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不跟隨,做自己才是有趣的開始
- 有趣的人才有詩和遠方
- 張恒
- 15030字
- 2020-11-19 18:06:22
1.“人云亦云”是一個讓人變得無趣的品質
“老板高瞻遠矚,說的極有道理,我沒有一點意見哦。”
“對對對,就是按照你說的這樣去做,肯定沒有任何問題。”
“你說的好對哦,我怎么沒想到呢。”
生活中有很多這樣人云亦云的“墻頭草”,完全的舍棄自我,只管跟著別人的話頭或者思維,沒有一點自己的想法和意見。這樣做也許沒有什么大的壞處,但長此以往,一定會給人無趣的感覺。
一張臉的顏值再高,也抵不過一個有趣的靈魂。
劉健長相帥氣,喜歡他的女孩很多。他和一個很秀氣的女孩開始戀愛,但沒相處多久,女孩就和他分手了。原因是:他從來都沒有自己的想法,讓人覺得很沒勁。
比如有一次,他和女朋友一起到香港旅游,不知道吃啥,問了一圈朋友,都推薦了同一家飯館。就連同行的小伙伴都說好,于是就決定去那兒看看。
到了地方,看到店內的裝潢特別有日本風味,門口排了上百號望眼欲穿的客人。他們都覺得,這地方應該是來對了。
排了半天隊,進到店里,他們發現這里都是一人一個小隔間,桌上沒有菜單,就一個表格,上面只有一種食物,只允許挑口味。
“哇,風格真的很特殊。”劉健忍不住喊道。
第一次到這么有格調的地方吃東西,他們忐忑地在表格上打鉤下單,然后滿心期待地等著上菜。
菜上來了,他的女朋友夾起第一筷子送到嘴里的時候,感覺不過爾爾,很失望,就探過身子問旁邊的劉健:“你覺得怎么樣?”
沒想到,劉健脫口道:“你吃過風格這么特殊、價錢又這么貴的拉面嗎?當然好吃啦!”說完,他還拿出手機拍了張照片發朋友圈,配文是:全香港最好的面館!
而且,劉健喜歡說一些網上各種流行的段子和流行詞,不管能不能逗人一笑,都樂此不疲以此為榮。這也讓他的女友很討厭,覺得他沒思想,活得又假又虛偽。
一個人顏值高,能養眼。有趣,則可以調劑生活。一張臉的顏值再高,也抵不過一個有趣的靈魂。有趣的一個很重要的品質就是有獨立的思想、鮮明的觀點。
所以,當你聽到別人錯誤的言論或做法不正確的話,要敢于發表不同意見,說出自己的想法。
適時地反駁,比贊美有效。
比如說市面上有一部總裁瑪麗蘇的言情劇很有意思,當然這些劇都是有一定的套路,這部劇也不例外:小秘書反駁高富帥,吸引注意力。
很俗套的劇情,只是這部劇有些橋段很精彩。故事講述了一個小財務反對總裁對新一期企業債券定價過低,因為上頭政策吃緊,老主顧的往來票據顯示他們也在死裝,很有可能是募集不足。而同時公司的一筆期權交易結算遙遙無期,已面臨多次保證金壓力,一不小心就要強制交割,財務主管為了推卸責任閉口不談。
小財務這時大膽地跳出來反對,讓總裁印象深刻。再搭配上她稚嫩的妝容、無畏的表情、焦慮卻振振有詞的語氣,總裁瞬間覺得———這個新人啊,傻但有趣。
反駁雖然會讓你變得有趣,但反駁一定要有根據,“我反駁的理由是1、2、3……”說得頭頭是道才行。而不是“我看你不順眼,所以你說的我才不同意。”
當然,要做一個有自己觀點,不人云亦云的人,并不容易。需要你有見識、有邏輯,建立一套屬于自己的完整的世界觀,并且能在自己的世界觀里自如地游走,才能用這一套邏輯去反駁別人。
如果你是那種對自己以外的世界漠不關心,或者的確是沒有自己的想法,人云亦云的那種人。那么,首先,你需要加強自己對世界的好奇心,比如說看一下童話故事,重新思考一些簡單的東西。據說愛因斯坦也是成年了之后重新思考像時間、空間這樣的日常概念,革新了人類對物理世界的認識。其實,成年以后靜下心來重新思考一些簡單的問題,有時候收獲真的會挺多的。
其次,你要對一切觀點持懷疑態度。對一些問題盡量先自己思考,而對一些問題在知識方面的缺失不做伸手黨,學會自己上網搜集。面對一個問題你要有自己的看法,更重要的是要表達出來。光在腦子里想是不夠的,想只是一個抽象的概念,用語言表達出來、用文字寫出來這中間有一個過渡,需要你更加嚴謹地思考。思維是不斷地鍛煉的,最開始一定有欠缺,但是不要怕別人的挑錯。因為這是必經之路,如果你想有自己獨立的思維,不再在思維上人云亦云。邏輯是越用越嚴謹的,語言能力也是越用越強大的。而第一步就是要有自己的觀點,并且負責任地說出來。
總之,如果一個人不斷咀嚼先人咀嚼過的饃饃,吃別人吃過的飯菜,喝他人喝過的剩茶,跟在權威的屁股后面亦步亦趨、人云亦云,那這樣的人肯定是無趣的。
所以,想要變得有趣的話,就先學會改掉人云亦云的毛病吧。
2.做一個特立獨行的人
做一個特立獨行、有個性的人,這樣才有趣。有人圓潤如玉,讓所有人都很舒服,但是失去了個性。
曾經有一部很火的電視劇《亮劍》里,有這么兩個典型的人物———團長李云龍和政委趙剛。李云龍是一個泥腿子,沒有文化,整天罵罵咧咧,但是無論戰士,還是那些敵人,都很崇拜他。而趙剛是一個高級知識分子,無論文化和個人修養都非常高,性格溫和,原則性強,但是他在團里永遠都無法形成像李云龍一樣的號召力。趙剛自己都承認獨立團可以沒有政委,卻不能沒有團長。
八面玲瓏、長袖善舞的人可以朋友滿天下,但是卻永遠沒有辦法成為一個獨當一面的封疆大吏。因為一個可以獨當一面的人,一定是有趣的人,他一定有著鮮明的性格,殺伐決斷皆決于一身。
寧做一只特立獨行的豬,不做一個循規蹈矩的人。
20世紀90年代,山東濰坊有一個農民喜歡造飛機,把半生的積蓄都花光了,用了兩個北京吉普的發動機,硬把一個飛機送上60米高空飛了一圈。
最后,這位農民飛機制造者死于一次試飛中,死后還欠了人家一筆債,因為他的飛機掉在鄰村一個豬圈里,砸死一頭老母豬,人家要他老婆賠。
他活著的時候,電視臺曾采訪他,他面對鏡頭的笑容特別燦爛。那絕不是50多歲中國男人那種局促、不自然、點到為止和皮笑肉不笑的笑,而是頑皮、天真、天馬行空、毫無拘束孩子般的笑!
