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意識與身體

在生命最初的四五年間,個體正在建立思想的統一并構建出身體與意識的關系。到第五年結束時,個體的性格已經成形。個體賦予生命的意義、追求的目標、接近他人的方式和情感偏好都已定型,這些特性在以后可以被改變,但前提是個體需要擺脫在童年時已形成的那些錯誤。

人類總是在爭論究竟是意識掌控身體,還是身體支配意識。哲學家們加入了這場爭論,各自選擇陣營。他們把自己稱為理想主義者(idealist)或唯物主義者(materialist)。他們為此已經爭論了上千年,而問題依然像以前一樣棘手,懸而未決。也許個體心理學可以為解決這個問題提供一定的幫助,因為在個體心理學中,我們需要面對身心實際的互動。人的意識和身體可以得到治療,但如果方法錯誤,那我們將無法提供幫助。我們的理論必須從經驗中發展出來,必須經得起實踐的考驗。我們生活在這些互動中,所以我們面臨的最大挑戰就是要尋找到正確的觀點。

個體心理學的發現消除了這個問題所造成的大部分壓力。它不再是一個簡單的二選一的問題。我們看到意識和身體都是生命的表達方式,它們是整個生命的組成部分。我們開始理解意識與身體是一個整體的互惠關系。人就是一種存在變化的生命體,僅有身體上的成長是不夠的。一株植物需要扎根于土壤,最好在一個地方,不要隨意地移植。然而,如果一株植物有思想或者說存在任何意義上可以與人類相比較的感官感受,那將是非常令人驚訝的。即使植物可以預見未來,它的感受也是無用的。植物會思考的好處是什么呢?“有人來了,他馬上就會踩到我了,我會被踩死的。”但就算植物能這么想,依然一寸都挪不了。然而,所有能移動的活物都可以預見及估算移動的方向,基于這個事實就有必要假設他們都有意識或靈魂。

感覺,你當然有,

但你卻沒有感情。(《哈姆雷特》,第三場,第四幕)

預見到運動方向是意識的核心作用。一旦我們認識到它,我們就能夠理解意識是如何控制身體的——意識為運動設定了目標。僅在開始出現一些偶然的隨機運動是不夠的,必須有一個奮斗的目標。由于做出什么樣的運動是由意識的功能去決定的,所以意識占據了生命的統治地位。與此同時,身體會影響意識,畢竟身體才是做出行動的主體,意識只能根據身體的實際情況和經過訓練而發展的可能性去指揮。如果意識想將身體移到月球上,那么除非意識發現了一種可以突破身體局限的技術,否則那將是不可能實現的。與其他物種相比,人類更愿意投身于各種肢體的活動。不僅開發出了不同的活動模式,正如我們能看到的復雜的手部活動,人類更善于對自己的行為賦予各種含義去改變身邊的環境。我們應該能預料到這種預見能力將會最大限度地去發展人類的思維,而人也能夠清晰地證明有目的的努力可以改善局勢的整體地位。然而,我們會發現每一個人的每一次行動都只能完成一部分目標,所有的這一切都是為了一個唯一的終極目標而準備的。

我們所有的努力都意圖獲得一種安全感已經得到滿足的感覺,一種已經克服了生活中的所有困難,并且最終我們周圍存在的關系都取得了安全和勝利的感覺。有了這個目標,所有的動作和表達必須協調并統一起來。意識向著最終的理想目標去發展,與身體沒有什么不同,因為身體也力求統一,也在朝著一個處于萌芽中的理想目標去發展。舉個例子來說吧,如果皮膚破了,全身都會忙碌起來以便讓其復原。然而,身體在這里展現出來的不是自己的全部潛力,意識還可以幫助身體實現更大的發展。運動和訓練的意義就在于此(除去健康的目的以外)。這些都是意識為實現最終目標而提供給身體的輔助工具。從生命的最初開始,不間斷地持續到最后,這種成長與發展的伙伴關系將持續存在。身心的合作就像一個整體中不可分割的兩個部分。頭腦就像一個馬達,拖著它在身體中發現的所有潛力前進,幫助身體進入一個安全且優于所有困難的位置。在身體的每一個動作、每一個表情和癥候中,我們都可以看到意識目的的表達。個體做的動作都有一定的含義。如轉動眼睛、活動舌頭,或是調動臉部肌肉,都是通過臉部表達一定的含義,而這個含義就是由思想意識賦予的。

