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乾學《憺園文集》研究
- 王愛亭
- 8407字
- 2021-03-15 17:46:46
三 《詩·碧山集》部分[卷七至九,康熙十八年(1679)至康熙三十三年(1694)]
193.金世德
《贈金孟求中丞》,卷七。
金世德(? —1680),字孟求,謚清惠,正黃旗漢軍人,兵部侍郎金維城子。以蔭生授內院博士,累擢左副都御史。康熙七年(1668),授直隸巡撫。
194.沈獨立
《保陽贈同年沈國望》,卷七。
沈獨立,字國望,號殿公,正黃旗滿洲人。康熙九年(1670)進士,散館改主事,官至宗人府理事官。
195.黃斐
《送黃菉園視咸河東》,卷七。
黃斐,字菉園,鄞縣人。順治十七年(1660)順天鄉試舉人,康熙十八年(1679)進士。
196.曹禾
康熙十七年(1678),《曹峨嵋文集序》,卷二十一;康熙十九年(1680),《正月十七日曹頌嘉招同吳志伊、嚴蓀友、朱錫鬯、汪蛟門、舟次、喬石林、潘次耕、家勝力、電發飲作歌》,卷七。
曹禾(1637—1699),字頌嘉,號未庵、峨嵋,江陰人??滴跞辏?664)進士,官內閣中書??滴跏四辏?679)舉博學宏詞,授翰林院編修,官至國子祭酒。與顏光敏、田雯、宋犖等稱“詩中十子”。有《未庵初集》、《峨嵋集》等。
197.馮溥
康熙十八年(1679),《萬柳堂陪益都公宴飲》,卷七;康熙二十年(1681),《陳檢討墓志銘》(陳維崧),卷二十九;康熙二十二年(1683),《太子太傅益都馮公年譜序》,卷十九。
馮溥(1609—1691),字孔博,號易齋,謚文毅,益都人。明崇禎十二年(1639)舉人,清順治四年(1647)進士,選翰林院庶吉士,遷翰林院編修,歷官秘書院侍讀學士、吏部右侍郎、左都御史、刑部尚書、文華殿大學士。有《佳山堂集》十八卷。
康熙二十年(1681),陳維崧去世,徐乾學和馮溥等出資助喪,“偕舊象益都公及諸士大夫出資,助含殮治喪”。(《陳檢討墓志銘》)
198.張弨
《題張力臣小像》,卷七。
張弨(1625—?),字力臣,號亟齋,山陽人。不登仕途,潛心學問,喜集金石文字,精通六書,顧炎武《廣師篇》云:“精心六書,信而好古,吾不如張力臣。”嘗為顧氏??獭兑魧W五書》。有《張亟齋遺集》。
199.張英
《送張敦復學士》,卷七;《喜張敦復學士至》,《張南邨先生為敦復仲兄讀其書賦此遙贈》,《敦復先生餉棗賦謝》,卷八;康熙二十一年(1682),《送張敦復學士請假還桐城序》,卷二十三;《張敦復學士四軒圖記》,卷二十五。
張英(1637—1708),字敦復,號樂圃,謚文端,桐城人。康熙六年(1667)進士,授編修,充日講起居注官,入直南書房,官至文華殿大學士兼禮部尚書。有《易經衷論》、《書經衷論》、《聰訓齋語》、《恒產瑣言》、《篤素堂集》等。
200.梁清標
康熙十八年(1679),《奉和大司農棠村先生韻贈歌者邢郎》,卷七;康熙二十六年(1687),《焦林二集序》,卷十九;康熙二十八年(1689),《棠村先生齋中與諸公坐》,卷九。
梁清標(1620—1691),字玉立,號棠村、蒼巖、蕉林,真定人。明崇禎十六年(1643)進士,清順治元年(1644)補翰林院庶吉士,授編修,歷官國史院侍講學士、詹事府詹事、禮部左侍郎、吏部右侍郎、吏部左侍郎、兵部尚書、禮部尚書、刑部尚書、戶部尚書、保和殿大學士。有《蕉林詩集》、《棠村詞》等。
