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一章 緒論

我們的世界是一個多民族的世界,多樣的民族和文化讓世界變得多姿多彩,但帶來美麗的同時,也產生了多元化與一體化之間愈演愈烈的矛盾?!拔覀兊氖澜缣幱谝粋€令人傷感、遺憾的境況。敵視、仇恨、偏狹、沖突充斥各地,令人震驚。所有這些在某種程度上都源于種族、民族、宗教或語言問題——這些正是人們期待……多元文化主義解決的問題?!?span id="azyufu6" class="super" id="ref2">[1]面對世界的諸多問題,以關注民族文化多樣性,主張尊重差異,追求多元文化平等、共存為目的的多元文化主義應運而生,成為民族國家緩和、解決多元化一體矛盾的首選良方。

加拿大是世界上第一個官方踐行多元文化主義,并將其法制化的國家。這些政策和發展模式為加拿大帶來了比較穩定的社會政治環境和較為和諧的民族、族裔關系,促進了不同文化之間的尊重與交流,成為世界上其他民族國家效仿的樣板。但是,當前,多元文化主義在西方國家的發展進入了一個低迷時期。在踐行多元文化主義的國家加拿大,多元文化主義政策受到了民眾的質疑與批評,他們指責多元文化主義政策過分強調“差別政治”,鼓勵個人的族裔認同而不是國家認同,有可能進一步加劇國家分裂。當前,加拿大聯邦政府仍然面臨著魁北克分離主義者以及少數土著激進主義團體的獨立要求,這也充分說明這樣的擔憂并不是沒有道理的。過去幾十年歐洲也一直奉行多元文化主義的政策,力圖解決歐洲多元一體的矛盾,但這種政策自實施起就一直面臨著廣泛的質疑。2010 年,多元文化主義在歐洲遭遇發展危機。德國總理安格拉·默克爾(Angela Merkel)宣稱,“所謂 ‘多元文化主義’ 的概念,即 ‘我們一起快快樂樂地生活’,這一想法已經行不通了”[2]。多元文化主義在德國“徹底失敗”。英國首相大衛·卡梅倫(David Cameron)、法國總統尼古拉·薩科齊(Nicolas Sarkozy)緊隨其后,于2011年年初宣布多元文化主義政策在英國、法國的實踐以失敗告終。[3]

多元文化主義在歐洲的退卻引發了廣泛的爭論與思考。多元文化主義是否失去了存在的價值?多元文化主義在世界經濟最發達的移民國家美國是否遭遇了同樣的境遇?

