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黃炎培:從“勝利”與“民主”中走來

張建安

興辦教育:“利居眾后,責在人先”

黃炎培的一生與教育事業密不可分。20多歲的時候,黃炎培的老師蔡元培對即將離校的學生說:“中國國民遭到極度痛苦而不知痛苦的由來,沒有能站立起來,結合起來,用自力來解除痛苦。你們出校,必須辦學校來喚醒民眾。”這些話,黃炎培終生不忘,結合自己多年來所看到的山河破碎、國民愚昧的社會現實,他為自己定下了教育救國的志向。

1902年,黃炎培首先回家鄉川沙開辦新式學堂,試圖在晚清封建落后的時局中為中國播下進步的種子。同鄉楊斯盛給予大力支持,在學堂缺少經費難以支撐的時候,楊斯盛慷慨捐銀,使黃炎培的事業柳暗花明。川沙小學堂辦得有聲有色,黃炎培等人廣邀名流演講,宣傳愛國思想,聽者人山人海。但黃炎培等人的進步言論也同時被清政府視為“洪水猛獸”,黃炎培因此很快被清朝官吏拘捕起來,差點“就地正法”,幸得陸子莊、步惠廉、楊斯盛、佑尼干等中外人士竭力營救,方逃出虎口,又在楊斯盛的資助下亡命日本。這是黃炎培第一次辦學,短短半年即告夭折,還招來殺身大禍,但他教育救國之志并未因此稍減。

1904年,黃炎培返回祖國。楊斯盛是一位非常愛國的實業家,早有計劃請黃辦學,黃炎培因此得楊斯盛之力,大展宏圖,先后興辦浦東小學、廣明師范講學所、浦東中學,運用新式教育,廣泛傳播先進思想,產生深遠的影響。楊斯盛于1908年病故,臨終前仍不忘教育,對黃炎培說:“我早知我校(指浦東中學)基金不夠,還想天假余年,學校還應大擴充。我死,你將向哪里募捐呢?現在我勉力湊捐基金十二萬兩。只望我死后,支撐這校的稍減艱苦。黃先生!你跟各位校董勉力吧!”據黃炎培后來回憶:“浦東中學買地筑舍開辦費,連同楊先生逝世以前歷年經費,約共耗銀十二萬兩。臨歿捐基金十二萬兩,留給遺屬,僅得維持生活。……像楊先生真是毀家興學,一切是為了教育,為了學生,而一絲一毫不是為個人立名。”楊斯盛毀家興學的義舉值得世人稱頌,而他把興學大事重托于黃炎培,正是看到黃炎培是一位以教育救國為己任的可以信賴的人。

后來,黃炎培又創辦了東吳大學、河海工程學院、同濟大學、暨南大學等學校,為中國培養出無數杰出人才,張聞天、徐特立、華羅庚、范文瀾、王淦昌等都是黃炎培的學生。他是真正稱得上桃李滿天下的。

最值得稱道的是黃炎培所辦的中華職業教育社。黃炎培曾在中國許多地方進行廣泛的考察,發現當時的學生普遍存在一個問題,就是理論與實踐無法結合起來。學習歸學習,卻無法運用到實際中。這一致命的弱點極大地影響著教育的發展。黃炎培乃致力于實用教育的傳播,寫出《學校教育采用實用主義的商榷》《小學校實用主義表解》等文,開中國實用教育之先河。黃炎培又進一步到國外考察,切身體會到美國職業教育的先進,于是在歸國后更加不遺余力地投身于中國教育的改革當中。1917年,中華職業教育社設立;1918年,中華職業教育學校也在上海建立起來。黃炎培在發起創辦這兩個教育機構的時候,思想非常明確,就是強調“手腦并用,雙手萬能”,重視學以致用,真正達到教育與生活、生活與勞動結合的目的,“使無業者有業,使有業者樂業”。

黃炎培發起成立的中華職業教育社相當成功,從創辦一直到全國解放,除在上海創辦過中華職業教育學校外,還在重慶、南京、昆明等地開辦中華職業學校、中華職業補習學校、中華職業指導所、中華工商專科學校、比樂中學等,并出版《教育與職業》《生活》等書刊120多種,培養學生3萬余名。黃炎培的進步思想也得以在學生中廣泛傳播,職業教育在全國蔚然成風,為中國走出黑暗逐漸強大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中華職業教育社受到周恩來等國家領導人的高度重視,得到了更好的發展。

