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三節 審美悲情與審美救贖

一 “頹廢美學”與審美悲情

談及審美現代性思想,很容易使人聯想起另外一個人——波德萊爾及其“頹廢美學”。一般認為,在美學意義上的現代性,作為一種明確的意識始于波德萊爾。

波德萊爾在瞬息萬變的碎片般的現代生活和現代性當中欣喜若狂,同時發現美和丑,他是現代生活狂野的追隨者以及歡迎者。不容置疑,除了時髦生活的景觀以外,波德萊爾還在現代都市中目睹了成千上萬的游手好閑者、罪犯、妓女、神經緊張者和孤獨的人群。也就是說,波德萊爾俯瞰大都市浪蕩的全景,不僅看到任何時代都不具備的美,也目睹了任何時代都無法企及的丑。詩人帶著冒險精神,深入現代性的腹地,去采擷驚艷、美麗的花朵,不免驚醒無法預期的邪惡之神。這種極端對立的美學效果在《惡之花》中,達到了頂峰。也許,情況比他所預料的更為極端:上帝和撒旦同在、邪惡與神圣并存、福祉和憂傷聯姻、罪惡與榮耀休戚與共……波德萊爾在現代生活中審美的同時,也在審丑,詩人不得不發出“現代的憂郁”這樣的慨嘆。這是現代性的悖論。

這些與“美”同在的“丑”令詩人略感不適。在波德萊爾的眼中,某種意義上,這是現代性獨有的“頹廢”,或稱為“導向世界末日的趨勢”。盡管如卡林內斯庫所言,波德萊爾有時公開拒絕“頹廢”這個詞以及“頹廢”這個概念,但經常發生的事是,他會說一些贊同“頹廢”的話。青年波德萊爾在寫作《1846年的沙龍》時,曾用“頹廢”一詞形容維克多·雨果。布爾熱認為波德萊爾的現代性思想就是一種“頹廢的理論”[42]。

頹廢必然與個人主義相關,而頹廢風格是一種美學個人主義自我表達、自我講述、自言自語、自我感動的表現風格,它指向的是摒除等級、統一、專制等森嚴的管理。波德萊爾的現代性闡釋本身帶有對中產階級平庸的生活方式以及價值觀的不滿,但“他又懷舊式地描繪出一種貴族專政式過去的消逝,并為現今粗俗的、物質主義的中產階級的入侵感到悲哀”[43]。波德萊爾審美現代性思想的要旨就在于以個性化的審美姿態對抗中產階級的平凡和庸常,以變化和短暫的當下性消解傳統的一成不變,以藝術的創造性回應現實的官方文化(在波德萊爾眼中表現為中產階級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如此一來,波德萊爾在抵制傳統的專制與強壓的現代性與頹廢之間建立起直接并緊密的關聯。這就容易理解,他對一切隨著現代而來的“新”事物總是欣喜若狂,但是在諸多“新”背后,其真正領略的卻是壓抑、窒息和絕望。他的“新”是絕望的“新”,他的欣喜是無奈的欣喜。我們不妨將其稱為“頹廢的美學”,或言“頹廢的審美主義”。

然而,西美爾則表現為更為絕望的悲情。對于變動不居的現代世界,他這位冷靜的觀察者和審視者,了悟其間的一切。

在現代社會中,以技術優勢為代表的實用理性精神成為日常生活的主導力量,現代生活被扯裂成一塊塊的碎片,個體也隨之碎片化。很自然的,個體為了逃避生活的紛亂與復雜,以及對超越現實動蕩的追求,必然對藝術品產生熱切的審美渴望。人們希望在藝術觀念中尋找到對破碎、零亂又痛苦不堪的現實生活的一種解脫。然而,這種審美的渴求在西美爾看來,是無法實現的。因為現代藝術以及藝術品本身也已經被實用理性和現實生活的碎片化大量侵蝕,本雅明所言現代社會藝術作品的技術復制品大量涌現,就很能說明問題??梢姡髅罓柕谋橐庾R一方面來自他的個人性情和學術經歷,另一方面更重要的則是現代性根本困境所在。

主觀文化為客觀文化所侵凌(最終可以還原為現代性的基本矛盾和困境),個體成為精神上最不幸的人,人們終于被遺忘在通往目的的橋梁上,迷失在自己編織的牢籠中,這是現代性的悲劇和遺憾。因此,西美爾不無遺憾地說:

如果我沒看錯的話,這種藝術熱情的高漲不會持續很久。人類超驗的沖動在對任何終極事物緘默不語的科學面前、在忽略精神內在的自我完善的社會——公益活動面前遭到了幻滅,它必須為自身在審美活動中尋找一個出口,但人們很快會得知,這個領域同樣有其局限性。[44]

西美爾對現代文化的解讀表現出一抹濃厚的悲情色彩。他對主觀文化與客觀文化、生命與形式的永恒沖突的解讀是以悲觀形而上學為基調的,以此描述了現代人生命和體驗碎片化的必然結果。他曾經不止一次地流露出這樣的焦慮:“各種各樣的矛盾沖突、無價值和令人失望的事(作為日常生活里單個的事件它們是可以忽略不計的),甚或那些具有幽默性的事件,都呈現出一種悲劇般的、深深令人不安的特性,這是當我們意識到它們驚人地四散彌漫、日復一日無從避免,以及它們所影響的不是某一天而是一般意義上的生活的時候,才認識到的。”[45]

可以看出,西美爾采取的是審美的悲觀哲學立場,這是一種透徹之后的澄明。

在這一點上,西美爾與其心儀的悲觀主義哲學家叔本華心靈是相通的。因為,對現代性的困境以及文化悲劇有著通透的了悟,且這些困境與悲劇又是無可避免的,了悟的幸與了悟的不幸,決定了西美爾以形而上的悲情對生命的終極意義自我解釋和自我放逐。

二 “鐵籠”理論與審美救贖

但悲情的形而上思考,并沒有淹沒哲學家對生命意義深層次的探尋。就西美爾的整個“文化沖突論”而言,其閃光的地方在于從現代性本身尋找解決之道,以正在孤立并不斷消亡但仍具有堅決的否定、批判和顛覆力量的主觀文化/生命沖動去挑戰逐漸侵蝕整個現代社會的客觀文化(物質文化)/形式。以感性顛覆理性、以內省對抗技術和貨幣的統治、對現代危機予以合理化認識和扭轉,以審美重新喚起對個體存在的快樂和幸福的感受,為現代生存的危機和意義的喪失提供某種精神上的慰藉和舒緩,倡導現代人以內心體驗和精神力量抵制外部世界科層化對人的侵略,以藝術和審美的方式對深陷現代囹圄中的現代個體予以審美觀照和救贖,提供某種精神導向,指引人們重返尋找失去的精神家園。

在這一問題上,西美爾與韋伯顯然分享了同一話題。韋伯著名的“鐵籠”理論值得我們重新回顧。

韋伯通過宗教社會學的研究發現,現代化進程之所以在西方世界出現,這與清教倫理的關系密切。他曾作過這樣值得思考的疑問:“為什么資本主義利益不能在中國和印度產生同樣的結果呢?為什么那里科學、藝術、政治或經濟的發展沒有進入西方所特有的合理化軌道呢?在上述所有情況中,中心問題就是西方文化特有的和獨具的合理主義?!?a id="w46">[46]韋伯談及的“合理主義”可以理解為現代性中的理性主義。在他看來,西方的現代化進程是建立在清教的禁欲主義和工具理性的雙重引導下的,前者提倡社會節儉風尚和倫理規范,后者突出行為的理性成分與思考觀念。就如哈貝馬斯指出的,韋伯描繪的不僅是西方文化的世俗化進程,更是從理性化的角度,特別地揭示了西方社會的發展狀況[47]。技術的進步帶來了社會和理性的全面發展,但啟蒙運動的發展也引發了社會的異化和工具理性的橫行。其結果是可以預料的,一方面是現代社會高度發展的理性化和科層化,工具理性對現代日常生活的廣泛滲透;另一方面卻是現代人日益步入無法掙脫的“鐵籠”,成為沒有靈魂、沒有心肝、沒有個性、沒有自我的社會存在物。

韋伯在強調現代性中的工具理性方面潛藏的危機和困境時,提出了著名的“鐵籠”理論。

現代社會,伴隨宗教衰落、社會制度的科層化而來,是規范、倫理壓制個體自由舒展,現代生活日趨世俗化、去魅,工具理性對整個社會實現全面征服。面對這種情況,文化自身的發展,特別是審美、藝術的自主性空前高漲,逐漸脫離了宗教的、政治的、經濟的、道德的束縛,成為一股可以為現代社會提供某種世俗的“救贖”力量,可以將人們從認知和道德活動的理性主義的壓抑(“鐵籠”)中解放出來。于是,便有了他那段著名的論說:

生活的理智化和理性化的發展改變了這一境遇。因為在這些狀況下,藝術變成了一個越來越自覺把握的有獨立價值的世界,而這些價值本身就是存在的。無論如何,藝術都承擔了一種世俗救贖的功能。它提供了一種從日常生活的千篇一律中解脫出來救贖,尤其是從理論的和實踐的理性主義那不斷增長的壓力當中解脫出來的救贖力量。[48]

韋伯認為,現代社會工具理性對人們生存境遇的壓迫,形成牢固的控制,此時,生存意義成為重要的現代問題。而藝術活動和審美需求作為一種重要的精神活動,為人們擺脫“鐵籠”式的生活提供了一種可能性。文化,尤其是審美,成為一種有效的對抗理性主義強壓的手段之一。同時,這種審美的精神活動本身也顯示了現代性的另外一個方面。韋伯所提供的關于審美的世俗救贖之途的理論探討,在極大程度上緩解了現代性進程必然帶來的焦慮和陣痛,將主體從現代社會的工具理性“牢籠”中解救出來,獲得審美解放。這便是審美取代宗教而承擔的世俗的“救贖”功能。

韋伯的“牢籠”理論被西美爾在現代性思想中明確為審美的救贖力量。在西美爾的美學視野中,審美現代性在現代性內部對啟蒙/社會現代性形成張力,目的是通過審美力量對日趨科層化的現代社會實現救贖。審美的感性通過對工具理性所支配的日常生活的解脫,同時也對現代人生存的意義給以解答。追求審美生存的可能性,呈現了現代人獲得審美現代性“救贖”的種種可能。因此,現代個體的異化、現代文化的困境必須通過審美——藝術的方式獲得解放,摒棄理性主義對主體意識的侵蝕。

加拿大學者泰勒在對西方現代自我表達的觀念史的厘清過程中,一語中的地指出,審美“有一種從垂死的、慣例的、工具化的文明的常規形式中使經驗回復的廣泛的熱望”[49]。審美現代性對工具理性強制的顛覆,亦即抗拒那種忽略事物的自身標準,一切都要按效益或者代價——利益的分析模式來決定,將人的一切行為納入最小投入但最大產出的刻板公式之中的工具理性[50]。審美體驗協助主體遠離乏味、刻板、庸常、千篇一律的日常生活,緩解人們面對的科層式生活的強壓,舒展日益封閉的情感需求,擴充想象自由的伸展空間,對被認知——工具理性和道德——實踐理性所“異化”的精神層面,進行修復和救贖。

人作為一種“天生的越境者”,生命價值存在于不斷地自我超越。審美救贖便是現代人突破精神生命極限,堅持內心獨立和精神釋放的最好途徑。審美——藝術作為現代生存的依據而存在,在現世社會發揮功效。西美爾的審美救贖方案解答了“審美現代性何以可能”這樣的哲學困境的問題,也為現代人從人類困境中解救出來提供了可能。

西美爾對現代性的研究,帶有強烈的審美維度。他認為現實世界只是諸多可能的世界中的一個?!斑@種深刻的審美主義乃是西美爾的方法和悲劇性世界觀的重要成分,他通過考察某一社會維度與其他維度的關系來揭示整個社會的種種維度”[51]。也就是說,西美爾是通過對現實世界的認識和考察,來透視普遍的人類生存狀況與前景?;蜓?,西美爾試圖在紛繁復雜的社會關系中抽離出一個剔除了諸多歷史因素的社會關系之網,如同將盤根錯節的社會網絡從現實中凸顯出來,在現代之網的經緯之間,考察現代性的深刻意義。因此,西美爾對現代文化的問題意識是具有普遍的現代性意義的,甚至是普遍的人性意義,是對整個人類生命價值的還原和解讀。正如學者劉小楓所說:“現代性中日漸加劇的生命本身的碎片化,并非是人的伊甸園面目的歷史扭曲,而不過是人的生存在體性悲劇的歷史片斷?!?a id="w52">[52]從這個意義上講,他又超越了他所處的那個時代,其思想回響于整個世紀之中。

主站蜘蛛池模板: 伊宁市| 桂阳县| 永春县| 门头沟区| 彭水| 阿巴嘎旗| 兴化市| 平和县| 德兴市| 阜新| 探索| 城步| 报价| 延庆县| 安宁市| 阳信县| 文登市| 永兴县| 梁山县| 伊金霍洛旗| 自治县| 金溪县| 姚安县| 麻阳| 湖口县| 台江县| 云林县| 罗田县| 都兰县| 嘉定区| 上饶县| 毕节市| 安阳县| 富阳市| 武强县| 桃园县| 青铜峡市| 漯河市| 洛阳市| 长沙市| 黄浦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