無獨有偶,電視上播放了一個四川樂山“飛人”的故事。那是一個已經60多歲20世紀60年代的大學畢業生。50多歲時他突發奇想,要玩滑翔傘。
沒有錢買,他只好自己做,他的滑翔傘被當地人稱為“大風箏”。經過幾年艱苦的試驗,這個“怪人”居然用他的大風箏從樂山最高的山上飛下來了。后來同外國愛好者一起比賽,他的“大風箏”和自學成才的飛傘技術把外國飛傘者嚇了一大跳,外國的傘也讓他開了眼界!
于是,他離了婚,賣掉了房子,買了一把外國傘,對著電視機說:他要把中國大山都飛遍!只不過最后一個鏡頭,讓我感到他有點不太有意思了,他在山頂要飛之前大聲喊著:“我要飛!我要讓世界的目光集中在東方!”
上面這兩個人都是有趣的人,但是做個有趣的人就必須要造飛機、造滑翔傘?這樣普通人可能無法完成的事,只要能把普通生活活得不一樣,那么這樣的人也是個有趣的人。
中國最帥“老鮮肉”。
2015年3月25日,中國國際時裝周里,一場主題為“東北大棉襖”的T臺走秀,一位白發蒼蒼卻身材健碩的老人,讓觀眾眼前一亮。老人健碩的身材和抖擻的精氣神讓網友們紛紛點贊,稱之為中國最帥“老鮮肉”。
這位老人叫王德順,出生在沈陽的一個農村家庭,他先是在沈陽電車公司當售票員,后來又去沈陽軍工廠當工人。從那時起,他就對文藝演出感興趣。那時候沈陽工人文化宮上課不要錢,他把話劇班、舞蹈班、聲樂班、朗誦班報了個遍,為自己打基礎。24歲終于當上了話劇演員,44歲開始學英語,49歲創造了造型啞劇,49歲那年他來到北京成了一名老北漂,沒房、沒車、一切從頭開始。
50歲的時候他進了健身房開始健身,57歲的他再次走上了舞臺在世界首創了“活雕塑”,70歲他開始有意識地練腹肌,78歲開始騎摩托車,79歲走上了T臺走秀,一夜爆紅。如今他80多歲了,但是還有夢,還有追求。
一個有趣的人肯定擁有一個良好的心態,不偏激、不憤俗,然后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樣的生活,不被別人的眼光和標準所左右。也許好多人說有意思的人總是活在自己的世界,我們很難懂他們。其實不然,真正有意思的都是和這個社會碰撞甚至妥協之后的產物,它帶來的結果是:除了你自己,你的周圍都會彌漫著驚喜和愉悅。
有追求才有充實的人生,真正懂得去追求的人,會去尋找不一樣的世界。在這里就教大家怎樣成為那些特殊的人,盡管鼓起勇氣去嘗試。
(1)認識自己,活出自己真實的樣子
活得有個性,前提是要有個性。所謂個性,大概就是認識自己,明白自己是什么樣的人,擁有的是什么,渴望的又是什么,如何去獲得自己想要的東西。所以,問問自己,認識了解、接納自己嗎?
(2)想要擁有個性,最基本也最重要的是學會取悅自己
要做到這一點并不容易。你需要成為一個自信、意志堅定的人。需要有豐富的精神世界,有強大而篤信的價值觀和世界觀。
(3)自信,不在乎外界的眼光
不要輕易地被無關緊要的人的評論所影響,做到自信而坦誠。以他人的眼光來判斷是否個性,也不過是他人以為的個性而已。多少人沉溺于其中,以至于失去了自己,沒了真正的個性。
(4)做一個有愛的人
無論如何,首先要做一個有愛的人。可以愛物、愛人、愛天地。因為充沛的愛可以讓你自信,并且更堅定自己的路。
踏踏實實地去愛、去生活,不隨波逐流。有沒有個性,其實就不是那么重要的事了。因為個性本來就是跟別人比較出來的,當你根本不在乎無關緊要的人的評價的時候,你也就不在乎你在別人眼里是否有個性了。
3.偶爾做點和身份不相符的事
在平時生活中,你是不是覺得自己每天都在過著三點一線的生活?你是否覺得自己的生活枯燥乏味、了無生趣?你是否覺得自己的人生都是在重復同樣的路線,前路一片灰暗?這樣的生活,你還要再繼續下去嗎?那就做些什么,讓自己變得有趣吧!
