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邁上新征程的中國經濟社會發展
- 謝伏瞻主編
- 970字
- 2021-01-05 12:08:39
第四章 中長期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重點
面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國內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我國中長期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重點應遵循“創新、開放、分配、法治”八字方針,以“創新”“開放”提升國家核心競爭力,以“分配”“法治”推動國家治理現代化,為我國未來發展贏得更長的戰略機遇期。
就國際而言:新工業革命、逆全球化潮流、民粹主義、全球治理困局、中美經貿摩擦持續。特別是美國的蓄意打壓,使得過去中美關系這個對外關系的“壓艙石”出現問題,外部環境趨于惡化。就國內而言:一方面,社會主要矛盾轉變給高質量發展提出新要求;另一方面,新常態下經濟增速的趨緩,疊加周期性因素和長期體制性、結構性問題的積累,構成了未來的主要發展風險。為回應外部環境惡化、國內風險積累以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新訴求,未來發展的戰略重點需致力于“創新、開放、分配、法治”,提升國家核心競爭力,推動國家治理現代化,努力實現新時代的高質量發展。創新,是提升國家核心競爭力的主要抓手,有助于新常態下增長動力的轉換和應對技術“脫鉤”風險。開放,是全球大變局下抓住和用好我國發展重要戰略機遇期的內在要求,應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培育新形勢下我國參與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分配,即調整國民收入分配格局,壯大中等收入群體規模,完善基本經濟制度;一方面釋放消費潛力,形成強大國內市場,另一方面警惕收入差距過大帶來的民粹主義思潮,充分發揮中等收入群體社會穩定器的作用,促進社會和諧。法治,是對新時代人民在民主、法治、公平、正義等方面美好生活新訴求的積極回應,是對“發揮市場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的制度保障;法治是國家治理現代化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是把我國制度優勢轉化為國家治理效能的題中之義。
值得指出的是,2020年年初暴發的新冠肺炎疫情,不僅短期內改變了世界經濟增長的基本態勢,而且中長期對于催生新業態、重塑增長動力以及完善公共治理等都有著不可忽略的沖擊。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對全球價值鏈、供應鏈的沖擊,恰恰體現出全球化(依賴)已經常常嵌入全球生產分工體系的骨子里。對此的反思,使得各國在參與全球價值鏈分工中可能不再堅持一維的效率標準,而是考慮到價值鏈的穩定性、安全性和柔韌性。這些反思與行動,對于我國中長期發展,尤其是創新與開放將產生非常直接和顯著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