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修廟
第二天早上,雞才叫一遍,他就驚醒了,他穿上往常衣著,沒有先去干活,而是前去大路上迎接。
林大人來的也是十分早,太陽才出來就帶著人到來了,這一次他沒有做轎子,而是騎著馬。張知縣也跟在后面,在后面,還有十多騎衛(wèi)士。
見到林大人,他連忙跪在地上說:“小的見過總理大人,知縣大人。”
“免禮。本官聽說你弄出一個打谷用的器物,能讓本官見識一下嗎?”
他說了一聲諾,然后帶著一群人到了徐家院子,他讓這些人在外面暫且等了一下,自己去將打谷機弄了出來。
見他一個人搬有些苦難。林大人讓自己手下前去幫忙,將打谷機架在稻桶上面,然后他拿了一把谷草演示了一下。
林大人沒有種莊稼的經(jīng)驗,看了看身邊的一個人,那個人從馬上跳下來,看著谷草,然后親自弄了一會兒說:“大人,這個東西的確便利,一家人若是有了這個,收谷要快上半天甚至到一天。”
“很好,這圖紙你有嗎?你們村有幾座?”林大人親切詢問說,他找一旁孫秀才借了紙筆,開始畫了起來。
畫好之后,他恭敬遞給林大人親信,親信接過在遞給林大人,林大人隨便看了一眼,讓一個親信收下說:“賞錢。”
一個親信從馬袋里面取出十貫錢賞賜給他,他跪謝接過錢之后,再次開口說:“大人,這個不用每家都有,只要一個村只要四臺就已經(jīng)足夠了。小的曾經(jīng)構(gòu)思過一種犁,只不過這里鐵匠無法打造,而且不適合牛耕。”
林大人聽到這話,微笑的說:“無妨,任何器皿發(fā)出來就不是完美的,后世賢人慢慢完善,才造福百姓。”
他點點頭,將自己會議中上的深耕犁給畫出來,這個本來使用機器帶動的,但是他想了想,若是用人也可以。普通人家肯定用不起,不過莊園大戶倒是不缺人力,這東西他曾經(jīng)猶豫過十分推廣,若真是弄出來了,自己似乎就是幫統(tǒng)治階級剝削勞動人民的幫兇了。
不過按照前世的記憶,這東西耕地的話,產(chǎn)量要提高不少,糧食產(chǎn)量提高,餓死的人想必也會減少不少。
林大人接過圖紙之后,微笑的說:“你還有什么想法,盡管提出來。本官的事成或不成,全在你手中了。”
他心中疑惑,這林大人什么事情要靠自己這些東西。
這個問題得不到回答,他不敢在多說什么,自己本來想借這位大人的手,用這些東西減輕農(nóng)民的負擔(dān)。
現(xiàn)在林大人用這東西的意義不明,自己沒有必要在多嘴,日后若是出事,自己就不好脫身了,他甚至想到了一個大罪。
附逆。
這兩個字在他頭腦一閃而逝,他很快就想到了,馬上要成為國舅的他,怎么還會造妹夫的反呢?
林大人倒是沒有多問,準(zhǔn)備再次賞錢的時候,他連忙說自己能向林大人進言,已經(jīng)是自己的榮幸了,若是再賞賜的話,自己受之有愧。
聽他這么說,林大人也不在堅持,開始巡視整個程家村。
田地之中,都有人在忙碌,他們看到這一堆人到來,全都跪在地上,恭敬的跪在地上,低著頭不敢看林大人。
林大人沒有發(fā)話,他身邊的親信開口說:“都起來吧,去忙吧,不要因為大人到來誤了農(nóng)活。”
巡視了一圈,林大人滿意的點點頭說:“很好,很好,這才是盛世氣象。”
林大人準(zhǔn)備離開的時候,知縣對著林大人說:“大人,下官斗膽,請大人去一個地方。”
“什么地方?”
“啟稟大人,前朝英宗年間,此地曾有鳳凰翱翔。”
聽到鳳凰,林大人眉毛一挑,臉上有一絲動容的神色。
張知縣這個人精看到這個表情就明白了,立馬繼續(xù)說:“此地曾出一個孝女,至誠感天,固有鳳凰來儀,傳聞此女進宮之后,深受英宗喜愛,有賢敏之稱。”
聽到這話,他不得不佩服張知縣這個老狐貍,易王的一個小妾,他都敢吹成英宗的妃子,看來比起吹牛來,自己還差這個老狐貍一些。
“既然是前朝賢妃故地,本官不去一拜,有為長情。”
一群人于是上了天寶山,進入到天寶山,望著四周,林大人不由下馬來,閉著眼,感受微風(fēng)吹拂。
“人杰地靈,若無寶地,家人不杰,怎么能招來鳳凰呢?”
林大人似乎在感嘆這里,但是在場的人都聽出弦外之音,全都稱贊是是。
他也開口說:“大人,小的這里有關(guān)于這位妃子的傳說,不知道大人是否愿意一聽。”
林大人點點頭,他也開始講了起來,不過將保護墳?zāi)垢某闪吮Wo了故地隱去,免得和知縣說的妃子身份矛盾。
說到最后,林大人突然睜開眼說:“你說的可是真,那妃子真的說是鳳凰為證。”
“這,這傳說之事,小的也不敢多言。”
林大人這時候哈哈的笑著說:“是呀,傳說畢竟傳說,怎么能夠當(dāng)真呢?”