找回童年的天真,怎么有趣怎么玩。
李波是一個很呆板的人,他的嘴角是自然往下翹的,所以給人的感覺就是,他總是沉著一張臉。或許因為如此,從小到大,他都習慣了以一個“很酷”的形象示人。在公司里,他的下屬都不喜歡和他打交道,就連他和上司之間的關系也很一般。
最近,團隊接手了一個新項目,領導想要他們盡量在年底完成進度。一時間,團隊的工作量就大了很多,而作為團隊領導人,李波的壓力也很大。
為了盡快完成這個項目,李波開始沒日沒夜地加班。每天都筋疲力盡地拖著身子回家,這時老婆女兒都早已入睡,他不得不自己隨便吃點,然后倒頭就睡。如此持續了大半個月的時間,他的精神越來越不好,情緒越來越暴躁。這讓妻子很擔心,就想了一個辦法為他排解壓力。
在一個周末,李波本來想睡個懶覺,不料卻被他的妻子硬生生地從床上拖了下來,原來妻子瞞著他報了一個親子活動。
李波沒辦法只得睡眼惺忪地和妻子、女兒出發了。親子活動中有一個環節是舞王大賽,規定參賽者必須是父子組合,而且只能跳恰恰舞。現場的母親們和組織人員則充當評審進行打分,哪一個組合的分數最低,他們就要為大家帶來一段相聲。
拗不過妻子,同時也不想讓用一雙渴望的大眼睛盯著自己的寶貝女兒失望,李波只得硬著頭皮登上舞臺。老實說,像他這樣嚴肅甚至呆板的人,從小到大除了廣播操,他還真沒學過任何的舞蹈,哪怕只是一個最簡單的動作,他做起來都很拙劣滑稽。
結果可想而知,雖然女兒跳得很棒,但他們還是輸了。于是,他又不得不硬著頭皮跟女兒當場表演一段相聲。當然,臺詞是組織人員提供的。
就這樣,那一天里,李波也不知道自己突破了多少底線,從開始的跳舞、講相聲,到后來的扮小丑、扮老虎獅子、扮豬八戒……總之,他算是丟盡了臉了。
可當他回到家,拿著妻子拍的照片再次回味的時候,看著照片中自己不由自主地露出笑容,跟女兒打成一片,一瞬間,他覺得自己充滿了力量。
所以,我們要調整好心態,不要給自己強加一個身份,并告誡自己不能去做與這個身份不符的事。要始終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只要你的行為處事符合社會道德,怎么好玩、怎么有趣,怎么玩就對了。
其次,要強化自己的內心,靜心思考自己究竟想要什么?然后制定計劃,去得到自己想要的。比如夢想,甚至是兒時想要的玩具。不要被所謂的身份所限制,如果只是一味地告誡自己,這不能做,那也不能做,時間一長,我們可能就真的失去做的興趣了,這是很可惜的。對于我們來講,不管年紀多大,用心生活,感受世界才是最重要的。堅持走自己的路,你會輕松很多。
祝你成為一個有趣的人,祝你永遠不要把世界活成理所當然的樣子。
據說在澳大利亞有一對夫婦,75歲的丈夫給71歲妻子的圣誕禮物是一輛二手的敞篷跑車。
干了一輩子護士的老太太很喜歡這輛有型有款的黑色大玩具。有記者來采訪他們,老太太興奮地對記者說:“現在孫子們特別愿意來,第一件事就是讓奶奶帶他們兜風。”
戴著大墨鏡、太陽帽的奶奶把音響開得震天響,輪番帶著孫子們滿城市里逛。記者問老頭:“怎么想起買這么個禮物?”
老頭說:“今年圣誕前,我問她想要什么?她說要跑車。我去車行轉,正好有這輛,就給她買來了。”記者問:“你先生一定特別愛你,你真幸福!”老太太沖記者俏皮地哼了一聲,不置可否。
這位做了一輩子銀行經理、老實巴交的先生好像有點內疚地說:“她從18歲時就想擁有一輛跑車。結婚后我們連生四個孩子,再加上股票投資失敗,直到現在才有能力圓她這個夢!”
原來老太太年輕時是個美人,又出生在倫敦的一個大戶人家,18歲時被這個曾當過飛行員的小伙子迷住。不顧家庭的反對跟他跑去了非洲,之后又移民到澳大利亞,過了一輩子緊緊巴巴的中產階級生活。記者問老太太:“你這一輩子是不是特別有意思?”
老太太愣了一下,然后若有所思地說:“有什么意思?這就是生活。但現在我覺得生活太有趣了。”可不是嗎,即使是看慣了特立獨行的澳大利亞人,也覺得她現在是個很有趣的人。
作為一個年過古稀的老人,開著跑車去兜風,想想就是特別有趣的事情。正所謂知行合一,我們始終要秉持自己的本真,不違背自己的心意,做自己就好。
因此,放下對身份的執念,嘗試著做點與我們身份不符的事吧,這樣才顯得有趣。不是說,所有的美都是反襯出來的嗎!再不瘋狂,我們就老了,不是嗎!
