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道德鑰匙
如果你去開鎖,鑰匙卻怎么也插不進鑰匙孔里,你會怎么做?是繼續使勁嗎?當然不是,應該要停下來看看是不是拿錯了鑰匙。
道德這個話題,人類講了幾千年了,怎么還在講呢?肯定是講來講去也沒有真正解決問題!那還要不要講呢?不講道德是不是會更加混亂呢?
大道至簡,看起來深奧的道理,往往就隱藏在生活中:既然我們拿鑰匙開門是這樣的思路,那道德呢?道德鑰匙是不是拿錯了啊?
老子的偉大,就在于他看到了人們一直拿著錯誤的鑰匙在努力開鎖。那就讓我們看看老子是如何幫我們找到正確的鑰匙的吧!
【經文】
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釋意】
社會的公正被拋棄了,才有提倡仁義的需要;
聰明智巧的現象出現了,偽詐才會盛行一時;
家庭出現了糾紛,才有強調孝慈的必要;
國家陷于混亂,才會呼喚所謂的忠臣。
【核心要義】
道德鑰匙。
合于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