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火箭干部”公孫勝

《水滸傳》是世界上寫得最“慢”的小說之一:從北宋末年宋江起義(1124年前后),到小說問世的明嘉靖年間,這個過程長達四百年。無數人參與了“水滸”故事的創作,有說有唱,形式多樣……眾多好漢形象在這個漫長的過程中被陸陸續續創造出來,水滸寨中同桌吃飯的好兄弟,有可能相差三四百歲!

如前所說,像魯智深、武松、楊志、宋江、晁蓋等人的故事,早在宋元時就已經出現。自然,也有“成型”較晚的,像公孫勝,就很可能是在小說成書的最后階段才“定妝”的。

公孫勝身份特殊,是個道士,在山寨中地位頗高,排名僅次于宋江、盧俊義、吳用,位列第四。然而考察公孫勝的發跡史,我們發現他是水滸寨中“火箭式”的干部,提拔速度之快,令人妒忌!

在最早的“水滸”故事中,公孫勝“查無此人”。南宋畫家龔開(字圣與、圣予)喜歡聽里巷傳說的宋江故事,于是為三十六好漢畫像題詩。所畫的像早已不知去向,但所題的詩(《宋江三十六人贊》,以下或簡稱《畫贊》)卻被宋末人周密抄錄在他的《癸辛雜識》中。

龔開贊頌的三十六人中,沒有公孫勝的名字。公孫勝的名字最早出現在元代平話《大宋宣和遺事》中。不過在那里,他只是個山寨中叨陪末座的小頭目,面目模糊,全無故事;也不是啥道士,普通得不能再普通。

早期的元雜劇里,也不見他的身影。無論是《黑旋風雙獻功》《燕青博魚》還是《黑旋風負荊》,劇中屢見宋江、吳用、李逵、燕青等人的活躍身影,卻始終不見公孫勝。

有人問:空口無憑,你說公孫勝是“暴發戶”,有什么切實證據嗎?——當然有,讓我們從公孫勝登場看起。公孫勝出場是在《水滸》第15回,回目是《吳學究說三阮撞籌 公孫勝應七星聚義》。不過本回中有兩處矛盾,令人不解。

其一,參加智取生辰綱的好漢分明是八位(晁蓋、吳用、劉唐、阮家三兄弟、白勝和公孫勝),為什么要叫“七星聚義”呢?為了自圓其說,作者讓晁蓋出面解釋說:“我昨夜夢見北斗七星直墜在我屋脊上。斗柄上另有一顆小星,化道白光去了!”這里所說的“另有一顆小星”,應指白勝。然而白勝在此番行動中扮演賣酒漢子,是行動成敗的關鍵;后來又與眾人一同投奔梁山,也是天上的“星宿”(“地耗星”),有什么理由把他剔除在“七星”之外呢?

其二,生辰綱被劫,官府抓了白勝,又順藤摸瓜來抓晁蓋等。身為押司的宋江趕來報信,書中有詩贊道:“有仁有義宋公明,交結豪強秉志誠。一旦陰謀皆外泄,六人星火夜逃生。”——作案者八人,一人被捕,外面還應有七人,為啥“星火夜逃生”的是“六人”?

而且宋江見了晁蓋,說話也顛三倒四,先說“白勝已自拿在濟州大牢里了,供出你等六人……”又說“濟州府差一個何緝捕……來捉你等七人……”——到底是“六人”還是“七人”?

我們由此“大膽假設”:小說某個早期版本寫的確實是“七星聚義”;但在其后的書稿整合中,因某種目的,需要添加一人;于是“七星”變成八人。作者不得不讓晁蓋“癡人說夢”,說什么“另有一顆小星,化道白光去了”。而白勝被捕后,外面還剩七人,而非原故事中的六人。——不過在對書稿進行修改時,因改得匆忙,漏掉了兩處,由此露出馬腳。

1-2 公孫勝應七星聚義(選自容與堂本《水滸傳》)

接下來的問題是:這位后來添加的人是誰?——肯定不是晁蓋或吳用:他倆一個是行動總指揮,一個是軍師,缺一不可。劉唐是前來送信兒的,沒有他,身處鄉野的晁蓋何由得知生辰綱的消息?阮家三兄弟本是一奶同胞,也斷沒有只請兩個、排斥一個的道理。白勝扮演的賣酒人,同樣無法取代。——算來算去,那個可有可無的多余人,只能是公孫勝!