4.擁有自己對事物的看法
也許你厭倦了自己每天老土無趣的樣子;也許你對任何事情都提不起興趣來;也許你覺得自己無法出類拔萃。無論什么原因都不要害怕,倘若你想讓自己變得有趣起來,就必須改變以前的心態和生活習慣,擁有自己對事物的看法。
奧斯卡·王爾德,19世紀英國最偉大的作家與藝術家之一。其以劇作、詩歌、童話和小說聞名,他被譽為“才子和戲劇家”。最近,王爾德在網絡上很火,出人意料的是,火的不是他的詩歌,不是他的童話,也不是他的小說,而是他的名言。
王爾德把人類看得很透徹,對很多事情都有自己的觀點,而且他的表達能力非常強。他廣為流傳的那些“名言”,其中一些由于非常直白,對比人們習慣使用的虛偽言辭,就越顯得他機智、幽默、真實。也有不認同的人,則認為他的那些言論缺乏善意和教養。當然大家都公認他是一個很浪漫,而且很有趣的天才。
對于生活,他說:“我們都生活在陰溝里,但總得有人仰望星空。”
對于工作,他說:“我不想謀生,只想生活。”
對于交友,他認為:“我挑選朋友的標準是他們的美貌。”
對于金錢,他說:“我年輕時還以為金錢最重要,如今年紀大了,發現那句話一點不假。”
對于別人的褒貶,他說:“這世上只有一件事比被人議論更糟糕,那就是不曾被人議論過。”
王爾德的段子成了勵志名言,從表面看,許多王爾德名言屬于三觀不正。比如“我挑選朋友的標準是他們的美貌。”“我年輕時還以為金錢最重要,如今年紀大了,發現那句話一點不假。”如此直白地追求金錢、美貌的宣言,為何這樣受人歡迎呢?那是因為王爾德是自嘲自黑的高手,這些話既是宣言又是批評,既抬高了自己又貶低了自己。
王爾德還把人分為了兩種,他說:“把人分成好和壞是荒謬的,人要么迷人,要么無趣。”那么我們怎樣鍛煉自己,讓自己也成為王爾德那樣的人,擁有自己對事物有獨特看法的、迷人又有趣的人呢?
第一,要對事物有最基本的認知能力,這取決于各種因素。比如:身體素質、教育背景、家庭條件、成長經歷。一句話來解釋就是:一個幼稚的人是很難有什么認知和理解能力的,人一定會越來越成熟,才能擁有對事物的獨特看法。
第二,要學會審視自己。審視自己的想法,審視自己的欲望,學著去理解和控制自己內心對周遭的反應和認知。隨著時間和閱歷的增長,你會慢慢積累對這個世界的了解。比如,怎樣炒一盤好菜,需要很好的廚藝吧?但在此之前的前提是:還要有足夠的材料才能造出一口大鍋,弄出一盤佳肴來。烹飪這件事和人們表達出對世界的認知是一樣的道理,所有的認知都是材料,只有材料多了,你才能得出屬于你自己對事物的看法。
第三,從別人的故事里學習,接受新鮮事物。舉個例子,如果你住在一個有蘋果和梨的地方,而你又比較喜歡吃梨,所以梨就是這個世界上最好吃的水果。但如果有一天,一個外地人跑來教會你種植西瓜,那么你的認知就改變了,水果變成了三種:蘋果、梨和西瓜。
第四,保持理性和自信。還是上面那個例子,當我們吃多了梨后,第一次吃了西瓜,你覺得最好吃的水果還是梨嗎?有的人覺得西瓜的出現很新鮮,比梨美味,所以西瓜最好吃;有的人認為從小到大都在吃梨,有家鄉的、熟悉的、很難忘的味道,梨還是我最愛的水果;還有的人說,無所謂,都好吃,喜歡吃什么就吃什么。
那為什么說保持理性和自信很重要呢,中心只有一個:堅定。
一個猶豫搖擺,今天這樣說、明天又那樣說的人,是很難有自己的獨特見解的。如果連自己的見解都不肯定,那就不叫見解,其智慧性也就值得懷疑,是經不起推敲的。
我們要不以和大眾看法一致為恥,有時可能群眾才是正確的;也不要為了獨特而故意轉變看法,因為有時是“英雄所見略同”;不在潛意識里貼靠社會公知或小眾意見領袖,因為虛假經不起時間的檢驗。總之,不是奇怪的、唯一的看法才叫獨特的看法,發自內心的才是,這才是最重要的。
最后,無論你對事物持什么樣的觀點,都沒有對錯,都是自己獨特的看法和理解。當這些看法形成后,就是你獨特見解的雛形,隨著時間的沉淀,慢慢地你就會變成對事物有獨特見解的人。
5.保持你該有的傲嬌
“傲嬌”一詞起源于日本美少女游戲,現在已被廣泛運用于動漫、大眾媒體等傳播媒介中。據說也是“萌”屬性的一種,具體就是指態度強硬高傲、說話帶刺、不講道理。但是在不同環境條件下,又會迅速從任性蠻橫轉變成害羞溫柔、撒嬌發嗲的狀態,用一個詞形容就是外冷內熱。
傲嬌的人都很“萌”、很可愛。
說起“傲嬌”這個詞,你的腦海里是不是會立刻浮現出曾經很火的韓劇《來自星星的你》,毫無疑問男女主角都是很傲嬌的。國民女神千頌伊傲嬌的走路時鼻子都恨不得沖天上,青梅竹馬的富二代“男友”追了二十多年也未得手。而來自400年前的外星人都教授的傲嬌可謂尤甚,一張小嫩臉看著俊俏無比,卻是個冷美男!這一對“傲嬌”走到一起上演了一場火星撞地球的大戰。
這種傲嬌的“萌”屬性在都教授身上也多有體現:他表面上看似冷漠,別人都把“二貨”的千頌伊奉為女神,他卻不屑一顧,還公然打擊她的傲嬌,當著眾人的面有理有據地指出她抄襲的論文,態度冷傲得讓千頌伊恨得直咬牙。
可事實上呢,每當千頌伊被人傷害、性命堪憂的一刻,都教授都會出現,凍結時間來救千頌伊于水火。展示他極盡溫柔魅力的一面,分明早就愛上了女主角還害羞不承認,以為這樣就可以騙過自己,時間一到就能揮一揮衣袖坦蕩地回到自己的星球。也正是男主角這些傲嬌又有趣的品質,在電視里俘虜了女神的心,也在電視外俘虜了萬千少女的心。
回到現實里,我們面對身邊各類傲嬌的少年,可能你會惡狠狠地對他們說:“你這么傲嬌你父母知道嗎?”雖然表面斥責,心里是不是也在想:你呀,雖然傲嬌,甚至有點神經病,但還是很有趣的。畢竟,對很多人而言,有趣是交朋友的第一原則。
為什么越傲嬌的人越有趣呢?