201.朱彝尊
康熙十九年(1680),《正月十七日曹頌嘉招同吳志伊、嚴蓀友、朱錫鬯、汪蛟門、舟次、喬石林、潘次耕、家勝力、電發飲作歌》,卷七;同年,《新刊經解序》,卷二十一;康熙二十六年(1687),《日下舊聞序》,卷二十;康熙二十七年(1688),《奉邀太常悅巖先生虎坊橋南別墅宴集同姜朱二翰林》,《說巖先生招同竹垞西溟黑窯廠最高處讌集賦謝》,卷八。
朱彝尊(1629—1709),字錫鬯,號竹垞,晚號小長蘆釣魚師、金風亭長,秀水人。康熙十八年(1679)舉博學宏詞,授翰林院檢討,與修《明史》。著名學者,詩與王士禛有“南朱北王”之稱。有《經義考》三百卷、《明詩綜》一百卷、《詞綜》三十六卷、《曝書亭集》八十卷、《日下舊聞》四十二卷等。
202.汪楫
康熙十九年(1680),《正月十七日曹頌嘉招同吳志伊、嚴蓀友、朱錫鬯、汪蛟門、舟次、喬石林、潘次耕、家勝力、電發飲作歌》,卷七;康熙二十一年(1682),《舟次、蛟門、東川移酒屺瞻書齋邀同嚴存庵、舍弟果亭小飲用亭字》,卷七;康熙二十八年(1689),《送汪舟次出守河南》,卷九。
汪楫(1626—1689),字舟次,號悔齋,休寧人,寄籍江都??滴跏四辏?679)舉博學宏詞,授翰林院檢討,與修《明史》。有《崇禎長編》、《悔庵集》等。
203.徐嘉炎
康熙十九年(1680),《正月十七日曹頌嘉招同吳志伊、嚴蓀友、朱錫鬯、汪蛟門、舟次、喬石林、潘次耕、家勝力、電發飲作歌》,卷七。
徐嘉炎(1631—1703),字勝力,號華隱,秀水人。康熙十八年(1679)舉博學宏詞,授翰林院檢討,累官至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充三朝國史及《會典》、《一統志》副總裁。有《抱經齋集》二十卷。
204.徐釚
康熙十九年(1680),《正月十七日曹頌嘉招同吳志伊、嚴蓀友、朱錫鬯、汪蛟門、舟次、喬石林、潘次耕、家勝力、電發飲作歌》,卷七;《題禹生畫水苗三頃圖送檢討電發侄歸吳江》,卷八。
徐釚(1636—1708),字電發,號虹亭、鞠莊、拙存,晚號楓江漁父,吳江人。康熙十八年(1679)舉博學宏詞,授翰林院檢討,與修《明史》。有《詞苑叢談》、《南州草堂稿》等。
205.高珩
《送侍御念東先生》,卷七。
高珩(1612—1697),字蔥佩,號念東,晚號紫霞道人,淄川人。明崇禎十六年(1659)進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入清后任秘書院檢討,歷官國子監祭酒、詹事府少詹事、吏部侍郎,以事改太常寺少卿,升遷都察院左副都御史,終刑部侍郎。與蒲松齡有交往。有《荒政考略》、《四勉堂箋刻》、《棲云閣詩文集》等。
206.侯開國
《贈侯大年》,卷七;《贈侯大年》,卷八。
侯開國,字大年,嘉定人,陸元輔弟子。
207.孫蕙
康熙二十年(1681),《送孫樹百給諫典試閩中》,卷七。
孫蕙(1631? —?),字樹百,號心谷、泰巖,別號笠山,淄川人。順治十四年(1657)舉人,順治十八年(1661)進士??滴醢四晔趯殤h,康熙二十年(1681)充福建鄉試正考官。有《笠山詩選》五卷,《歷代循良錄》一卷等。
