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創意的文案不叫文案
- 王劍
- 2082字
- 2020-11-26 17:05:55
004 人格特質讓文案擁有“自傳播”的魅力
經典文案回放:2013年獲戛納銀獎的椰汁廣告
如果一瓶椰汁會說話,它會說什么?榮獲2013戛納文案類銀獎的椰汁廣告文案是這樣寫的:
“我們椰汁所含的天然營養能幫助消化,進而降低體重。但這不意味著你可以隨心所欲地吃。
舉個例子,吉娃娃狗和陶器就不可以。噢,我們竟然還需要做這樣的警告,真令人失望。
我們的椰汁能顯著提升你的代謝。當然前提是你不是坐在那兒一動不動。
除非你是個忍者。說真的,你真的是忍者?快,關注我們的Facebook。”
案例解析:
美國著名商業演說家斯科特·麥克凱恩在他的著作《商業秀》中提到:用戶最希望從企業身上獲得7種“東西”,其中第一種就是企業的“可溝通性”。而用戶對產品的期待也是一樣的,尤其是在社會化的網絡中,只有那些像“人”一樣“可溝通”的產品,對用戶才更具吸引力。
就像文案中這瓶會說話的椰汁,它就像一個好玩有趣的人,用簡潔、逗趣、活潑的話和人聊天。而對消費者來說,比起那些毫無生命的物品,當然更容易對一個形象豐滿、性格鮮明,并和自己有一定相似度的“人”產生感情,并保持一定時間的忠誠度。
另外,在很多消費者心里,他并不是要買汽車,而是要買速度、地位、野心、權力;也不是要買化妝品,而是要買美麗、自信、回頭率,甚至是愛情。所以,我們如果能用文案把產品打造出一種獨特的人格特質,就足以打動一大批用戶的心。
尤其是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互聯網的便捷和快速,讓很多高度重復的內容反反復復出現在同類賬號中。這就要求文案手創作的產品文案不僅要具有“人”的特性,還要具備“自傳播”的能力,才能讓更多的用戶知道它、認識它。
與文案手分享:
我們已經知道,產品的人格特質對用戶有著很大的吸引力,從而讓用戶自發地對其進行傳播。所以,讓產品文案能夠“自發傳播”,才是它最理想的傳播和營銷方式。那么,究竟什么樣的文案才能滿足“自傳播”的必備因素呢?
一、文案要有情感
在一篇名為《別跑,抓住文案的小情緒》一文中,作者特意提到:“人有七情六欲,以‘情緒’為切入點的文案往往很容易引起共鳴。”如果我們把“情”這個詞語進行拓展,不僅可以是情緒,還可以是情感。就像很多文案手都知道,最好的文案都是走心的文案,而最走心的文案都是有感情的文案。
在那些轉發量超過10萬的文章里,情感類的文章是最多的。而人性的情感,主要包括愛情、親情、友情。其中,愛情最容易引起讀者共鳴,也是最容易引發讀者喜怒哀樂等情緒的情感;親情最容易戳中讀者的淚點,比如游子獨自一人在外,觸景生情等。因此,讓文案成為情感的代言人,是和用戶進行真心交流的有效途徑。
比如回家吃飯APP曾出過很多系列的海報,像吃貨箴言、“有人在點餐,有人回家吃飯”系列等,其口號就是“一切語言,不如回家吃飯”。該系列海報中的文案為“山東到福建,距離兩千公里。在這,不過一碗粥的距離。”“除了給爸媽打電話,中午訂餐,是你唯一說四川話的機會。”“每到飯點,兩站地的國貿,就變成三千人的小飯桌。”……
試想一下,一個20多歲的年輕人,獨自到異地求學、工作,日常只有快餐,家鄉菜是他在夢里都久久想念的味道。看到這樣的文案,相信只要心里所有觸動的人都會選擇關注一下這個APP。
所以,我們需要把文案當成情感的代言人,只要讓目標用戶能在具象化的場景中找到與自己相似的情感訴求,就能有效引發目標用戶的自傳播行為。
二、文案要有觀點和立場
每個群體都有自己獨有的標簽,比如“80后”代表前衛、張揚、自信、平等意識強;“90后”則被冠以個性、自我、獨立、活潑、自由等標簽。尤其在當今社會中,“80后”“90后”已經成為各個產品的主要消費群體。他們有觀點、有個性,拒絕平凡、拒絕平庸,甚至拒絕一切隨波逐流。而這,也要求我們的文案同樣要有觀點和立場,能有態度地表達自我。
比如2016年SK-Ⅱ廣告“最后她去了相親角”,一度被朋友圈刷屏。該廣告通過采訪數位大齡女青年,聊聊她們那個年紀最真實的感受,她們被父母逼婚、被親戚勸告,甚至被說成自私無情,社會給她們的標簽是“剩女”。
而SK-Ⅱ作為日本頂級的護膚品牌,其目標用戶都是具有高消費能力的女性。這次它站在“剩女”的角度去展現品牌理念,期望聲張一種“要主宰自己的人生”的觀點,以獲得大齡女青年的喜愛和同感。這就是一種幫助“剩女”這類人群表達自我觀點、彰顯自我態度的一種方式。
三、文案要有趣味性
如今的廣告文案形式千變萬化,卻萬變不離其宗,歸根到底,“好玩”才是王道。比如最近比較流行的“喪文化”,還有凱迪拉克創意的30秒短視頻,都是在明確表達產品訴求的同時,又以標新立異脫穎而出。
就像微博上的“一句話毀掉小清新”,之所以能獲得很多“自來水用戶”的轉發跟帖,就是因為它的內容實質就是“神轉折”。比如“生活不止眼前的茍且,還有你前任的喜帖”“春風十里,吹不動你”“君問歸期未有期,紅燒茄子油燜雞”等,大多采用了正向的前句+反向的后句,其中所產生的落差感、自吐槽、惡趣味等特質,文案也多以押韻、順口居多,從而更容易引發用戶的自傳播行為。
總而言之,文案的學習和創作都需要我們經過日積月累的積累,當我們的文案中能囊括情感、態度、趣味等因素時,也就不難誘導用戶去自發傳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