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拿破公·希爾——沒有什么不可能
- 像成功學家一樣做事
- 和力
- 1381字
- 2020-11-26 09:57:27
在美國,拿破侖·希爾的名字家喻戶曉,他創造性地建立了全新的成功學,他在人際學、創造學、成功學等領域享有很高的地位,也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成功勵志大師之一。他創建的成功哲學和十三項成功原則,以及他永遠如火如茶的熱情,鼓舞了千百萬人,因此他被稱為“百萬富翁的創造者”。他的著作《成功規律》、《人人都能成功》、《思考致富》等被譯成26種文字,在34個國家和地區出版發行,暢銷8000多萬冊,成為追求成功者必讀的教科書,數以萬計的政界要員富商巨賈都是他著作的受益者。
1883年10月26日,拿破侖·希爾出生于美國弗吉尼亞的一個貧寒之家。當他還是小孩的時候,繼母就激勵他去為成為一個大人物做出偉大的成就而努力。這樣的教育使拿破侖·希爾從小就堅信自己會成為一個成功者。長大以后,他更加堅定了自己的信念。
1908年,他在一家雜志社工作,有幸被派去采訪鋼鐵大王安德魯·卡內基。卡內基不愧為一位可敬的導師,他很快發現了希爾身上的創造性,建議他從事美國成功人士的研究工作,并利用私誼寫信給美國政界、工商界、科學界、金融界等取得卓越成績的高層人士,介紹希爾與他們認識。在以后的20年間,拿破侖·希爾訪問了包括福特、西奧多·羅斯福、洛克菲勒、愛迪生、貝爾在內的504名當時最成功的人士,并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完成了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八卷本《成功規律》,此書出版后,激勵了千百萬人去為獲得成功不懈努力拿破侖·希爾本人也成為卓越的成功者。
拿破侖·希爾對世人的影響已經遠遠超出了成功學的范疇。他的名字永遠鐫刻在美國歷史上。1929年,經濟大崩潰襲擊美國后,美國人民陷入對恢復昔日繁榮的深深絕望之中。1933年,羅斯福總統把拿破侖·希爾請進白宮,幫助他主持著名的“爐邊談話”節目,拿破侖·希爾將他的思想、他的激情、他的聲音注入每一個美國人的心靈深處,喚醒了廣大人民沉睡已久的信心與活力。拿破侖·希爾還為羅斯福總統組建了這個國家有史以來最為龐大的智囊團。拿破侖·希爾不領一分薪水的無私奉獻,贏得了白宮官員和美國人民的一致尊敬。
1937年,拿破侖·希爾完成了《思考致富》一書,這本名著截至2011年全球銷量突破6000萬本。1960年,拿破侖·希爾與斯通合著出版了《人人都能成功》。此書激勵人們通過糾正自我意識、性格和生活習慣上的缺點,來獲得人生的成功。
拿破侖·希爾被美國人稱為“當代基督”,認為他力挽狂瀾,像基督一樣喚起了人們的自信心,并為人們奠定了成功信念的基礎。
成功之道
自助者得天助,相信自己,就沒有什么不可能。信仰是人生的精神支柱,能喚起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執著追求土地再荒蕪,也不會拒絕一鋤一鎬的耕耘;河流再干涸,也不會藐視涓涓細流的匯聚;天空再陰霾,也不會永遠擋柱陽光的揮灑;山巒再沉寂,也不會阻擋莽莽綠色的蔓延;而人無論年齡大與小,都不會拒絕信似的激勵。
跋涉于茫茫戈壁的駝隊,縱然歷經干避萬險,仍執著地負重前行,只因為他們抱著找到一片綠洲的信意。陷于絕境的民族,只要不失去信仰,就能以弱勝強,把入侵的敵寇打得片甲不留,贏得獨立和自由人若不相信荊棘過后還有坦途,旅途上便會少了跋涉的瀏情。人若不相信自己,失去信仰,也就失去了人生的目標、做人的準則,開始與“失敗”結伴,與“行尸走肉”為伍。所以,人不能沒有信仰。信仰所在,便是感受生活的愛之所在,便是僮憬理想的幸福所在,便是努力奮斗建功立業的所在。所以,作為人,要有正確的信仰,沒有正確的信仰,就會沒有正確的前行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