208.曹溶
康熙二十一年(1682),《寄曹秋岳先生》,卷七;康熙十九年(1680),《新刊經解序》,卷二十一。
曹溶(1613—1685),字秋岳、潔躬、鑒躬,號倦圃、鉏菜翁,秀水人。明崇禎十年(1637)進士,官御史。后仕清,屢遭貶謫,康熙三年(1664)裁缺歸里。有《靜惕堂詩詞集》、《古林金石表》等。
209.汪霦
康熙二十一年(1682),《舟次、蛟門、東川移酒屺瞻書齋邀同嚴存、庵舍弟果亭小飲用亭字》,卷七。
汪霦,字東川,錢塘人??滴跏迥辏?676)進士,授行人,康熙十八年(1679)舉博學宏詞,改檢討,官至戶部右侍郎。
210.蔣伊
《送蔣莘田之官粵東和舍弟韻》,卷七。
蔣伊(1631—1687),字渭公,號莘田,常熟人??滴跏辏?673)進士,官至河南提學副使。有《莘田詩文集》。
211.趙士麟
康熙二十三年(1684),《送趙玉峰中丞出撫兩浙》,卷七。
趙士麟(1629—1699),字麟伯,號玉峰,澄江人。順治十七年(1660)舉人,康熙三年(1664)進士。歷任河北省容城縣令、文選司主事、稽勛司員外郎、考功司郎中、光祿寺少卿、鴻臚通政、都察院左副都御史、浙江巡撫等。有《金碧園記》、《讀書堂石刻》等。
212.潘進也
《送潘進也之官西寧》,卷七。
213.王掞
康熙二十三年(1684),《雨中碧山堂招同館諸公飲,時顓庵自中州至,生州將視學秦中》,《喜王顓庵宮贊至,即席作歌贈之》,卷七。
王掞(1644—1728),字藻儒,號顓庵,別號西田主人,太倉人??滴蹙拍辏?670)進士,官至文淵閣大學士。有《西田集》等。
214.許孫荃
康熙二十三年(1684),《雨中碧山堂招同館諸公飲,時顓庵自中州至,生州將視學秦中》,卷七;《思硯齋記》,卷二十五。
許孫荃(1640—1688),字生州,號四山,合肥人??滴蹙拍辏?670)進士,官至陜西提學道。有《慎墨堂詩集》等。
215.高士奇
康熙二十四年(1685),《贈高澹人侍講扈蹕》,卷八;康熙二十五年(1686),《八月十一澹人招同西溟、方虎飲花下賦》,卷八;康熙二十六年(1687),《立秋后一日高學士夢中得伏雨炎風正夏闌之句,醒后足成之,明日以告予,口占奉和》,卷八;同年,《陳母馮安人墓志銘》(高士奇婿陳季方母),卷三十;康熙二十七年(1688),《題江邨圖卷》,《朱碧山槎杯歌為江邨學士賦》,卷八;康熙二十八年(1689),《奉懷江邨宮端扈從》,《贈高澹人學士》,《奉和江邨題壁二絕》,卷九;康熙二十九年(1690),《賜金園記》(賜金園,高士奇杭州別業),卷二十五。又,《高侍講扈從東巡日記序》,《補刻編珠序》,卷十九;《隨輦集序》,卷二十;《春秋地名考略序》,《金鰲退食筆記序》,卷二十一。
高士奇(1645—1740),字澹人,號江村,謚文恪,余姚人。官詹事府少詹事,兼翰林院侍讀學士,特授詹事府詹事、禮部侍郎。有《左傳紀事本末》五十三卷,《清吟堂集》等。
216.納蘭成德
康熙二十四年(1685),《贈成容若扈蹕》,《走筆與容若》,《送容若赴梭龍》,卷八;《通議大夫一等侍衛進士納蘭君墓志銘》,卷二十七;《通議大夫一等侍衛進士納剌君神道碑文》,卷三十一;《祭納蘭君文》,卷三十三;康熙十九年(1680),《新刊經解序》,卷二十一。
