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二 創新是擺脫中等收入陷阱的出路

中國經濟的新常態和產品價格的下降對拉美經濟的增長產生了影響。盡管在大量利潤涌入拉美地區時產生了許多的發展機會,但它們沒能像工業化國家那樣實現繁榮,其經濟表現在經濟繁榮時期還是不盡如人意。盡管如此,此類經濟放緩還是可以讓政府獲得制定所需戰略的機會,這樣可以保證其公民能有更好的未來。畢竟只有拉丁美洲自己能承擔起推動其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責任,也只有這樣才能避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并擺脫對外部融資來源的依賴。按照這個思路,我們有必要指出:除非拉美國家重新制定相關政策以激發出一國自主創新的全部潛力,否則將無法達到更高收入水平的經濟增長狀態。

拉丁美洲許多國家早在20世紀60年代和70年代就被列為中等收入經濟體,而其中的絕大多數國家從那之后就停留在了這一水平。就像之前提到的,只有智利和烏拉圭達到了高收入經濟水平,但這也并不容易:盡管它們達到了高收入經濟水平,但它們也都表現出處于中等收入陷阱中的癥狀。就智利而言,與其他拉美國家相似,它在提高生產力、增加其增值出口量以及價值鏈升級等方面都遇到了困難。該地區長期的地位基本上取決于它們能在多大程度上完成經濟結構轉型。對于這個問題,首先我們要理解中等收入陷阱出現的原因。

正如本章所強調的一樣,中等收入陷阱的主要特點是經濟和生產力增長速度的急劇下降。有許多理論研究都有助于理解中等收入陷阱的具體機制。對這一范疇下發展速度減緩的解釋主要是圍繞劉易斯拐點進行的。在這個模型中,一個經濟體首先進行工業化進程,并憑借來自農村的非熟練勞動力迅速增長。據阿基諾、卡努托和約勒尼奇所說,起初低收入國家可以使用國外先進技術來生產勞動密集型和低成本的產品在國際市場上進行競爭,從而獲得巨大的生產性收益。[15]但一段時間之后,工資開始上漲,這就是企業盈利能力下降的拐點,它們必須找到新的增長來源來保持人均收入的增長。該國的比較優勢被削弱了,也由此導致了勞動力市場結構的根本性改變,迫使該國進入中等收入陷阱。[16]為擺脫這個陷阱,這些國家需要重新制定其發展策略以提高自身的生產力水平。

拉丁美洲的中等收入陷阱還包括稟賦錯配和創新停滯等方面的內容。阿基諾和卡努托針對這些經濟減緩問題又提出了一個新的替代解釋。[17]根據他們提出的“隔代觀點”,有很多因素都會影響到生產率的增長,包括個人選擇獲取什么能力、各種公共基礎設施的使用以及知識網絡的外部性。知識網絡的外部性是指工人的文化水平越高,對經濟產生的積極影響也就越多。該模型強調人力資本積累的作用,可以通過在年輕工人身上花時間進行高等教育的方式來獲取高級技能。

在這一模型中,擁有基礎技能和高級技能的人都可以在制造業中工作,但只有那些擁有高級技能的人才能進行創新活動。該模型還假設只有當創新部門的薪酬相比制造業足夠高的情況下,個人才會決定投資于教育。知識溢出效應和干中學效應的結合將帶來與知識量相關的邊際生產率的提高,這對于處于低發展水平的國家來講是非常重要的。[18]在基礎設施的使用方面該模型考慮了兩種類型:(1)基本設施,如道路、電力和基礎通信等;(2)先進設施,包括先進的信息和通信技術,以及高速通信網絡等。眾所周知,先進的基礎設施使得國內和國際知識網絡、研究和創新的范圍擴展變得非常容易。[19]

該模型指出,如果與非競爭知識相關的邊際收益以非線性的方式與參與創新的人口比例相關的話,在知識網絡效應的作用下就可能會出現多重均衡,而較低的增長均衡即為中等收入陷阱所在的位置。阿基諾和卡努托認為這種低增長的均衡狀態以人才分配不當為主要特點,因為在這種情況下高技能的工人全都在制造業或其他貿易部門中工作,但他們本可以在創新過程中產生巨大的生產力。[20]這個解釋中等收入陷阱的模型是最適合解釋拉美國家狀況的模型。依賴于自然資源的經濟增長遲早會停止,只有找到合適的替代方案來推動政策改革才能激發出該地區的經濟增長潛力。通過積極的工業化政策來擺脫中等收入陷阱在亞洲經濟體中被證明是可行的,在新加坡、日本和韓國等國都有成功先例,這同時也是其他發展中國家提高收入水平并達到高收入狀態的非常有效的工具。[21]