眾所周知,美國是一個移民國家,目前每年仍接納大約70萬新移民,比世界上任何其他國家接收的移民都要多。美國擁有多樣化的族群,使用的語言多達300種[4],幾乎囊括世界上所有的主要民族語言。除了族群多樣性外,美國的族裔關系也比較復雜,其中有在殖民地時期歷經殺戮、文化盡失的土著印第安人,有販賣為奴被迫移民北美的非裔美國人,有早期因宗教等原因自愿來到北美的歐洲移民,也有后來從世界各地移居美國的移民,移居的時間不同,種族不同,宗教不同,文化不同,習慣不同。這種“多元文化”的社會特點使美國在建國時期就開始了關于美國社會中“一元”與“多元”關系的討論。[5] 1782年,在紐約加入美國國籍的法國移民赫克托·圣約翰·德·克雷夫科爾(Hector St.John de Crèvecoeur)發表了《美國農夫信札》(Letters from an American Farmer),提出了“美國作為許多國家人民的熔爐”這一概念,奠定了美國處理族裔與文化差異時采取“熔爐論”的立場。1924年,“熔爐論”受到美國猶太籍哲學教授霍勒斯·M.卡倫(Horace M.Kallen)的批判。20 世紀60年代美國的民權運動為多元文化主義的興起準備了條件,促使美國國家和地方采取一系列具有多元文化主義性質的政策,如“雙語教學”“肯定性行動計劃”等。20世紀60—80年代,美國高校成了多元文化主義的實踐基地,如課程改革、質疑和抨擊“西方經典”、增加“受忽視群體”的相關課程等。族裔研究、女性研究也進入大學課程設置之中,多元文化教育逐漸成為時代的主流。多元文化主義在美國發展迅速,碩果累累。同時,多元文化主義及其政策在很大程度上也對美國主流文化提出了嚴峻挑戰,觸動了美國傳統主流文化的根基: “瓦斯普”文化(WASP,即 White AngloSaxon Protestants)。因此,多元文化主義發展的同時,批評指責也如影相隨。20世紀90年代后,多元文化主義遭到質疑,受到反沖。美國歷史學家小阿瑟·M.施萊辛格(Arthur M.Schlesinger,Jr.)認為,多元文化主義正在侵蝕美國的統一。美國伊利諾伊大學社會學教授、宗教學者阿爾溫·J.施密特(Alvin J.Schmidt)認為多元文化主義就是“特洛伊木馬”,最終會給美國帶來災難。美國政治理論學家塞繆爾·P.亨廷頓(Samuel P.Huntington)提出了“文明沖突論”,指出多元文化主義使美國國家特性遭遇挑戰,沖擊了美國人民的國家認同。即便如此,多元文化主義仍在爭論中前行。剛剛進入21世紀,“9·11”恐怖襲擊使穆斯林族群成為眾矢之的,多元文化主義者試圖實現的不同族群和諧共處的目標受到沖擊。2008年,巴拉克·奧巴馬以非裔美國人的身份當選為美國第44任總統,這也被認為是少數群體獲得美國社會認可達到的新高度。但是,美國種族矛盾、種族沖突依舊尖銳。2015年4月30日—5月3日,SSRS傳媒代表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和《紐約時報》在全國對1027位成人進行了隨機電話采訪,結果顯示,現在61%的美國人認為美國的種族關系情況不好,達到了1992年以來的最高比例。絕大多數白人和黑人都對當前的種族關系持消極態度。[6] 第45任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在競選總統時以其在移民方面的強硬態度頗受關注。他針對墨西哥裔、穆斯林等族群的公開言論也令人吃驚。他稱墨西哥移民是把犯罪和毒品帶到美國的“強奸犯”,并稱如果他成功當選總統,要在美國與墨西哥邊境修建一堵圍墻,阻止墨西哥人非法越境偷渡到美國;并通過凍結墨西哥移民從美國向墨西哥匯款迫使墨西哥政府為圍墻埋單。此外,他認為穆斯林恨美國,建議全面禁止穆斯林進入美國。對其他少數群體,特朗普也不吝言辭地公開指責,如他貶低女性,認為很多大城市的暴力犯罪都是非裔美國人和拉美裔所為。在族裔關系非常微妙、“政治正確”盛行的美國,總統競選人如此露骨地公開指責少數群體確實比較少見。令人吃驚的是,這樣的言論竟也有很多支持者和追隨者。特朗普一路過關斬將,在2016年11月9日擊敗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希拉里·克林頓(Hillary Clinton),成功當選美國第58屆總統。成為美國總統的特朗普,曾宣布終止“童年入境暫緩遣返計劃”(Deferred Action for Childhood Arrivals,簡稱DACA計劃),使墨裔為主的近80萬非法移民面臨被遣返的命運,他也曾頒布總統行政命令,暫停向7個穆斯林為主的國家頒發簽證。另外,2017年也是白人至上主義泛濫的一年,如8月12日美國弗吉尼亞州夏洛茨維爾爆發的種族沖突事件造成 1 人死亡,34 人受傷。據反誹謗聯盟(Anti-Defamation League,簡稱ADL)統計報告顯示,2017年,美國白人至上主義的謀殺案數量比上一年增加了近兩倍,遠遠超過了國內伊斯蘭極端主義分子的謀殺案。反誹謗聯盟每年都對極端主義相關的殺戮進行年度評估,跟蹤統計了1970年以來極端暴力事件,將2017年列為第五大極端之年,同時發現,在2017年,美國所有與極端主義有關的死亡人數中,59%與白人至上主義者和其他極右極端主義分子相關,遠遠高于2016年的20%。[7] 歷史和現狀,不得不引人思考。少數群體獲得社會認可、不同群體互尊互重的多元文化主義理想在美國是否漸行漸遠?在如此多種族、國家和地區的人們共處一個社會的情況下,多元文化主義對于美國到底是福是禍?多元文化主義在美國的發展現狀如何?“合眾為一”是否是遙不可及的夢想?

主站蜘蛛池模板: 潜山县| 库伦旗| 启东市| 大化| 四平市| 连城县| 宜川县| 新和县| 大名县| 平安县| 蒙自县| 临潭县| 青龙| 泸溪县| 英山县| 永川市| 新郑市| 平顶山市| 南雄市| 北流市| 莆田市| 宁城县| 镇雄县| 台州市| 外汇| 始兴县| 盘锦市| 仲巴县| 浦江县| 浦城县| 理塘县| 托克托县| 桐梓县| 穆棱市| 沙湾县| 邵阳市| 于田县| 东宁县| 漳浦县| 汤阴县| 鹤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