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二節 項目的可行性研究

一、可行性研究的含義

可行性研究是指對擬建項目在政策上和經濟上的可行性進行研究,為項目投資決策提供科學依據,即在國家產業政策允許下,對擬建項目的技術先進性和經濟合理性進行全面分析與論證,以期達到最佳經濟效益的一種科學工作方法,這也是必經的決策程序。目前,世界各國可行性研究的具體做法不完全相同,但均把它作為投資決策的重要程序。這種方法已被普遍認可,發達國家不僅如此,發展中國家也如此。

可行性研究要回答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①市場上項目建設的必要性;②項目建設條件;③工藝、技術、設備是否先進適用;④經濟上的盈利能力,以及投資見效時間;⑤項目進度安排;⑥項目獲利能力的可靠性及風險性分析。

我國于20世紀70年代引進可行性研究,并于20世紀80年代開始實施。1983年,國家計委頒布了《關于建設項目進行可行性研究試行管理方法》,并在全國試行。在此基礎上,計委和建設部又組織國內專家結合我國國情和改革實際,對《建設項目經濟評價方法與參數》進行了重大修正和補充,1993年,以計〔1993〕530號文頒布了第二版,2006年又以發改投資〔2006〕1325號文頒布了第三版,極大地提高了我國項目評估方法的科學性、實用性、完整性和可操作性,并使其逐步實現科學化、規范化、程序化、民主化和制度化。

二、可行性研究的內容

可行性研究的內容隨著建設項目行業的不同而有所差別,不同的行業雖然各有側重,但其內容大同小異。根據國家計委頒發的《關于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的試行管理辦法》規定,一個工業性投資項目的可行性研究應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一)總論

(1)項目提出的背景和歷史情況(企業的改、擴建項目要說明企業的現在概況),以及投資的必要性和經濟意義。

(2)研究工作的依據和范圍,以及項目發展概況及有關審批文件。目標選擇是可行性研究的首要內容,項目的確定必須以符合我國經濟發展需要為前提。

(二)需求預測和擬建項目的規模

(1)國內外市場供需情況的預測。這是確定項目建設規模和產品方案的先決條件和依據。

(2)國內現有工廠生產能力的估計。這部分要考慮現有企業技術改造后可能挖掘的潛力。

(3)銷售預測、價格分析、產品競爭能力及進入國際市場的前景。這部分要求對銷售前景的預測要可靠,調查的數字要準確,對預測和調查結果要進行分析和判斷,明確項目產品的發展前景。

(4)擬建項目的規模、產品方案和發展方向的技術經濟分析。

(三)資源、原材料、燃料及公用設施的情況

(1)經過儲量委員會正式批準的資源儲量、品位、成分及開采、利用條約的評述。

(2)原料、材料、燃料的種類、數量、來源和供應的可能性。原料、材料、燃料供應的可能性、可靠性、經濟性是確定項目技術路線和發揮經濟效益的重要因素。

(3)所需公用設施的數量、供應方式和供應條件。公用設施包括供電、供水、供氣和交通運輸通信等設施,其協作、配套條件是項目建設的基本條件,是非常重要的部分。

(四)建廠條件和廠址方案

(1)建廠地區的地理位置、氣象、水文、地質、地形條件,離原料產地、市場距離遠近及社會經濟狀況等。

(2)交通、運輸及水電氣等的供應狀況和發展趨勢。

(3)廠址面積、征地范圍、移民的搬遷與安置規劃及其他建設條件選擇方案的論述。

(4)廠址的比較與選擇意見。

(五)設計方案

(1)項目的構成范圍(主要單項工程)、技術來源和生產方法、主要技術工藝和設備選型方案的比較,以及引進技術、設備的來源、國別,設備的國內外分交或與外商合作制造的設想。