納蘭成德(1655—1685),又名性德,字容若,號楞伽山人,堂號通志堂,滿洲正黃旗人,明珠長子??滴跏荒辏?672)舉人,康熙十五年(1676)進士。授三等侍衛,后升一等。著名詞人,與朱彝尊、陳維崧并稱“清初三大家”,有《通志堂集》二十卷。
成德鄉試出徐乾學之門,故二人有師生之誼。成德英年早逝,徐乾學將其詩詞文賦合編為《通志堂集》二十卷,并為刊行;而徐乾學所刻《通志堂經解》亦以成德之堂號名編,并題成德挍訂,體現出二人非同一般的復雜關系。
217.王功成
《雨壇即事示王省齋郎中》,《再示王郎中》,卷八。
王功成,字允大,號省齋,博平人。順治五年(1648)舉人,順治六年(1649)進士,授山西潞安府長治縣知縣,后官兵部郎中。順治十八年(1661),任陜甘學政、按察司僉事??滴跄觊g改任江南鹽道??滴跏辏?674),任安徽按察使。
218.沙澄
《祈雨畢奏事西苑疊韻上會清、存庵兩先生》,《疊韻上尚書會清先生》,卷八。
沙澄(? —1696),字會清,萊陽人。順治三年(1646)進士,選庶吉士,散館授檢討,官至禮部尚書。
219.許圣朝
《和許虞廷祠部作》,卷八。
許圣朝(1643—?),字虞廷,一字慎余,聊城人??滴醵辏?663)舉人,康熙十二年(1673)進士。歷任內閣中書、禮部主事、戶部郎中、陜西臨洮知府等職。
220.吳震方
《送吳青壇侍御作》,卷八。
吳震方,字青壇,浙江石門人。康熙十八年(1679)進士。官至監察御史。有《晚樹樓詩稿》四卷、《讀書正音》、《嶺南雜記》等。
221.孫封公
《題授經圖為孫封公作》,卷八。
222.王熙
康熙二十七年(1688),《闈中即事呈太傅宛平公、成少司馬、鄭副憲暨分校諸君》,卷八;《光祿大夫太子太保禮部尚書誥贈太子太傅保和殿大學士謚文貞王公合葬墓表》,卷三十二。
王熙(1628—1703),謚文靖,宛平人,王崇簡子。順治四年(1647)進士,選庶吉士,授檢討,累擢弘文院學士、禮部侍郎、翰林院掌院學士、左都御史、工部尚書、保和殿大學士兼禮部尚書。
《光祿大夫太子太保禮部尚書誥贈太子太傅保和殿大學士謚文貞王公合葬墓表》:“某惟乙未歲以貢入京師,拜公階下。公一見待以國士,指授為文要旨,使稍有所聞,以至今日者,皆公力也?!币椅礆q為順治十二年(1655)。
223.成其范
康熙二十七年(1688),《闈中即事呈太傅宛平公、成少司馬、鄭副憲暨分校諸君》,卷八。
成其范,字洪敘,樂安人。順治八年(1651)舉人,順治十八年(1661)進士。初任順天府保定知縣,歷官監察御史、通政司參議、太常寺正卿、兵部右侍郎、少司馬,封通議大夫。
224.鄭重
康熙二十七年(1688),《闈中即事呈太傅宛平公、成少司馬、鄭副憲暨分校諸君》,卷八;康熙二十八年(1689),《鄭少司寇生日》,卷九。
鄭重,字威如,號山公,建安人。順治十五年(1658)進士。初任靖江令,擢行人,康熙十七年(1678)典試陜西,選吏部主事,終刑部左侍郎。有《霞園詩集》三卷、《京華草》等。
225.彥通
康熙二十七年(1688),《贈彥通侄》,卷八。
226.張南邨
《張南邨先生為敦復仲兄讀其書賦此遙贈》,卷八。
227.孟亮揆
《送孟端士》,卷八。
孟亮揆,字繹來,號端士,長洲人??滴蹙拍辏?670)進士,官侍講學士。著有《江嶺紀游集》。
228.禹之鼎