現在我們可以逐漸明白心理學或意識科學真正研究的是什么了。心理學領域探索的意義包含個人的所有表達方式,找出關鍵信息達成目標,并將其與他人的目標進行對比。在努力實現安全的最終目標時,思想始終面臨著使目標具體化的必要性,這是計入“安全”的關鍵點。通過朝著這個特定的方向前進而達成目標。當然,這里有出現錯誤的可能性,但如果沒有一個明確的目標和方向設定,就根本不會產生任何活動。比如我們抬起手,腦海中必定已經產生了一個活動的目標。在現實中,意識選擇的方向實際上可能是災難性的,但做出這樣的選擇是因為意識錯誤地認為這個決定是最有利的。因此,所有心理學錯誤都是選擇活動方向的錯誤。感到安全對于人類來說是基本要求,但有些人弄錯了安全感從何而來,那么他們接下來的具體行動就會讓自己誤入歧途。如果我們看到一種表達或一個癥候卻無法識別其背后的含義,那該怎么理解呢?首先,理解它的最好方法就是將其簡化為一個純粹的動作。讓我們舉個例子來看“偷竊”這個動作。偷竊是將財產從一個人身上轉移到另一個人身上,這個動作的目的是讓自己感到更加富有和安全。因此,這個動作的出發點是一種貧窮和被剝奪的感覺。其次,就是找出個體被置于什么境地,在什么條件下會讓個體有“被剝奪”的感受。最后,我們可以看出個體是否已經采取了正確的方式去改變這個情況并克服這種被剝奪的感受,看出個體的行動是否處于正確的方向,或者個體是否錯誤地制定了滿足欲望的方法。我們不必苛責個體的最終目標,但是我們可能會指出個體選擇了一種錯誤的實現手段。

人類對其環境所做的改變,我們稱為文化。我們的文化是人類意識指導身體活動的結果。我們的成果受到意識的啟發。我們身體的發展也是由意識直接引導和協助的。我們不可能找到任何一種沒有意識目的性的人類表達方式。

然而,絕不應該讓意識過分地強調自己的角色。如果我們要克服困難,身體健康是必需的。因此,意識參與管理內部環境的方式可以保護身體免受疾病的困擾,免受病痛和死亡,免受損傷,以及避免意外和功能失調的危險。其目的是讓我們能夠感受到快樂和痛苦,能夠保持想象力,無論遇到好或壞的情況依然能夠意識到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圍是什么。這種感覺將身體對外界環境的反饋固定下來。想象和辨別是預見未來的方法,除此之外,它們還有其他更多的作用,比如依據身體的行為激起不同的情感模式。通過這種方式,一個人的感受可以表達出他賦予生命的意義以及他為向著這個方向努力所設定的目標。

在很大程度上,盡管意識掌管著身體,但意識并不依賴于身體。意識主要依靠于他們定下的目標和與之相匹配的生活方式。顯然,并不是生活方式主宰個體。假如沒有進一步的幫助,個體的態度并不能形成氣候,行動必須通過感受加強。個體心理學中有新的觀點認為我們所能察覺到的感受永遠不會與生活方式相悖。只要有目標,感受總能調整自身以獲取目標。因此,我們不再處于生理學或生物學的范疇中,感情的出現不能用化學理論來解釋,也不能通過化學實驗來預測。在個體心理學中,必須預先假設生理過程,但我們對心理目標更感興趣。我們并不是很擔心焦慮會影響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更多的是想尋找焦慮的成因以及了解如何終結焦慮。

因為這樣的態度,我們不能將焦慮視為從被動壓抑的性行為中發展出來的,或者是在承受了出生時難產的痛苦而產生的,這樣的解釋與今天的話題無關。我們知道,一個習慣于母親的陪伴、幫助和支持的孩子也會焦慮,無論其來源是什么,這是一種可以達到控制母親的行之有效的武器。我們對憤怒的生理描述并不盡如人意,經驗告訴我們,憤怒是一種用于主宰個人或情勢的手段。我們可以理所當然地認為每一種身體和意識的表達肯定源于遺傳基因,但我們的關注點應集中在如何利用這樣的基因去努力地實現一個既定目標。這才是心理學真正應該秉持的態度。

