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數基金投資從入門到精通(修訂版)
- 羅國慶
- 11字
- 2020-11-24 13:02:46
第2章 指數的分類及應用
2.1 指數體系分類
什么是指數?《路透金融詞典》對指數的定義為:各種數值的綜合,用于衡量市場或經濟的變化。指數被廣泛地應用于經濟、金融領域,如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生產價格指數(PPI)等。而廣大投資者耳熟能詳的上證綜指、滬深300等股票價格指數是指數在股票市場的應用。
證券市場的指數主要有三個作用:(1)市場的標尺,反映市場的平均收益和波動狀況;(2)指數基金的跟蹤標的,按照指數的樣本權重進行指數化投資;(3)衍生產品的基礎,股票指數期貨、期權等衍生產品標的。
下面按照指數選樣標準、資產類別、指數公司這三種分類方式將國內的指數體系給大家好好理一理,讓大家對國內指數體系有大致的了解。
2.1.1 指數選樣標準
指數最簡單的分類就是寬基指數和窄基指數兩大類,其實,我們常見的一些指數,代表整個市場走勢的,都屬于寬基指數,比如中證100、滬深300、上證50、中證500、恒生指數、標準普爾500、納斯達克100等。除寬基指數外,還有一類是窄基指數,一般多是行業指數或者主題指數,這種分類過于簡單。
還有一種分類方法,將指數主要分為綜合指數、規模指數、行業指數、風格指數、主題指數、策略指數6大類。
綜合指數:是總指數的綜合形式,反映總體的綜合變動情況,用于比較總量指標。常見的如上證綜指、深證綜指、創業板綜指等,分別反映上海股票市場、深圳股票市場、創業板股票市場所有股票的走勢情況。
規模指數是從市值規模角度選擇不同成份股數量,更好地表征不同板塊大中小市值股票的走勢情況。例如滬深300、中證500和中證1000三只指數,分別表征A股市場大盤、中盤及小盤市值股票的走勢情況。
風格指數是根據股票的風格特征,通常分為成長和價值兩種風格。常見的如滬深300價值指數和滬深300成長指數。隨著股票數量的增加,成長和價值劃分已難以滿足投資者的要求,于是出現了在成長型和價值型股票中進行的二級風格分類。這種進一步劃分風格的辦法,也稱“風格的萃取”。規模是最常見的二級風格劃分,于是出現了大盤成長、大盤價值、小盤成長、小盤價值等分類。
行業指數主要按照上市公司的主營業務收入進行分類,參照國際標準和行業指數的可投資性將營業業務屬于一個行業的劃分成一類。例如中證全指一級行業(10個一級行業),包含中證全指信息技術、主要消費、金融地產、可選消費、醫藥衛生、工業、能源、原材料、電信等10個行業。
主題指數是動態跟蹤經濟驅動因素的投資方式,通過發現經濟體的長期發展趨勢及使這種發展趨勢產生和持續的驅動因素,將能夠受惠的相關產業和上市公司納入投資范圍。常見的主題指數如環保指數、養老指數、國企改革指數、一帶一路主題指數、京津冀協調發展主題指數等。
策略指數是除傳統的只做多的市值加權指數之外的指數。從定義表述可以看出,策略指數與其他指數的本質區別在于兩點:一是加權方式,策略指數主要采用非市值加權方式,如基本面加權、財富加權、固定權重等;二是多空交易,策略指數可以采用多空兩種交易方式,其他指數只能做單邊操作。常見的策略指數如大數據指數、基本面指數、中證500低波指數等,如圖2.1所示。

圖2.1 指數分類及各類指數中的代表指數
2.1.2 資產類別
從指數的資產類別來區分,主要可以分為股票指數、商品指數、債券指數、跨境股票指數等,如圖2.2所示。目前,A股市場圍繞多資產類別的指數產品也越來越豐富,除A股ETF外,還有黃金ETF、國債ETF等多類資產品種,若未來有更多的資產類別的指數開發成產品,將有利于投資者分散同一類資產的風險,進行合理的資產配置。

