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摘要

近幾年,越來越多的中小企業通過供應鏈金融解決融資難問題。大量研究表明,供應鏈金融能夠顯著緩解中小企業信息不對稱的問題,提升其供應鏈融資績效。但對于什么樣的中小企業可以獲得供應鏈融資,以及供應鏈金融如何降低信息不對稱等問題卻鮮有研究予以探討。鑒于此,一方面,本研究基于企業能力理論中“企業能力—競爭優勢—企業績效”的基本理論邏輯,構建了中小企業創新能力與市場響應能力通過供應鏈融資方案采用影響其供應鏈融資績效的理論模型;另一方面,結合信息不對稱理論,本研究通過引入供應鏈整合與信息技術應用等構念,探索供應鏈金融降低事前與事后信息不對稱從而促進供應鏈融資績效的作用機制。

作為供應鏈金融領域的一項探索性研究,本研究采用準復制研究方法,在采用多元回歸分析對研究假設進行驗證的基礎上,同時利用模糊集定性比較分析(fsQCA)方法進行準復制研究。基于此,一方面保證研究結果的穩健性,另一方面進一步對各個變量之間的關系進行梳理與分析,以期豐富和補充實證研究的結果。本研究采用問卷調查的方式進行樣本數據收集。在預調研中,本研究共發放問卷100份,其中獲得84份有效問卷。通過探索性因子分析形成本研究中創新能力、市場響應能力、供應鏈融資方案采用、供應鏈融資績效、供應鏈整合與信息技術應用等主要構念的正式測量量表。基于前期調研發現的六家提供供應鏈金融服務的核心企業,并在其協助與支持下,向其提供融資的中小企業客戶共發放正式問卷300份,得到合格問卷248份。結合多元回歸分析與模糊集定性比較分析(fsQCA)的結果,本研究得到如下結論:

首先,就中小企業能力與供應鏈融資之間的關系而言,第一,中小企業創新能力與市場響應能力積極影響供應鏈融資績效;第二,中小企業創新能力與市場響應能力同時積極影響供應鏈融資方案采用;第三,供應鏈融資方案采用在中小企業能力與供應鏈融資績效之間具有中介作用。

其次,就供應鏈金融中的信息傳遞機制而言,第一,中小企業能力作為一種競爭力傳遞信號,在供應鏈金融中可以有效降低事前信息不對稱;第二,供應鏈整合與信息技術應用對中小企業能力與供應鏈融資方案采用之間的關系不具有積極的調節作用,但信息技術應用本身在緩解事前信息不對稱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第三,供應鏈整合與信息技術應用對中小企業供應鏈融資方案采用與供應鏈融資績效之間的關系具有積極的調節作用,在供應鏈金融中,供應鏈整合在降低事后信息不對稱方面能夠發揮更大的作用。

本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現有供應鏈金融研究深度與廣度的同時,對于豐富與補充現有供應鏈金融研究具有重要意義。首先,本研究基于企業能力理論,揭示了中小企業能力影響供應鏈融資績效的理論機制,回答了什么樣的中小企業能夠通過供應鏈金融獲得融資這一問題。其次,通過引入供應鏈融資方案采用,打開了中小企業能力與供應鏈融資績效之間的“黑箱”。最后,系統分析了供應鏈金融能夠有效降低信息不對稱,提升中小企業供應鏈融資績效的作用機理,清晰闡明了供應鏈金融中的信息傳遞機制。

此外,本研究對中小企業管理實踐也具有重要的指導與借鑒意義。具體而言:其一,有效整合供應鏈網絡資源促進企業創新能力提升,努力克服與供應鏈網絡成員之間的關系慣性,基于緊密合作獲取有價值的資源與知識,強化在供應鏈網絡中的合法性;其二,基于企業內部資源以有效強化市場響應能力,從供應鏈管理的視角出發,改進需求管理柔性與物流分銷柔性,增強自身在行業中的競爭力;其三,打破利用傳統途徑融資的思維定式,積極采用多種供應鏈融資方案,并通過對多種方案的綜合應用,提高供應鏈融資績效;其四,注重運用信息技術提升供應鏈合作伙伴之間的信息分享程度,通過信息技術的采用實現交易、運作等流程的信息化、數據化與標準化,促進信息在供應鏈網絡中的分享與擴散,同時在采用供應鏈融資方案后,提高信息技術應用的強度,努力實現自己企業的信息技術系統與資金提供企業的系統相對接,在降低風險的基礎上以較低的成本獲得供應鏈融資;其五,通過供應鏈整合更好地融入供應鏈網絡,并利用供應鏈網絡提高交易信用,努力搭建網絡生態并形成良好的組織場域,還應該通過供應鏈整合嵌入更多的供應鏈網絡中,降低對某一資金提供企業的依賴,提升供應鏈融資的可得性。

關鍵詞:供應鏈金融;中小企業能力;信息不對稱;供應鏈融資績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新县| 玛多县| 自贡市| 建平县| 信阳市| 余干县| 胶南市| 清徐县| 塘沽区| 甘德县| 成都市| 岳普湖县| 延津县| 三明市| 敖汉旗| 平顺县| 克拉玛依市| 普定县| 南丰县| 泽库县| 海城市| 浮山县| 安化县| 嘉禾县| 会东县| 荣成市| 锡林浩特市| 古田县| 皮山县| 康保县| 出国| 西华县| 津市市| 恩平市| 毕节市| 孟津县| 习水县| 思茅市| 涪陵区| 重庆市| 公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