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維(701—761),字摩詰,原籍太原祁縣(今屬山西),父輩遷居于蒲州(今山西永濟)。進士及第,任大樂丞,因事貶為濟州司倉參軍。曾奉使出塞,回朝官尚書右丞。安史之亂,身陷叛軍,接受偽職。受降官處分。其名字取自維摩詰居士,心向佛門。雖為朝廷命官,卻常隱居藍田輞川別業,過著亦官亦隱的居士生活。多才多藝,能書善畫,詩歌成就以山水詩見長,描摹細致,富于禪趣。蘇軾謂其“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正指出其詩畫的特色和造詣。他是唐代山水田園詩派的代表。
送綦毋潛落第還鄉[53]
圣代無隱者,英靈盡來歸。[54]
遂令東山客,不得顧采薇。[55]
既至金門遠,[56]孰云吾道非?
江淮度寒食,京洛縫春衣。[57]
置酒長安道,同心與我違。[58]
行當浮桂棹,[59]未幾拂荊扉。
遠樹帶行客,孤城當落暉。[60]
吾謀適不用,[61]勿謂知音稀。
送別
下馬飲君酒,問君何所之?[62]
君言不得意,歸臥南山陲。[63]
但去莫復問,白云無盡時。
青溪[64]
言入黃花川,[65]每逐青溪水。
隨山將萬轉,趣途無百里。[66]
聲喧亂石中,色靜深松里。
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葦。[67]
我心素已閑,清川澹如此。[68]
請留盤石上,垂釣將已矣。[69]
渭川田家[70]
斜陽照墟落,窮巷牛羊歸。[71]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荊扉。
雉雊麥苗秀,[72]蠶眠桑葉稀。
田夫荷鋤至,相見語依依。
即此羨閑逸,悵然吟式微。[73]
西施詠[74]
艷色天下重,西施寧久微?[75]
朝為越溪女,[76]暮作吳宮妃。
賤日豈殊眾,貴來方悟稀。[77]
邀人傅香粉,不自著羅衣。[78]
君寵益嬌態,君憐無是非。[79]
當時浣紗伴,莫得同車歸。
持謝鄰家子,效顰安可希?[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