美國心理學家阿倫森曾做過一個實驗,將80名大學生被試分成4組,每組被試者都有7次機會聽到某一同學(預先安排的)談論對于他們的評價。
方式是:第一組為貶抑組,即7次評價只說被試者的缺點不說優點;第二組為褒揚組,即7次評價只說被試者的優點不說缺點;第三組為先貶后褒組,即前4次專門說被試者的缺點,后3次評價談論被試者的優點;第四組為先褒后貶組,即前4次評價被試者的優點,后3次評價被試者的缺點。
實驗結束后,心理學家要求被試者們各自說出對該同學的喜歡程度。讓大家意外的是,“先貶后褒組”最具有好感,這就是著名的“增減效應”,也叫“阿倫森效應”。是指人們最喜歡那些對自己贊揚不斷增加的人,最不喜歡那些贊美不斷減少的人。
無獨有偶,美國心理學家阿隆索和琳達在研究親密關系時,也驗證了這一效應。被試者要求與4位異性接觸,這4位分別是對自己“一直有好感”“一直討厭”“一開始有好感后來討厭”以及“一開始討厭后來有好感”的,最終測試出被試者對哪位異性好感最強烈。結果顯示:“一開始反感后來有好感”的異性顯示出壓倒性的優勢。這證明傲嬌的強大魅力,比起從始至終都對自己態度很好的人,人們會更傾向剛開始被冷淡對待,然后又逐漸被溫柔對待的人,這種反差會讓人越發產生愉悅感。
強烈的傲慢之后流露出的溫柔很吸引人,同樣,狂風驟雨之后的彩虹也格外明艷動人,“增減效應”又一次證明了人心的捉摸不透。
你可以在生活中,表現出自信、高大上,特立獨行的感覺;在工作中,要樹立權威、說一不二,具有不可替代性;在戀愛中,要表現得獨立自主,而不是非你不可的牛皮糖……反正就是看似不近人情,還帶有一點距離感。只要做到上面所說的這幾點,在多數情況下,你就會擁有一個與眾不同的形象了。
不過心理學家特別叮囑:玩傲嬌有風險,別一不小心把自己玩壞了。過分表現出冷峻高傲,光只看見你的“傲”,會讓別人對你退避三舍,誰還有閑情逸致去發掘你的“嬌”啊!而且,傲嬌久了,為了不造成某些可能出現的麻煩:比如在親人、朋友、愛人面前,或者只在特定的人面前,不要老是一副傲嬌臉。在特定的環境下,也要向他們表現出你內心溫柔熾熱、天真爛漫的一面。比如說,在朋友需要幫助的時候挺身而出;在項目成功后像孩子似的雀躍;在戀人生病時24小時呵護守候……
總之,當你為你的傲嬌范苦惱的時候,別怕,保持你的傲嬌就好了,傲嬌會讓你變得更有趣。當然,如果你因為傲嬌被人指責的時候,你可以很傲嬌地和他爭辯,或者大笑三聲,喊道:我傲嬌我驕傲,怎樣?!
6.如果你有想法就表達出來,而不是憋著
有很多的人在面對別人的質疑時,不敢表達自己真實的想法,總是默認啟用認真聽的模式。即使對方說的并不正確,也不敢辯駁,大腦完全停止運轉,只能聽但不能說,而在事后卻有千言萬語想為自己辯解。卻發現重新再談這個話題,只會更尷尬,于是就選擇放棄,最后別人對你的誤解更多……
事實上,當你有了自己的想法時,恰恰應該說出來。
說出自己的看法,可以幫助你理清自己的思路,加深自己的理解,并幫助你迸發新的想法,讓你成為一個與眾不同的人。
我們有自己的想法,將自己的想法說出來,就能讓別人知道自己的存在。用自己的語言、自己的想法、自己的行動告訴別人你的存在。甚至要試著顛覆別人的認識,改變別人的世界,用自己的眼光,去爭取自己的生活。不管別人怎么看你,爭取自己最想要的,否則,你只會成為一個無知無趣的人!
