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節儉是人終生受用的佳肴
- 別說不可能,信念改變人生
- 和力
- 2858字
- 2020-11-26 09:57:29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簡樸的觀念日益淡薄,取而代之的是“奢侈觀”和“享樂觀”。其實,節儉是人容易忽略掉的人生中最重要的事物,人如果拋棄了節儉的作風,就意味著拋棄了財富。不浪費并不僅僅像扔掉幾件有用的東西那樣簡單,節儉的背后有著深深的意義。
在能成大事人的眼里,一分錢也是資本,一分錢也是財富得以生長的種子。很多白手起家的大富翁們,在投資、捐贈等方面出手闊綽,但在自身的支出上卻是異常的儉省。富蘭克林曾說:“對,致富的唯一方法就是賺的多花的少。”他還說:“如果你不想因有人討債而氣惱,不想因受饑餓和寒冷的痛苦,那么你最好和忠、信、勤、苦四個字交朋友。同時,不要讓你賺得的任何一分錢從你的手中輕易地流走。”
有一個人從一無所有變成一個全城最富有的人,許多人就去找他詢問致富的方法,富翁說:“假如你有一個籃子,每天早晨在籃子里放進10個雞蛋,每天晚上再從籃子里拿出9個雞蛋,最后將會出現什么情況呢?”“總有一天,籃子會滿起來。”有人回答,“因為每天放進籃子里的雞蛋比拿出來的多一個。”富翁笑著說:“對,致富的原則就是在你放進錢包里的10個硬幣中,最多只用掉9個。”
這個故事要說的是:除非養成節儉的習慣,否則你永遠不會積聚財富。
儉樸是一種美德,也是致富的手段。否則,縱使你有再多的錢,也禁不住開銷。有這樣一個故事:
杰克、鮑勃是兩位好朋友,他們人口、家底及收入均相當,可是不知什么原因,杰克的日子越過越富裕,鮑勃的日子卻越過越貧窮。
鮑勃心里很納悶,一天早上,他跑去向杰克請教過日子的訣竅。
杰克仔細思索了一會兒,然后把鮑勃帶到一口井邊,并要求他打水,打完了水再告訴他過日子的方法。杰克交給鮑勃兩只水桶,叫鮑勃用有底的水桶打上水倒在沒底的水桶里,待沒有底的水桶倒滿了才能回去。鮑勃心里很奇怪,明知沒有底的水桶倒不滿水,但既然杰克說了,就只好照辦。
鮑勃用有底的水桶打上滿滿一桶水,倒進沒有底的水桶,水馬上進入地中。一直打到天黑他才回家。杰克叫鮑勃明天再來。次日,杰克又帶著鮑勃到井邊打水,這次要他用沒有底的水桶打上水往有底的水桶里裝。鮑勃心里仍然感到很奇怪:這不是依然打不滿水嗎?但既然杰克說了,他只好照辦。鮑勃用沒底的水桶打水,每次都能帶上一點點水,裝在有底的水桶里。打到天黑,有底的桶居然盛滿了水。鮑勃高興極了,急忙跑去告訴杰克,并叫杰克快告訴他過日子的秘訣。杰克大聲笑著說:“秘訣不是已經告訴你了嗎?打水好比家庭經濟收入,漏水好比家庭生活開支!如果不注意節約,你賺得再多也存不下錢,相反,注重節約,你賺得再少,日積月累,也是一筆不小的數目。”鮑勃恍然大悟,說:“知道了,知道了,過日子光靠勤勞還不行,還一定要重視節儉!”
如果把生活比作一口缸的話,那么我們生活的目的就是要在這口缸里注滿水。在這個過程中,很多人常常忘了這口缸既有出口,又有進口,因而,在拼命往里面灌水的時候,首先注意應把出口盡可能開到最小。節約和賺錢應是兩條平行的線!