在每一個個體中,我們能觀察到感覺在朝著某個方向成長和進化,以便達成要實現自身目標意圖的那種程度。個體的焦慮或勇氣、快樂或悲傷總是與其生活方式一致,因此其力量與支配地位也與我們所能想象到的一致。一個通過悲傷實現其優越感的人無法對自己獲得的成就感到愉悅和滿足。只有在他悲傷的時候,他才會感到高興。我們也會注意到感情會隨著個體的需求出現或消失。患有公共場所恐懼癥的人,當他在家里或者對某人有控制權的時候會失去那種焦慮的感覺。所有神經癥患者都會屏蔽掉生活中讓他們感覺不足以成為征服者的那些可能性。

情感基調與生活方式一樣固定。例如,盡管懦夫對弱者很傲慢,或者在被他人保護時會顯得很勇敢,但他依然是懦弱無能的。他可以在門上裝上3把鎖,用警犬和咒語來保護自己,并堅持說他充滿了勇氣。沒有人能夠證明他的焦慮,但他為了保護自己而引出的麻煩充分體現了他性格中怯懦的那一部分。

在性和愛的領域里也提供了類似的證據。當一個人想要接近他的性目標時,總會出現一種性的歸屬感。為了集中注意力,他需要將與之有沖突的任務和干擾都排除,進而喚起相對應的感覺和功能。缺乏這些感覺和功能就會出現陽痿、早泄、變態和性冷淡等癥狀,而這種情況通常是建立在拒絕排除不恰當的任務和興趣之上的。這種異常總是由錯誤的優越感和不當的生活方式引起的。在這樣的案例中,我們總會發現這些人期待獲得他人的體諒而不是給予他人關心,缺乏社交意識,在勇敢和積極行動上毫無建樹。

我的一個病人是家中次子,一直飽受內疚感的折磨。他的父親和哥哥都非常重視誠實這種品質。這個男孩7歲的時候,他告訴學校的老師有一個作業是他自己完成的,但事實上,那是他的哥哥幫他做的。之后的3年里這個男孩一直心懷內疚。最終他去見了老師,并承認了他說的那個謊言,但老師并沒有把這個問題當回事。接下來他哭著去找父親,第二次進行坦白,這次他成功了。父親對男孩能夠表現誠實而感到自豪,稱贊并安慰了他。盡管得到了父親的諒解,但這個男孩仍然感到沮喪。我們不免得出這樣的結論:這個男孩為了證明自己的正直和恪守道德不惜在如此瑣碎的小事上苛責自己。他家嚴苛的道德氛圍使得他有一種在誠信上要出類拔萃的沖動。在學校功課和社交吸引力方面,他覺得自己不如哥哥優秀,所以他試圖在其他方面表現出色。

在以后的生活中,他又因為其他事情自責而深受折磨。他經常自慰,并且在學習中一直弄虛作假。在每一次考試之前,他的內疚感總是會增加一些。隨著這樣的心理發展,他積累了很多類似這樣的問題,又因為他內心敏感,所以比他哥哥心理負擔大得多。因此他準備好了一個借口去應對所有的失敗以便讓自己平衡。當離開大學時,他打算做技術工作,但這種強迫性的內疚感變得越來越嚴重,以致他整天都在祈禱上帝的原諒。因此,他沒有精力去工作。而現在,他因為情況很糟糕被送往精神病院,在那里他被認為是無法治愈的。然而,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后,他有所改善并離開了精神病院。醫院診斷他這種癥狀無法完全治愈,如果病情復發,他必須重新入院接受治療。后來他換了工作并開始學習藝術史。在考期臨近的時候,他選了一個公共假期去教堂,在眾人面前撲倒,哭喊道:“我是所有人中最大的罪人。”如此,他憑借自己敏感的良心再次成功地引起了大家的注意。

在精神病院又住了一段時間后,他回到了家里。有一天,他竟赤身裸體地下樓吃午餐。而曾經的他是一個很注意個人形象的人,在這一點上,他與自己的兄弟及其他人相比也毫不遜色。

他的內疚感是使他看起來比別人更誠實的一種方式,他還用這樣的方式去努力獲取優越感。然而,他的掙扎針對的只是生活中無用的一面。他逃避考試和就業表明了他內心的怯懦和強烈的不適感,而他的神經癥和其他所有的癥狀都是為了有目的地逃避每一項他擔心會失敗的活動。他在教堂里的虛偽表現以及在餐廳那種駭人聽聞的出場方式都顯示出他在使用自己一貫的手段去獲取內心的優越感。他的生活方式需要他這樣做,因而催生出來的感受也正是他想要的。

