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工程
- 大虞宦游記
- 臣本書生
- 2508字
- 2020-11-11 21:55:53
第四十三章工程
泥塑周推辭不過,只好說了一個比較低廉?dāng)?shù)字,然后收拾東西,讓自己的二兒子和自己一起去。
想到路途有點(diǎn)遠(yuǎn),泥塑周也一把年紀(jì)了,他就租了一輛馬車。
“大牛,我老人家還沒有那么金貴,別看我一把年紀(jì)了,路還是走的起的。”
“老人家,你走的起,我曉得,我這幾天有些不舒服,這才偷下懶,而且這錢給也給了,退不回去了瑟。”
聽著大牛這么說,泥塑周也不在堅(jiān)持,說了一聲謝了。
坐在車子里面,泥塑周開始講起往事,最讓他得意還是他去過南國。
這南國是中原南邊一大群小國,他們都信奉佛教,以罪佛凈院為圣地,和中原素來友好,中原有難的時候也曾多次求援南國,就連大虞朝也不例外,不過這一次援救來的白藕教反而成了大虞朝一大禍害了。
聽著老人的描述,他感覺和地球東南亞那一片國家類似,不過又比較像南亞那個大國,不過富饒程度遠(yuǎn)遠(yuǎn)超過地上的那些國家。
那邊金銀珠寶不值錢,每個小國都有金脈,金脈附近還有伴生的礦脈,讓他們穿金戴銀不成問題。
按照泥塑周的說法,他到的那個大自在國,首都的城墻上都貼的有金片,泥塑貼金箔的時候,完全會有赤金,全是足金。
他當(dāng)然半信半疑,這么富有國家為什么沒有人去侵占呢?他可不相信,大虞朝就是正義王師,絕不隨意侵占土地。
“哪么沒有人去攻打他們嗎?他們那么多金銀珠寶?”
“這個我也聽他人說過,說是他們有天佛庇佑,任何人攻打他們都會失敗。”
他聽到這個理由,不在追問這個問題,繼續(xù)聽泥塑周聊著自己的所見所聞。
聽泥塑張說,他倒是有點(diǎn)感覺像是聽天方夜譚,外邦的總總美好,多樣的風(fēng)土人情,的確有些吸引人。
對于這不遙遠(yuǎn)的南國,他倒是有個想法,什么時候有空去看看。
世界那么大,自己何必要龜縮上在這么小的一角呢?
當(dāng)然這個念頭很快就被他自己否定了,他現(xiàn)在還是面臨和地球上一樣的困境。
沒錢。
有錢走遍天下,無錢寸步難行,這就是現(xiàn)實(shí)。
他現(xiàn)在雖然比起地球快活多了,身份地位也遠(yuǎn)比地球高許多,但是還處于貧困戶這個級別。
想辦法賺錢嗎?他搖搖頭,自己沒有賺錢的天賦,還是慢慢的走一步看一步算了。
現(xiàn)在的目標(biāo)就是將廟修好,不說多豪華,至少不能太簡陋,對的起林大人交給自己的這些錢。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重點(diǎn)就是,修好自己的豬圈。
正月很快就過去了,二月到了,他的豬圈也終于蓋好。
在豬圈蓋好的那一天,王員外也特意派人送來那個豬崽。這個豬崽他估摸了一下,大概有十多斤重吧,這個小豬崽眼圈附近是黑,看上去倒是有點(diǎn)萌,他到了自己的新家,倒是很滿意,躺在地上就過著自己以前的生活了。
吃了睡,睡了吃,等到過年運(yùn)動一下,這一生就結(jié)束了。
他沒有想到田員外會親自送過來,將豬安置好了之后,就開始前去打豬苕了。
這個事情他已經(jīng)很久沒有干過了,只有小時候放學(xué)之后,背著自己的小背簍,和自己的小伙伴,漫山遍野的去打豬苕。那時候打滿一背簍豬苕,要走幾里路,大家都在割,這豬苕又不和韭菜一樣,割了一茬又是一茬。
還好這邊喂豬的人還是少,豬苕還是多,弄回家里,拿著砍竹子的砍刀在那里剁,然后弄倒鍋里煮,煮的時候他想了想,還是弄了一點(diǎn)包谷面進(jìn)去。