猶太人有一個觀點,省的就是賺的,現在這個觀點得到了很多人的廣泛認同。是的,節儉永遠是最簡單有效的理財方法。如果連節儉都做不好,那么賺得再多也是沒有意義的。所以,我們每一個人都要省下每一分能省的錢,做一個徹頭徹尾的“守財奴”和“小氣鬼”。因為生活中處處充滿著不可預知的風險,每個人都應未雨綢繆,為未來多做點打算。
人年輕的時候不把錢當回事,年老時必然會為沒錢所愁。所以,有錢的人需要理財節儉,沒錢的人更需要開源節流。卡耐基認為:“應該學會聰明地花錢,不要讓財富白白流失。”但如何才能使你花出去的金錢得到最高價值呢?這是每個人都應該學習的。就像大公司里那些專門的采購人員一樣,他們總是設法替公司采購到最便宜的東西。你也應該這樣做。學會聰明花錢的同時,不讓財富白白流失的另一個好的辦法,是學會節儉。
所以,一個人若想獲得財富,首先要合理消費,克制自己的欲望。雖然有些人把吝嗇看成節儉的孿生兄弟,但這其實是一個很大的錯誤。實際上,節儉的真正含義是:當用則用,當省則省,也就是說,花費一定要恰到好處。但吝嗇的含義就不同了,它是指當用時不用,不當省時也省。
卡耐基曾說過:“通常人們認為,節儉這兩個字的含義應該是‘省錢的方法’。其實應該解釋為‘用錢的方法’。也就是說,我們應該怎樣去購置必要的家具;怎樣把錢花在最恰當的用途上;怎樣安排自己的衣、食、住、行,以及生育和娛樂等等方面的花費。總而言之,我們應該把錢用在最為恰當、最為有效的地方,這才是真正的節儉。”
他還告訴我們:“有許多人來向我請教成功的訣竅,我告訴他們,最重要的就是節儉。成功者大都有節儉的好習慣,任何好朋友對他們的援助、鼓勵,都比不上一個薄薄的小存折。唯有儲蓄,才是他們成功的基礎。節儉具有使人自立的力量。儲蓄能夠使一個人站穩腳跟,能使他鼓起巨大的勇氣,振作全副的精神,拿出完全的力量,來達到成功的目標。”
如今,很多人在用錢上沒有計劃性,所以,在不知不覺中使大量的錢財無意中從指縫里流走。如果養成了計劃用錢的良好習慣,把每次的花費都合理使用,仔細核算,好好籌劃,這樣,對于一個人未來的事業發展,會有巨大的幫助。
以前有一個年輕人到印刷廠里去學習技術,其實他家的經濟狀況很好,但他父親要求他每晚必須住在自己家里,而且要每月付家里一筆住宿費。一開始,那個年輕人覺得父親對他太苛求了,因為他當時每月的收入,剛夠支付這筆住宿費。幾年以后,當這個年輕人自己準備開設印刷廠的時候,他的父親把他叫到跟前,對他說:“孩子,現在你可以把每年陸續付給家里的住宿費拿回去了。我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讓你積蓄這筆錢,并非真的向你要住宿費。好啊,現在你可以拿這筆錢去發展你的事業了。”那年輕人至此才明白父親的一番苦心,對父親感謝不盡。如今,那年輕人已經成為美國一家著名印刷廠的老板,而他當年的很多伙同伴們卻因自小未能養成節儉的習慣,如今仍然碌碌而為。
上面這個故事是一個富有教育意義的真實故事。它給人的啟示是:唯有養成節儉并善于儲蓄的習慣,將來才有希望享受成功與財富。
一部著名小說里有一段話說得很有意思:“寧愿因饑餓而倒地,也不要去向人借錢!”饑餓、寒冷和貧困雖然會讓人很難受,但為了心中的那個目標,人有時必須暫時有所犧牲。美國的大富翁約翰·阿斯特先生在晚年說,“如今他賺10萬美元并不比以前賺1000美元難。但是,如果沒有當初的1000美元,他也許早已餓死在貧民窟里了”。其實犧牲掉一些享樂并不會使人損失什么,所以,人千萬不能為了圖一時的享受而拋棄了光明的前途。浪費和揮霍會讓人把廉恥踩在腳下,使人的信用喪失殆盡,使人的志氣消磨,名譽敗壞,使人的生命像駛入漫無邊際海洋的一葉孤舟,失去方向,斷送了前途。
如果問你愿意處在窮困的境地嗎?你愿意讓債主時時來逼你還錢嗎?你愿意因負債而坐牢吃苦嗎?你愿意一生屈居人下不得翻身嗎?你的回答是——當然不愿意,而做到這一切,就是不要讓財富從你的手邊溜走,成功的人都是先苦后甜,財富也是慢慢積累的,所以,記住萬丈高樓平地起,一定要養成節儉以及儲蓄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