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圖書館的常客
書名: 有緣半生作者名: 冕璽葉本章字數(shù): 2413字更新時間: 2020-09-10 11:11:26
剛進入初中不到一周,高波就走進學(xué)校圖書館。他是同年級六個班中,第一個步入學(xué)校圖書館的學(xué)生。
圖書館的管理非常嚴格。透過小小的玻璃窗,看到一個足有百十多平米大小的房間,里面擺滿了書架。書架上全是書。兩個書架之間的縫隙很小,一般人通過都要側(cè)一點身。如果是一個體胖的人,根本就無法通過。
看到這么多書,高波心里說不出有多高興。象一個求財?shù)娜耍媲俺霈F(xiàn)一座金山;如一個四處求學(xué)的人,面前出現(xiàn)一個知識寶庫。真是天隨人愿心想事成。圖書管理員是一位四十多歲的女老師,她姓霍。
“霍老師,我想借一本書。”
高波態(tài)度謙卑,非常誠懇,非常有禮貌。
“有借書證嗎?”霍老師問。
“沒有,我想辦一個。”
“你是那個班的?”
“初一48班的。”
霍老師給了他一張申請表,高波立即進行了填寫……
一看表上的字跡,這位老師心里產(chǎn)生了三分歡喜。這漢字很有功底,比好多初三班的學(xué)生寫得還要好。
高波填寫了申請表,老師經(jīng)過核對,給他辦理了借書證。一切手續(xù)辦完后,老師拿著借書證,看了看上面的名字問:“高波同學(xué),你想借什么書?”
“紅樓夢”。聲音不高,他回答的很干脆。
霍老師把借書證放在了桌子上,她看了高波足足有三分鐘。看來,她頭腦中的想法特別多。最后,她很和藹地說:“高波同學(xué),這本書不太適合你看。還是換一本吧。”
“為什么?這不是中國四大名著嗎?”
“是,是中國四大名著。你為什么不借其他三本呢?”
她微笑著反問高波。
“其他三本,我已經(jīng)粗略地翻過了。”
高波的回答,完全超出老師的想象。她睜大了吃驚地眼睛問到:“什么時候?”
“上小學(xué)六年級的時候,也就是去年。”
這位霍老師一聽,她沒有馬上拒絕高波的要求,也沒有馬上答應(yīng)借給他。而是低頭思考了幾分鐘,看來,借與不借,她心中也很矛盾。
“霍老師,對《紅樓夢》,我也只是粗略地翻一翻。想了解一下其中主要的人物,故事的主要梗概。我一個中國的中學(xué)生,不能光知道中國有四大名著,還應(yīng)該知道四大名著的一些具體內(nèi)容……”
高波看到老師的態(tài)度,立即進行了解釋。他是在說服老師,也是在為自己辯護。
老師聽了高波的解釋,心里不由地暗嘆:這小子真夠聰明的,他很懂得人的心理,也很會做說服工作,真是個好苗子。
“好吧,高波同學(xué)。你是第一次,也是第一個。你開創(chuàng)了低年級借閱《紅樓夢》的先河。”
霍老師微笑著把《紅樓夢》借給了他。
愛讀書,愛惜書。這是高波的習(xí)慣。高波把《紅樓夢》這本書包上書皮,這即是愛護書,也是不引人注目,不讓別人說三道四,免得給霍老師的工作增加麻煩。
當歸還這本書時,在霍老師面前,高波才把包的書皮輕輕地扯了下來。負責(zé)圖書管理的霍老師,眼里放著亮光,她佩服這位小男生。
人的素質(zhì)高低,從方方面面都能表現(xiàn)出來。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卻能看出一個人的修養(yǎng)。
霍老師開心地笑著問:“高波同學(xué),你還想借什么書?”