公孫勝也確實是最后加入的。他在萬事具備時才登場,而且一出場便來勢洶洶,只為莊客不肯引見,便一連打倒十來個人,令晁蓋吃了一驚。——要知道,作者如此虛張聲勢,正是為了掩蓋這個人物的尷尬:在本來完整的故事中硬插入一人,作者不能不刻意讓他表演一番。只是這表演有點過火,反而顯出不自然來。

公孫勝來得實在沒道理。照他自己講,此來的目的是“今有十萬貫金珠寶貝,專送與保正作進見之禮”。然而誰都知道,生辰綱的消息早已由劉唐帶來了,何勞你公孫先生疊床架屋、多此一舉?

公孫勝加盟之后,對整個行動也毫無助益。奪取生辰綱靠的仍是吳用的策劃、晁蓋的指揮、白勝的表演、眾人的配合。——按說憑著公孫勝的本領,只要捏訣作法、呼風喚雨,對付楊志十來個人還不是“小菜一碟”?然而公孫勝“出工不出力”,他在行動中的作用,跟一個普通莊客沒啥兩樣!

不僅這一回,日后坐上山寨高位,公孫勝的積極性也絲毫沒有提升。上山不久他就鬧著回鄉探母(第42回),而且一去不返;宋江派人三請五請,他才在十回以后再度露面。——從創作的角度看,這恐怕正是作者的有意安排:至少在這十回書中,作者不用再費心為這位山寨大佬編排故事了。

設身處地替作者想想,在小說創作的后期插入一個人物,并不困難;難的是讓此人跟已有的故事水乳交融。——作者做到了嗎?顯然沒有。

我們看到,公孫勝上山后只干過兩件露臉的事:一件是打高唐州,他跟高廉斗法獲勝(第54回);另一件是在芒碭山降服同樣會“作法”的樊瑞(第60回)。這兩回給人的印象是:盡管公孫勝法術高明,卻只能對付會法術的人;遇上世俗軍官如呼延灼、關勝等,他就沒咒念了!這顯然不合情理。

不過這又是沒辦法的事:其他故事早已寫好,你公孫勝本領再大,又如何插得進去?作者只好結合他的獨特本領,為他單獨安排了這兩回故事,然而寫得不夠精彩,夾在其他故事中,形同雞肋。

值得注意的還有,公孫勝又是最早離開義軍的高層領導:破遼之后、征方臘之前,他便告辭回鄉、修道奉母去了。——送走了公孫勝,作者大概長出了一口氣:他再也不用絞盡腦汁為這位重量級人物編寫新故事、安排新結局了,真是一身輕松!

附錄一:龔開《宋江三十六贊》

龔圣與作《宋江三十六贊》并序曰:“宋江事見于街談巷語,不足采著,雖有高如李嵩輩傳寫,士大夫亦不見黜。余年少時壯其人,欲存之畫贊,以未見信書載事實,不敢輕為。及異時見《東都事略》中載侍郎侯蒙傳有書一篇,陳制賊之計云:‘宋江以三十六人橫行河朔、京東,官軍數萬,無敢抗者,其材必有過人,不若赦過招降,使討方臘,以此自贖,或可平東南之亂。’余然后知江輩真有聞于時者。于是即三十六人,人為一贊,而箴體在焉。蓋其本撥矣,將使一歸于正,義勇不相戾,此詩人忠厚之心也。余嘗以江之所為,雖不得自齒,然其識性超卓有過人者,立號既不僭侈,名稱儼然,猶循軌轍,雖托之記載可也。古稱柳盜跖為盜賊之圣,以其守壹至于極處。能出類而拔萃若江者,其殆庶幾乎!雖然,彼跖與江,與之盜名而不辭,躬履盜跡而無諱者也,豈若世之亂臣賊子,畏影而自走,所為近在一身,而其禍未嘗不流四海。嗚呼!與其逢圣公之徒,孰若跖與江也?”