這一頓豬吃的煮出來,色香味完全沒有,若是稍有點(diǎn)潔癖,看到會有反胃現(xiàn)象,他將這些舀到旁邊的桶里,估摸了一下,這一桶夠這只小豬吃十多天了。
弄好之后,他開始到山上去看廟的情況,外面墻已經(jīng)弄好了,都是用的實(shí)心磚,十分結(jié)實(shí),就這四面墻壁,花費(fèi)就夠他一個人用一年了。
磚是在縣里燒好的,他也給磚窯的人說過,這是林大人修的廟,別偷工減料,到時候莫弄得害人害己。
磚窯的人也保證,那些空心磚絕不會出現(xiàn)在天寶山,要是有一塊,他們就拿頭來換。
墻弄好之后,就是刷粉,然后里面還有作畫,他又要去縣城里面找畫師。
水平差聽說是林大人修的,直接說不敢接,能力不夠,整個縣城最后只找到了兩個畫師。
畫師到?jīng)]有馬上去,而是詢問了一下,這到底準(zhǔn)備畫什么。
他也想不到了,一般來說廟里的神佛都有神跡傳說,這鳳凰的傳說,還是自己瞎編的。
想了想,他決定還是將原始版本,知縣版本和自己改良版本合在一起弄。
劇情孝女埋母感動天地,然后天帝派遣鳳凰協(xié)助,送進(jìn)宮里,至于賢惠的事情,他讓畫師隨便找前朝幾位著名妃子的事跡補(bǔ)充就是了。然后就是神女托夢的這一節(jié),從玉衡哨總直接變成玉衡將軍本人。
大概故事情節(jié)說完,兩位畫師就已經(jīng)了眉目了,他們準(zhǔn)備先弄出草圖給他過目,然后在去墻上畫。
這個他自然沒有意見,順便讓他們把鳳凰也給畫出來。
畫師拒絕了,說畫鳳凰越禮了,除非衙門答應(yīng),否則他們不敢隨便畫。
沒有辦法,他只好前去衙門找知縣要了保據(jù),知縣也不多廢話,開了一個保據(jù),這二人作畫是立廟神像,非為他用。
兩個畫師看到官印之后才開始探討起來,這鳳凰應(yīng)該怎么雕刻為好。兩人詢問了一下他,他也是無奈,這個林大人什么也沒有交代。
不過想了想,他是說:“這個鳳凰還是帶著殺氣比較好,一看就讓人望而生畏比較好。”
畫師一愣,這神像要不是和藹可親,要不仙氣飄飄,要不慈眉善目,除了金剛怒目這種看門神,哪有主殿立一個殺神的。
然而這是買家要求,他們也不在堅(jiān)持,告訴三天之后就畫好鳳凰。
他回到天寶山,泥塑周正站在里面,考量神像的位置。
這個位置可大有講究,要讓進(jìn)來燒香的人感受到一種距離感,但是不能太遠(yuǎn),否則的話,就會讓人信徒覺得自己心愿難以傳達(dá),這種距離感需要考慮到了進(jìn)殿的方向,光照的角度。
他來這里這么多天,就是為了找這個感覺,作為一個有三十多年泥塑經(jīng)驗(yàn)的老師傅,他可不愿意自己的作品就那么突兀立在廟里。
至于神像本身,他倒是不怎么在乎,鳳凰再怎么神異,也只是一只鳥,不像大佛那么多種種考量。
有了具體畫像,細(xì)小的位置可以慢慢的調(diào)整。
等他確定好主殿方位之后,四周工人開始動工了主殿,當(dāng)然偏廳已經(jīng)修好了,而且他們已經(jīng)開始入住了。
畫師弄好上之后,就是請廟祝了,附近好像沒有什么掛單的道士,最近的一個道觀也在百里外的云臺山,看來自己又要忙著跑一趟了。
但是已經(jīng)接近春忙了,自己去太浪費(fèi)時間了,仔細(xì)想了想,他決定找田員外這個閑人,讓他隨便找一個人去,家大業(yè)大的田員外,少個把人根本無足輕重。
田員外也沒有拒絕,找了一個仆人去云臺觀請人了,同時也叮囑仆人,一定要說是西南總理林大人派來的。
這面大旗的確好用,反正修一個廟,又不是什么大事,言官也沒有理由參本,林大人知道也不會怪罪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