《題禹生畫水苗三頃圖送檢討電發侄歸吳江》,卷八;康熙三十三年(1694),《贈禹鴻臚乞畫遂園修禊圖卷》,卷九。
禹之鼎(1647—1716),字尚吉(又作尚基、尚稽),號慎齋,興化人,寄籍江都。著名畫家,有《放鷴圖》、《騎牛南還圖》、《王原祁藝菊圖》等。
229.黃宗羲
康熙二十八年(1689),《送黃主一歸為梨州先生壽》,卷九。
黃宗羲(1610—1695),字太沖、德冰,號南雷,學者稱梨洲先生,余姚人。
230.黃百家
康熙二十八年(1689),《送黃主一歸為梨州先生壽》,卷九。
黃百家(1643—1709),原名百學,字主一,號不失,又號耒史,別號黃竹農家,余姚人,黃宗羲第三子。精天文、歷法、數學、拳術。
231.萬斯同
康熙二十八年(1689),《送萬季野南還》,卷九。
萬斯同(1638—1702),字季野,號石園,門生私謚貞文先生,鄞縣人。康熙十八年(1679)薦舉博學宏詞,不就,以布衣參修《明史》。有《歷代史表》、《紀元匯考》等。
232.翁叔元
康熙二十八年(1689),《送翁寶林》,卷九;另,康熙十五年(1676),《翁寶林稿序》,卷二十二;康熙二十六年(1687),《翁鐵庵原配錢夫人墓志銘》,卷三十;康熙三十一年(1692),《翁鐵庵壽序》,卷二十四;《山東行卷序》,卷二十二。
翁叔元(1633—1701),字寶林,號鐵庵,常熟人??滴跏荒辏?672)順天鄉試舉人,康熙十五年(1676)一甲第三名進士,授編修,累遷國子監祭酒、工部尚書。有《鐵庵文稿》、《梵園詩集》等。
233.查嗣瑮
康熙二十八年(1689),《送查德尹》,卷九。
查嗣瑮(1652—1733),字德尹,號查浦,海寧人,查慎行弟??滴跞拍辏?700)進士,官至侍講。有《音韻通考》、《查浦輯聞》、《南北史識小錄》、《查浦詩鈔》等。
234.李光地
康熙二十八年(1689),《送同年李厚庵學士和院長說巖先生韻》,卷九;《李葆甫傳》(李光地伯父李日燝字),卷三十四。
李光地(1642—1718),字晉卿,號厚庵,又號榕村,安溪人,世稱安溪先生??滴蹙拍赀M士(1670)第五名,官至直隸巡撫、吏部尚書、文淵閣大學士。
235.許承宣
康熙二十八年(1689),《送許筠庵給諫假歸廣陵》,卷九。
許承宣(? —1685),字力臣,號筠庵,江都人??滴跏迥辏?676)進士。有《金臺集》、《青岑文集》等。
236.張鵬
康熙二十八年(1689),《送同年張南溟少宰》,卷九;另,康熙二十三年(1684),《賀張南溟擢左副都御史序》,卷二十三;康熙二十七年(1688),《待贈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張公墓志銘》(張鵬祖張我佩),卷二十八;《通議大夫吏部左侍郎張公墓志銘》,卷二十九。
張鵬(1627—1689),字摶萬,號南溟,丹徒人。順治十七年(1660)舉人,順治十八年(1661)進士,官至吏部左侍郎。有《寧遠集》等。
237.湯斌
康熙二十九年(1690),《請告得旨留別諸公》,卷九;另,康熙二十三年(1684),《送睢州湯先生巡撫江南序》,卷二十三;康熙二十六年(1687),《工部尚書湯公神道碑》,卷三十一。