他看林大人沒有在詢問,不由將懸著的心給送下,這一次估計瞎貓抓到死耗子了,他那妹妹或許真的發(fā)生過什么和鳳凰有關(guān)的事情。
具體什么事情,他還能猜一下,大概是鎮(zhèn)國公夫人懷孕前夢到鳳凰了,這個在古代太常見了。或者這位血羅剎閨名和鳳凰有關(guān)。
仔細一像,這些大家貴族的千金和鳳凰扯上關(guān)系也太簡單了。
林大人休息了一會,就帶著張知縣走了,在離開的時候,張知縣和他望了一眼,大家露出一個心照不宣的眼神。
因為擔(dān)心這位林大人殺一個回馬槍,他還是前往到田里干活去了。
幸運是林大人倒是沒有再回來,倒是他一個親信回來,說是要在天寶山立一個廟。
這立廟的錢是林大人的出,但是林大人明日就要啟程了,這件事就拜托他了。
他點點頭,接過銀票,詢問了一下這人這廟有什么要求,親信說立一個鳳凰就可以了,順便請一個廟祝,保證這廟香火不斷。
這個倒是簡單,有林大人養(yǎng)著,這廟香火要斷還是很難。
在親信離開的時候,他看著手中的銀票,倒是沒有起什么心思。
貪這位握著尚方寶劍大人的錢,那真是老壽星喝砒霜嫌命長了。
他送走親信之后,就躺在床上休息了,明天還要早起。
五更時候,他再次到了陵水邊上,這一次沒有樂隊了,按照林大人意思就是一切從簡。
林大人也是天亮?xí)r候就到了,先是兩頂女轎進入船中,然后林大人才上船,在林大人船起航的時候,眾人跪倒在地,齊聲高呼:“恭送總理大人。”
在船消失之后,張知縣開口說:“大家都去起來吧。”
眾人起來的時候,真是有一種死里逃生的感覺,這三天,他們都沒有睡過一個安穩(wěn)覺。
在眾人準(zhǔn)備離開的時候,他開口說:“諸位大人老爺,暫且留步。”
眾人看著他,目光中充滿了好奇,不知道李大牛為什么叫他們停下。
“諸位大人,總理大人在昨天告知小的,要在那天寶山建立一座廟。”
為什么說這個消息,他想自己不用多說,這群人就應(yīng)該明白。
“廟城之日,告知本官一聲,本官家中尚有一些木材,就獻出來修廟了,也算本官的一點心意,不知道廟中供奉的是哪路神仙菩薩?”
“稟告縣尊大人,是鳳凰。木材這個還是算買的,昨天總理大臣已經(jīng)將錢留下了。”
縣令點點頭,也不在多說什么,其他人雖然不清楚是怎么回事,但是紛紛說廟成之后一定要去參拜。
大家散去之后,他立馬去找木匠和泥匠,這些人聽說是為總理大人的意愿修廟,個個都有些不知所措,但是最后都上打包票說一定完成。
一群人也不拖沓,二話不說,交代好老婆孩子,帶著工具就前往天寶山了。
這一晚上這一群人就住在徐家院子里面,等到第二天一個簡單的房子搭好之后,他們才住在山上,米柴這些都是他提供,為了早日完工,他還找了一個人專門為這些工匠燒火做飯,每天的開支明細他都一一記錄在冊,免得到時候被林大人以貪墨把自己給砍了。
忙著這邊來,他的豬圈自然顧不上了,接下來還就是要找人弄泥塑,他在陵水縣沒有找到,只是聽說花盈縣有一個老頭泥塑水平高,附近幾個縣神像佛像都是他弄的。
他只好前往花盈縣,在他到花盈縣的時候,總理大人已經(jīng)離開,這里比陵水縣稍微好點,畢竟前段時間兵變換下了不少人。
不過這里提起林大人和陵水縣差不多,大家都是嚇得心驚膽戰(zhàn)的,也有不算少人稱贊這位林大人是青天,可惜就是這位林大人沒有處理任何案件,為平民伸冤做主,只是殺了關(guān)了一些貪官污吏。
他在一個酒點稍微休息了,問清楚那個老人的所在之后,買了二兩肉提著前去拜訪。
他心想這些有獨門手藝的人,肯定有些難伺候,希望自己能夠請動他出山。
這位老人家里,老人倒也是和藹,接過他肉,讓他坐下,然后讓自己的二兒子為他到了一杯茶。
這個老人大約五十上下,容貌看上去倒是蠻精神。
他姓周,附近的人都叫他泥塑周,他弄泥塑已經(jīng)快三十多年了。就他自己介紹,他弄的泥塑差不多有百多件,年輕時候經(jīng)常幫寺廟弄大佛像,
泥塑周聽他說明來意,連忙說:“林大人修的廟,那老漢我就不要錢,林大人是為民做主的官,他殺貪官殺的好,你不曉得哦,這花盈城的知縣衙門黑的很,個個都是吃人不吐骨頭,那個狗刨的縣丞,拿了張大拿家二十兩銀子,就把我大兒送達幽燕府那邊受罪,如今被林大人殺了,真是大快民心,大快民心哦。”
看著泥塑周激動的神情,他連忙說:“這錢你還是要拿的,林大人和那些人不一樣,絕不會要白讓你們干活,你不拿,別人還說林大人扣(吝嗇),和那些挨千刀的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