拉丁美洲現在迫切需要能夠鼓勵內生創新和經濟增長的一系列優先政策。政府有一系列的公共政策可以推行,這些政策都是在人力資本和高科技基礎設施可以推動創新的理論基礎上施行的。關于人力資本相關的政策,首先要明確:要想長期提高生產力和經濟增長就要提高勞動力的技能水平。由于拉美地區一直面臨著教育機會不平等的問題,許多拉美國家都缺乏受充分教育的勞動力。[22]這些人力資本和技術的約束限制了各國實現經濟多樣化和提高經濟生產力的能力。這一地區的另一個主要問題在于高等教育的完成度。

根據經合組織2017年的報告,盡管大學的入學率有所提高,但畢業率仍然很低,除此之外,只有一小部分學生在攻讀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STEM)學位,而這些專業對于發展更高經濟增加值的產業至關重要。為了使經濟不進入低增長的均衡狀態,我們有必要通過積累人力資本來將技能和競爭力內化。目前而言,競爭力的水平和類型都是不足的,因此無論是通過公共手段,還是與私營部門和其他非營利性部門合作都是有效手段。通過對國際市場所需的創新技能進行培訓,該地區可能更容易走向技術前沿,同時也能從模仿與進口國外技術轉變為自主創新,也由此由中等收入水平“畢業”成為高收入經濟體。[23]

除了發展開展自主創新活動所需的技能外,拉美地區還應考慮其在先進基礎設施特別是高速通信網絡上的投資,以提高上述進程的效率并提高生產力,與此同時還要促進知識導向的經濟增長。通過努力,最終應當可以讓市民用上價格公道且優質的互聯網,并將信息通信技術作為促進社會經濟發展和融合的重要因素。聯合國拉丁美洲和加勒比經濟委員會指出,到2015年,拉丁美洲有43%的家庭用上了互聯網。[24]數字連接對于實現社會與經濟的融合至關重要。按照阿基諾和卡努托的模型,如果由于先進設施的限制造成較低頻率的創新活動,各項工作就將缺乏復雜性,工資也就沒法提升,這就意味著個人不會選擇對該部門所需的先進技能進行投資。[25]

沒有促進技術升級和創新的能力就無法實現經濟升級。優質信息通信技術通過促進知識流動迅速傳播來推動創新發展,這對提高經濟效益和國際競爭力至關重要。如加拉赫蓋爾所說,在21世紀該地區需要建立一整套新的基礎設施,不僅要擴展信息與通信技術,還要擴展能源、電力、道路、港口、鐵路等一系列基礎設施,只有這樣才能增加區域性貿易和投資并保證拉美與世界其他地區聯系更加密切。[26]拉美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基本上都只在國家層面上進行,并且主要以開采資源為目的,而這些都是典型的商品依賴型經濟的思維。

為了提高創新能力,人力資本積聚和先進技術基礎設施建設是拉美地區的首要任務,而也只有這樣才能提高其生產力并改善其經濟狀況。除了先前提到的一系列方法之外,政府機構可能還需要通過利用宏觀經濟政策,對涉及創新的活動進行稅收激勵和對知識產權進行保護等方式在整個過程中起到帶頭作用。[27]此外,隨著這些領域利潤的增加,拉美地區還需要將主要稅收來源調整到帶動經濟發展的部門中去,并將這部分收入投資于更多元化的范圍并借此促進社會進步,這樣也能夠避免中國繁榮時期所發生的各種問題。除了推動該地區的經濟發展之外,這一系列政策措施的正確應用也可能創造出與中國建立新的經濟關系的機遇,因為這些措施遵循新的發展模式,它們不僅僅依賴于商品貿易,也依賴于從商品貿易中得到的大量收入,它們是基于創新的多元化競爭體系。

主站蜘蛛池模板: 信丰县| 得荣县| 西充县| 门源| 离岛区| 通州市| 海盐县| 什邡市| 明星| 扬州市| 龙门县| 平江县| 腾冲县| 吉安县| 久治县| 江阴市| 昌乐县| 固始县| 阜阳市| 合阳县| 介休市| 大宁县| 兰溪市| 巢湖市| 津南区| 晋宁县| 南投市| 安图县| 乡城县| 玉环县| 都匀市| 贡觉县| 三河市| 牟定县| 手游| 闸北区| 南充市| 井陉县| 崇礼县| 乡城县| 禄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