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6章 璇璣圖

  • 徜徉在歷史長廊
  • 韓峰
  • 2973字
  • 2020-11-13 09:27:27

東晉長安蕭瑟的秋風,吹落了若蘭院中的樹葉,丈夫竇滔與歌女趙陽臺在一起的消息,也如這蕭瑟的秋風,吹涼了若蘭的心。

遙想十六歲花季,若蘭隨任武功縣令的父親到周原名剎阿育王寺游玩,忽見寺院西池畔有一位翩翩美男子在搭箭彎弓,一只飛鳥應聲落地。男子又一箭射入池水中,一條魚又帶箭浮出水面。若蘭秀目圓睜,簡直看呆了。她忽然意識到什么,快步走向男子:“你的箭法不錯,可惜用錯了地方。”男子見是一位美貌少女,兩眼不由得瞪直了,若蘭的話成了耳旁風。若蘭被盯得羞紅了臉,嗔怒道:“說你呢,沒聽到?”男子這才回過神來,愣愣道:“你說啥?”“此乃普度眾生的佛家凈地,你卻射殺天上飛鳥,池中游魚,實乃罪過。”男子慌忙拱手施禮道:“小姐言之有理,小生這就去拜佛敬香,請佛祖原諒小生。”男子將弓箭和樹下的長劍、經書放到一起,囑咐若蘭幫他看著,又對若蘭微微一笑,轉身向大殿跑去。若蘭望著他遠去的背影,愛慕之情不禁油然而生。正值談婚論嫁的她,此前已謝絕了多次提親,那些門庭顯赫的公子哥,她一個也沒看上,一個也沒動心。可今日這個儀表堂堂、彬彬有禮的男子,竟使她春心搖蕩,一見鐘情。男子一臉燦爛地回來了:“佛祖已寬恕了我,多謝小姐教誨。”“武藝再高,也不能濫殺無辜。”“小生牢記在心。敢問小姐芳名?”“姓蘇名蕙,字若蘭。”男子一驚:“久仰芳名,果然貌若天仙,名不虛傳!小生姓竇名滔,字連波,剛到朝中做一小吏,還望小姐多多指教。”

這時,父親走了過來。若蘭向竇滔羞澀一笑,拉著父親的胳膊向前走去。父親看出了女兒的心思,便托人了解竇滔的身世,方知竇滔年方二十歲,系前秦右將軍竇真之孫,從小入太學讀書,兼學武功,博通經史,逢考必是頭名。前秦皇帝苻堅到太學巡視時,就對他贊賞有加。竇滔行冠禮后,苻堅就讓他入朝做了官。

同樣一見鐘情的竇滔,久聞若蘭自小聰穎過人,三歲學畫,四歲作詩,五歲撫琴,九歲織錦,阿育王寺的邂逅,若蘭的秀美和善、氣若幽蘭,使他胸中燃起了熊熊的愛的火焰,隨即便托人上門提親。

洞房花燭,如膠似漆;歡度蜜月,纏綿悱惻。接下來仍是樹纏藤藤纏樹。但竇滔也并未完全沉醉于溫柔鄉,愛情的魔力使他在疆場上更增添了無窮的力量,屢建戰功的他很快晉升為秦州刺史,深受百姓擁戴。可好景不長,奸臣的嫉功妒能,加上朝廷的昏庸,竇滔被革職發配到遙遠而荒涼的敦煌,那種與嬌妻相敬如賓、舉案齊眉的日子,也成了落花流水。

她送他至阿育王寺北城門外,淚眼婆娑,發誓海枯石爛不變心,誓死不改嫁。可是,忠貞不渝的表白,孤燈下多少個夜晚苦苦的等待,當耐不住寂寞的竇滔遇到能歌善舞、嬌媚可人的歌妓趙陽臺時,一切都化作了云煙……

若蘭坐在織錦臺前,暗自神傷。她恨朝廷,不該把丈夫發配到那么遙遠荒涼的地方;她恨丈夫,不該不顧自己的感受另求新歡。可這又有什么用呢?上有公婆,下有兒女,自己怎能千里迢迢前去傾瀉心中的怒火呢?

轉眼七八年過去了,朝廷重新起用竇滔,竇滔終于回到了長安,身后還跟著一個嬌媚的女子,不用說,這就是趙陽臺。若蘭又喜又怒,喜的是與丈夫久別重逢,怒的是丈夫竟將那嬌媚女子帶回家中,喜怒交加,不禁淚如泉涌。她明知男人可以納妾,可內心卻怎么也容不下一個與她分享丈夫的女人,她嫉妒這女人,她不愿看到這女人,她想立刻攆走這女人,她終于忍無可忍地發出了河東獅吼。竇滔理解妻子的心情,緊緊將妻子擁抱在懷里,淚似滴滴答答的雨水般滴在愛妻的秀發上。發配敦煌后,他無時無刻不想念自己的愛妻,沒有愛妻陪伴的日子,他的心被厚厚的烏云籠罩著,猶如干旱的禾苗枯萎了,如同沒有綠色的茫茫大漠空曠著。是趙陽臺的出現,仿佛一輪朝陽驅散了他心中的烏云,好像及時的春雨滋潤著他干渴的情感禾苗,恰似綠色的植被填補了大漠的空曠。返回長安,自己怎能丟下她而不管呢?可帶她回來,又使愛妻如此傷心動怒。竇滔左右為難,只好將趙陽臺安頓在外。

