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7講 人身保險功能之債務隔離

“父債子還”這句成語出自祝興義《此生此夜》:“我知道自己出身不好,在娘胎就背上父親罪惡的包袱。就算是‘父債子還’吧。”“父債子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倫理道德,在我國的相關立法中也有所反映。

《繼承法》第三十三條規定,繼承遺產應當清償被繼承人依法應當繳納的稅款和債務,繳納稅款和清償債務以他的遺產實際價值為限。超過遺產實際價值的部分,繼承人自愿償還的,不在此限。繼承人放棄繼承的,對被繼承人依法應當繳納的稅款和債務可以不負償還責任。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一條規定,繼承人以所得遺產實際價值為限清償被繼承人依法應當繳納的稅款和債務。超過遺產實際價值部分,繼承人自愿償還的,不在此限。繼承人放棄繼承的,對被繼承人依法應當繳納的稅款和債務可以不負清償責任。

由此可知,如果被繼承人生前有未清償的債務,則繼承人應在繼承遺產實際價值范圍內先償還債務,之后還有剩余遺產的,才能由繼承人繼承取得。這就是《繼承法》和《民法典》對“父債子還”倫理的體現。從法理上來說,它體現了債權人的債權大于繼承人的繼承權的理念。

那么,有沒有可能存在一種財產,在長輩傳給后代時,不受長輩債務的影響呢?答案是肯定的,那就是人身保險中的身故保險金。我們來看以下案例:

2009年,王總給自己購買了一份終身壽險,投保人和被保險人為自己,身故保險金受益人為兒子小王。2017年,王總在出差途中遭遇車禍身故。王總身故后,其債權人紛紛上門討債。請問:王總身故后,身故保險金要用于償還王總生前債務嗎?

《人身保險金批復》規定,根據我國保險法規有關條文規定的精神,人身保險金能否列入被保險人的遺產,取決于被保險人是否指定了受益人。指定了受益人的,被保險人死亡后,其人身保險金應付給受益人;未指定受益人的,被保險人死亡后,其人身保險金應作為其遺產處理,可以用來清償債務或賠償。

本案例中,身故保險金來源于王總購買的終身壽險,且已指定受益人為小王,故王總身故時受益人為小王。所以,保險公司給付的身故保險金不再作為被保險人王總的遺產,不用償還其生前債務。小王可以避開王總的生前債務,安全地取得身故保險金。

假設王總沒有購買終身壽險,那么王總當初省下的保險費,就會作為自己的遺產,先用于償還生前債務,如有余額才能由小王繼承。

需要說明的是,如果在王總生前,王總的債權人已要求執行王總名下的保單,那么王總的保單將可能不保。這涉及投保人風險(保單執行)的問題,相關內容在后續板塊中詳細展開,此處不予細述。本案例中,王總已經身故,所以就不存在其名下的終身壽險保單被執行的風險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文水县| 茌平县| 阜平县| 牙克石市| 海口市| 巴塘县| 蓬溪县| 新巴尔虎左旗| 丹巴县| 武宣县| 宜阳县| 浦东新区| 将乐县| 和顺县| 清涧县| 泸州市| 北海市| 桐柏县| 霸州市| 江川县| 十堰市| 霍山县| 达日县| 宝山区| 六枝特区| 奉新县| 拜城县| 修武县| 曲靖市| 凉山| 洞头县| 屏边| 榆树市| 始兴县| 平阳县| 郑州市| 和平区| 兰溪市| 财经| 新巴尔虎左旗| 石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