呼保義宋江

不假稱王,而呼保義。豈若狂卓,專犯諱忌。

智多星吳學究

古人用智,義國安民。惜哉所予,酒色粗人。

玉麒麟盧俊義

白玉麒麟,見之可愛。風塵太行,皮毛終壞。

大刀關勝

大刀關勝,豈云長孫。云長義勇,汝其后昆。

活閻羅阮小七

地下閻羅,追魂攝魄。今其活矣,名喝太伯。

尺八腿劉唐

將軍下短,貴稱侯王。汝豈非夫,腿尺八長。

沒羽箭張清

箭以羽行,破敵無頗。七札難穿,如游斜何。

浪子燕青

平康巷陌,豈知汝名。太行春色,有一丈青。

病尉遲孫立

尉遲壯士,以病自名。端能去病,國功可成。

浪里白跳張順

雪浪如山,汝能白跳。愿隨忠魂,來駕怒潮。

船火兒張橫

太行好漢,三十有六。無此火兒,其數不足。

短命二郎阮小二

灌口少年,短命何益。曷不監之,清源廟食。

花和尚魯智深

有飛飛兒,出家尤好。與爾同袍,佛也被惱。

行者武松

汝優婆塞,五戒在身。酒色財氣,更要殺人。

鐵鞭呼延綽

尉遲彥章,去來一身。長鞭鐵鑄,汝豈其人。

混江龍李俊

乖龍混江,射之即濟。武皇雄爭,自惜神臂。

九文龍史進

龍數肖九,汝有九文。盍從東皇,駕五色云。

小李廣花榮

中心慕漢,奪馬而歸。汝能慕廣,何憂數奇。

霹靂火秦明

霹靂有火,摧山破岳。天心無妄,汝孽自作。

黑旋風李逵

風有大小,不辨雌雄。山谷之中,遇爾亦兇。

小旋風柴進

風有大小,黑惡則懼。一噫之微,香滿太虛。

插翅虎雷橫

飛而食肉,有此雄奇。生入玉關,豈傷令姿。

神行太保戴宗

不疾而速,故神無方。汝行何之,敢離太行。

急先鋒索超

行軍出師,其鋒必先。汝勿銳進,天兵在前。

立地太歲阮小五

東家之西,即西家東。汝雖特立,何有吾宮。

青面獸楊志

圣人治世,四靈在郊。汝獸何名,走曠勞勞。

賽關索楊雄

關索之雄,超之亦賢。能持義勇,自命何全。

一直撞董平

昔樊將軍,鴻門直撞。斗酒肉肩,其言甚壯。

兩頭蛇解珍

左嚙右噬,其毒可畏。逢陰德人,杖之亦斃。

美髯公朱仝

長髯郁然,美哉豐姿。忍使尺宅,而見赤眉。

沒遮攔穆橫

出沒太行,茫無畔岸。雖沒遮攔,難離伙伴。

拼命三郎石秀

石秀拼命,志在金寶。大似河鲀,腹果一飽。

雙尾蝎解寶

醫師用蝎,其體貴全。反其常性,雷公汝嫌。

鐵天王晁蓋

毗沙天人,證紫金軀。頑鐵鑄汝,亦出洪爐。

金槍班徐寧

金不可辱,亦忌在穢。盍鑄長殳,羽林是衛。

撲天雕李應

鷙禽雄長,惟雕最狡。毋撲天飛,封狐在草。

此皆群盜之靡耳,圣與既各為之贊,又從而序論之。何哉?太史公序游俠而進奸雄,不免異世之譏,然其首著勝、廣于列傳,且為項籍作本紀,其意亦深矣,識者當自能辨之云。華不注山人戲書。

(周密《癸辛雜識·續集》)

主站蜘蛛池模板: 金沙县| 永顺县| 罗源县| 新田县| 合作市| 旌德县| 宝鸡市| 万载县| 金沙县| 米林县| 通化县| 长葛市| 湖北省| 句容市| 苍梧县| 马边| 图片| 沧州市| 舒兰市| 长丰县| 南丰县| 广德县| 博客| 新竹市| 崇礼县| 申扎县| 万盛区| 屏边| 自治县| 安多县| 象山县| 吉木萨尔县| 凤冈县| 来凤县| 宁河县| 会宁县| 临邑县| 双柏县| 黑山县| 绥江县| 正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