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為什么需要改革
2017年4月,G20成員國財長和央行行長要求成立全球金融治理名人小組并就全球金融架構和國際金融機構(IFIs)體系的治理提出改革建議,以便在新的全球時代促進經濟穩定和可持續增長,并考慮G20如何更好地發揮持續領導作用,為實現這些目標提供支持。
我們接受了這個任務,考慮的核心問題是為新的開放、競爭的世界秩序構建未來金融治理架構。過去70多年中,得益于開放、競爭的世界秩序,大量人口脫貧,各國生活水平普遍提高。這一秩序為前所未有的世界和平奠定了基礎。開放的世界秩序對每個國家的未來都至關重要,然而作為其支撐的國際治理和合作體系正搖搖欲墜。如果放任不管,我們很可能會陷入一個分割的世界,如果世界各國和各地區的政策不是相互促進,而是相互沖突,則最終每個國家都是輸家。
我們無法回到過去,現在面臨的核心挑戰是為已經發生的不可逆的變化的世界創建合作的國際新秩序。世界已經表現為多極化,在決策上更加去中心化,各國之間聯系也更加緊密。相比過去幾十年來我們所經歷的,未來的挑戰只會更加嚴峻和緊迫。
為實現包容性增長和共同繁榮,關鍵是各國要采取正確的國內政策,國際政策倡議也應當相互促進,為所有人創造更美好的未來。開放、競爭和協調良好的國際秩序將為所有國家創造共贏的結果。若這一秩序被削弱,全球增長和新的就業機會將被逐步侵蝕,金融穩定和全球共同目標將會更加脆弱,最終導致滿盤皆輸。同樣,合作性的國際主義只有促進更多國家實現包容性增長,才能長存不衰。
名人小組將最終的改革建議形成了這份報告,本報告提出的改革建議旨在加強全球金融治理并使其更具韌性,從而促進這一新的、合作性的國際秩序。當前體系缺乏一致性、協同能力和有效性,不足以支持全球發展和金融穩定中的最根本目標。我們必須使這一體系與時俱進,符合新時代的實際。
我們提出的這些改革建議是我們力所能及的,并且我們要通過堅定地落實改革的措施來實現金融治理體系整體更加有效運行。
我們提出的改革建議并不需要設立新的國際機構。我們只需要采取大膽和明確的步驟,確保現有的機構——無論是全球、區域還是雙邊機構——能夠作為一個整體運行。為此,我們需要在這些不同的機構間建立信任并提高透明度,利用它們共同的力量,讓整個體系產生更強大和更持續性的發展效應,降低危機的頻率和危害。
我們的建議本身建立在國際金融機構現行改革的基礎之上,并力圖使之更進一步。在改革過程中,各利益相關方都必須具有緊迫感,提高對統一認識和加強合作的認知,才會有利于各方。
為確保下個十年所必需的增長、就業機會和可持續性,我們的改革步伐和規模需要更上層樓。失敗將不僅僅影響經濟領域。為避免大規模的系統性危機,使發展中國家能為目前發展階段所必需的可持續經常賬戶赤字進行融資,同時避免出現不穩定和低增長的惡性循環,我們需要堅定地推進改革。
名人小組的任務是為所需要的變革提供一份獨立的報告。我們聚焦于系統性改革,而非單個機構的改革。我們未探討國際金融機構資本及股權結構這一重要問題,因為G20和國際金融機構正在對此進行審議。
我們秉持實事求是的指導原則,希望我們提出的建議能夠得到G20和國際金融機構以及國際貨幣與金融體系內的其他相關機構的真正貫徹與落實。為此,除了借助小組成員在政策制定方面的集體經驗外,我們還與一些國家的政府機構、國際金融機構、社會團體、智庫、學術界和慈善界的思想領袖,以及私人部門的專家進行了磋商。廣泛的交流互動幫助我們提煉了報告中的建議,希望這些建議可以在合理的時間框架內得以實施,并產生變革性的影響。
這是一份有雄心的報告,需要實干和落實。一些改革可以通過國際協調在短期內獲得成效。如果能集中精力全力落實,大部分改革可以在幾年內看到效果。還有一些改革則無須立即實施,我們敦促各方以開放的心態對待這些改革,并在必要時予以調整,以確保其落實。
本小組深入的研究和討論,得到了以悉達多·蒂瓦里為首的秘書處提供的有力支持。感謝G20給我們機會來研究這些重大事項。在提交這份報告時,我們既清醒地認識到國際社會面臨的重重挑戰,同時也對國際社會的共同信念滿懷希望。愿這些信念能使我們步入相互合作的國際主義新時代,這將使所有人受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