黃炎培創辦職業教育幾乎也是“白手起家”,他本人沒有多少經費可以拿出,但他可以籌集資金。著名華僑領袖陳嘉庚等人都愿意慷慨捐贈,鼎力相助,原因就是黃炎培是一個信得過的人。

黃炎培的愛國是有名的,他會辦教育也是有名的,他的勤勞與無私則受到世人的尊敬。其子黃萬里回憶:“父親勤勞一生,遠非常人所及。記得幼年見他每天晨8時許出門,夜必11時才回家,從無假日。……他提倡職業教育,設社宣傳,凡事則都躬行。例如中華職業學校,是他理想的實驗處。……長我們一輩的人大多節約成風,這倒并不稀奇。但我見到我父早年上班總是步行。甚至回川沙老家坐了小船后,還要走一大段路到故居。最后幾年,在上海的老友穆藕初先生實在看不過去,送給他一輛自己坐舊了的汽車,父親才算有車坐了。他在節儉方面對我也有不少影響。”黃方毅是黃炎培的小兒子,他向筆者講述他父親一生食素、勤儉節約的往事,令人十分感佩。黃方毅現為十屆全國政協委員、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委員,每當看到他騎一輛舊自行車,像平常老百姓一樣忙碌地穿梭在城南城北的時候,我依稀可以看到黃炎培的背影。

1942年5月8日,黃炎培書贈中華職業教育社同學:“利居眾后,責在人先。”這也許正是他成功辦學的重要因素,也正是許許多多的愛國實業家愿意助他辦學的主要原因所在。

延安之行:尋找一條嶄新的救國強國之路

黃炎培也是一位有名的民主革命家。早在1905年7月,他即在蔡元培的影響下加入中國同盟會,不久任同盟會上海干事,保管黨員名冊。辛亥革命前夕,黃炎培又受江蘇蘇南各縣公推,到蘇州勸江蘇巡撫程德全起義。“九一八”事變之前,黃炎培在訪問日本期間觀察到日本圖謀侵華的野心,寫《黃海環游記》,并在歸國后將日本陰謀面告蔣介石。“九一八”事變后,黃炎培更是不遺余力地投身于抗日救國運動,并要求國民黨歸政于民,積極抗日,主張早日實施憲政。黃炎培還發起創建了我國現在八個民主黨派中的兩個:中國民主政團同盟與中國民主建國會,并擔任中國民主政團同盟第一任主席,擔任中國民主建國會主委直至逝世。他一直密切關注著中國的命運,為祖國的民主富強不懈地努力。只是,從晚清帝國到北洋軍閥統治時期再到國民黨統治,黃炎培始終難以找到一個真正為國為民的政府,這使他非常失望。直到1945年的延安之行,黃炎培才真正豁然開朗,找到一條嶄新的救國強國之路。

當時,抗日戰爭即將結束,各界人士希望看到一個和平民主的新中國。為恢復陷于停頓的國共和談,應共產黨中央和毛澤東主席電邀,黃炎培偕褚輔成、冷遹、章伯鈞、傅斯年、左舜生五人飛赴延安。五天的延安之行給黃炎培留下深刻的印象。他有機會看到延安朝氣蓬勃的景象,更認識了黨中央大部分領導同志和高級將領,感受到共產黨干部的優秀作風,稱:“鼎鼎大名的各位高級將領,外面沒有見過的,總以為個個都是了不得的猛將,說不盡的多么可怕。哪里知道天天見面談笑,真是古人所說‘如坐春風中’。”尤其是與毛澤東主席的直接接觸,使黃炎培看到了中國光明的未來。

至今被世人津津樂道的“窯洞對”便產生于此時。黃炎培在《延安之行》中這樣敘述:

有一回,毛澤東問我感想怎樣?我答:

我生六十多年,耳聞的不說,所親眼看到的,真所謂“其興也浡焉”,“其亡也忽焉”,一人,一家,一團體,一地方,乃至一國,不少單位都沒有能跳出這周期率的支配力。大凡初時聚精會神,沒有一事不用心,沒有一人不賣力,也許那時艱難困苦,只有從萬死中覓取一生。既而環境漸漸好轉了,精神也就漸漸放下了。有的因為歷時長久,自然地惰性發作,由少數演為多數,到風氣養成,雖有大力,無法扭轉,并且無法補救。也有為了區域一步步擴大了,它的擴大,有的出于自然發展,有的為功業欲所驅使,強求發展,到干部人才漸見竭蹶、艱于應付的時候,環境倒越加復雜起來了,控制力不免趨于薄弱了。一部歷史,“政怠宦成”的也有,“人亡政息”的也有,“求榮取辱”的也有。總之沒有能跳出這周期率。中共諸君從過去到現在,我略略了解的,就是希望找到一條新路,來跳出這周期率的支配。

毛澤東答:我們已經找到新路,我們能跳出這周期率。這條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讓人民來監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來負責,才不會人亡政息。

我想:這話是對的。只有大政方針決之于公眾,個人功業欲才不會發生。只有把每一地方的事,公之于每一地方的人,才能使地地得人,人人得事。把民主來打破這周期率,怕是有效的。

在延安,自由民主的氛圍感染著黃炎培,振奮的情緒縈繞在黃的心頭,令他思緒萬千。他還異常高興地見到了已逝知己鄒韜奮的兒子,并在“自發的情感”逼迫下寫《韜奮逝世一周年哀辭》。他想到好友已逝時熱淚雙流,而提到他們為之奮斗的理想即將實現時則情緒高昂,激奮地寫道:“雖然,死者已矣,凡我后死,忍忘天職之未酬!今日者,暴敵行將就殲,國事亦將就軌。勝利!勝利!民主!民主!君所大聲疾呼者,雖不獲見于生前,終將實現于生后。嗚呼!韜奮,嗚呼!韜奮,死而有知,其又何求。”

延安之行是黃炎培一生中最關鍵的事情,他看到了希望、勝利與民主!

新中國成立后:做人民的官

黃炎培名聲顯赫,不少當權者均試圖拉攏他,招他做官。袁世凱及北洋政府曾兩次電召黃炎培出任教育總長,黃炎培堅辭不就。袁世凱因此很不高興,有一天說:“江蘇人最不好搞,就是八個字,‘與官不做,遇事生風’。”蔣介石也曾一再拉攏黃炎培,許以高官,也被黃炎培拒絕。不愿做官是黃炎培一貫的思想。

不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在周恩來兩次來家動員后,黃炎培打破了“不做官”的慣例,擔任政務院副總理兼輕工業部部長。其子黃大能感到納悶,問黃炎培:“一生拒不做官,恁地年過七十而做起官來了?”黃炎培向兒子詳細講述了周恩來動員的經過,然后嚴肅地說:“以往堅拒做官是不愿入污泥,今天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人民政府,我做的是人民的官啊!”

此后,黃炎培殫精竭慮為新中國的建設出力,被選為全國人大代表,并長期擔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全國政協副主席。

1965年,黃炎培先生去世。他勤儉一生,沒給家人留下多少物質財產,卻留下寶貴的精神財富。他的家訓是:“理必求真,事必求是,言必守信,行必踏實。事閑勿荒,事繁勿慌,有言必信,無欲則剛。和若春風,肅若秋霜,取象于錢,外圓內方。”在他的影響下,黃家代有人才出。希望黃炎培的子孫們也像黃炎培先生一樣,為國,為民,為“勝利”,為“民主”,多干實事,多辦好事!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华县| 安徽省| 澄迈县| 绿春县| 绿春县| 长子县| 兰溪市| 新竹县| 辉县市| 剑川县| 武强县| 平原县| 雅江县| 宣化县| 京山县| 梁平县| 德昌县| 茶陵县| 茌平县| 海盐县| 池州市| 光泽县| 定南县| 老河口市| 衡山县| 临海市| 襄垣县| 泰兴市| 长乐市| 黄浦区| 枝江市| 嘉荫县| 剑川县| 泗洪县| 敦煌市| 湘潭市| 灵寿县| 青川县| 枞阳县| 康马县| 滦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