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公路上的孩子們
- 變形記(世界文學名著)
- 卡夫卡
- 2160字
- 2020-12-08 18:15:15
我聽到車子在花園柵欄旁經過,有時我也能從微微搖動著的樹葉隙縫中看到它們。在炎熱的夏日里車輻和車轅的木料發出多么強烈的噼啪聲!干活的從田間回來,揚起陣陣笑聲,使車子發出的聲音簡直有些可惡。
我坐在我們家的小秋千上,正在我雙親的花園樹蔭下休息。
柵欄前一直沒有安靜下來。此刻孩子們奔跑過去;糧車上的男男女女坐在禾把上,花壇周圍逐漸暗淡下來;傍晚時分,我看見一位拿著手杖的紳士悠然地散步,有幾個姑娘手臂挽著手臂迎著他走來,問候了一聲走進路邊的草地里。
然后有幾只鳥兒像噴射出一般向天空飛去,我的目光緊盯著它們,看它們怎樣一股勁地向上飛去,直到我不再相信,這不是它們在向上飛,而是我在向下墜落。我有些頭暈,緊緊抓住秋千繩子,開始悠悠地蕩起來。很快我就越蕩越高,微風越吹越涼,天空中飛鳥消失了,出現了閃爍的星星。
我在燭光下吃晚飯。我常常把雙臂放在臺板上,已經很累,大口咬著黃油面包。褶裥的窗簾被熱風吹得鼓起來了,有時外面走過的人想要看清楚我或者要同我說話,就得用雙手牢牢地抓住窗簾。多數情況下蠟燭很快就被吹滅,在這昏暗的燭煙中,聚在一起的蚊子還要遨游一會兒工夫,這時如果有人從窗外向我打聽事情,我看他,就像看著一堆東西,或者什么也看不見,他也并不指望得到什么回答。
然后有人越過窗戶跳進來,通報說,其余的人都已經在房前了,這樣我就嘆著氣站起來。
“不,你為什么要嘆氣?發生了什么事?是不是有什么特別不順心的倒霉事?難道我們再也無法補救了嗎?真的一切都完了嗎?”
沒有什么了不得的事。我們很快跑到房前。“謝天謝地,你們終于來了!”——“你總是遲到!”——“怎么就是我呢?”——“正是你,如果你不想參加,那就待在家里。”——“別那么高傲!”——“什么?別那么高傲?你怎么這樣說?”
我們這些小孩在晚上走著。沒有什么白天和黑夜。一會兒我們衣服上的紐扣相互摩擦著就像牙齒一樣排列在一起,一會兒我們又相互保持等同的距離奔跑,口中冒著熱氣,像熱帶動物一樣。我們像古代戰爭中穿胸鎧的騎士,踏著沉重的步伐,一個接一個地往下穿過小巷,兩腿一使勁又沖上公路。個別幾個走進了公路邊的壕溝里,他們幾乎還沒有在黑暗的斜坡前消失,就已經像陌生人一樣站在田間小路上,往下看著。
“快下來!”——“先上來!”——“好讓你們把我們推下來,以為我們想不到,我們還不至于那么傻。”——“你們都那么膽小,可以這么說,來吧,來吧!”——“真要我們這樣做?像你們一樣?要是這樣,你們就能將我們推下來?瞧你們那樣子?”
我們開始進攻,前面受到阻擋,于是我們躺在路邊壕溝的草地里,暈暈乎乎,自由自在。一切是那么舒坦、和諧,我們在草地上既不感到熱,也不感到冷,只是感到疲乏。
我們把身體側向右邊,把手放在耳朵下面,這時都想要入睡。盡管大家想再次抬起下巴站起來,但是卻跌入一條更深的壕溝里。于是我們想把手臂橫伸開去,向斜側蹬動雙腿,一躍而起,但肯定又會跌入更深的壕溝。就這樣我們并不想停止下來。
怎樣才能在最后這條壕溝里伸開四肢好好睡一覺,特別是雙膝伸平?我們幾乎還沒有想過。人們像病人似的仰面躺著,有點想哭。當有個男孩兩肘貼著臀部,那黑色的鞋底越過我們頭頂,從斜坡躍上公路時,大家便眨一下眼睛。
我們看到月亮已經升高,一輛郵車在月光下駛過。微風四處吹拂,即使在壕溝中我們也已感覺到了,附近的森林開始簌簌作響。這時,對一個人來說不再希望孑然一身獨自待著了。
“你們在哪兒?”——“上這兒來!”——“大家都到一起吧!”——“你躲藏什么,別胡鬧啦!”——“你們難道不知道,郵車已經過去了?”——“不知道!已經過去了嗎?”——“當然,你睡著時,郵車過去了。”——“我睡著了?會有這樣的事!”——“別說了,大家都看你睡著了。”——“我可沒有睡著。”——“快上這兒來!”
我們緊挨在一起,向前跑著,有的相互手拉著手,可是頭抬得都不高,因為現在是下坡路。有人喊出一種印第安人的戰爭呼號,我們的雙腿從未這樣快地奔跑,在跳躍時風兒托著我們的臀部。沒有什么能夠阻止我們;我們一直這樣飛跑,以至我們在超越別人時,甚至還能交叉著雙臂,從容不迫地環顧周圍。
在山溪的小橋上我們停了下來,跑在前面的人又跑了回來。橋下的流水拍打著石頭和樹根,好像還不到深夜。我們中間誰都沒有理由,為什么不跳到橋欄桿上。
在遠處樹叢后面駛出一列火車,所有的車廂都亮著燈,玻璃窗一定是放下來的。我們中有一人開始唱流行曲,我們大家也都想唱。我們唱得比火車開得更快。因為聲音還不夠響亮,我們便揮動起手臂。我們唱著歌擠到一起,感到非常愉快。當有人把他的聲音混入別人的聲音里,那這人就像給魚鉤釣住了一樣。
我們就這樣唱著,身后就是森林,唱入遠處的旅行者的耳中。村里的大人們還沒有睡,母親們為夜晚的來臨鋪好了床。
我們的時間到了。我吻了吻站在我身旁的人,向后面的三位只是伸過手去,然后開始往回跑,沒有人叫住我。在第一個他們不再能夠看見我的十字路口,我拐了彎,在田間小路上又跑進了森林。我向南方的城市奮力奔去,這城市在我們的村子里有這樣的傳說。
“那兒的人哪!你們想想,他們從不睡覺!”
“那為什么不睡覺呢?”
“因為他們從不疲倦。”
“那為什么不疲倦呢?”
“因為他們都是傻瓜。”
“難道傻瓜就不疲倦嗎?”
“傻瓜怎么能疲倦呢!”
孫坤榮 譯
(馬克斯·勃洛德認為此篇寫于1903/1904年。首次發表于191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