你的偽裝讓你變得無趣。
歐文亞隆在《愛情劊子手》一書中,講了自己跟一個叫作貝蒂的來訪者之間的故事。歐文對胖子有近乎極端的厭惡,尤其是胖女人,所以當他看到胖乎乎的貝蒂走進咨詢室時,就知道自己要開始一場內心的斗爭。
在開始的幾次咨詢中他簡直不能堅持下去,每次聊天都是一場煎熬。更糟糕的是,貝蒂的講話方式讓他覺得特別無聊,她不停地在東拉西扯,轉移話題,每當談到嚴肅的問題,她都會輕描淡寫地笑起來,然后想辦法讓對話難以深入。
有意思的是,貝蒂卻認為自己是一個幽默健談的人,跟各種各樣的人都聊得來。她說:“我是個隨和的人,大家都覺得和我在一起聊天特別舒服。”可歐文知道,貝蒂說話太過小心,從未向別人展現自己的真實想法,這讓她很難跟別人建立真正的親密關系。
直到有一次,歐文跟貝蒂坦白說:“我感覺我們的對話一直浮于表面,你不要憋著,試著將你的真實感受告訴我,說實話,和你聊天讓我感覺到很無聊。”
之后,貝蒂終于開始試著敞開心扉,表達自己的真實所想。歐文才發現,其實貝蒂是個很有思想、很睿智的女人。歐文又在后面的咨詢里,非常坦白地訴說了自己對貝蒂感受的變化。貝蒂笑著說:“其實我也早已發現了你對我的看法,你在開始的時候對我很厭惡,而且你從來都沒有觸碰過我。”
最后,歐文對她說:“我知道你也許是因為胖,所以一直在偽裝自己,以保持自己良好的性格,不敢表達真實的想法,害怕失去關系。但你有沒有發現,正是你的偽裝讓你變得無趣,你的言語讓我覺得你無聊。當你不再憋著,真實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時,我反而對你有了興趣。”
所以,學會表達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也是一項很重要的能力。敞開自己的胸懷,敢于講出你的真實想法,學會表達,擁有自己獨特的價值觀,才能真正地讓你成為有趣的人,才能讓別人喜歡你。
一直以來,徐璐都是一個不喜歡辯論、不喜歡解釋的人。有什么想法、什么委屈,大都喜歡憋在心里,而展示給人的永遠是那種知書達理的形象。
在工作中,若和同事出現意見分歧,她幾乎很少去為自己的觀點辯解。因為她覺得,與其辯解,不如認真聆聽他人意見,從中吸收有價值的東西。如果對方說得對,那就改進;如果說的不對,那聽過就好,不必在意。生活中,她永遠是傾聽的人。點頭、微笑、安慰,盡量讓別人在和她的溝通交往中沒有壓力,沒有負擔。
她的男友性格外向豪爽,工作是酒吧經理,每天都和酒吧的各種辣妹打交道。
男友酒場經歷多了,交際能力理所當然就變得很強,交流技巧更是不用說了。有時候,為了完成酒吧賣酒的任務,會在燈紅酒綠中哄有錢人買酒給女生,或者哄女客人喝酒。
徐璐也知道男友的這些事情,但她總是憋著,她對自己的品行要求很嚴。她總是會和男友說,既然你是這個職業,那你就好好工作吧。雖然嘴上這么說,心里卻總是疑神疑鬼。
男友和她說,如果她心里受不了,那就發泄出來,哪怕是打罵都行,但她總是裝作沒事的樣子。男友工作很累了,回來再面對這樣無趣的徐璐,生活就無趣了,最后男友提出了分手。
她很疑惑,開始反思自己。最后,朋友告訴她:你把自己偽裝得太好了,不像一個活生生的人。縱然再善良溫柔、謙遜溫和,在別人眼中也只是個“無公害”的機器人,很難產生親近感。有誰會對一個無論對什么事都是同一反應的人產生好感呢?
這些事例告訴我們,即便你迎合他人、取悅他人,別人也未必會喜歡你,反而你的曲意逢迎,容易讓人看輕你。
是啊,你為什么非要憋著呢?無論你做得怎么樣,總有人喜歡,也總有人不喜歡。你不可能得到所有人的喜歡,但是你有可能讓大家都尊重你。
如何贏到他人的尊重,就是要讓別人看到你的價值,看到你閃光的那一面,你要優秀、強大、獨立、自信,才有可能得到尊重。
如果我們一味地否認、壓抑自己,從來不表達自己的想法,我們將漸漸失去表達自己的能力。我們壓抑了表達自己的情緒,就阻礙了我們和內心的連接,失去了感受情緒的能力。甚至變得麻木,無法意識到情緒的細微變化,變成一個單調無趣的人,對別人的情緒反應更是“呆若木雞”。
怎樣讓自己變得健談?如何讓自己善于表達?
(1)人為什么怯于表達?是因為怕別人難以接受自己的意見,擔心別人會怎么看待自己……最終目的就是保護自己不受傷害。有了保護自己的私心,就很難與人融洽,即使你這時能表達的頭頭是道,對方也很難接受。所以做人要大氣一些,不要光想著自己如何如何。
(2)即使你要表達自己的意見,也要先把自己穩下來,心平氣和地去說。人的語氣很重要,你抱著平和的態度,對方也會受到感染,也會給你一個好的回應,這樣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3)平時多學習,多看書報和影視,豐富自己的知識。一個故步自封的人,是很難感知這個多彩世界的變化無窮的。
(4)多接觸社會活動、人際交往,增長自己的見識。有些人為什么怕接觸社會?也許是覺得自己地位低微,也許覺得自己長得不如人家,所以才把自己封閉起來,目的是為了保護自己。不管怎么樣,人活在世上總要與人交往,還是逼著自己去參與社交,沒有人能代替你走好自己的路。
(5)建立自信,增強自己的膽識。打仗靠勇氣,做人也是一樣。心態和意愿是第一位的,端正自己的心態,有個不怕死的精神,朝著自己的目標前進吧!