日子沒有了竇滔發配前的溫馨纏綿,若蘭一想到趙陽臺那嬌柔媚人的樣子,心里就像打翻了醋缸,酸溜溜的不好受,于是就找上門,擺出正室的架子訓斥她,甚至讓人打她一頓,以解心中之氣。趙陽臺自知自己的身份,只好忍氣吞聲,委曲求全,從不與她爭吵,只是在竇滔悄悄來看她時,向他倒倒苦水。竇滔便安慰溫存趙陽臺。趙陽臺心里舒服了些,竇滔的心里卻增加了對若蘭的不滿。

不久,竇滔被任命為安南將軍,將去鎮守襄陽。竇滔讓若蘭一同前往,若蘭卻因趙陽臺也去而賭氣留在長安。竇滔反復勸說,若蘭卻始終使著小性子,堅持不再與趙陽臺同住一個屋檐下。竇滔無奈,只好帶著趙陽臺前往,并漸漸斷絕了與若蘭的音信。

若蘭又開始了獨守孤燈的寂寞生活。她恨丈夫的無情,恨趙陽臺的嬌媚,恨過之后,又泛起對丈夫的深深思念,又將深深的思念和怨恨化作兩百余首詩詞,用紅黃藍白黑五色彩絲織進一幅僅八寸的《璇璣圖》。璇璣,原意本來是指天上的北斗星,若蘭之所以取名《璇璣圖》,就是讓圖上的文字排列得如同滿天的星辰一樣玄妙而有致,就是讓自己對丈夫的愛似星星一樣深邃而永恒。八百四十一個還沒蒼蠅大的小字,縱橫二十九行,每行都是二十九字,無論上下左右縱橫或是回旋交叉跳間地讀,都能讀出情真意切又繁復變幻的詩句。這些詩句,組成了色彩不同的方陣沖向襄陽;生成了一組組、一束束情感利箭,射向了千里之外的竇滔的心靈。

竇滔捧著若蘭不知用多少心血、多少日夜織就的《璇璣圖》,不由得想起發配敦煌七八年時若蘭織在錦帕上的《織錦回文朝天子》的詩,初讀竟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細細看來,才發現這詩非同一般,其中暗藏的回文詩令他淚如雨下。他從第一行的“夫”字開始,向右斜念下去,然后再按網狀順序念到第一行中間的“妻”字上,便成為一首十六行的七言詩:“夫婦恩深久別離,鴛鴦枕上淚雙垂。思量當初結發好,豈知冷淡受孤凄。去時囑咐真情語,誰料至今久不歸。本要與夫同日去,公婆年邁身靠誰?更想家中柴米貴,又思身上少寒衣。野鶴尚能尋伴侶,陽雀深山叫早歸。可憐天地同日月,我夫何不早歸回?織錦回文朝天子,早赦奴夫配寡妻。”

就是這首詩傳到前秦皇帝苻堅手中后,苻堅才又派人調查,弄清了事實真相,消除了對竇滔的懷疑,赦免并封他為安南將軍,鎮守襄陽。如今,若蘭讓老家人送來的《璇璣圖》,肯定也和錦帕上的《織錦回文朝天子》一樣,其中必有奧妙。

果然,他很快從中讀出了幾首:“蘇作興感昭恨神,辜罪天離間舊新。霜冰齋潔志清純,望誰思想懷所親!”這首詩,使他感受到了妻子被趙陽臺取代的幽怨和不平,也感受到了妻子對自己始終不變的霜冰般純潔的真情。“傷慘懷慕增憂心,堂空惟思詠和音。藏摧悲聲發曲秦,商弦激楚流清琴。”這首正讀反讀皆可的詩,使他仿佛看到,滿腹憂傷的妻子,獨自坐在空寂的堂上撫琴,琴聲時而含悲嗚咽,時而激越如風,向他傾訴著悲切的心聲。“寒歲識凋松,真物知終始。顏衰改華容,仁賢別行士。”這首可回讀的五言詩,妻子用寒冬的青松作比,仍然表達了對丈夫矢志不移的忠貞愛情,這使他又想起當年被發配襄陽時,她送他至阿育王寺北城門外,淚眼婆娑、海誓山盟的情景。他的心震顫了,撲面而來的一首首或激憤或情濃或傷悲的詩,似一組組、一隊隊的士兵,沖垮了他的感情堤壩,他束手被擒,最終成為妻子的俘虜。

翌日,一輛馬車駛出襄陽城門,向關中竇滔的家鄉扶風駛去。車中的女人撩開后簾,久久凝視著漸去漸遠的襄陽城門,嬌媚的臉上淚痕斑斑。

又一日,一輛裝飾一新的馬車駛出襄陽城門,駛向長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塞县| 东丰县| 醴陵市| 仁化县| 祁连县| 望江县| 曲麻莱县| 滕州市| 乌兰县| 炎陵县| 海南省| 台东县| 东阳市| 闽清县| 张家界市| 读书| 固阳县| 隆尧县| 石泉县| 衡东县| 诏安县| 廊坊市| 达尔| 孟津县| 大庆市| 大安市| 柏乡县| 尉氏县| 沽源县| 乳源| 洱源县| 桓仁| 土默特右旗| 吕梁市| 桑日县| 黎城县| 衡南县| 广安市| 闸北区| 永德县| 台安县|