正如我們所看到的,在生命最初的四五年間,個體正在建立思想的統一并構建出身體與意識的關系。個體會利用遺傳基因及其從周圍環境所獲得的印象去適應自己對優越感的追求。到第五年結束時,個體的性格已經成形。個體賦予生命的意義、追求的目標、接近他人的方式和他的情感偏好都已定型,這些特性在以后可以被改變,但前提是個體需要擺脫在童年時已形成的那些錯誤,因為個體從前的所有表現形式都與自己對生活的理解一致,所以現在,假如個體想要糾正錯誤,那么新的表現形式就需要與新的理解一致。

個人通過自己的器官與外界環境接觸并從中獲得印象。因此,我們可以從他訓練身體的方式中看出來:他準備從環境中獲得哪種印象,以及他如何利用自身的經歷。如果我們注意觀察他看待事物和傾聽他人的方式,以及吸引他注意的是什么,我們就會對這個人有所了解。這就是姿態如此重要的原因。它向我們展示了身體器官所獲得的訓練,以及器官原本的用途是如何被加以運用,進而對個體產生影響的。姿態總是以意義為前提的。

現在我們可以擴大對心理學的定義,即心理學是去理解個體對自己身體表達的態度。我們也可以開始討論人類思維之間的巨大差異是如何產生的——不適應環境且難以滿足環境要求的身體通常會被意識視為負擔。因此,身體器官有缺陷的兒童在智力發育方面會遇到比常人更大的障礙,他們的意識更難以影響、移動和控制自己的身體去占據優勢位置。同樣是保護一個物品,他們需要在意識上付出更大的努力,精神也必須比其他人更加集中,所以他們的頭腦難以負荷,他們開始變得以自我為中心和自負。當一個孩子總是被其身體缺陷和行動不便的情況所占據時,他就沒有精力去關注外面的世界了。也就是說,他既沒有時間也沒有自由去對他人產生興趣,因此,他會在社會意識及合作能力都較低的情況下成長起來。

身體缺陷會造成許多障礙,但這些障礙絕不會成為沒有出路的宿命。如果意識能發現自己擅長的領域,并訓練自己努力克服困難,那么個體也可以像那些負擔較輕的人一樣獲得成功。事實上,存在身體缺陷的兒童雖然面臨一些障礙,但往往比正常兒童能完成更多的事情。生理缺陷是進步的促進因素。例如,一個男孩可能會因眼睛的缺陷而承受不同尋常的壓力。他腦子里充斥著想要看見的念頭,因此他更關注看得見的世界,也更喜歡去區分顏色和形狀。最終,他比那些天生就能看見或從不注意細微差別的孩子對肉眼可見的世界有著更棒的體驗。因此,只要意識能找到克服困難的正確途徑,一個有缺陷的器官就能成為偉大的探索的開端。比如,在畫家和詩人中有很大比例的人都被證實存在視力上的缺陷。這些有缺陷的人受到訓練有素的意識支配,最終他們可以比常人更加有目的性地運用自己的眼睛。同樣的結論在未被發現的左撇子兒童群體中更為常見。在家里或在剛進入學校時,他們被訓練使用自己不太擅長的右手,因此在寫作、繪畫或手工藝方面的表現都不太好。我們可以期待的是,如果意識可以成功地克服這些困難,通常這只不完美的右手會發展出很高的藝術性,這是真實存在的事情。在許多情況下,左撇子兒童能夠比其他人更好地掌握筆跡,會具有更多的構圖和繪畫天賦,也可能更擅長手工。由此說明,找到合適的技能,通過興趣、訓練和練習,劣勢可以轉變為優勢。