(2)全廠布置方案的初步選擇和土建工程量估算。

(3)公用輔助設施和廠內外交通運輸方式的比較和初步選擇。

設計方案的制訂、技術選擇、設備選型、廠內平面布置等都是可行性研究的重要內容,直接影響項目的技術水平、基建投資、經營成本,對項目的綜合技術經濟指標起決定性的作用。

(六)環境保護

環境保護研究指調查環境現狀,預測項目對環境的影響,提出環境保護和“三廢”治理的初步方案,包括下列內容。

(1)分析擬建項目“三廢”(廢氣、廢水、廢渣)的種類、成分、數量及對環境影響的程度。

(2)治理方案的選擇和綜合利用情況。

(3)對環境影響的評價。

(七)企業組織、勞動定員和人員培訓

(1)全廠生產管理體制、機構設置的論述。

(2)勞動定員的配備方案。

(3)人員培訓規劃和費用估算。

(八)實施進度的建議

項目的實施進度直接影響資金周轉和投資效益情況,因此,企業應當采用現代化管理技術——網絡計劃技術,合理組織施工。關于實施進度的內容如下。

(1)勘察設計、設備制造、工程施工、安裝、試生產所需的時間和進度要求。

(2)整個工程項目的實施方案和進度的選擇方案。

(3)論述最佳實施計劃方案的選擇,并用一般圖表和網絡表示。

(九)投資、生產成本的估算和資金籌措

(1)主體工程和輔助配套工程所需投資的估算(利用外資或引進技術項目包含項目用匯額的計算)。

(2)生產流動資金的估算(需進口的原材料和零配件的項目包含生產用匯額的計算)。

(3)生產成本、銷售收入、稅金和利潤的分析和估算。

(4)資金的來源、籌措方式及貸款償還方式。

(十)企業經濟和國民經濟評價

(1)企業經濟效益的分析。

(2)國民經濟效益的分析。

(3)不確定性分析。

(十一)結論

(1)運用各種指標數據,從技術、經濟和財務各方面論述擬建項目的可行性。

(2)存在的問題。

(3)提出建議。

可行性研究的內容可以分為三個方面:第一是市場研究。這是建設項目能否存在的基礎。如果產品沒有市場,項目也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而且項目的生產能力、建設規模都是根據市場的供需情況和銷售預測情況確定的。因此市場研究是項目可行性研究的前提和基礎,其主要任務是解決投資項目的必要性問題。第二是技術研究和資金的籌措,包括投入物、廠址、技術、設備、生產組織、資金來源等。這些問題主要是解決投資項目的可行性問題。第三是投資項目的經濟效益研究。這是可行性研究的重點和核心,能有效解決投資項目的合理性問題。綜上所述,可行性研究的主要任務是解決投資項目的必要性、可能性和合理性問題。它為項目如何進行建設提供了必要的手段和科學依據。

三、可行性研究的階段劃分及其主要內容

根據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UNIDO)編寫的《工業可行性研究手冊》規定,投資前期的可行性研究工作可分為機會研究、初步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項目評估與決策四個階段。項目評估是對項目的可行性研究報告所做的再評價工作,故在此有必要對項目可行性研究做簡單的闡述。

由于基礎資料的占有程度、研究深度及可靠程度要求不同,可行性研究各階段的工作性質、工作內容、投資成本、估算精度、工作時間與費用各不相同。項目可行性研究的階段劃分及內容深度比較如表1-1所示。

表1-1 項目可行性研究的階段劃分及內容深度比較

表1-1中的幾個階段的內容順次由淺入深,工作量由小到大,估算精度由粗到細,因而研究工作所需的時間和費用也逐漸增加。另外,在可行性研究的任何一個階段,只要得出“不可行”的結論,就不需要再繼續進行下一步的研究工作;可行性研究的工作階段和內容也可以根據項目的規模性質、要求和復雜程度進行適當的調整。

(一)機會研究

機會研究是可行性研究的第一個階段,其主要任務是尋找投資機會,為擬建投資項目的投資方向提出輪廓性的建議。它又可以分為一般機會研究和項目機會研究。

一般機會研究是以某個地區、某個行業或部門、某種資源為基礎的投資機會研究。項目機會研究是在一般機會研究基礎上以項目為對象進行的機會研究,項目機會研究將項目設想落實為項目投資建議,以引起投資者的注意和興趣,并引導其做出投資意向。

這一階段的工作內容相對比較粗略,一般根據類似項目的投資額及生產成本估算本項目的投資額與生產成本,初步分析投資效果。如果投資者對該項目感興趣,則可轉入下一步的可行性研究工作;否則,就停止研究工作。

(二)初步可行性研究

對于一般項目,我們僅靠機會研究尚不能進行取舍,還需要進行初步可行性研究,以進一步判斷其生命力。初步可行性研究是介于機會研究和可行性研究的中間階段,是在機會研究的基礎上進一步厘清擬建項目的規模、廠址、工藝設備、資源、組織機構和建設進度等情況,以判斷是否有可能和有必要進行下一步的可行性研究工作。其研究內容與可行性研究基本相同,只是在深度和廣度上有一定差距。

