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朝使者忽如一夜春風(fēng),來到南匈奴,蔡文姬卻對此一無所知。她正帶著兩個兒子讀書,瑯瑯的書聲伴著啾啾的鳥鳴,飄蕩在塞外難得的和風(fēng)里。
突然,熱鬧的歡迎聲一下子中止了瑯瑯的書聲和鳥鳴聲。大兒子睜大驚奇的眼睛問:“娘,這是爹爹回來了嗎?”文姬撫摸著兩個兒子的臂膀:“爹爹可能有貴客了。”不一會兒,忽然侍從來稟報:“稟王妃,漢朝使節(jié)到,大王請您前去。”文姬真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以為是在夢中。她愣愣地盯著侍從,喃喃道:“漢朝使節(jié)?”侍從點點頭?!笆构?jié)為何而來?”“可能是迎接王妃歸漢。”文姬頓時欣喜若狂,熱淚盈眶,迅速拉上兩個兒子疾步向左賢王的大帳奔去。
十二年前的戰(zhàn)亂中,文姬隨難民被擄到這里,成為左賢王的妃子,可漢朝一直藏在她的心靈深處,無時無刻不想插翅飛回自己的故土??!可她就像被關(guān)在籠子里的鳥,怎能如愿?她只能將苦澀的淚水咽到肚子里,只能時時遙望南天,只能讓南飛的大雁帶著自己的心飛向中原。
漢朝的車馬靜靜地停在那里,車上插著的漢朝旗幟在春風(fēng)里招展著。文姬激動無比地走進左賢王的大帳,漢朝使臣告訴她,是曹丞相基本平定了北方戰(zhàn)亂后,念她是一代大儒、文壇領(lǐng)軍人物蔡邕的獨女,才想方設(shè)法尋找到她,特用黃金千兩、白璧一雙將她贖回。曹丞相?曹操?文姬的腦海里不禁閃現(xiàn)出當年曹操登門拜訪父親的情景,兩人談古論今,對弈品茗,談笑風(fēng)生。她也曾隨父拜訪曹府,曹操還對她熟讀經(jīng)書、九歲能辨琴的能力贊不絕口。真沒想到,父親遭遇董卓之亂,被王允下獄慘死后,作為父親的老朋友,也是父親學(xué)生的曹丞相,仍不忘舊情,仍惦念著消失了十二年的弱女子!文姬感激涕零,淚濕襟袖。
左賢王可能是迫于漢朝的強大,同意了文姬歸漢,但不允許她帶走兩個兒子。文姬聲淚俱下,苦苦相求,但左賢王堅持不讓。在漢使的催促下,文姬撕心裂肺地惜別了兩個兒子,一步一回頭地登上了迎接她的車子。兩個兒子在左賢王的懷中朝她哭著招著小手,她痛哭失聲,泉涌般的淚水瞬間模糊了左賢王和兩個兒子的身影。
經(jīng)過多日的跋涉,文姬終于踏上了朝思暮想的故土。曹操看著風(fēng)塵仆仆的文姬,忙讓下人帶她梳洗更衣,接著又設(shè)宴為她接風(fēng)洗塵。席間,曹操又為文姬安排了今后的生活,并親自當紅娘,讓文姬與同鄉(xiāng)的屯田都尉董祀成婚。文姬萬萬沒想到,國事繁多的丞相竟對自己關(guān)懷備至。她先是感動,接著又有些憂慮。十六歲嫁與大學(xué)子衛(wèi)仲道不久,丈夫就因病而逝;被擄往匈奴后,又與左賢王有了兩個兒子,自己早已不是黃花少女,而是一個被塞外風(fēng)沙磨礪粗糙的老婦,一個歷經(jīng)風(fēng)吹雨打的殘花敗柳。自己怎能再嫁給二十多歲、一表人才、通書史、諳音律、自視甚高、風(fēng)華正茂的董祀呢?可丞相如此牽線,自己又怎能拒絕呢?
果然不出文姬所料,與董祀成婚后,董祀面對殘花敗柳的她,完全沒有新婚的亢奮和快樂,終日冷言冷語。
不久,董祀犯法入獄,被判死罪。雖說與董祀的婚姻是一潭死水,但在董祀即將被斬的關(guān)鍵時刻,文姬還是想力保丈夫的性命,維持這個得之不易的家。因為一旦失去董祀,自己就成了一只孤雁,就成了茫茫大海上一艘搖搖欲翻的小船。她顧不上梳理散發(fā),甚至顧不得穿上鞋襪,跌跌撞撞地頂著凜冽的寒風(fēng),一路小跑地前往丞相府求情。
曹操正與公卿名士歡聚一堂,聽到蔡文姬求見的稟報,不禁興高采烈地向公卿名士們言道:“蔡邕之女蔡文姬,匈奴歸來作《胡笳十八拍》,本相嘆服。今日來見本相,正好讓大家見上一見。”誰也沒想到,出現(xiàn)在他們面前的不是衣著得體、文雅氣華的蔡文姬,而是披頭散發(fā)、衣衫不整、光著腳的蔡文姬!就連曹操也驚訝得睜大了雙目。文姬聲聲淚地訴說了緣由,滿堂公卿名士看著命運多舛的她,無不為之動容。曹操不僅和滿堂公卿名士一樣,他還又想到了與老朋友、老師蔡邕的莫逆之交,若處死董祀,對文姬不啻又是一次沉重的打擊,她今后的日子又該如何度過?自己怎能對得起老朋友、老師的在天之靈?想到此,他忙問手下:“死刑文書可曾發(fā)出?”手下答:“已經(jīng)發(fā)出?!辈懿贌o奈兩手一攤欲言,文姬卻急切地向曹操稟道:“丞相有良馬萬匹,虎士成林,何惜一匹良馬即刻前往挽救一條性命呢?”曹操當機立斷,即派虎士快馬加鞭,赦免董祀死罪,又命手下帶文姬梳妝更衣,穿著鞋襪。
文姬重新出現(xiàn)在大家面前,曹操問道:“夫人早年家藏萬卷,戰(zhàn)亂過后,可還善存?”文姬答:“先父藏書四千余卷,可惜戰(zhàn)亂中丟失,但文姬能回憶起四百多卷?!辈懿偕跸?,欲派十名文官住到文姬家中,請文姬回憶口述,由文官記錄。但被文姬謝絕了:“男女授受不親,十名文官住到家中,成何體統(tǒng)?只要丞相提供筆墨紙硯,文姬愿親自書之?!?
數(shù)月后,文姬將用真書或隸書書寫的四百卷古籍交給了曹操,曹操一一核對,竟無絲毫錯訛,不禁由衷地感嘆:“文姬真乃非凡才女!其人其詩,必將流傳后世??!”
文姬離開丞相府,便和董祀歸向田園。董祀大難不死,不禁對文姬刮目相看,愛意如春天的草木,蔥蘢吐翠,熱情綻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