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多元文化主義研究
- 李新英
- 2026字
- 2021-03-15 17:50:40
內容提要
多元文化主義自誕生以來,一直是美國社會中的一個熱點問題。本書試圖從理論與實踐層面研究美國多元文化主義,探討多元文化主義在美國這個多元文化社會、這個世界主要移民國家中是興盛還是衰敗,以及它給美國帶來的是福祉還是禍患。
本書首先從社會學角度梳理了“非洲中心論”與多元文化主義、女權主義與多元文化主義以及“政治正確”與多元文化主義三組概念,認為“非洲中心論”和女權主義是多元文化主義發展過程中的部分內容,“政治正確”則是多元文化主義發展過程中的副產品。與此同時,本書還從不同角度探討了多元文化主義的定義。
筆者繼而從政治哲學角度,即多元文化主義的承認理論視角展開論述,主要談論了社群主義、自由主義和激進主義對多元文化主義的解讀。如,社群主義多元文化主義代表、加拿大哲學家查爾斯·泰勒的“承認的政治”,自由主義多元文化主義代表、加拿大政治哲學家威爾·金里卡的“差異群體權利”,以及激進主義代表、加拿大政治哲學家詹姆斯·塔利關于普通法憲政主義中的相互承認、延續和同意三常規等。另外,本書將獲得承認作為多元文化主義的目標,來衡量多元文化主義在美國的實踐過程,評價多元文化主義實踐是否為少數群體贏得了認可。
美國雖然沒有從國家層面宣稱實施多元文化主義,但是其教育實踐與政策、族裔政策等有著深刻的多元文化主義的印記,并對多元文化主義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本書著重選取了“肯定性行動計劃”、雙語教育、課程改革、穆斯林族群、拉美裔五個案例對多元文化主義在美國的發展以及民眾態度進行考察,進而對多元文化主義在美國的實施效果進行評估。通過所掌握的數據和歷史事件,還原每一個案例的具體情況,以及實施過程中的成就與挑戰,并對其做出客觀評價。
本書通過敘述“肯定性行動計劃”在美國的發展歷史,多角度研究“肯定性行動計劃”在美國的實施及所面臨的挑戰,又通過大量調研數據顯示了“肯定性行動計劃”的效果以及公眾的態度。研究發現,“肯定性行動計劃”為非裔等少數族裔和婦女帶來了教育、就業的機會,但從某種程度上又造成了反向歧視,進一步激化了種族矛盾。
通過研讀美國《雙語教育法案》及其五次修訂案,筆者把美國《雙語教育法案》的發展歷史分為快速發展期、發展初受阻、發展強阻期和發展終止期四個時期,考量每一個時期的政策對于少數族裔群體認同和少數語言的作用。結果發現,雙語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少數族裔語言發展,對其文化起到了保護作用。但雙語教育的最終目的卻依舊是促進學生對英語的熟練掌握,從而盡快與主流文化相融合,其實質依舊是語言同化政策。
本書從大學校園挑戰歐洲中心主義的西方文化經典著手,論述了20世紀60年代以來女性研究、以非裔美國人為代表的族裔研究在美國高等院校的發展,以及對傳統課程設置的挑戰;此外,又從學者們關于“歷史”的爭論出發,詳述了女性歷史課程、族裔研究課程在美國中小學的爭論與發展。最后以同性戀研究為獨特視角,研究了該少數群體在課程改革上的進展與挫折。其中包括同性戀研究在高等學校的緩慢發展,以及在中小學課程設置中遇到的障礙。面對多樣化的學生、多樣化的承認需求,美國的多元文化主義教育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還有更多的挑戰。
“9·11”恐怖襲擊事件爆發后不久,美國政府出臺了一系列政策,穆斯林群體成為攻擊的靶子。筆者以“9·11”后的穆斯林群體為研究對象,探討他們的身份認同。為此,本書詳細分析了《愛國者法》、“國家安全入出境登記制度”等政策對穆斯林群體的影響,并通過“9·11”事件后美國民眾態度的變化、美國政府政策的變化、穆斯林態度的變化解讀穆斯林在美國的認可度。結果發現,美國穆斯林的身份認同進一步增強,美國民眾對穆斯林的態度也比以前更加肯定;同時美國復雜的族裔關系和種族矛盾使穆斯林的身份認同、文化承認之路障礙重重。
針對移民和文化多樣性,美國也不乏質疑的聲音。本書以“拉美裔威脅論”這一具體案例為抓手,通過翔實的數據、證詞、案例等,從拉美裔的人口數量、語言和認同三個維度反駁“拉美裔威脅論”。從社會文化而言,拉美裔文化既豐富了主流文化,又較多地受主流文化的影響,同時在經濟層面又給美國增添了更多活力。另外,本書也從移民這一宏觀視角出發,探討了多元文化主義背景下移民對美國社會、文化、經濟、國家認同等方面的影響。特朗普就職以來,其反移民的言論,修墻、旅行禁令、零容忍移民政策、取消大學招生使用的肯定性行動計劃等,使移民與多樣性的爭論更加激烈,但是,對移民和多樣化的肯定態度依舊是主流。
多元文化主義到底是興?衰?福?禍?通過以上分析,筆者得出如下結論:多元文化主義在美國的發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促進了美國少數族裔、群體的身份認同,但其并未實現自己的終極理想,即少數族裔、群體在美國社會得到充分的承認。當前,多元文化主義在美國仍然面臨社會層面以及理論層面的諸多挑戰。但是多元文化主義并未從美國退卻,美國多元文化主義仍將在挫折與反復中逐漸完善其理論與政治建構,實現“多元”與“一元”的動態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