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曹妃甸野生植物大觀
- 唐山市曹妃甸區政協文史委編
- 1367字
- 2021-10-29 10:05:22
浮萍與紫萍
“小娃撐小艇,偷采白蓮回。不解藏蹤跡,浮萍一道開。”一個小孩撐著小船去偷偷地采白蓮,摘了幾個又趕快劃了回來,他還不知道怎么偷偷地隱藏自己的蹤跡,自以為誰都沒有發現,可是小船駛過,浮萍卻出賣了他,留下了一道明顯的水線。短短20個字,白居易便刻畫出了一個活潑、天真的小孩兒形象。
“浮萍一道開”是怎么回事?原來浮萍通常以葉狀體之側邊生無性芽,從而進行無性繁殖,這種無性繁殖會迅速增加個體數量,短短的時間內就會覆蓋整個水面,正如李時珍所云“一葉經宿即生數葉”一樣,密密麻麻,一片綠。所以就有了小船劃過,浮萍給暴露了路線,不過不用怕,過不了多長時間浮萍就又慢慢地隨水流布滿池塘,把蹤跡隱藏掉了。
據《中國植物志》記載,“浮萍為飄浮植物。葉狀體對稱,表面綠色,背面淺黃色或綠白色,近圓形,倒卵形或倒卵狀橢圓形,全緣,長1.5~5毫米,寬2~3毫米,上面稍凸起或沿中線隆起,脈3,不明顯,背面垂生絲狀根1條,根白色,長3~4厘米,根冠鈍頭,根鞘無翅。葉狀體背面一側具囊,新葉狀體于囊內形成浮出,以極短的細柄與母體相連,隨后脫落。雌花具彎生胚珠1枚,果實無翅,近陀螺狀,種子具凸出的胚乳并具12~15條縱肋”。之前的恩格勒分類系統將浮萍單列為一個科,現在的APG系統已將浮萍科合并到天南星科,于是浮萍就成了天南星科浮萍屬植物。在曹妃甸區的各個河道以及池塘,都有浮萍的存在,而且還很密集。在這里邊還會混生一種植物,那就是紫萍,其葉狀體扁平,闊倒卵形,長5~8毫米,寬4~6毫米,先端鈍圓,表面綠色,背面紫色,具掌狀脈5~11條,背面中央生5~11條根,根長3~5厘米,白綠色,根冠尖,脫落;根基附近的一側囊內形成圓形新芽,萌發后,幼小葉狀體漸從囊內浮出,由一細弱的柄與母體相連。花未見,據記載,肉穗花序有2個雄花和1個雌花。那么混生在一起的浮萍和紫萍怎么區分呢?第一,浮萍的根就有一條,而且葉背面為綠色;紫萍有5~11條根,葉背面為紫色。第二,按大小也能區分,浮萍偏小,紫萍偏大。

浮萍/龐博 攝

紫萍/張玉江 攝
無論是浮萍還是紫萍,由于它們體型弱小,經常會隨著風在水面漂流,居無定所。正是由于它們的這種狀態,在文學作品中成為漂泊、散漫、薄情的代名詞。歷代詩人的筆下,浮萍的帶入更多了一份傷情,唐代大詩人杜甫有詩“漂泊猶杯酒,踟躕此驛亭。相看萬里外,同是一浮萍”;白居易有詩“淼茫積水非吾土,飄泊浮萍是我身”;宋代詞人方千里有“山色澄秋,水光融日,浮萍飄碎還圓”,沈瀛有“人生世,多聚散,似浮萍”;南宋王從叔又有“風中柳絮水中萍,聚散兩無情”,詩中無疑都道出了別離、漂泊、無奈的傷情。
在曹妃甸區的水域,浮萍和紫萍往往會布滿幾米寬的水面,全是綠油油一片。這些密集的浮萍和紫萍會阻隔陽光和空氣,導致水生動物病死,而這些魚蝦腐爛后,會促使水體富營養化,也不利于水生動物的生存。慢慢地人們發現了浮萍和紫萍的價值,打撈上來的它們可以喂雞鴨,雞鴨不僅愛吃,而且也愛下蛋。打撈浮萍紫萍既能遏制水體富營養化,又能提高雞鴨生產,一舉兩得。另外浮萍和紫萍在中醫上也是一份良藥,兩者都有發汗、利尿的功效。
據研究,浮萍中含有很高的蛋白質,甚至高于大豆蛋白,它在法國和西班牙又被稱為“水中小扁豆”,亞洲的部分地區已經將浮萍作為食物,至于未來我們會不會有這個口福呢,期待我國學者的進一步研究了。
孫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