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飛花令·歡(中國文化·古典詩詞品鑒)
- 素心落雪編著
- 1024字
- 2022-06-20 20:58:33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將進酒(七言樂府)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
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
鐘鼓饌玉何足貴,但愿長醉不愿醒。
古來圣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
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
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
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注釋
會須:應當。
岑夫子:岑勛。丹丘生:元丹丘。兩人都是李白的好友。
鐘鼓:富貴人家宴會中用來奏樂的樂器。
饌玉:饌,吃喝,形容食物如玉一樣精美。這里指豪門貴族的奢華生活。
陳王:三國時期魏國的曹植。
平樂:觀名。在洛陽西門外,是漢代富豪顯貴的娛樂場所。
恣:縱情任意,任性。
徑須:干脆。
千金裘:裘,皮衣。出自《史記·孟嘗君列傳》:“此時孟嘗君有一狐白裘,直千金。”
簡析
這首詩一方面表現了虛無消沉,想要在長醉中了卻一切的情感;另一方面又自負地對現實有所期待。在詩人看來,置酒會友,加上懷才不遇的心境,能夠趁勢揮灑,也不失為一件好事。詩人從時光流逝如江河入海般一去不回開始寫起,隨后表達了人生苦短,看朝暮間青絲白雪,感慨了生命的渺小和無力。他認為能夠解除憂愁的只有金樽美酒,這也是詩人的悲哀,悲而能壯,哀而不傷,極憤慨而又極豪放。在感嘆人生易老、懷才不遇的同時,感受到了理想的破滅。詩人無力改變現實,于是將沖天的激憤之情,化作豪放的放縱行樂,對他而言,也只能用這樣的方式來排遣憂愁,反抗現實了。全篇跌宕起伏,由悲轉喜,進而狂放、激憤,再次狂放,最后歸結于“萬古愁”回應篇首。
背景
這首詩是唐代詩人李白沿用樂府古體創作的古體詩。唐玄宗天寶初年,李白由道士吳筠推薦,由唐玄宗召進京,供奉翰林。不久后,他被權貴排擠出京,此后一直在江淮一帶盤桓,極度煩悶,再次踏上云游祖國山河的漫漫旅途。這首詩是他漫游到潁陽山居,與好友登高暢飲時所作。
名家點評
〔南宋〕嚴羽:一結豪情,使人不能句字賞摘。蓋他人作詩用筆想,太白但用胸口一噴即是,此其所長。(《李太白詩集》)
〔明〕楊慎:太白狂歌。實中玄理,非故為狂語者。(《唐詩廣選》)
〔明〕唐汝詢:此懷才不遇,托于酒以自放也。(《唐詩解》卷上)
〔明〕周珽:首以黃河起興,見人之年貌倏改,有如河流莫返。一篇主意全在“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兩句。(《唐詩選脈會通評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