圖2.2 按資產類別分類的指數的種類
股票指數主要反映在證券交易所上市的股票組合的走勢情況,目前,國內市場圍繞A股股票指數的相關ETF產品也越來越豐富。股票型ETF兼具基金及股票的優點,為投資者提供了一個便捷及費率低廉的投資渠道。投資者一筆交易就可以買到一籃子股票組合,比單一投資風險小,避免了“賺了指數不賺錢”的情況發生。目前,ETF品種越來越豐富,而且很多有做市商,除涵蓋上證50、中證100、滬深300、深證100、中小板、中證500、創業板等寬基ETF外,還包括環保ETF、傳媒ETF、醫藥ETF、信息技術ETF、銀行ETF、證券ETF等主題行業ETF,可投資的ETF品種也日益豐富,如表2.1所示。
表2.1 A股市場流動性較好的股票型ETF產品

續表

數據來源:Wind,截至2019年12月31日。
債券指數反映的是債券市場價格總體走勢。和股票指數一樣,債券指數是一個比值,其漲跌反映了對應債券組合的漲跌情況。國內債券ETF跟蹤標的有10年期國債、5年期國債及城投債等品種,但是整體規模還是較小,場內流動性不足,如表2.2所示。
表2.2 交易所債券ETF產品情況

數據來源:Wind,截至2019年12月31日。
商品指數反映同質化、可交易的商品的價格走勢,如黃金、白銀、原油等商品,如表2.3所示。作為大類資產的配置型工具,商品指數產品的推出有助于投資者優化自身投資組合,獲取穩健收益。盡管國內已經有黃金ETF、白銀LOF、石油LOF三類主要的商品類基金,但是相對于股票型ETF,商品指數產品規模較小,場內流動性也較差。需要說明的是,盡管原油LOF基金跟蹤的是海外商品原油的價格,但是其跟蹤誤差較大,所以場內流動性較差。
表2.3 交易所商品ETF及LOF產品情況

數據來源:Wind,截至2019年12月31日。
跨境股票指數主要是跟蹤境外股票市場的指數。目前,國內跟蹤跨境指數的ETF品種還算豐富,已有跟蹤恒生國企指數、恒生指數、納斯達克100指數、標普500指數及德國DAX指數等指數基金產品,如表2.4所示。未來跟蹤境外的指數品種會日益豐富。
表2.4 市場主要跨境ETF產品情況

數據來源:Wind,截至2019年12月31日。
2.1.3 指數公司
指數公司是指數的重要編制機構,目前國內的指數公司主要分兩類,一類是官方性質的指數公司——中證指數有限公司和深圳證券信息公司,市場上絕大部分基金產品都用這兩家公司的指數。另一類是第三方編制機構,如申萬證券和中信證券等證券公司,由于市場上使用它們的指數開發的產品極少,就不介紹其指數體系了,重點介紹中證指數公司和深圳證券信息公司的指數體系。
(1)中證指數公司的指數體系
中證指數公司是由上海證券交易所和深圳證券交易所共同出資成立的、國內最大的指數編制、運營和服務機構,中金所上市的三個股指期貨合約跟蹤的上證50、滬深300和中證500指數均由中證指數公司負責授權和運營。
中證系列指數包括規模、行業、風格、主題、策略、客戶定制、跨境、債券、期貨、基金等指數,表2.5列出了中證指數體系的主要指數品種,并未列出中證指數公司旗下所有的指數。
表2.5 中證指數體系主要指數

續表

數據來源:中證指數公司。
(2)深圳證券信息公司的指數體系
深圳證券信息有限公司為深交所下屬企業,經深交所授權,負責“深證”系列指數的規劃設計、日常運維和市場營銷等業務。深圳證券信息公司為國內最早開展指數業務的專業化運營機構,是中國內地交易所直屬指數機構之一。
深圳證券信息有限公司旗下管理的“深證”系列單市場指數早于1991年開始計算,自2002年以來率先推出跨深滬兩個市場的“國證”系列指數,本著服務于多層次資本市場的發展戰略,得益于所在資本市場的高速發展以及多年來的不斷探索實踐,編制和發布了深證成份指數、中小板指數和創業板指數等市場代表性指數,成功推出了深證100等產品化的成功的投資型指數,不斷發展完善“深證”及“國證”兩大指數系列。目前,深證系列的指數體系在市場中應用比較多,我們主要介紹一下深證系列指數體系的主要指數,如表2.6所示。
表2.6 深證系列指數體系主要指數

續表

數據來源:國證指數網。
老羅有話說:
將指數進行分類后,投資者會對自己所購買的指數有更深刻的了解。另外,目前市場用的主流指數都來自中證指數公司和深圳證券信息公司,大家如果想看指數的編制方案,則可以到指數公司的官網進行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