只有希望為整體做出貢獻而不僅是把興趣集中于自己的孩子,才能成功地通過后天的訓練彌補先天的缺陷。如果這些孩子只想讓自己擺脫困境,他們就會繼續倒退。只有抱著既定目標去努力,并且實現目標本身比中途遇到的障礙更重要時,他們才能保持勇氣。這是一個興趣和專注力指向哪里的問題。一方面,如果個體正在努力尋找自己以外的關注點,他們將會很自然地朝這個目標去訓練和準備自己,并最終達成既定目標。困難是成功途中注定會被征服的那一部分。另一方面,如果個體的興趣在于強調自己的缺點,或者在沒有任何目的的情況下只為了解脫而去對抗這些缺點,那么他們將無法取得實質的進展。比方說,原本笨拙的右手不可能通過思考就把它變得靈活,或是避免出現任何笨拙的表現,只有通過實際的練習去使它們更靈活,對成功的渴望遠勝過對當下存在的那種對笨拙產生的沮喪感。如果一個孩子要集合所有的力量并克服所有困難,那么他的行動必須來自一個無關自我的目標,這個目標是基于他對現實、對他人以及對合作的興趣。

我對那些患有腎臟類疾病的家族進行了調查,有證據表明先天缺陷是有可能發生轉變的。這些家庭的孩子經常患有遺尿癥,這種器官缺陷是真實存在的,而且可以從腎臟和膀胱相關的疾病、脊柱裂,或腰椎皮膚對應區域上的痣或胎記中看出。然而,先天的缺陷并不足以解釋遺尿癥存在的原因。孩子不是受制于器官而是以自己的方式去使用器官。例如,有些孩子會在晚上尿床,但白天不會把自己尿濕。有時有些習慣會在環境變化或父母的態度改變后突然消失。對于心智健全的兒童來說,遺尿癥是可以被克服的,除非孩子刻意地利用這一缺陷去達到某種目的。

然而,患有遺尿癥的兒童大多會因為受到外界刺激不去克服這個問題而是繼續下去。一個經驗豐富的母親可以給予孩子正確的訓練,但如果母親缺乏經驗,那么這個本不應存在的弱點就會持續下去。通常,成員患有腎病或膀胱問題的家庭對與排尿有關的一切都是過度緊張的,因此母親可能會用錯誤的方法來努力地阻止遺尿癥。如果孩子注意到這一點是備受關注的,那么他很可能會不愿克服,這將給他一個非常好的機會去反對他所接受的教育。也就是說,如果一個孩子想要抵抗父母的教育,那么他總會找到自己的方法去攻擊父母最大的弱點。

德國一位非常知名的社會學家發現,刻意壓制犯罪的家庭,比如法官、警察或監獄看守的家庭中往往存在著令人驚訝的高比例的罪犯,而教師的孩子往往都冥頑不化。根據我自己的經驗,這通常是真的。我還發現,神職人員和醫生的孩子中有很多都患有神經類疾病。同樣的道理,當父母過度地強調排尿的重要性的時候,孩子就會用一個非常明確的方式向家長表明他們的自我意志。

遺尿癥患者還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例子,來向我們證明如何使用夢境來引發某種情緒以便做出自己想要的行為。睡在床上的孩子經常夢見自己已經下床去上廁所了。他們以這種方式為自己辯解,以便給尿床這個問題找到一個完全合理的借口。他們尿床通常是為了吸引他人的注意力,使其他人服從自己,讓自己無論是白天還是夜晚都能受到關注。有時這是一種懷有敵意的對抗方式。從各個角度來看,我們都可以看出這真是一種極具創造性的表達方式。孩子用膀胱而不是嘴巴說話,他們讓器官的缺陷成為其表達意見的手段。

以這種方式表達自己意愿的孩子總是處于緊張狀態。一般來說,這是因為他們曾經屬于被寵愛的群體,而后又失去了作為獨一無二的關注中心的地位;又或許是因為另一個孩子的出生讓他們覺得更加難以確保母親對自己給予全部的關注。遺尿癥代表的是一種因失去與母親的聯系而不惜通過不當手段去重獲青睞的行為,這種行為實際想表達的是“我還沒有長大,我仍然需要被照顧”。每個孩子有可能在不同情況下,選擇不同的手段。比如,他們可能會使用聲音去建立聯系,夜間的不安和哭泣正是這種手段的體現。有些孩子會夢游、做噩夢、從床上掉下來,或者感到口渴,要求喝水。這些表達的心理背景是相似的,只不過他們會因為具體情況或環境的不同而使用不同的方式去表達。