這一階段的主要工作是:分析投資機會研究的結論;對關鍵性問題進行專題的輔助性研究;論證項目的初步可行性,判定有無必要繼續進行研究;編制初步可行性研究報告。

初步可行性研究對項目投資的估算,一般可采用生產能力指數法、因素法、比例法或類比法等估算方法。估算精度一般控制在±20%,所需時間為4~6個月,所需費用約占投資額的0.25%。

(三)可行性研究

這一階段的可行性研究亦稱詳細可行性研究,是對項目進行詳細深入的技術經濟論證的階段,是項目決策研究的關鍵環節。其研究內容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以工業項目為例):第一,實施要點,簡單說明研究的結論和建議。第二,項目背景和歷史。第三,市場銷量和項目的生產能力,列舉市場預測的數據、估算的成本、價格、銷售收入及利潤等。第四,原材料投入。第五,項目實施的地點或廠址。第六,項目設計,說明生產工藝最優方案的選擇、工廠的總體設計、建筑物的布置、建筑材料和勞動力的需要量、建筑物和工程設施的投資估算。第七,工廠的管理費用。第八,項目人員編制,根據工廠生產能力和工藝過程,得出所需勞動力的構成、數量及工資支出等。第九,項目實施設計,說明項目建設的期限和建設進度。第十,項目的財務情況和國民經濟評價。

(四)項目評估與決策

項目評估是在可行性研究報告的基礎上進行的,其主要任務是對擬建項目的可行性研究報告提出評價意見,最終決定項目投資的可行程度并選擇合適的投資方案。

四、可行性研究的作用

投資項目可行性研究的主要作用是為項目投資決策提供科學依據,減少決策失誤造成的浪費,提高投資效果。經審批后的可行性研究,可產生以下幾個方面的作用。

(一)作為投資項目決策和編制可行性研究報告的依據

可行性研究就是項目投資建設的首要環節,項目投資決策者主要根據可行性研究的評價結果,決定一個投資項目是否應該投資和如何投資。因此,它是投資決策和編制可行性研究報告的主要依據,是項目建設的決策性法律文件。

(二)作為籌集資金和向銀行申請貸款的依據

現代市場經濟條件下,項目作為企業(或其他法人單位)設立的必要條件,需要從各個渠道籌集資金,包括向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申請貸款,而能向債權人或投資者展示項目前景的就是可行性研究工作及可行性研究報告。

(三)作為與投資項目有關的各部門簽訂協作條件協議、意向書或合同的依據

投資項目實施需要外部條件的支持,如供電、供水、供氣等,可行性研究報告被批準后,投資項目建設單位或其主管部門就可以與有關各方簽訂協作的意向書等。

(四)作為開展初步設計工作的基礎

可行性研究中對產品方案、建設規模、廠址、工藝、設備等的研究結果,可作為工程項目初步設計的依據,初步設計是可行性研究結果的具體化。

(五)作為補充地形、地質工作和補充工業試驗的依據

對于項目設計,可根據可行性研究的要求,進行有關地形、地質資料的補充勘測、勘探工作,對有關技術進行補充工業試驗,以增強技術工藝的成熟性。

(六)作為從國外引進技術、引進設備的依據

可行性研究報告被批準后,企業就可與國外廠商進行談判,選擇理想的合作伙伴,做好從國外引進技術和設備的前期工作。

(七)作為環保部門審查項目對環境的影響的依據

投資項目對環境的影響是可行性研究必備的一個研究項目,項目的建設需要環保部門的審批認可,因而,可行性研究報告成為環保部門審查項目的重要依據之一。

(八)作為安排計劃、開展各項建設前期準備工作的參考

國家各級計劃部門編制固定資產投資計劃時,可行性研究可作為重要依據;投資項目編制實施計劃時,可行性研究報告可作為重要參考;項目開展各種建設前期準備工作時,可行性研究報告可作為參考。

五、項目評估與可行性研究的關系

(一)項目評估與可行性研究的共同點

項目評估與可行性研究都是投資項目前期工作的重要內容,并且兩者在出發點、基本原理等方面具有一致性,因此兩者有很多的相似性。

1.兩者均處于項目投資周期的前期階段

項目周期分為三個階段,項目評估和項目可行性研究都是處于投資前期的工作,是決策前的技術經濟分析論證工作。它們都是為了實現投資決策的科學化、規范化,減少投資風險和避免投資決策失誤,在投資前期所進行的工作。這些工作的成效關系項目未來實施后的生命力、競爭力。因而它們都是決定項目投資成敗的重要環節。