湯斌(1627—1687),字孔伯,號荊峴、潛庵,睢州人。順治九年(1659)進士,康熙十八年(1679)舉博學宏詞,授翰林院侍講,與修《明史》,康熙二十一年(1682)充《明史》總裁,康熙二十三年(1684)升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康熙二十五年(1686)加授禮部尚書職銜管詹事府事,康熙二十六年(1687)改任工部尚書。有《湯子遺書》。
康熙二十六年(1687)卒,徐乾學為理喪,并撰《工部尚書湯公神道碑》。
238.玉階
康熙二十九年(1690),《請告得旨留別諸公》,卷九。
239.歸允肅
康熙二十九年(1690),《請告得旨留別諸公》,卷九。
歸允肅(1642—1689),字孝儀,號惺崖,常熟人。康熙十八年(1679)狀元,授修撰,官至少詹事。有《歸宮詹集》四卷、《筆詮》二卷等。
240.陳惕若
康熙二十九年(1690),《蒙陰行為陳惕若明府并示李德中少卿》,卷九。
241.李德中
康熙二十九年(1690),《蒙陰行為陳惕若明府并示李德中少卿》,卷九。
242.曹寅
《贈曹子清》,卷九。
曹寅(1659—1712),字子清,號楝亭,內務府包衣正白旗人,曹雪芹祖父。
243.葉方蔚
《贈葉敷文》,卷九。
葉方蔚(1631—1696),字敷文,號艮齋,昆山人,葉方藹弟。
244.金張
《喜金介山至》,卷九。
金張,字介山,又號妙高道人,錢塘人。有《岕老編年詩鈔》九卷《續鈔》四卷《外集》五卷。
245.唐孫華
《感懷示唐實君、繆虞良、吳元朗》,卷九。
唐孫華(1634—1723),字實君,別字東江,晚號息廬老人,太倉人??滴醵吣辏?688)進士,授陜西朝邑知縣,遷禮部儀制清吏司主事,兼翰林院行走??滴跞迥辏?696),充浙江主考官,因失職辭官。有《東江詩鈔》。
246.繆繼讓
《感懷示唐實君、繆虞良、吳元朗》,卷九。
繆繼讓,字虞良,昆山人??滴醵吣辏?688)進士。徐乾學門生。
247.吳暻
《感懷示唐實君、繆虞良、吳元朗》,卷九。
吳暻(1662—?),字元朗,號西齋,太倉人,吳偉業子??滴醵吣辏?688)進士,官兵科給事中。有《西齋集》。
248.許纘曾
康熙三十二年(1693),《癸酉八月許鶴沙、王卻非招往秦望山莊為耆年會賦謝》,《十二日抵云間,盛誠齋先生至,共飲鶴沙齋》,《十三日鶴沙招飲園中》,《十六日卻非送至郡城同飲鶴沙齋》,《儼齋招飲賢兄瑁湖宜園,時瑁湖在江上》,《儼齋招飲橫云同卻非、鶴沙、誠齋、令兄子武即事》,卷九;康熙三十三年(1694),《甲戌三月三日招同錢湘靈、盛誠齋、尤悔庵、黃忍庵、王卻非、何涵齋、孫赤崖、許鶴沙、周礪巖、秦對巖諸公、舍弟果亭禊飲遂園用蘭亭二字為韻》,卷九。
許纘曾,字孝修,號鶴沙,華亭人。順治六年(1649)進士,官至云南按察使。有《寶綸堂集》五卷等。
249.王日藻
康熙三十二年(1693),《癸酉八月許鶴沙、王卻非招往秦望山莊為耆年會賦謝》,《十六日卻非送至郡城同飲鶴沙齋》,《儼齋招飲賢兄瑁湖宜園,時瑁湖在江上》,《儼齋招飲橫云同卻非、鶴沙、誠齋、令兄子武即事》,卷九;康熙三十三年(1694),《甲戌三月三日招同錢湘靈、盛誠齋、尤悔庵、黃忍庵、王卻非、何涵齋、孫赤崖、許鶴沙、周礪巖、秦對巖諸公、舍弟果亭禊飲遂園用蘭亭二字為韻》,卷九;另,康熙二十八年(1689),《皇清誥贈一品夫人王母徐氏墓志銘》(徐氏,王日藻母),卷三十。
