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入、轉、調、離管理
入、轉、調、離管理主要指員工的入職、轉正、調崗、離職的管理。
1.1.1 場景描述
某服裝加工企業在有員工入職時,須請員工先在紙質的檔案表上填寫信息,再由人事部門手動輸入電腦中進行電子版備份。后續所有的轉正、調崗、離職也都須再做紙質版的填寫及電子版的存檔。
1.1.2 痛點分析
(1)紙質檔案填寫效率低,文件不易保存,不便查找;
(2)手動輸入電子備份易出錯。
1.1.3 解決方法
(1)根據企業的實際需求梳理/優化入、轉、調、離的流程及制度;
(2)將優化后的流程線上化,對信息進行存檔備份。
1.入職
(1)常見流程的關鍵節點
1)入職前:
①入職手續:確認錄用人員信息;
②入職通知:通知錄用人員;
③入職準備:聯系相關人員準備新員工的座位、電腦等辦公用品。
2)入職中:
①錄用準備:收取錄用人員的相關證件、體檢報告、照片、銀行卡等人事存檔資料;新員工入職登記表;確認薪資;簽訂勞動合同,保密協議等。
②入職引導:帶領員工了解公司、部門,介紹同部門同事、領導等。帶領員工熟悉公司環境,交接公司門卡,胸牌等。
3)入職后:
入職培訓主要包括企業文化、企業制度等培訓,對于員工手冊、崗位說明等的學習,后須通過員工考試以確認培訓效果。工作安排根據不同崗位,在入職之后有相關的分配,在此不做重點說明。
常見的入職核心流程如圖1-2所示。

圖1-2 常見的入職核心流程圖
(2)工具運用及核心步驟
操作路徑:進入“企業管理員后臺”→“工作臺”→“智能人事”→“人事異動”→“入職管理”→“辦理入職”。
辦理入職有掃碼入職、審批入職、手動添加三種方式,企業可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并修改模板,如圖1-3所示。

圖1-3 入職申請填寫模板
當員工不具備第一種“掃碼入職”的條件時,可選用第二種方法“審批入職”,由其他員工為待入職員工代為提交審批。如圖1-4所示。

圖1-4 審批入職操作圖
2.轉正
(1)常見流程的核心節點
1)轉正前:
①員工填寫轉正申請表;
②確定轉正時間。
2)轉正后:
①人事系統管理員后臺操作轉正;
②登記表格。
(2)工具運用及核心步驟
1)員工填寫路徑:手機端“釘釘”→“工作區”→“審批”→“轉正審批單”→按要求填寫即可;
2)管理員(人事)在電腦端處理。
員工發起轉正審批后的基本流程如圖1-5所示:

圖1-5 員工發起轉正后的基本流程
以上流程中每個節點的操作均可在手機端或者電腦端處理,以下是具體操作步驟:
手機端操作路徑:“工作”→“智能人事”→“待辦事項”→“待入職”。“需要辦理的人員”→“確認到崗”,如圖1-6所示。

圖1-6 管理員/人事在手機端的辦理操作圖
電腦管理員后臺操作路徑:“工作臺”→“智能人事”,后面的步驟同手機端,前兩步如圖1-7所示,后兩步直接點擊對應按鈕就可以了。

圖1-7 管理員/人事在電腦端的辦理操作圖
3.調崗
(1)常見流程的核心節點
1)收集員工原崗位信息;
2)調崗申請;
3)確認調整新崗位相關信息;
4)更新員工檔案擬轉部門及崗位信息。
(2)工具運用及核心步驟
調崗管理是指員工更換部門、崗位、職位等工作信息。智能人事支持手工調整、審批流調配兩種方式。
1)審批流調配:員工填寫調崗后轉入的部門、職位、生效日期等信息,審批通過后,到期該員工將自動轉入新部門,并加入新的部門群,如圖1-8所示。

圖1-8 審批流調配操作圖
2)人事手工調整:人事可通過首頁或花名冊搜索找到員工,在員工的“個人檔案”頁面,找到需要調崗的員工,點擊編輯,可維護員工所屬信息,如圖1-9所示。

圖1-9 人事手工調整操作圖
4.離職
(1)常見的離職流程包括:離職申請、離職交接、離職三部分,具體如圖1-10所示。

圖1-10 常見的離職流程
(2)工具運用及其核心步驟。
離職辦理與入、轉、調類似,也有員工審批和管理直接操作兩種。
1)離職辦理。
①人事辦理離職。在智能人事中選擇“離職管理”,在員工的“個人主頁”頁面,點擊【辦理離職】按鈕,辦理完離職后,員工置為“待離職”狀態,在“離職管理”節點可進行管理。
②員工辦理離職。員工可在審批中提交“離職申請”,審批人確認通過后,流程進入“待離職”狀態,在“離職管理”節點進行管理。
2)離職交接。員工可通過提交“離職交接”審批單,確認交接。一旦離職交接審批完成,該員工在運行中的審批單據將由被交接人接管。通過離職交接,即使員工離職,業務流程仍可以繼續運轉。
3)離職確認。“待離職”狀態的員工可在“離職管理”節點進行管理。在員工離職當天,人事可在此節點操作“確認離職”,系統將:
①自動記錄離職日期在員工檔案中;
②在成長記錄中增加離職信息;
③該員工的所有待辦轉移至轉交人;
④員工自動離開釘釘組織,并退出全員群、部門群、內部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