2.兩者的出發點一致

項目評估和項目可行性研究都是以企業和國家利益為出發點的,一般來說,市場是它們研究的基點,一切資源的配置都要考慮市場的需求變化,遵守國家的有關方針政策和產業政策規定。因而,它們在國家的宏觀規劃中、在企業(項目)的計劃中,都扮演重要的、類似的作用。

3.兩者的基本原理一致

無論是項目評估還是項目可行性研究,它們的研究目的是一樣的,都是要提高投資項目的科學決策水平,因而都需要進行深入細致的調查研究,運用規范化的評價方法和統一的參數、技術標準和定額資料,采用同一衡量尺度和標準,實事求是地對擬建項目進行技術經濟分析論證,力求在資料來源可靠、數據準確的基礎上,對項目未來的資源可能性、技術可行性和經濟合理性進行評判,從而形成科學的決策意見。

項目評估和項目可行性研究的這種相似性,是由兩者之間的密切關系所決定的。兩者的關系主要是一種因果關系,即項目評估是對可行性研究報告的審查與鑒定,也就是說,項目評估是在可行性研究的基礎上進行的,評估的對象是可行性研究報告。因此,沒有可行性研究就不存在項目評估,項目評估是可行性研究的延伸;而項目評估的實質在于決策,不經過項目評估,可行性研究也不能最后成立。由此可以說,項目評估同可行性研究相比較,項目評估處于更高的階段。

(二)項目評估與可行性研究的不同點

盡管有著上述的相似關系,項目評估和項目的可行性研究也存在著一些明顯的差異,這些差異主要表現如下。

1.研究的執行單位不同

為了保證投資項目決策的科學性和獨立性,項目評估和項目的可行性研究分別是由不同的機構執行的。在我國,可行性研究通常是由項目的建設單位主持,由它們委托給具有資質的專業設計或咨詢機構完成這項任務,這些機構的研究工作是對項目業主負責的;而項目評估是由決策機構或者貸款、出資機構組織的一項工作,它們可以自行進行評估,也可以委托給專業的設計和咨詢機構完成此項工作,受托者要對決策機構和出資者負責。

2.研究的角度不同

可行性研究主要是站在企業主的角度,從企業自身的利益去分析項目存在和運行的意義;而項目評估是決策者和出資者對項目的評估,因此它們的角度是國家的利益、出資者的利益。

3.研究的側重點不同

可行性研究的側重點是項目建設的必要性、建設條件、技術可行性、財務的合理性等方面,主要是考察項目實施對企業盈利能力的影響程度。項目評估如果是由決策機構進行的,就要關注對國家宏觀布局和宏觀調控的影響,就會站在國家部門、地區和行業的角度審視項目;如果是由出資者進行的,則會側重分析出資的安全性、項目的還款能力和財務效益。

4.在項目管理中所起的作用不同

投資項目的前期工作包含項目規劃、機會研究、編制項目建議書、可行性研究、項目評估等不同的階段。可行性研究的環節(項目規劃、機會研究、編制項目建議書、可行性研究等)都是從擬投資項目方案的整體科學性、經濟合理性等方面所做的工作,其作用主要是為確定項目投資的價值提供必要的依據。而項目評估是項目的審批決策和出資者的審查決策工作,其基本工作是對可行性研究報告提出評審意見,以便最終決定是否選擇該項目進行投資,其作用是為決策者提供直接的、最終的決策依據,因而具有決定性。

主站蜘蛛池模板: 垫江县| 商城县| 吕梁市| 体育| 崇文区| 庆元县| 兴义市| 红原县| 陆丰市| 六安市| 邹城市| 漠河县| 周口市| 溧水县| 互助| 仁布县| 五指山市| 福鼎市| 平山县| 日照市| 祁连县| 灵宝市| 玛纳斯县| 咸宁市| 吉水县| 望都县| 永靖县| 福建省| 共和县| 盘山县| 胶南市| 察雅县| 原阳县| 麻江县| 壶关县| 友谊县| 泰安市| 泉州市| 漳平市| 阿克苏市| 沽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