王日藻(1623—1700),字印周,號閑敕、卻非、無住道人,華亭人。順治十二年(1655)進士,授工部主事,累官河南巡撫、刑戶兩部侍郎、工部尚書。有《秦望山莊集》、《愛日吟廬書畫別錄》等。
徐乾學四女嫁王日藻長子王于恒。
250.王頊齡
康熙三十二年(1693),《儼齋招飲賢兄瑁湖宜園,時瑁湖在江上》,卷九;另,康熙二十九年(1690),《王農山先生壽序》(農山,王廣心字,王頊齡父),卷二十四。
王頊齡(1642—1725),字顓士,一字容士,號瑁湖,晚號松喬老人,謚文恭,華亭人,王廣心子,王鴻緒長兄。康熙十五年(1676)進士,康熙十八年(1679)舉博學宏詞,歷官日講起居注官、四川學政、侍講學士、禮部侍郎、吏部侍郎、經筵講官、武英殿大學士兼工部尚書。有《世恩堂集》、《松喬老人稿》、《螺舟綺語》(又名《蘭雪詞》)等。
251.王九齡
康熙三十二年(1693),《儼齋招飲橫云同卻非、鶴沙、誠齋、令兄子武即事》,卷九。
王九齡(? —1709),字子武,華亭人,王廣心子,王鴻緒仲兄??滴醵荒辏?682)進士,累官至都察院左都御史。
252.錢陸燦
康熙三十三年(1694),《甲戌三月三日招同錢湘靈、盛誠齋、尤悔庵、黃忍庵、王卻非、何涵齋、孫赤崖、許鶴沙、周礪巖、秦對巖諸公、舍弟果亭禊飲遂園用蘭亭二字為韻》,卷九。
錢陸燦(1612—1698),字爾韜,號湘靈、圓沙,常熟人。順治十四年(1657)舉人。有《調運齋詩文隨刻》。
253.黃與堅
康熙三十三年(1694),《甲戌三月三日招同錢湘靈、盛誠齋、尤悔庵、黃忍庵、王卻非、何涵齋、孫赤崖、許鶴沙、周礪巖、秦對巖諸公、舍弟果亭禊飲遂園用蘭亭二字為韻》,卷九;另,康熙二十三年(1684),《黃庭表文集序》,卷二十。
黃與堅,字庭表,號忍庵,太倉人。順治十六年(1659)進士,授推官。康熙十八年(1679)舉博學宏詞,授翰林院編修,與修《明史》、《一統志》。與周肇等稱“婁東十子”。有《忍庵集》、《論學三說》等。
《黃庭表文集序》:“會有詔征天下宏博之士,余首以其姓名言于當事?!湓谑肪肿秱鳌贰ⅰ吨尽纷钣畜w要,又修《一統志》,浙江郡縣皆其所裁定。”
254.何秉
康熙三十三年(1694),《甲戌三月三日招同錢湘靈、盛誠齋、尤悔庵、黃忍庵、王卻非、何涵齋、孫赤崖、許鶴沙、周礪巖、秦對巖諸公、舍弟果亭禊飲遂園用蘭亭二字為韻》,卷九。
何秉,號涵齋,長洲人。
255.孫旸
康熙三十三年(1694),《甲戌三月三日招同錢湘靈、盛誠齋、尤悔庵、黃忍庵、王卻非、何涵齋、孫赤崖、許鶴沙、周礪巖、秦對巖諸公、舍弟果亭禊飲遂園用蘭亭二字為韻》,卷九。
孫旸,字寅仲,一字赤崖,號薦庵,常熟人,孫承恩弟。順治十四年(1657)舉人。因科場作弊案遭株連,謫戍尚羊堡多年,晚年居蘇州。有《薦庵集》等。
256.周金然
康熙三十三年(1694),《甲戌三月三日招同錢湘靈、盛誠齋、尤悔庵、黃忍庵、王卻非、何涵齋、孫赤崖、許鶴沙、周礪巖、秦對巖諸公、舍弟果亭禊飲遂園用蘭亭二字為韻》,卷九。
周金然,字廣居,號廣庵、礪巖,山陰人??滴醵荒辏?682)進士(榜名金然),改庶吉士,散館授編修,歷官左中允。工書法。有《娛暉草》、《西山紀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