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暢游在知識的海洋中
-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Three Days to See(雙語譯林·壹力文庫)
- 海倫·凱勒
- 3184字
- 2020-12-07 17:00:20
我教育生活中第二個比較重要的階段就是閱讀。
當我剛可以拼寫幾個字母的時候,莎莉文老師就給我一些有凸起的字母硬紙片。我很快就知道了,每一個凸起的字都代表某種物體、某種行為或某種特性。我有一個框架,可以用所學到的字在上面排列出短句子。但我在用這些硬紙片排列出短句之前,習慣把單詞和實物聯系起來。比如我先找出寫有“娃娃”、“是”、“在……上”和“床”的硬紙片,把每個硬紙片放在相關的物體上,然后再把娃娃擺在床上,在旁邊擺上寫有“是”、“在……上”和“床”的卡片,這樣既用詞造了一個句子,又用與之有關的物體表現了句子的內容。
一天,莎莉文老師讓我把“GIRL”(女孩)這個詞別在圍裙上,然后站在衣柜里,把“IS”(是)、“IN”(在……里)、“WARDROBE”(衣柜)這幾個詞放在框架上,這成了我最喜歡的一種游戲。我和老師有時一玩就是幾個小時,屋子里的東西常常都被我們擺成了語句。
這些拼卡游戲只是進入閱讀世界的最初階段。不久,我就急切地開始拿起“啟蒙讀本”,來尋找那些我已經認識的字。一旦找到一個認識的字,就像在玩捉迷藏時逮著一個人一樣興奮不已。就這樣,我開始了我的閱讀生涯。
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我沒有正規的課程。即使非常認真地學,也只是像在玩游戲,而不像在上課。莎莉文小姐無論教我什么,總是用一些美麗的故事和動人的詩篇來加以講解。如果發現我有興趣,就不斷與我討論,好像自己也變成了一個小女孩。孩子們不耐煩做的事,如學語法,做算術題,以及較為嚴格地解答問題,在她的耐心指導下,我做起來都興味盎然。這些都成了我最美好的回憶。
我無法解釋莎莉文小姐對我的快樂和愿望所表現的特有耐心,或許是和盲人長期接觸的緣故吧!她有一種奇妙的描述事物的本領。那些枯燥無味的細節,她一帶而過,使我從來不會感到乏味和厭煩,她也從來不會責備我是否忘了她所交代的功課。她可以把枯燥無味的科學知識,生動形象、循序漸進地為我作講解,使我自然而然地記住她講的內容。
我們經常坐在戶外,在陽光燦爛的樹林里讀書、學習。在這里,我學到的東西飽含著森林的氣息——樹脂的松香味混雜著野葡萄的芳香。坐在茂盛的樹蔭下,世界萬物都是供我學習的原材料,都能給我以啟迪。那些嗡嗡作響、低聲鳴叫、婉轉歌唱或開花吐香的萬物,都成了我學習的對象。青蛙、螞蚱和蟋蟀時常被我抓住,放在捂起的手心里,我靜靜地等候著它們的鳴叫。還有毛茸茸的小雞、綻開的野花、木棉、河邊的紫羅蘭,那柔軟的纖維和毛絨的棉子,那微風吹過玉米田發出的颯颯聲,玉米葉子互相碰撞的沙沙聲,那被我們抓住的在草地上吃草的小馬,它那憤怒的嘶鳴以及嘴里發出的青草氣息,都在我的腦海里留下深深的烙印。
有時候,天剛剛亮,我就起身溜進花園里,晨霧籠罩著花草。誰能體會到把玫瑰花輕柔地握在手心里的無限樂趣?誰能體味百合花在徐徐的晨風中搖曳的美姿?采摘鮮花,有時會一下子抓到鉆在花里的昆蟲,我可以感覺到它們受到外界壓力,振翅欲飛,發出的細微振動聲。
我們也喜歡到果園去,在那里,各種果實七月初便成熟了。毛茸茸的大桃子垂到我的手中。一陣微風吹過樹林,熟透了的蘋果滾落在地。我把落到腳旁的蘋果撿起來,用圍裙兜著,把臉貼在蘋果上,體味著上面太陽的余溫,那種感覺是如此的美妙!我常常快樂地跳躍著回家。
我們最喜歡到凱勒碼頭散步,那是田納西河邊一個荒蕪破敗的碼頭,是南北戰爭時為了部隊登陸而修建的。我們在那里一待就是幾個小時,一邊玩一邊學習地理知識。我們用鵝卵石造堤、建島、筑湖、開河,盡管是玩樂,卻也在不知不覺中上了一課。莎莉文小姐給我描述了我們這個又大又圓的地球,地球上的火山、被埋在地下的城市、不斷移動的冰河以及其他許許多多奇聞軼事,我越聽越覺得新奇。