老師的口氣,顯然知道,他還要借那些所謂少年不宜讀得書。
“《三言兩拍》,哪一本都行。”高波給了老師很大的挑選余地。
霍老師笑瞇瞇地把一本《警世通言》借給了他。
在當時,這書雖然不是禁書,卻列為青少年“不宜讀本”。害怕青少年的世界觀受到不良影響。
從此,學(xué)校圖書館為高波敞開了大門。高波只要往借書窗口前一站,霍老師就會問:“你要借哪方面的書?”
高波連書名都不用報,霍老師會同時拿出幾本書讓他挑選。在霍老師的眼里,這位小男生會讀書。書給了他知識,書給了他力量。他是書的主人,他不會陷入書中不能自拔。
后來,高波開始讀外國小說。人,他還在中國的中學(xué)校園里。他還是一名普通的中學(xué)生。但他的目光,卻光顧過《巴黎圣母院》、看到《戰(zhàn)爭與和平》、《紅與黑》、《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他從當時的社會主義陣營,開始觀察歐洲,觀察西方世界……
有時,圖書館里沒有讀者,他會和霍老師好好地聊聊天。霍老師讀得書多,知識豐富,這讓高波很佩服。霍老師也感覺到,這個小男生的知識面很寬,他的年齡不大,卻是雄心勃勃,不可小視。
高波從小就喜歡包公的戲,喜歡中國的公案小說。這與家教也有很大關(guān)系。
從高波記事起,他的父親就給他講包公的故事,畫包公的臉譜。他五歲那年,村里過廟會,爸爸給他買了一把木頭寶劍,他高興地?zé)o法入眠。夜已經(jīng)很深了,全家人都躺在了床上。他一個人還在屋地上,揮舞著尚方寶劍,懲惡揚善,為民作主;指揮千軍萬馬,東征西殺,保家衛(wèi)國……
爸爸沒有讀過幾年書,終生務(wù)農(nóng)。但他會講許許多多的故事,特別是包公的故事,這對高波的影響極大。
高波在完成學(xué)業(yè)的基礎(chǔ)上,一有時間就往圖書館跑。霍老師曾給高波開玩笑:高波,你太好管閑事了,叫醒了好多長眠的書,打擾了它們的美夢……
伴隨著時間的進步,高波開始喜歡外國的推理小說、偵破小說。什么蘇聯(lián)的、美國的、日本的、歐洲的……尤其英國作家柯南道爾的《福爾摩斯探案集》,讓他愛不釋手。這些小說啟發(fā)了他的思維能力。
有一次,在去飯廳的路上,高波遇見了圖書館的霍老師。霍老師小聲說到:“高波同學(xué),剛進了一批新書,你要看,下午就趕快過來。”
高波從霍老師手里,不光借文學(xué)書籍,還借閱了許多學(xué)習(xí)的工具書。這一點讓霍老師很有感慨:有些老師都不曾借閱那些教學(xué)工具書。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圖書館讓高波的心門大開。
讀書讓人開闊了眼界,讀書讓人思路多方位。
高波深深體會到這一點:在學(xué)習(xí)上,他會多方位去解答數(shù)理化問題,可謂解題不拘一格。這一點很受老師的賞識。學(xué)以致用,對一些消極的東西,高波也不放過了解的機會。這樣,更增強了他的鑒別力和批判力。用醫(yī)生的話說,增強了自身的免疫功能。
有位哲人說過:把厚書能夠讀薄,把薄書能夠讀厚,這才叫會讀書、讀會書。高波正是這樣一個會讀書讀會書的人。
周日,別的同學(xué)回家與家人團聚,享受親情。高波遠離故土,他能一頭鉆進書中好幾個小時。他與書中的主人公同悲苦、共歡樂。他也能從書中馬上跳出來,迅速投入到課業(yè)學(xué)習(xí)中去。他從來都是做書的主人,從不當書的奴隸。
當學(xué)習(xí)中遇到困難時,他頭腦中會跳出一個個英雄人物,鼓勵他去戰(zhàn)勝困難。當老師講課時,高波的心中只有老師,他的心隨著老師的思路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