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空內心,回歸大道
老子洞察了人們內心的想法常常是違背大道的,即使是出于好意,也難以成為真正的道德。于是勸說人們,別再堅持主觀的想法,哪怕說起來、聽起來很美好的仁義,告訴人們要清空內心的成見,像橐籥(風箱)那樣中空,遵循天地正道的規律,反而能夠擁有無窮的力量。
人若悟道,就要學習效仿大道或者風箱的原理,內心少些念頭,就能跟萬物對接、融合,自身的生命力就會發生奇跡般的變化。人一動心思,就會遠離大道,就會與大道這種巨大無比的、主宰性的力量相對抗,自然不會有什么好結果:違背規律,就會受到規律的懲罰!不是規律要懲罰人,是人心中的愚蠢之念在懲罰自己。學道、修道,就是要清空自己的妄念和雜念,少用自己的主觀念頭,警惕自己的夸夸其談,保持內心的虛靜,這樣才能讓自己的生命與大道無窮的力量融為一體。正如莊子在《莊子·知北游》中所言的大道之性:“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時有明法而不議,萬物有成理而不說?!?/p>
由此可見,仁義也好,情義也好,愛情也好,這些德只有在道上,也就是符合規律,才可能是真德;否則,必然是無根之草,必然會變成人間虛偽的一塊遮羞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