(6)敞開自己的胸懷,表達出你的言語和你的善心,才能真正地讓你成為健談的人。善于表達的人,再加上正確的道理,才有可能改變別人。
7.是否有趣,主要看你有多“真實”
所謂人無完人,我們每個人或多或少有這樣那樣的缺點。有時候,在別人面前,我們會小心翼翼地偽裝自己,讓自己看起來完美一些,但這樣也讓我們活得很累。比起完美的偽裝,其實,在與人交往的時候,袒露自己真實的一面未嘗不可。莎士比亞就曾說過,一個人往往因為有一點小小的缺點,更顯出他的可愛。
《紅樓夢》中的史湘云是個有趣的人,林黛玉說她像個假小子。大家都說史湘云是“巾幗而須眉”,寶玉是“須眉而巾幗”,看似矛盾,不過是率真性情的外露。
湘云平日里喜歡穿男裝。一次下大雪,她的打扮就與眾不同:身穿里外燒的大褂子,頭上戴著大紅猩猩昭君套,又圍著大貂鼠風領。黛玉笑她道:“你瞧,孫行者來了。他一般的拿著雪褂子,故意妝出個小騷達子的樣兒來。”眾人也笑道:“偏他只愛打扮成個小子的樣兒,原比她打扮女兒更俏麗了些。”
她與寶玉、平兒等燒鹿肉吃。黛玉譏笑他們,湘云回擊道:“你知道什么是:‘真名士自風流’……我們這會子腥的膻的大吃大嚼,回來卻是錦心繡口。”就算是作詩,她也能吟出“蕭疏籬畔科頭坐,清冷香中抱膝吟”的詩句,儼然以隱女自居。俏麗嫵媚夾雜些風流倜儻,使史湘云這一形象更加有趣了。
史湘云還有個缺點,就是不但話多,而且說話太直,在借住蘅蕪苑時,薛寶釵曾戲謔:“呆香菱之命苦,憨湘云之話多。”史湘云的話吵得她頭疼。
她還曾告誡薛寶釵說:“你除了在老太太跟前,就在園里來,這兩處只管玩笑吃喝。到了太太屋里,若太太在屋里,只管和太太說笑,多坐一會無妨。若太太不在屋里,你別進去,那屋里人多心壞,都是要害咱們的。”莫名其妙地說有人害咱們的話,聽的薛寶釵、鶯兒等都笑了。薛寶釵再次評價史湘云:“說你沒心,卻又有心,雖然有心,到底嘴太直了。”
最后再讓我們來感受一下史湘云英豪之氣:青絲托于枕畔,白臂撂于床沿,夢態決裂,豪睡可人。至鹿肉大嚼,茵藥酣眠,尤有千仞振衣,萬里濯足之概,更覺豪爽也。
現實中我們卻恰恰發現,有很多人不允許自己有缺陷。對于這些人,要允許自己有缺點,而不是去評判和苛求自己。做真實的自己,就是接納自己的所有,并且敢于去向他人暴露自己的缺陷。當我們嘗試向他人展示自己缺點的時候,他們才能夠真正走近你、認識你。而你的這些小缺陷,更是讓別人理解你、喜歡你的大殺器。
誰都喜歡完美的人,但是有點小缺陷的人更可愛,你的缺點,看起來也會很可愛。
許彬交了一個一百分的女友。這個女孩自小就得萬千人的寵愛,各方面都是滿分,模樣精致,性格好,對任何人都彬彬有禮。每周都去跳舞和彈琴,做事從容有度不黏人,也從不聊八卦,從不大笑大哭,幾乎沒有缺點,完美得像不食人間煙火的仙人。
但是兩人相處一個月后就分手了。許彬說他和女朋友相處起來很無聊,也很累,什么事都苛求一百分。
后來他又交了一個女友,有很多缺點,她模樣一般,還喜歡黏人,但能陪許彬一起看口水劇,陪他吐槽生活中的不開心。兩人在一起的時候,彼此臉上卻總是掛著一百零一分的笑容。
真實,讓我們變得更有趣;同樣,真實,才可能讓我們的關系有進一步的發展。雖然真實同樣會讓我們恐懼,會讓我們害怕失去對方。但是可以更加堅定地去相信,真實本身帶給我們的巨大力量。
你是不是也想擁有這樣一群三觀不同的朋友,他們每個人都真實地活著,而且從不掩飾自己的缺點。
那些沒有安全感的朋友,都很努力,身上永遠滿滿都是正能量。
說話直的朋友,雖然總是不經意間出口傷人,但是總能幫我們指出事件的重點。
那些看到蟑螂都夸張地大叫的、膽小的朋友,她那小鳥依人的樣子,也會惹人愛憐。
完全沒有意志力的朋友,一直吵著要減肥,但每次面對美食都繳械投降,最后成了美食達人,以及我們的美食顧問,大家每次聚餐都會喊著她,她也因此擁有一堆朋友。
熱衷于各種八卦和奇聞逸事的朋友,和他聊天永遠不會無聊,而且每次都能從他那里得到一些很奇怪的想法。
頭腦發達簡單四肢的朋友,對待朋友極為義氣,不管我們有任何事,他永遠是第一個站出來的人。
只有這樣有點小缺陷的、敢于袒露自己真實的一面的朋友,才會讓你的世界更加有趣。
8.沒有業余愛好,你會無趣到沒朋友
無趣的人經常會抱怨,生活好無聊啊,日子過得沒意思啊。其實,是他們從不知道如何打發時間。而有趣的人都會有一兩個業余愛好,他們在愛好里放松自己、豐盈自己。
更關鍵的是,當一個人在做喜歡做的事的時候,心情就會滿足、美好,這樣的人怎么會無趣?