這些案例正好表明了意識對身體的影響。意識很可能會影響身體而使身體產生某種特定的癥狀,甚至可以管理和影響整個身體結構的建立。當然,我們并沒有直接的證據可以證明這個假設成立,而且也很難論證其準確性。然而,有證據清楚地表明,如果一個男孩膽小,那么他的這種膽怯將會在他的成長過程中反映出來。他不會關心,甚至都不會想要去追求身體上的成就,因此他不會采取任何有效的方法去鍛煉肌肉,并且他會過濾掉所有刺激他需要強健體格的外來印象,而其他那些讓自己受到影響愿意去鍛煉身體的孩子,將在身體健康方面比他勝出很多。他因為自己缺乏興趣將繼續落于人后。因此,我們可以得出結論,即身體的整體發展是受到意識影響的,并且身體可以反映出意識的錯誤或缺陷。我們經常可以觀察到,精神上的痛苦如果得不到排解,通常就會由身體表現出來。比如,我們已經知道內分泌本身可以在生命最初的4~5年受到影響。若是內分泌本身存在缺陷則不會對行為產生強制性影響。相反,內分泌會不斷因為客觀環境、孩子感興趣的方向,以及思維在這種有趣的情境中的創造性活動而受到影響。

另一個證據可能更容易讓我們理解和接受,因為我們對其更熟悉,它不會形成對身體的固定特征而只是一種臨時的表達。在某種程度上,我們發現每種情緒都會對應著一些身體表現。個體將以某種可見的形式表現出他的情緒,也許是他的姿勢和態度,也許是他的面部表情,也許是他腿和膝蓋的顫動。在器官本身上也可以發現類似的變化。比如,臉紅或臉色蒼白說明身體的血液循環肯定受到了影響。在憤怒、焦慮、悲傷或任何其他情緒中,身體總是會表現出對應的癥狀。簡言之,每個人的身體都在用自己的語言說話。當一個人處于令自己害怕的環境中時,他會顫抖,頭發直立,或是有心悸的表現。還有一些人會出汗或窒息,說話聲音嘶啞,整個身體縮成一團;有時受到身體的緊張影響,會出現食欲減退或者嘔吐的癥狀。對于一些人來說,主要是膀胱會受到這種情緒的刺激,而另一些人則是性器官。例如,許多孩子在參加考試時都能感受到性器官會發生一些變化,還有眾所周知的,一些罪犯經常會在犯罪之后去找自己的情人或是去嫖娼。在科學領域,有一些心理學家聲稱性和焦慮是分不開的,而另一些心理學家則認為二者之間沒有必然的聯系。心理學家的觀點取決于他們的個人經歷,有些人確實感受到了這樣的聯系,有些則沒有。所有這些反應都與個體相關。有一些是遺傳因素導致的,這些表現通常會給我們一些暗示,讓我們可以看出其家族中的特征和弱點,在同一家族中的家庭成員可能會有非常相似的身體反應。然而,最令人感興趣的是,意識是如何通過情緒來激起某種身體狀況的。情緒和他們的身體表達告訴我們,意識在有利或不利的情況下會做出怎樣的動作和反應。例如,正在發脾氣的人肯定希望能盡快克服自己的不良情緒,他認為最好的方式似乎是擊打、控訴或攻擊另一個人。反過來,憤怒的情緒會影響身體器官,讓人采取行動或給其施加額外的壓力。有些人在生氣的同時會出現胃部不適、臉色漲紅,或者他們的血液循環會因為情緒而發生異常,并由此引發頭痛。我們通常會發現被壓抑的憤怒和羞辱會引發偏頭痛或習慣性頭痛,而有些人的憤怒會引起三叉神經痛或癲癇的發作。

身體受到意識影響的途徑從未被完全研究清楚,我們對此或許永遠無法找到一個全面的解釋。精神上的緊張可以影響到自主神經系統和非自主神經系統。如果處在緊張的情緒下,自主神經系統就會采取行動,比如有些人會敲擊桌子、舔嘴唇或撕紙。只要個體感覺到緊張,他就一定會用某種方式表現出來,如咬鉛筆或叼雪茄都能給他的緊張找到一個釋放的出口。從這些表現中可以看出這個人已經無法忍受當下的狀況了。面對陌生人就臉紅、顫抖或抽搐都是緊張的結果。通過非自主神經系統,這種緊張的情緒會傳遍全身,從而使整個身體都處于緊張的狀態。然而,對于這種身體上因緊張而出現的種種表現,我們并不清楚其每一個細節,所以我們只能在可見的結果上去探討癥狀。經過仔細研究,我們發現,其實身體的每個部分都參與了情緒的表達,而且這些生理上的反應是意識和身體相互作用的結果。意識和身體都是我們所關注的一個整體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尋找出意識與身體之間的作用力就顯得非常重要了。

