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綦毋潛
- 飛花令·松(中國文化·古典詩詞品鑒)
- 素心落雪編著
- 586字
- 2020-11-25 15:28:56
綦毋潛(691—756),字孝通,唐代南康(今江西南康)人。玄宗開元八年,落第還鄉(xiāng)。開元十四年又赴京科考,終于進(jìn)士及第,從此入仕。安史之亂后歸隱,輾轉(zhuǎn)于江淮一帶,此后便不知所終,享年約六十五歲。
香剎夜忘歸,松青古殿扉
宿龍興寺
唐·綦毋潛
香剎夜忘歸,松青古殿扉。
燈明方丈室,珠系比丘衣。
白日傳心凈,青蓮喻法微。
天花落不盡,處處鳥銜飛。
注釋
香剎:寺院。此指龍興寺。
心:禪心。
青蓮:青色蓮花,佛書中多喻眼睛。
簡析
《宿龍興寺》是表達(dá)詩人對佛門凈地虔誠向往的詩篇。首聯(lián)“香剎夜忘歸,松青古殿扉”寫自己在天色將晚時投宿到龍興寺。詩人來到龍興寺,夜深了忘記回去,這里清風(fēng)拂面,詩人四處張望,看到“燈明方丈室,珠系比丘衣”,這里方丈室寬敞干凈,燈火通亮,方丈披衣系著佛珠正在吟誦經(jīng)文。第三聯(lián)“白日傳心凈,青蓮喻法微”寫出了僧人的日常生活。僧人們在寺里白日傳授心經(jīng),夜晚打坐修煉。對于一個從來沒如此近距離接觸僧人生活的詩人來講,他的內(nèi)心充滿了敬仰之情。詩歌最后一聯(lián)“天花落不盡,處處鳥銜飛”寫 天女撒下的花朵飄落佛前;銜花翻飛的鳥兒離去無聲。這里的“天花”是佛教用語,暗示了佛門沐浴了詩人的心靈。
背景
綦毋潛一生游宦四方,曾經(jīng)寄宿過很多寺院。此詩是詩人在龍興寺過夜有所感而作。
名家點(diǎn)評
玉遮曰:無刻煉,無脂粉,漸近自然。(《唐詩選》)
〔明〕唐汝詢:此詩語極無味,格調(diào)甚卑,入于鱗選,我所不解。(《唐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