她用黏土給我做立體的地圖,使我可以用手觸摸到凸起的山脊、凹陷的山谷和蜿蜒曲折的河流。這些我都非常喜歡,但卻總是分不清赤道和兩極。莎莉文小姐為了更形象地描述地球,用一根根線代表經緯線,用一根樹枝代表貫穿南北極的地軸。這一切都那么逼真,以致只要有人提起氣溫帶,我腦海里就會浮現出許多一連串編織而成的圓圈。我想,假若有人騙我說白熊會爬上北極那根柱子,我想我會信以為真的。
算術是我唯一不喜歡的功課,起初我便對數字不感興趣。莎莉文小姐用線串上珠子來教我數數兒,通過擺弄草棍來教我學加減法。但是,每次總是擺不到五六道題,我就感到厭煩了。每天做完幾道算術題,我就會心安理得地認為自己已經盡到責任,應該可以出去找伙伴們玩了。
我也是用這種游戲的方式學習動物學和植物學的。
一次,有一位先生寄給我一些化石,他的名字我已經忘記。其中有美麗花紋的貝殼化石、有鳥爪印的砂巖以及蕨類植物化石。這些化石打開了我試圖了解遠古世界的心扉。我滿懷恐懼地傾聽莎莉文小姐講述那些兇猛的野獸,它們的名字聽起來古怪,而且很難發音。這些猛獸在原始森林中到處游蕩,撕斷大樹的枝葉當食物,最后默默無聲地死在年代久遠的沼澤地里。很長一段時間,我老夢見這些怪獸,那陰暗可怕的地質時期同現在形成了鮮明的對照。
現在的人們該是多么幸福啊!陽光普照大地,百花爭奇斗艷,田野中回蕩著我那匹小馬悅耳的蹄聲。
還有一次,有人送給我一個美麗的貝殼。老師就給我講小小的軟體動物是如何給自己建造如此色彩斑斕的安身之所的,在水波不興的靜謐的夜晚,鸚鵡螺如何乘著它的“珍珠船”泛舟在蔚藍的印度洋上。我聽得津津有味,驚嘆不已。
在我學過了許許多多有關海洋動物生活習慣的知識和趣聞后,老師送給我一本名為《馱著房子的鸚鵡螺》的書,從書中我學到了軟體動物的造殼過程。同時我也領悟到,人類智慧的發展如同鸚鵡螺奇妙的套膜把從海水中吸收的物質,轉換成身體的一部分一樣,成為一顆顆思想的珍珠。
從植物的生長中,我也學到了很多東西。莎莉文老師為我買了一株百合花,放在陽光燦爛的窗臺上。不久,一個個嫩綠、尖尖的花蕾伸展出來。花蕾外包著的葉子如同人的纖細手指一般,緩緩地綻放,好像不愿讓人窺見里面艷麗的花朵。可一旦開了頭,葉子張開的速度便加快了,但依然是井井有條,不慌不亂,一點不失原有的次序。最為神奇的是,它們中一定會有一個最大最美麗的,它的姿態要比其他蓓蕾雍容華貴,似乎躲在柔軟、光滑的外衣里面的花朵知道自己是神圣的百花之王,等到其他靦腆的姐妹們脫下她們綠色的頭巾后,整個枝頭掛滿了怒放的花朵,芳香襲人。
家里擺滿了花盆的窗臺上,有一個球形玻璃魚缸。不知道誰在里面放了十一只蝌蚪。我興奮地把手指放進水里,感覺到蝌蚪在我手指間自由自在地游動。一天,一個膽大的家伙竟然跳出魚缸,掉在地板上,等我發現時它已經奄奄一息了。當我剛把它放回水里,它就迅速地潛入水底,快活地游起來。它雖然曾經跳出魚缸,見識過了世面,現在卻心甘情愿地待在這倒掛金鐘花下的玻璃房子里,直到變成神氣活現的青蛙為止。那時它就會跳進花園那頭綠樹成蔭的池塘中,用它那優美的情歌把夏夜變成音樂的世界。
就這樣,我不斷地從生命本身汲取知識。是莎莉文老師讓我無憂無慮地生活在愛的喜悅和驚奇之中,讓生命中的一切都充滿了愛意。她從不放過任何一個機會讓我體味世間一切事物的美,她每時每刻都在動腦筋、想辦法,使我的生活變得美好和更有意義。她認識到孩子的心靈就像溪水沿著河床子千回百轉,一會兒映出花朵,一會兒映出灌木,一會兒映出朵朵輕云,佳境不絕。她用盡心思給我引路,因為她懂得,孩子的心靈和小溪一樣,還需要山澗泉水來補充,匯合成大江大河,在那平靜如鏡的河面上映出連綿起伏的山峰,映出燦爛耀眼的樹影和藍天,映出花朵的美麗形貌。
每個老師都能把孩子領進教室,但并不是每個老師都能使孩子學到真正的東西。我的老師與我相親相愛,密不可分,我永遠也分不清,我對所有美好事物的喜愛,有多少是自己內心固有的,有多少是她賜予我的。她已經成為我生活的一部分,我是沿著她的足跡前進的。我生命中所有美好的東西都屬于她,我的才能、抱負和歡樂,無不由她的愛所點化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