從以上證據中我們可以合理地推斷出,一種生活方式和其對應的情緒傾向將會對身體的發育產生持續的影響。如果一個孩子真能早早地確定其生活方式,那么在相關經驗的指導下,我們應該就能在他今后的生活中發現生理表達的結果。一個勇敢的人會在他的體格中表現出他的態度。細言之,他的身體將會依據不同需求而建立起來,肌肉的緊張程度會越來越強,體格也會越來越強健。姿勢可能會極大地影響著身體的發育,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肌肉較好的張力。勇敢者的面部情緒表達也是不同的,最終他的整個外形都會異于常人,甚至頭骨的構造也可能受到影響。

今天,我們很難去否認意識可以影響大腦。病理學告訴我們,在個體因大腦左半球病變而喪失讀寫能力的情況下,依然能夠通過訓練大腦的其他部分來恢復讀寫功能。通常情況下,當個體經歷過中風之后,大腦的受損部位是不可能修復的,然而大腦的其他部分會補償、恢復器官的功能,從而再次完善大腦功能。這一事實對于幫助我們展示個體心理學在教育上應用的可能性尤為重要。如果意識可以對大腦施加這樣的影響,而大腦只是意識的工具(當然它是最重要的工具,但也只是工具而已),那么我們就可以找到開發和改進這個工具的方法。沒有人一出生就擁有一個標準化且一生都受其控制的大腦,但我們可以尋找到改善大腦并使其更加適應生活的方法。

一個將目標固定在錯誤方向上的意識,比如,不努力發展合作的能力,將無法對大腦的成長產生有益的影響。因此我們發現,許多缺乏合作能力的孩子在隨后的生活中會表現出智力和理解能力的遲緩。由于成年人的整個狀態就能揭示出在他人生最初的四五年中所建立起來的那種生活方式對他的影響,我們也由此可以清楚地看到他對這個世界的感知以及他賦予生活的意義,所以我們可以發現個體在合作中的障礙,并幫助他去糾正那些失敗。在個體心理學中,我們已經朝這門學科邁出了第一步。

許多作者指出了意識表達與身體表達之間存在一種穩定的關系。但是似乎沒有人想要去探究兩者之間的必然聯系。例如,克雷奇默[1]曾經描述過如何從身體的結構中發現某人與某種意識的對應關系,按照體型將人劃分為不同的類型。例如,矮胖型(pyknic type)的人通常鼻子短,有肥胖的傾向,愷撒[2]曾將這類人描述為:“讓我身邊充滿敦實的人,他們肩膀圓厚,能夠整夜安睡。”

克雷奇默將人的體格與心理特征關聯起來,但沒有說明產生這種關聯的原因是什么。從我們自己的經驗中可得知,這種體質的個體不會出現身體缺陷,很適應我們的文化環境。他們在生理上的感覺與其他人一樣,對自己的力量也充滿信心。如果他們需要與其他人一決高下,也不會覺得緊張,因為他們相信自己有能力去戰斗。然而,他們沒有必要將別人看作敵人,或者懷著敵意去與生活抗爭。有心理學家毫無依據地將他們稱為“外向者”,我們應該把他們看作外向的,則是因為他們從未因身體而陷入任何麻煩。

克雷奇默將精神分裂癥患者(schizophrenic)與矮胖型的人做過對比。精神分裂癥患者從嬰兒時期開始就會表現得高于常人,鼻子較長,有一個蛋形的頭。他認為這類人是保守和內省的,如果他們飽受精神折磨就會患上精神分裂癥。他們是愷撒所說的另一種類型的人:“卡修士看起來饑餓、消瘦。他思慮過重,十分危險。”

也許這些人存在不同程度的身體缺陷,因而長大后更自私、更悲觀、更內向。也許他們需要更多的幫助,可他們一旦發現自己的訴求沒有得到滿足,就會變得痛苦和多疑。然而,我們可以發現,正如克雷奇默的研究結論,很多人是混合型的,矮胖型的人也可能發展出精神分裂癥患者所具備的那些精神特征。如果他們所處的環境以任何方式讓他們不堪重負,他們就會變得膽怯和沮喪。也就是說,如果通過刻意的貶低,任何孩子都會變得像一個精神分裂癥患者一樣,這也是我們在教育中不提倡的。