生活就是和喜歡的一切在一起
祝捷是《時尚芭莎》文化版的副總監,也是著名的圖書策劃人。他在豆瓣閱讀開設了《城市里的手藝人》和《起風的日子》兩個專欄。
祝捷是典型的雙魚座生活家,敏感細膩,感受力極強,能發現生活中一些微小的快樂,也能體察事物轉瞬即逝的變化。她常常說,生活就是和喜歡的一切在一起,而她喜歡的,恰恰都在文藝的領域。
去年11月,她在豆瓣上發布了一篇日記,專門描寫她認識的手藝人們,這篇日記叫作《城市里的手藝人》。在這篇文章里有:理發師凡師傅、隨園書坊的設計師朱贏椿、用古法手制桂花糖露的若谷、日料廚師、做香的、文身師、斫琴者……文章在豆瓣很受網友們歡迎,祝捷順勢在豆瓣閱讀開了個同名專欄。在專欄的介紹里,她這么寫道:
“我要記錄生活里最真實的手藝人,平凡之中方見天地,我在每門手藝上都發現了禪機。
城市里的手藝人,彌足珍貴,因為他們除了要打磨技能,還要對抗浮躁的社會,全靠自己的意念。我不知道自己還來得及做一個手藝人嗎?我是如此渴望一門可以與外界交流的手藝。
我后來明白,我羨慕的不是手藝本身,是專注手藝背后帶來的寧靜,是手藝人細膩優雅的生活方式。”
祝捷很細致入微地描寫了這些手藝人,并且在這個過程中,她也喜歡上了這一門門手藝,以及其中的生活哲理。她感悟到,在手藝里,人生都很慢,一輩子只做好一件事,一生只愛一個人。
如今,這位筆耕不輟的文藝女神又寫起了小說,開了一個新的專欄叫《起風的日子》,專門寫身邊人的愛情故事。用她自己的話說,“我愛的東西有很多,總體來說就是,純真的一切。那些人的本質就是純真,聽他們的故事,感覺置身于林中,林中安靜,但卻有風。”
達爾文晚年后悔地說:“如果生活可以重新開始,我一定要養成每星期都閱讀詩歌、欣賞音樂的習慣。”可見興趣愛好在我們生活中的重要性。
業余愛好蘊藏著無窮無盡的樂趣。它可以幫你減輕壓力,為你提供認識、結交新朋友的途徑。一個人要想獲得真正精彩的人生,至少應有兩三個實實在在的愛好。如果到了晚年才開始說:“我會對這個或那個發生興趣”,實在是為時已晚了。
所以,為了讓我們的生活豐富多彩,不至于虛度光陰,成為無聊之極的人,我們要發展各種各樣的興趣愛好,只要自己喜歡就好,這樣的人生才是有趣的。
尋找一個適合你個性的業余愛好。
擁有愛好是緩解壓力、發揮創造力、結交新朋友的一大途徑。事實上,適合你的愛好有許許多多。但是,如果你沒有一些休閑娛樂活動的話,對你而言,很難判斷什么樣的業余活動是會給你帶來樂趣的。以下有一些建議,讓你找到一個適合你自身個性而且又樂趣無窮的興趣或愛好。
(1)回顧童年
那些你在孩童時期喜歡做的事情,現在你長大了,還在做嗎?或許你以前熱衷于收集、或許喜歡給你的布娃娃縫制衣服、又或者喜歡騎著自行車出去,重拾你過去的東西,沒準就會重新成為你的興趣愛好;最近被你忽視的卻早已在家著手做的事,這也許就是你的愛好;也許是時候該完成你的編織工作了;或許是你重新拿起吉他再輕彈一次的時候了。
(2)開啟你的尋物之旅
如果你對以前喜歡做的事,現在絲毫提不起興趣,那么去工藝品店或運動用品店、附近的音響店或書店轉轉,看看有什么能吸引你的,或許這比較有用;瀏覽并看一看吸引你眼球的東西,或許你會發現你被食譜或剪貼畫集吸引住了。這就給你提供了一條線索,讓你尋找你感興趣的事物。
(3)從小事做起
如果你把一些新東西帶進你的生活,那你就必須花時間去經營它,或者將注意力轉移到其中來。以前我們要么用大把大把的時間來上網;要么是看電視;要么純粹在浪費時間。令人欣慰的是,我們現在可以好好利用這些時間,看看能不能每天或每隔一天擠出半個小時左右,去探索感興趣的東西。如果有一個方法讓你可以從小事做起,那就最好不過了。在你寄希望于你的臺球桌之前,去俱樂部打一場臺球;或者買一套工藝品來試試怎么組裝,而非只是買大量的生活必需品。
(4)尋找適合你的習慣
每個人都是不同的,選擇什么樣的興趣愛好,你的個性確實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如果你沒有太多的耐心,那就去探索簡單速成的手工項目,或許這樣是更好的選擇。
也許你喜歡和朋友外出,那你就要找到一些與你志趣相投的驢友,與他們一起去冒險、去探索。
想想那些你將要愛上的東西,然后再想想要如何拓展它們。如果你總是點好喝的飲料,那么你可以在家試試做些這樣的飲品;如果在你心愛的餐廳里,你無法抗拒那些裝飾的繪畫,或許你應該學一些繪畫或者學習攝影;又或者按照你自己的方式探索色彩。事實就是這樣,你不會在你一出門時就遇到理想的活動。但你在嘗試新事物或探索那些外在的東西時,可以得到很多樂趣。去做些網絡搜索、參觀參觀圖書館,不要害怕嘗試新事物,很快你也會擁有一些興趣愛好,一些能提供很多娛樂和緩解壓力的愛好。
記住當做一件事情的時候,先要問自己,這是你喜歡的事嗎?如果是,那就去做吧,從這里出發,我們去創造有趣的生活、有趣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