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美爾審美現代性思想研究
- 趙嵐
- 957字
- 2020-11-29 17:05:38
第三章 現代性診斷:現代日常生活“瞬間圖景”
西美爾似乎始終是現代性思想家中經常被忽視的所在。西美爾顯然遭遇了長期的冷落,對于其思想的研究顯然與其思想本身的豐富性和深刻性不成正比。就像西美爾思想的日本研究者北川東子在《齊美爾——生存形式》一書的前言中所說:“齊美爾無論從哪方面講都是具有開拓精神的思想家。因此,也是被遺忘的存在。”[1]無論是生前還是身后,西美爾一直都是一個受冷落的學者,似乎從未占據過學術領域的中心地位,也沒有形成一個所謂的“西美爾學派”,他在雙重意義上始終是“學院里的局外人”。究其所以,除了猶太種族出身的因素之外,有兩個不可忽視的原因:一方面是因為其學術研究的前瞻性和邊緣性。西美爾雖然一直棲居于學院,卻全然不像一位嚴肅的經院派學者,往往給人以反常、令人不安的感覺,無法為當時的學界所接受。另一方面則是因為他經常截取日常生活的“碎片”,熱情、不知疲倦地追逐諸如飲食、交際、婦女文化、招魂術、賣淫、貿易展覽等生活場景,以此透視現代生活特征,尋找現代個體的審美體驗而無法為當時的主流學界所理解。
可見,西美爾關于現代性以及現代生活體驗的探討,并不是建立在對整個現代社會的總體性分析基礎上的,當然也不是對其進行結構性或制度性的分析,而是以現代日常生活現象為出發點,進而發起他的研究。在他看來,這些現實的偶然性碎片,可以被當做現代社會現實“看不見的線索”。
西美爾對日常生活中的偶然性片段甚至瞬間的高度關注令人驚訝,他認為生命的總體性蘊含在每一個生命的瞬間。這并不意味著西美爾舍本逐末式地關心細枝末節。因為從偶然性的日常生活碎片中發掘出來的片段,最終是通向社會總體的。正如西美爾在不同場合都明確表達的那樣,他的工作是試圖從生活的任何細節之中尋求生活意義的整體的可能性,他總是能夠在看似受限的、細枝末節的、碎片化的現實中,探索帶有總觀性、一般性的問題。其目的是明確的:“最終我們整個生活的模式——從每日雞毛蒜皮的事情到精神狀態的巔峰——乃是:我們所做的一切事情當中均有一個規范、一個標準、一個觀念上預先設定好的在我們之上的總體性,我們試圖以行為活動把它轉化為現實。”[2]
從現代日常生活現象入手,尤其關注與現代人關系緊密的生活片段,這顯示了學者冷靜思考和細致觀察的思考者的學術立場,形成西美爾別具特色的“現代性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