如果我們經驗豐富,那么我們就可以從個人的行為表達中了解到他的合作能力。合作的必要性總是在促使我們無意識地尋找這樣的跡象。這些跡象不是抽象地而是直觀地向我們展示,如何在這種混亂的生活中更好地定位自己。同樣地,我們可以看到,在所有的歷史的重大調整之前,人們的意識就已經認識到調整的必要性,并會努力地去實現這一目標。如果努力只是出于本能,就很容易犯錯。人們總是不喜歡那些具有明顯身體特征的人,比如毀容的或是駝背的。因為人們總會下意識地認為,這類人不太適合合作。這種判斷顯然是錯誤的,但個體也只是基于自己的生活閱歷而做出判斷。由于我們尚未找到方法來促進與這一類特殊人群的合作,所以這類特殊群體的缺點被過分地放大,這致使他們成了大眾迷信的受害者。

我們通過以上的描述做出總結:在生命最初的4~5年,孩子將會統一其意識的奮斗方向,并建立起意識與身體之間的根本聯系。一種固定的生活方式可以形成與之相適應的情緒和生理習慣。其發展過程包括大大小小的不同合作,正是通過這些合作,我們才能學會判斷和理解不同個體之間的差異。通常來說,合作能力弱是失敗者的共同特征。我們現在可以進一步定義心理學:它是對合作能力缺陷的理解。由于意識是一個統一體,與意識一致的生活方式貫穿于所有的表達中,所有個體的情緒和意識必須與其生活方式一致。如果我們看到某種情緒已經明顯造成困難,并與個人的福祉背道而馳,那么僅是試圖改變這些情緒是完全沒用的。情緒只是如實地體現出個人的生活方式,只有改變其生活方式才能從根源上解決問題。

在這里,個體心理學為我們的教育和治療前景提供了特別的指導。我們絕不能單一地針對某個癥狀或某種表現形式進行治療,而是必須去發現人們在整個生活方式中所犯的錯誤。在生活模式中、在意識賦予生活的意義中、在意識面對外界環境而支配身體做出的反應中、在意識對經驗的認識中去找出癥結所在,這才是心理學真正需要解決的問題。只是用針扎孩子并觀察他能跳得多遠,或者撓他癢癢看他能笑得多大聲,這些都不應被稱為心理學。然而,這些在現代心理學中很常見的現象實際上也可以告訴我們一些關于個體心理的東西,但只有在他個體能提供特定生活方式的證據時才能得知。生活方式是心理學的主題和研究對象,而在學校里,這一部分的研究內容則主要被生理學或生物學所占據。對于那些研究刺激和反應,試圖追蹤創傷或特殊經歷以及研究遺傳基因和后續發展的人來說,這樣的研究是必要的。然而,在個體心理學中,我們需要考慮心理本身和意識的統一。我們正在研究個體賦予這個世界和他們自己的意義、他們生活的目標和奮斗方向,以及他們對生活中各種問題所采取的應對方式。迄今為止,我們在理解心理差異上所擁有的最有效的途徑就是觀察個體的合作能力。

注釋

[1]恩斯特·克雷奇默(Ernst Kretschmer,1888—1964),德國精神病學家和心理學家。

[2]蓋烏斯·尤利烏斯·愷撒(Gaius Julius Caesar,前100—前44),史稱“愷撒大帝”,羅馬共和國末期杰出的軍事統帥、政治家,并且以其卓越的才能成為羅馬帝國的奠基者。

主站蜘蛛池模板: 那曲县| 湘西| 东兰县| 化州市| 沁水县| 信阳市| 横山县| 定州市| 廉江市| 遂宁市| 东乡族自治县| 夏邑县| 大石桥市| 平江县| 竹山县| 册亨县| 伽师县| 通渭县| 晴隆县| 佛冈县| 怀化市| 福建省| 吴桥县| 迭部县| 鹰潭市| 抚松县| 普格县| 邢台县| 永城市| 辽中县| 锡林郭勒盟| 隆子县| 张家港市| 磴口县| 沂南县| 乌什县| 上饶市| 韩城市| 兴化市| 义马市| 昌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