦稈上,牢固且美觀,任憑風吹雨打也奈何不得。夏天,浩瀚的蘆葦蕩無風也起波,蕩漾著綠色的波瀾,有風更起浪,宛如一片綠色的海洋,不知疲倦地和著風的節奏,跳著美妙的舞蹈,張揚著生命的頑強,在陽光的照耀下,凝重著一抹淡遠空靈,綿延著原始般的散逸和清淡。秋天的蘆葦蕩廣袤而又純凈。淡淡的陽光下,葦葉毫不吝嗇地揮灑著即將褪去的綠色,似乎努力烘托那泛白的蘆花,和孟浩然的“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頗有異曲同工之妙。夕陽的余暉給茫茫蘆花鍍上了誘人的金色,連綿不絕,延伸至天際。初冬漸漸枯黃的草木給人以蕭瑟冷清之感,兩邊茂密的蘆葦蕩,宛若閃耀著點點銀光的海洋,柔軟綿長的蘆花隨風起舞,成為冬日里的絕色美景。

蘆葦·夏/李克東 攝

蘆葦·冬/李克東 攝
蘆葦,一種草本穎花目禾本科蘆葦屬、多年生的經濟作物,在我國不僅具有悠久的利用蘆葦的歷史,更是濕地沼澤生境中極其重要的組成部分,在濕地建設和生態保護方面起著主要的支撐作用,蘆葦濕地的生態價值具有“第二森林”之美譽,在凈化水源、調節氣候、改良土壤和保護生物多樣性等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和其他植物不可替代的作用。
蘆葦平凡卻柔韌、頑強,在沼澤深處,在池塘河岸,在各種人跡罕至的角落,只要有水,蘆葦便可生長,黑夜白晝生生不息。詩人艾青曾作《蘆葦》一詩:“不長在高山上,悄悄地站在水邊,沒有竹子神氣,像草一樣謙卑,即使開了花,不惹人注意,色彩不鮮艷,也沒有香味,我卻贊美它?!?/p>
王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